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98564丛书名: 无
• 一场跨越百年的世界银行纪念币章之旅,饱含银行业沉浮变幻
• 汇聚160余枚银行专题纪念章,涉及20多个国家的数百家银行
• 有兴衰正史,也有奇闻逸事,跟随作者拂去百年的尘埃,看到历史的光芒
一部基于各银行发行的纪念币章编撰的世界银行史
这本书是“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系列出版物第2册,以饱经历史沧桑的银行纪念币章作引,娓娓道来,抽丝剥茧,以轻松的语调讲述隐藏在这些币章背后的跨越百年的银行史、金融史。这本书深度挖掘、整理了大量原始实物史料,深入描述了外国银行的历史演变,承接第1册200余枚银行币章,汇聚了160余枚稀罕的银行专题纪念章,涉及数百家银行,史料丰富,内容独特,兼具可读性和收藏性。
书中收录的*早的银行纪念章发行至今已逾百年。这百年间,许多当年的发行银行已经不复存在,那些历史也早已被人们遗忘。但是,这些坚硬的金属币章,犹如一枚枚金融历史的“指纹”,在今天这个世界金融业*精彩的时代,继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目 录
— 1
穿越百年时空 近观金融风云(上) · 001
— 2
穿越百年时空 近观金融风云(下) · 035
— 3
英国储蓄银行之父 · 063
— 4
谁创建了全球早的储蓄银行 · 085
— 5
世界合作银行之父 · 111
— 6
风车下的农民银行 · 137
— 7
百年兴业沉浮录 · 157
— 8
古老的西班牙银行及其建筑 · 183
— 9
西班牙对外银行 · 203
— 1 0
金融家牛顿的故事 · 221
— 1 1
格雷欣其人其事 · 243
— 12
梧桐树下的证券交易所 · 259
— 13
证券交易所溯本求源 · 283
— 14
苏联时代的海外金融 · 307
— 15
变迁:从苏联到俄罗斯银行业 · 333
— 16
欧洲投资银行50 年 · 359
— 17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大哥”和“二哥” · 377
— 19
奥地利国家银行200 年 · 423
— 18
罗马尼亚银行“三巨头”变迁 · 401
— 20
通胀心理阴影面积的历史求解 · 445
序 言
时间如白驹过隙,当我完成了“世界金融百年沧桑记忆”系列前两本的后一篇文章并开始写这个序言时,我突然发现从执笔第1篇到杀青第40篇,已经整整6年过去了。记得《英雄失去了小红伞》是我写国外银行历史的第1篇文章,它是一则由花旗银行的一枚历史大铜章引发的花旗银行和旅行者保险集团的故事。当时,恰逢次贷危机肆虐,读者对这样的银行历史札记比较喜欢。于是,我在《行家》杂志编辑的鼓励、催促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地完成了这两本书。
初始文章由花旗银行的纪念章做引子,导出该银行的历史,文笔较轻松,颇有可读性、可观性。没想到由此给自己徒增了烦恼,因为此后编辑要求坚持这一风格,这大大增加了文章的写作难度。在撰文过程中,有章无史、有史无章、史多章少、章多史少,这些都成了写作的瓶颈。虽然全世界不少银行都曾在自身发展的重要时期为重大事件发行过纪念章,但是岁月蹉跎、时光荏苒,这些古旧的纪念章早已湮灭在悠悠岁月中。好在互联网的世界是平的,我费力地通过易贝(eBay)和淘宝等平台搜寻并购买,尽量满足写作需要。我恍然发现,尽管早的银行纪念章发行至今已逾200 年,且其银行已不复存在,被人们全然忘却,但铸造纪念章所用的坚硬的金属却为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这是一个人们很少涉足的金融世界,我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识,要去识别它们、读懂它们,重新了解它们用数十种文字记载的历史。在“阅读”这些精美绝伦的各国银行的古老币章时,我常常陷入沉思。然后,我明白了,这是一部由金属币章构成的世界银行史。币章中承载着诸多金融历史的沧桑记忆,也蕴含着不少可供借鉴的现实意义。这些独特的金属币章,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纵观人类文明进化历程,金文竹简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纸质书牍也有至少2 000年的历史,而金属币章的历史却只有数百年。因为1585 年,法国才开始铸造纪念性金属币章,其中银行纪念币章的历史则更晚一些。但这丝毫不影响后者在世界金融业精彩的时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铭刻在金属上的历史使它们显得格外厚重。
