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传记其他吴孟超传

吴孟超传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200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011年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96岁高龄依然每周做3台手术。本书荣获2018年中国优秀传记文学奖。

作者:王宏甲,刘标玖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ISBN: 978756803377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3.99

类别: 科学家, 其他 SKU:5d816e8db5d8bfc22f310036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33770

编辑推荐
吴孟超已95岁高龄,像他这样仍在手术台上动手术的的人几乎没有,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肝癌在以前几乎事与死神划等号的,但他打破了这个禁忌,使肝癌患者生命长的已延续了四十多年。少年时期,他怀着一颗救国之心,从马来西亚回到战火纷飞抗日时期的祖国,并立誓医学救国而选择了学医,就读于同济大学医学部。为当外科医生几乎失业,然而他的坚定意志终使他心想事成。他的导师裘法祖的引导,使他选择了向肝胆外科进军、向肝癌进军他一生动了一万四千多例手术,其中许多都是肝癌患者,成功率百分之就是八点五。他青少年时期的的执着和坚持,以及坚定的信念,铸就了他今后的成功。天上一颗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获得了2005年国家高科技奖500万元大奖。他的经历是值得青少年学习的,并激励他们在今后的事业中不断努力进步。 
内容简介
人生有志已属可贵,更贵于持之以恒,若能使志向开花结果,那就更好了。吴孟超出身贫苦农家,三岁才会走路,岁先天不足,但发奋求学,立志要在中国的肝胆外科事业上做出大成就。他做到了。这对无数平凡人家的孩子都是巨大鼓舞。天上有一颗星,被命名为吴孟超星。本书撰写了吴孟超孜孜不倦地救死扶伤的一生,是人物传记中一部优秀的励志书。
作者简介
王宏甲,福建建阳人,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所著《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让自己诞生》《宋慈大传》《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均产生重要社会影响。刘标玖,山东莒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解放军某部离休首长秘书,上校军衔。先后出版长篇报告文学《为了山里的孩子》《行达前线》等各类著作20部。作品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全军文艺优秀作品奖一等奖、总后勤部军事文学奖等。
目  录

第1章
橡胶树下 1922—1939

1 三岁学会走路 002

2 五岁下南洋 004

3 木槌上的小童 007

4 小小割胶刀 009

5 父母送我去上学 012

6 心里有了一个祖国 014

7 抗日募捐义演队 017

8 一个重大超越 019

●
同时期的世界 021

 

第2章
读书救国 1939—1943

1 踏上回国之路 024

2 名师云集的昆明 030

3 与同济的缘分 034

4 一位四个孩子的母亲 036

5 狗街 038

6 躲空袭 040

7 打工助学 043

8 假如没有战争 047

9 学工还是学医 050

●
同时期的世界 051

 

第3章
上大学的日子里 1943—1949

1 茶馆里的抉择 053

2 闯“三关” 055

3 中国的“辛德勒” 059

4 平生醉 063

5 走与留 066

6 又见父亲 068

7 初见裘法祖 071

8 “一•二九”运动 075

9 三天三夜没离开手术室 077

10 我偏要当个外科医生 080

●
同时期的世界 081

 

第4章
外科医生 1949—1953

1 路灯下的影子 084

2 郑宝琦的慧眼 085

3 结婚 088

4 抗美援朝医疗手术队 090

5 都市里的两地分居 092

6 协和医学院 093

7 值得纪念的七平方米 095

●
同时期的世界 096

 

第5章
恩师 1953—1958

1 要把病人背过河去 098

2 学习“裘氏刀法” 101

3 三喜临门 102

4 选专业 103

5 艰难起步 104

6 翻译《肝脏外科入门》 106

7 成功切除右半肝 109

8 医院来了个年轻人 110

●
同时期的世界 110

 

第6章
向肝脏外科进军 1958—1962

1 三人小组 113

2 向解剖问路 115

3 美如珊瑚 119

4 五叶四段 122

5 主刀例肝癌手术 123

6 还有那15% 128

●
同时期的世界 130

 

第7章
公社社员陆小芬 1963—1966

1 别了,低温麻醉 132

2 女社员陆小芬 133

3 不可或缺的眼光 138

4 电影演员 141

5 不能忘记的前仆后继 143

6 一夜之间 144

●
同时期的世界

 

第8章
黄土高坡大课堂 1966—1971

1 工人蒋声和 148

2 迁往西安 151

3 上海来的赤脚医生 153

4 没有无影灯的手术室 156

●
同时期的世界 159

 

第9章
世有非常之志 1971—1975

1 我要回到我的阵地上去 161

2 “工农兵学员”杨甲梅 164

3 人类科研领域中的接力研究 165

4 一个伟大的志向 169

5 农民陆本海的世界之 171

6 一个崇尚协作的年代 173

7 一个不寻常的春节 175

8 一个想法可以救活很多人 178

●
同时期的世界 180

 