历史学是一门使人聪慧的学问。中国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银行史学是一门使银行家警醒的学问。在长期的金融变迁中,陵谷沧桑、白云苍狗,多少曾经声名显赫的银行如流星划过夜空,在短暂的绚丽后消失在浩瀚的星际,湮没在金融历史的长河中;又有多少默默无闻的银行如涓涓细流汇成海,吹尽狂沙始到金,终成为金融业的霸主。而由成功者和失败者共同谱写的银行史,延续了百余年的金融流脉,其中还有不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章尚存人间。拂去这些币章上覆盖的百年尘埃,释读上面的印迹,可以帮助我们回溯寻觅那些罕为人知的银行历史主流和各条支流,启发我们寻根探源那些熟悉和不熟悉、存在和已不存在的银行古老档案,引导我们涉足金融“密林”深处,回访那些金融“巨兽”之间弱肉强食、生死相搏的购并拼杀。回顾历史不是为了单纯怀旧,虽然一些金融往事不堪回首,但智者爱史,善于总结,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数百年来,全球金融变幻的历史深刻反映了全球政治格局、国家实力和经济地理等综合力量的变化。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经济霸主和金融强权走马灯般的转换。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到美国的易位变化,都离不开刀兵相见、炮火相加。经济、金融的战场没有硝烟却惨烈相仿。盛极而衰、百年轮回,大国经济、金融的变迁折射出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变迁的复杂深刻的背景。从一国金融演变的长期或根本性决定因素来分析,其与各自母国的政治、经济、金融实力以及国家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与影响的消长变化密不可分,英美两国由工业、经济到金融霸主地位的获取和丧失的先后次序排列,也反映了经济对金融的决定性。这是全球金融业产生、发展、强盛和衰落的一般规律。1913年的全球20大银行如今仅有5家尚存,便是这个规律的好佐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在文中感叹地写道:“冷观伦敦金融霸主终究拱手相让,笑看银行你追我赶难有武林至尊。多少金融强者笑傲江湖终成黄粱梦,然而金融赛场未至终了何言成败,唯有金属币章难以磨损。它们默默地见证着百年来全球政治的变幻无常、经济兴衰沉浮和金融风云激荡。”
凯恩斯曾经说过:“如果从货币的角度发掘历史,整个历史将会被颠覆。从金融史的角度观察、解读世界,可以对世界史有更多维、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世界经济快速增长的分水岭出现在1820 年左右。美国著名学者威廉•伯恩斯坦在经济史著作《繁荣的背后》一书中,将西方列强经济的增长比作蛋糕的制作过程,将成功的四要素(财产权、科学理性主义、资本市场和通信运输技术创新)比作面粉、鸡蛋、酵母和砂糖。确实,没有财产权则没有储蓄,资本市场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科学理性主义,金融还在中世纪宗教的阴影下挣扎。而创新、创意的商业化需要金融的转化。资本市场则给经济发展亟须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助。金融与资本推动着经济的发展,从而推动着世界前进,金融的滞后发展必然拉扯社会经济发展的后腿。但经济是本,金融是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决定世界发展的主要力量并不是金融,因而对金融的作用不能过分夸大。我在文中写道:“金钱不能抵挡枪炮的威力,银行无力承担政治兴衰的重任。如果将法国巴黎公社的失败归咎于没有及时占领法兰西银行,那么创立并掌控法兰西银行的拿破仑为何会失利于滑铁卢?因此,金融在这里只是催化因素,它与政治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金融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类社会近百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金融的发展,但危机也源于此。金融活动自出现以来,无论是古罗马的货币危机、中世纪的借贷禁锢、欧洲早期的“郁金香泡沫”和“南海泡沫”,还是1929年的美国证券危机、20世纪90年代的拉丁美洲金融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之后的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金融危机就像海浪一样,一波一波地冲击着社会经济稳定的礁石,而且从未消亡。所有的金融史都是一部风险史——风险如同影子一般无所不在、相伴而行。风险与效益如同毕加索立体画中同一人像的两张脸,当银行家在看到庆贺盈利的笑脸时,侧眼一看,风险的狰狞一面也在阴笑。百年来,银行业多少沉痛往事,告诫后来者莫忘风险,莫蹈前车之覆辙。银行体系本身具有脆弱性和高风险性,让许多知名的银行家折戟于此,因而把控风险是优秀银行家的底线,稳健经营是打造百年老店的不二法门。银行家俱乐部不欣赏百米短跑选手,其尊重的是马拉松冠军。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然而人类总是健忘。风和日丽的年代往往使金融家忘记了以往的灾难,前天悲惨的金融故事,一次次成为昨天的残酷事实,金融家今日仍在书写明天的历史。假若不敬畏市场规律,不敬畏金融法则,那么所犯的金融错误又会演变为明天的悔恨。历史环境不断变迁,今天的金融迈过的不再是昨天的“河流”,但“邯郸学步”的失败可能依然不少。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也确实不知道下一场更大的金融海啸来自何时、何地,以及不知道其因何爆发。但历史是“聪明学”,相信读史能帮助我们深入思考、领会精髓,把握金融的常识和规律,理性地进行比较并做出决策。
我在书中也对世界银行业及其制度发展的轨迹做了阐述,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并留下了许多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神庙所起到的银行的作用,宗教对金融业发展和遏制的重要作用;金本位的沿革过程,以及对当时中国的影响;证交所的诞生经历和几次重大的股票市场危机;在比特币又在甚嚣尘上的时候,讨论中央银行制度是否需要,货币发行是否要垄断。从近代储蓄银行的诞生、演变到分化或消亡,信用合作运动及机构的产生、成长到改革来看,为什么扶持小微企业的合作银行和储蓄银行制度在许多国家日渐式微?纵观非主权货币欧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能让人们看到欧元区的忧患有哪些?在“大而不能倒”的批评声和监管政策趋严的同时,全球银行业却背道而驰,银行集中度在继续增强,以色列、加拿大、美国及全球主要国家呈现了相同趋势,只有中国孤独地逆向而行,谁是谁非呢?为何贪婪与恐惧,欺诈与轻信,一场场相似的大剧周而复始地上演?为什么金融监管的松严过度都会带来严重后果?在写作中,众多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至今仍困惑着我。人类社会经历的多次金融危机,带来经济崩溃、社会动荡、贫富分化和道德沦陷,给国际社会造成了巨大伤害。尽管遭受了无数次的政治抨击,经历了无数次的监管整治,金融业仍在不断发展壮大。因为资本是推动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动力,它对人类社会、经济和实体企业的推进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假如没有金融的推动,人类可能还停留在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资本主义萌芽也不可能生长,人类历史肯定要重新书写了。历史是一种价值观,历史的消逝并非单纯地随风而去,它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甚至植下了基因。我曾与一位欧洲的资深政治家聊过,他认为应该理解德国人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执着地坚持欧洲各国财政紧缩的做法,这是因为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因战争赔款,面临恶性通货膨胀,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对金融危机有特别难忘的记忆,而欧洲其他国家就没有这样的经历。同样,英格兰银行自创立至今300余年,老而弥坚,英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之所以领先全球,是否因为有其金融基因的遗传?苏格兰银行家的节俭天下闻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逸事。这或许与苏格兰遍布着荒芜峡谷的地理环境有关,劣势和窘境往往也是炼就银行家自尊、自立和勤俭等责任品格的“熔炉”。