第10章  心灵风暴 1975—1982

1 蒋声和收到一封信 182

2 杨广顺的期望 184

3 一个特殊的肝癌病人 186

4 个独立的肝胆外科 188

5 首招研究生 190

6 首次登上国际讲台 191

7 一个真正的里程碑 194

8 我想报考吴孟超的研究生 197

9 陈训如走了 200

10 郭亚军来了 201

●
同时期的世界 202

 

第11章
“康宾楼”的意义 1983—1986

1 四个月的女婴长了肝肿瘤 204

2 美联社的标题新闻 204

3 肝癌“二期手术”的概念 208

4 辗转数国求医的印尼婴儿 209

5 与“小不点”相遇 212

6 一双神奇的手 216

7 忙碌的副校长 218

●
同时期的世界 222

 

第12章
不仅仅是导师 1986—1994

1 拦路求医 277

2 为贫者医 279

3 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 282

4 非技术问题 285

5 王甜甜的“再生” 289

6 网上诊室 296

●
同时期的世界 298

 

第13章
群贤毕至 1994—2005

1 腹部的“钥匙孔” 247

2 护理是半边天 248

3 慕尼黑的深雪 250

4 为九岁男孩做肝移植 255

5 肿瘤基因—病毒治疗新策略 256

6 书写“金标准” 258

7 肝癌复发再手术 259

8 郭亚军的“哑铃学” 262

9 中西医扶攻互补 267

10 东方有一座肝胆外科医院 269

11 不穿军装的科主任 273

●
同时期的世界 274

 

第13章
群贤毕至 1994—2005

1 丛文铭的转折 225

2 发现王红阳 227

3 青出于蓝 231

4 放到德国的一枚棋子 233

5 放到美国的一枚棋子 236

6 院中院的诞生 238

7 哑铃模式 241

8 开启免疫系统防治癌症的大门 243

●
同时期的世界 244

 

第14章
星期二门诊 1991—至今

1 拦路求医 277

2 为贫者医 279

3 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 282

4 非技术问题 285

5 王甜甜的“再生” 289

6 网上诊室 296

●
同时期的世界 298

 

第15章
呼唤后来人 2010—2011

1 他们都还好好地活着 301

2 征服肝癌的曙光 305

3 七院士上书 311

4 世界的肝癌研究和防治中心 318

●
同时期的世界 324

 

附录一
我的几句心里话 吴孟超325

附录二
吴孟超大事年表327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励志了的图书,对当今青少年和在校大学生有激励作用,吴孟超出身贫苦农家,尤其是他三岁还不会走路,并且个子还矮小,并且当时身居马来西亚,远离战争中的中国。他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不仅自己回祖国,还带着六位同学一起回国。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尽管他遇到了升学难题、因战争与家人失去联系,断了经济来源不得不打工卖报解决生活问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为能当外科医生,他放弃了在中美医院当儿科医生的优厚待遇,因此失业。但他凭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信念,这是一种精神,不屈不挠的精神,他凭着坚强意志和钻研精神走向世界抗肝病的高峰。也因此,2011年*、科技部、卫生部、中宣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发出向他学习的号召。2011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在线试读
2011年春,我们见到的蒋声和红光满面,精神很好,看不出他是个82岁的老人,更看不出他是曾经两次患肝癌,两次手术后的人。1966年他首次患肝癌并伴有结节性肝硬化,吴孟超和陈汉为他做了6个多小时的手术,开出来的肿瘤大小共5个,大的那个巨块型癌直径有20多厘米,小的4个也有鸡蛋那么大。术后33年,他肝癌复发,吴孟超与陈汉又为他做了第二次手术。此后又生存了12年。从首次手术治疗后到2011年他已生活了45年,仍然健康,是世界上患肝癌手术后已知存活时间长的人。谈起与吴孟超的“一世情缘”,蒋声和说,45年来,他已记不清见了吴孟超多少次面,不管是当年的住院医生,还是如今大名鼎鼎的院士,他心目中的吴孟超始终是那样平易近人。数十年来,他应邀出席过吴孟超主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过有关吴孟超事迹的专题片的拍摄,见证了吴孟超所在的肝胆外科从一个科室到医院的几次发展变迁。2000年7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新病房大楼落成启用,他应邀出席典礼并作为病人代表发言。吴孟超80寿辰,他应邀参加了寿宴。“蒋声和是一个奇迹,是医学的奇迹,也是生命的奇迹。他是我一辈子的朋友。”吴孟超说。在吴孟超的病人里,这种奇迹有各种情形。他们很多人都在健康地活着。

抢先评论了 “吴孟超传”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数学 我爱你:大数学家的故事(领略数学的艺术,培养兴趣的必读)

EUR €23.99
加入购物车

只是为了好玩——Linux之父林纳斯自传

EUR €33.99
阅读更多
缺货

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

EUR €53.99
加入购物车

爱因斯坦传

EUR €53.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