世界上成功的银行各有各的成功故事,失败的银行却体现出相似的失败经历:政治、社会、经济危机的殃及,政府融资的干预,过度的信贷增长,发展理念的扭曲,盲目地向国外扩张,风险内控的失灵等。在阅读及写作过程中,我越发对经营银行感到敬畏。您要赚大钱,您就开银行;您要亏大钱,您也开银行。本书详述了众多国外银行从小到大、从弱趋强变化或相反的轮回:法国巴黎银行、兴业银行、松鼠储蓄银行的兴盛故事;两个欧洲“老妇人”银行的相异道路;美国波士顿银行的海外传奇及与中国的渊源;希腊、西班牙、以色列和罗马尼亚等银行的起源和成长;澳门发钞银行的前世今生……时势造英雄,亦造银行。书中还阐述了众多国际银行间的购并,收购兼并或使成功者更加成功,或使成功者失败和失败者更加失败。西班牙对外银行仅有150年历史,却经历了150多次购并,至今仍在拉美市场称雄。汇丰银行也是金融购并的王者,成就了跨国银行霸业。然而,其近年悄然从“全球的地方银行”改为“全球的领先银行”,这是否也反映了其全球化战略的转向?花旗银行收购旅行者集团的世纪购并终留下了保险集团收购银行是否诸事不宜的疑问。富通集团庆贺世纪购并成功,却不幸地倒在庆祝酒宴上。德意志银行先行收购后又出售了德国邮政储蓄银行,也许当初就犯了战略导向错误。美国富国银行哀叹金融优等生,却在操作风险上栽了跟头。金融开放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促进金融部门效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使金融体系出现不稳定因素,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在外部条件不具备进行金融改革的时期激进推进,还会酿成巨大的金融风险。金融改革必须和其他经济与监管领域的改革配套进行。金融过度放任自流,缺乏监管能力,缺乏公共参与和市场约束,就可能导致社会经济、金融的震荡和危机。众多银行的兴衰故事都给予了案例证实。
金融的诞生、发展和消亡与金融家分不开。对此,书中讲述了意大利美第奇家族传奇及欧洲的银行复兴时代;讲述了苏格兰人威廉•佩特森为英国战争融资而造就了世界中央银行的鼻祖;讲述了法国里昂信贷创始人亨利•热尔曼的成功故事,他将一家为纺织业服务的小银行发展为在20世纪初就已跻身世界银行业之的大银行,他创立并影响至今的银行分业经营理论,依然为今天的银行家所感同身受。书中讲述了高盛公司卑微的起源,德裔移民高曼和萨克斯怎样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公司和一个分裂的家庭;讲述了瑞典北欧斯安银行打破魔咒,富过五代;讲述了梵蒂冈上帝的银行家的惊骇故事;讲述了希特勒辉煌的“金融成就”及其掠夺金融、毁于金融的历史;讲述了美国中央银行创始人汉密尔顿和美国总统杰斐逊生死相斗的事实真相,两人的分歧源于美国建国路线的异同,并非阴谋论披露的内容;讲述了空想社会主义信用合作理论的践行者德国人赖夫艾森和鼓励贫困农民通过小额储蓄自助自立的英国人亨利•邓肯的感人故事;讲述
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提出者格雷欣其人其事及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者牛顿的金融生涯;讲述了创建法兰西银行的拿破仑及其侄子的金融才能。虽然金融和金融家的兴衰沉浮离不开时代的政治环境,但这也与金融家的性格、努力密不可分。讲述金融家的故事,可以使略显枯燥的金融史变得有血有肉,使惊心动魄的金融战凸显其背后人的因素。通过这些讲述,人们或许更能了解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书中还介绍了另外一个群体,他们在艺术设计史、在雕塑或币章领域成就辉煌,赫赫有名。他们中的许多人曾获罗马艺术大奖,他们是维纳斯神庙的常客,受到艺术女神的眷顾,然而,他们却无意识地来到莫奈神庙(据称是罗马货币早的铸造地,“金钱”英文名money 的来源)。在古希腊时代,神庙曾充当银行,而早的艺术展示也在神庙,看来艺术和银行是殊途同归了。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银币打制和雕塑造型艺术已经十分发达。经过历史的传承和发展,次工业革命时期,仿形雕刻机的发明,使得币章艺术成为浮雕艺术和金属压印技术的结合。币章雕铸材质丰富多样,包括金、银、铜、铁、铝及其不同比例构成的合金,而题材选择也十分广泛,表现视异常多元,艺术手法相当自由,吸引了众多大师参与设计铸造。大师们在方寸的币章世界表述着他们的艺术志趣、品位和情感。当时的欧洲正处于世界艺术发展的中心,出现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后印象派、现代派、立体派和超现实主义等各种前卫艺术流派。不断涌现的各种艺术思潮,促使绘画和雕塑艺术得到极大的发展,也对从事纪念币章创作的艺术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雕刻家们在币章上精美的设计刻模作品,在新艺术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许多雕塑艺术的先锋,驰骋在方寸币章之间,尽情地发挥着天才的想象力,调动油画、素描、版画、雕塑等一切艺术表现形式,把金属的坚硬、柔韧、延展、色彩、光泽等物理特性发挥到极致。雕塑艺术中的虚实、疏密、阴阳等方面形神具备,美轮美奂,从而使银行币章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历史、现实、哲学的深厚内涵,限度地展现出它的艺术魅力,展示了浪漫的艺术气质,表现了艺术家永不懈怠的追求。近200 年来,币章艺术被推至,作品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出现了大量永恒的艺术珍品,是西方国家设计水平和铸造工艺的集中体现。其中,金融币章不仅以其绝妙的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征服了世人,而且以金属难以磨灭的特性,用实物形态将百年金融沧桑凝固在方寸之间,为银行史留下了永存的历史佐证和实物档案。这些名留史册的艺术大师包括:法国的丹尼尔•杜普伊斯、路易斯•亚历山大•伯顿、路易斯•奥斯卡•鲁迪、查尔斯•皮勒、弗雷德里克•威尔侬、兰贝尔•杜马莱斯、阿贝尔•拉弗勒,英国的本杰明•怀恩,西班牙的安立奎•蒙霍德,美国的尤里奥•吉兰尼,俄罗斯的珀戈柴尔斯基等。虽然艺术币章精品林立,但金融专题币章还是极少的。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在不知不觉中汇聚起1 500枚银行专题纪念章,涉及五六十个国家的几百家银行。待三本书的写作目标实现后,我设想成立一个小小的金融币章博物馆(室),想到今后世界上不少国家的银行家来到中国,惊讶、感叹地看到他们的银行或其前身发行的众多币章聚集在此时,我的心中便油然自喜。寻根历史、抚今追昔,相信这会成为银行家进行金融追思的神圣殿堂,会使大家感受到一种金融文化的震撼。格“物”致知,有“博”乃大。在这里,历史已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真情实景的重现。伫立其间,我仿佛站在了银行发展历史的源头,看到其前进潮流的涌动。
本书写作费时耗力,加上肩负银行经营管理的重任,时间成为的制约。于是,我发现古人“三上”的可行。出差途中,尤其是远程航行,特别容易凝神聚意。每次在飞机上少看几部电影,少睡若干小时,在万里高空中“空思遐想”“远思漫想”,远离人世间的繁杂,沉湎在金融史的追忆和埋头于键盘的敲打中——我尤其享受这样的时刻。与日新月异的经济学科相比,与相对不繁荣的经济史对照,银行史尤为“冷门”。目前,中国出版的银行史著述很少,尤其在外国银行史方面更是如此。历史学的研究、史料考据、理论分析及综合考察是研究银行史常用的方式,而写银行史又要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交叉性较强。由于断断续续地写作,这本书更像银行史的札记,内容比较“碎片化”。本书以讲述银行的故事为主,有时在文中也做些理论归纳或评说,但在史料的考证上只能努力论证寻据,力求精准无误。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关于世界各国银行史的中文资料的匮乏,好在互联网使世界变小了,我日积月累存下了几百部国外英文版银行史著作。这也是无心插柳,为未来的国外银行史学研究创建了小小的专题图书馆。
百年世界金融的沧桑变化,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今天,中国银行业已经跻身世界金融业之林,中国工商银行更是跃居全球银行业鳌头。鉴往知来,现代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支撑。忘记银行业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也不可能正确地走向未来。整理世界珍贵的金融文化遗产,发掘前人创造的金融文明成果,回顾金融的兴衰成败及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更好地推进现代银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本书能对银行从业人员、金融管理者和金融历史研究学者等有所启迪。
是为序。
姜建清
2018年10 月
• 一场跨越百年的世界银行纪念币章之旅,饱含银行业沉浮变幻
• 汇聚160余枚银行专题纪念章,涉及20多个国家的数百家银行
• 有兴衰正史,也有奇闻逸事,跟随作者拂去百年的尘埃,看到历史的光芒
第十一章 “劣币驱逐良币”的发现者——格雷欣其人其事
图11—1(图略)是英国格雷欣人寿保险公司发行的纪念银章。该银章硕大且厚重,直径为96毫米,重386 克。我感兴趣的是,这枚银章上那个戴帽、留须、面容消瘦且目光深邃的绅士头像。从银章周边的文字来看,他就是托马斯•格雷欣爵士(Sir Thomas Gresham,1519—1579),如图11—2所示(图略)。该银章赠给了人寿保险公司的财务官鲍狄埃。银章上有法语“HOMMAGE DE LA SUCCU RSALE FRANÇAISE”字样,意思是“来自法国分公司的致敬”。无法考证这家存在于100 多年前的保险公司与400多年前的格雷欣有何瓜葛,难道是有人仰慕格雷欣而用他的大名来做公司的名字?但托马斯•格雷欣确实不简单,其大名至今还常被提及。
以人名命名的定律在人类历史上寥寥无几,只有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极少数自然科学家这样。而一个以人名命名的经济学定律在诞生450多年后还被一般人记住和引用,实属不易。这就是“格雷欣法则”,俗称“劣币驱逐良币”。其内容是市场上存在各种原因使重量不足(成色不足)的贵金属货币在流通,当公众对货币供给的某一部分怀有疑虑时,他们会将“良币”(good money)窖藏起来,并试图将“劣币”(bad money)转让给他人。至今,“劣币驱逐良币”不仅是一条金融学、经济学的著名法则,也延伸成为社会科学、政治科学的适用法则,还成为社会流行比喻,用于形容一切劣质品淘汰了优质品的情形。
格雷欣是伦敦一个旧诺福克公爵家庭的后裔。传说他的祖先罗杰•格雷欣是13世纪英国诺福克郡的一个弃婴。一位妇女被跳跃的蚂蚱吸引而发现了草丛中有一名婴儿,故将这个婴儿取名为格雷欣,这个词正好有蚂蚱的意思。格雷欣的父亲理查德•格雷欣是一位伦的绸布商,专门为英王亨利八世采购汉普顿王宫的织锦和挂毯。格雷欣曾在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学习,而后成为其叔叔约翰•格雷欣爵士的助手。之后,子承父业,他成为英国著名的金融家和商人。格雷欣一生为英国王室服务,他所辅佐的君主包括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一世。1543年,24岁的格雷欣到荷兰经商,次年他结婚成家,而后在安特卫普度过了20年时间。格雷欣是一位天才商人,在他的努力下,安特卫普证券交易所英镑的交易价格得到了提高,爱德华六世因此发了财并还清了债务。托马斯•格雷欣也接受英国政府的一些外交任务,虽然他抱怨这些工作没有报酬,但是事实上,他从爱德华六世那里得到的各种土地补贴款使他的年收入达到差不多400英镑。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登基,格雷欣曾短暂失宠,但很快新女王便意识到格雷欣的价值。伊丽莎白一世在位期间是英格兰近代史上的个“黄金时期”,她在政治、军事、经济、金融和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使英格兰成为欧洲强大的国家之一。伊丽莎白一世生性节俭,精打细算。为了增加王室收入,女王聘请格雷欣为财政顾问。在英国商品贸易、武器交易和涉外融资中,格雷欣长袖善舞。他还代表英国君主募集贷款。1559年,他被女王册封骑士爵位。由于对荷兰独立战争的不安,格雷欣于1567年3月10日离开安特卫普回到伦敦。虽然生活场所和环境变化了,但是格雷欣依然在其剩下的时间里继续作为商人和政府财政代理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跻身英国富有的阶层。1579年11月21日,格雷欣因中风突然逝世。
格雷欣法则为何诞生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实行货币复本位制度,即市场上同时流通金与银。还有一些国家的市场上同时流通银与铜,不仅古代中国如此,18世纪的瑞典和俄国也是这样。若金银两种货币的兑换率不稳定,就会带来市场价值尺度的紊乱。几百年来,人们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办法。金和银都是法偿货币,虽然在法律上按一定比价具有相同的价值,但是在现实情况中,金或银的开采成本、市场供求是不太可能完全同步变化的,于是当金相对于银来说更为贵重时,人们必然会储存更有价值的金而使用相对来说价值较小的银,因为交换时是以法定比价而不是实际比价来计算的。如果当银相对来说更为贵重时,那么劣币就成了金,银变成了良币。英国经济学家曾异想天开地提出,将金银按比例铸成合金以迫使比价稳定。
格雷欣观察到人们有窖藏更有价值货币并导致其退出市场的偏好,总结性地提出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大约其后300年,英国经济学家亨利•邓宁•麦克劳德(Henry Dunning MacLeod)在撰写他的《政治经济学基础》时,把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确认为经济学上的一条法则,并根据格雷欣的名字命名为“格雷欣法则”。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当钱包里既有新钱又有旧钱的时候,大家都愿意把旧钱花出去买东西,留下新钱,道理很简单,即对新钱有偏好。在这种偏好中,其实就有“格雷欣法则”的萌芽。“劣币驱逐良币”的历史早可追溯到古罗马时代,古罗马人习惯从金银币上切下一些碎屑来支付零钱,于是货币越变越轻,当充当买卖媒介时,其价值含量就变小了。聪明的古罗马人将足值的金银钱币储存起来,只用那些不足值的货币。实际上是“坏钱”把“好钱”从流通领域中排挤出去了。
关于这一法则,14 世纪的利雪主教尼克尔•奥雷斯姆(Nicole Oresme)在《论货币》一书中已经提及。1472年,威尼斯人也懂得了劣币与良币的替代关系。英国学者李约瑟考证,在格雷欣之前的1525年,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就写过一篇《论铸币》的文章,论述了“劣币驱逐良币”。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应该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早发现者,在早于格雷欣1 700多年的中国西汉时期,贾谊就指出“奸钱日繁,正钱日亡”,这里的“奸钱”指的就是劣币,“正钱”指的是良币。但是不知为什么,这一“知识产权”归格雷欣了。
劣币、奸钱屡禁不止,跋扈于市,通货膨胀难以医治,原因在于政府本身是的造假者。格雷欣法则之所以成立也是因为政府的有形之手在背后干预。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早的通货膨胀就发生在罗马帝国。在恺撒执政期间(公元前100年—前44年),罗马就建立起了金银货币体系。公元前50 年,恺撒开始发行金币“安瑞尔斯”,这种金币纯度很高,稳定的货币使罗马帝国商业繁荣。罗马的金银货币也随着罗马大军的征服战争扩张到地中海周边辽阔的区域。
图11—3(图略)是罗马皇帝尼禄的雕像。这位自诩为艺术家的皇帝,被认为是罗马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也是经济史上能追溯到的首次通货膨胀的始作俑者。
帝国的统治者不仅在战争中耗费了大量财富,而且丝毫没有节制奢靡的生活。公元前54年,罗马城市建设和贵族消费都达到,又遇罗马遭大火毁坏,城市需重建,政府闹起了钱荒。人民贫穷,统治者无法继续提高税赋水平,却需承担庞大军队和官吏群体的耗用,尼禄皇帝决定偷窃人民的钱包。金银币本来是称量货币,尼禄却降低金银币成色并添加贱金属,想欺瞒民众相信货币价值不变。但纸是包不住火的,很快旧的足值银币陆续退出流通领域并被收藏,一些足值银币被回收熔化以制造更多的不足值银币。尼禄皇帝在位14年,罗马银币的含银量从100%降到90%,而且此后货币贬值周期持续了150多年。公元1世纪时含银量达90% 的罗马银币,在戈尔蒂安皇帝统治的公元238年的含银量降至28%,而到了公元268 年的克劳狄二世时,含银量已经下滑到只有0.02%。历代罗马皇帝都如法炮制。面对这样的时代,流通中的足值银币可以肯定地说是绝迹了。
据英国著名学者琼斯(A. Jones)的研究,公元138—301年,罗马军人的服装价格上涨了166 倍;自2世纪中叶到3世纪末,小麦的价格上涨了200倍。按照复利计算,这段时间的物价上涨率每年在5%~6%。公元260—268年,罗马帝国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国内叛乱不止,国外连年战争,通货膨胀终于爆发。物价飞涨,税收加重,经济衰落,民不聊生。奥勒良皇帝在公元275年被刺杀。当然,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有许多,但通货膨胀是终导致西罗马帝国衰亡的主要原因。在贵金属流通的时代,由于“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存在,统治者通过通货膨胀敛财掠夺的结果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格雷欣与英国皇家交易所
格雷欣的另一大功绩是创办了英国皇家交易所(Royal Exchange,皇家商业交易中心)。英国皇家交易所曾被视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中心,它被环抱在英格兰银行和伦敦金融城市长官邸“大厦之屋”之间,离劳合社总址劳埃德保险大厦不过咫尺之距。“历史虽然变迁,建筑永恒不变。”这句话镌刻在了皇家交易所创办人的纪念碑上。
许多人认为,西方银行家是从金匠发展起来的。其实,英格兰金匠演变为银行家大约是在17世纪中期的事情,而银行业更早的起源与国际商业贸易有关。16世纪初,伦敦金融城的商人处于焦躁的创业和经商大潮中,来自欧洲各地的商贾富豪在伦敦金融城的商店、民居、酒家、客栈甚至大街上交易他们的货物。那时汇票已经很发达了,一些商人开始利用汇票做生意,其中一些商人演变为汇票经纪人或银行家。当时,欧洲重要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博尔思。博尔思的交易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商人的信誉在这里得到尊重并容易申请到贷款。
托马斯•格雷欣的父亲理查德•格雷欣深切感受到了博尔思交易中心的重要性,于是他提议在伦敦金融城建立一个交易中心。他在信中写道:“没有交易中心,商人就不会再来,这就像船员在大海中航行却没有水源。”父亲的遗愿由格雷欣变成了现实。1565年,格雷欣的儿子去世,悲痛中的格雷欣向伦敦金融城政府提出:若政府能提供一块土地,他将用自己的钱财建立一个伦敦的商业交易中心。当时,英格兰与西班牙的战争给英国带来了莫大的负担,再加上爱尔兰游击战,战争成为“英格兰国库的漏斗”,伊丽莎白一世也想出售土地来弥补开支。于是,格雷欣的想法得到了支持。1566年,交易所动工兴建,在佛兰德式的恢宏建筑装饰上雕刻着格雷欣家族的桂冠标志。建成的交易所将商贸、交易、票据和仓储服务融于一体。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亲自揭幕,参观后感到十分满意,并于1570年下令将该交易所取名为“皇家交易所”,由格雷欣掌管。皇家交易所云集英国和欧洲各地商人,生意红火兴隆。不幸的是,1666年,皇家交易所被毁于一场大火,那一年正值交易所奠基100周年。
1667年,皇家交易所在遗址上重建,新建筑于1669年完工并投入使用。重建的皇家交易所大楼与原大楼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4 个拱廊、回廊的小商铺和为交易服务的庭院,但增加了一座标志交易时段的巨型时钟。皇家交易所创立后一直以经营“奢华”商品而著称,人头簇拥,商贾云集,一派繁荣景象。英国作家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曾描述它是整个地球的商业中心。18世纪,随着伦敦的传统商店西迁,皇家交易所的一部分成为商用办公楼,如皇家护卫交易担保集团(Guardian Royal Exchange Assurance Group)将总部迁入这里。1774年,劳合社总部也进驻皇家交易所。但是,皇家交易所的繁荣景象不复往昔。按照中国五行学说,火能克金,金弱生火,这幢大楼与火灾好像有不解之缘。1838年,在劳合社办公室中的一缕火焰引发大火,再次焚毁了皇家交易所,火焰后吞噬的是那座标志交易时段的巨型时钟,大钟在烈火中“咚……咚……咚……”地完成了其后的报时使命。
事不过三。1842 年皇家交易所又开始了第三次建设,建筑由威廉•泰德爵士(Sir William Tite)设计。1844年,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为皇家交易所的再生剪彩,还举行了奢华盛大的仪式,来标榜皇家交易所在伦敦金融城所处的重要地位。图11—4(图略)是1844 年10月28日维多利亚女王参加皇家交易所剪彩仪式发行的银章,其直径为28毫米。银章的一面为1842年1月17日艾尔伯特亲王参加交易所重建仪式的徽记、奠基石及纪念文字,银章的另一面是女王头像及落成仪式的纪念文字。至今,你仍然可以看到皇家交易所正门前的威灵顿公爵骑马的雕像,其设计以没有马镫而著称,威灵顿公爵雕像所用的青铜是由滑铁卢战役中缴获的大炮熔铸而成的。1844年,当维多利亚女王为皇家交易所剪彩时,威灵顿公爵本人也在场。值得庆幸的是,皇家交易所的第三幛建筑在两次世界大战纷飞的战火中得以保存下来。
今天,皇家交易所这座雅致的建筑是许多品牌的家园,如蒂芙尼银饰品、爱马仕、英国珠宝公司、万宝龙等。皇家交易所的庭院还设有休闲的咖啡馆和酒吧,是一个绝佳的奢侈品购物和休闲消费之处。1953年,享誉伦敦金融城的美人鱼剧院搬入皇家交易所。1982年,伦敦国际金融期货交易所(LIFFE)“占领”了皇家交易所的“原始”交易席位,交易员的“喊叫”再次唤醒了皇家交易所的买卖热潮。皇家交易所的回廊油画之精彩享誉西方艺术殿堂。1892年,格雷欣委员会提议在皇家交易所的回廊上嵌上24 幅高22英尺、宽11英尺的巨型油画,用来讲述伦敦金融城和皇家交易所的历史。制作油画的工艺十分复杂,包括使用传统弗兰西思科壁画技法、帆布运用和石板镶嵌技术等。系列油画的幅,讲述的是腓尼基人与早期不列颠人在英格兰康沃尔郡海岸进行海上贸易的情景。许多游客到访伦敦金融城,在皇家交易所的回廊参观这些栩栩如生的油画时,仿佛被带到了皇家交易所和伦敦金融城的历史长河中。历经4个多世纪的时间考验,皇家交易所历久弥新。2018年10月4日,又一消息传出,来自中国的复星公司完成了对皇家交易所写字楼的收购。复星公司是通过旗下英国资管公司(Resolution Property)进行了这次交易。资金来自复星此前收购的德国保险公司,成交价为4 500万英镑。皇家交易所写字楼面积约为6 317平方米,成交价约每平方米6.3万元。格雷欣在九泉之下也难以想到,这一恢宏建筑有一天会与中国建立起紧密的联系。
图11—5(图略)是1844 年发行的纪念皇家交易所的另一枚银章。银章一面的图案为维多利亚女王和艾尔伯特亲王的头像,另一面为皇家交易所大楼。
良币与劣币谁驱逐谁
人怕出名猪怕壮。格雷欣因为“劣币驱逐良币”而出名,但出名后在九泉之下却不得安宁。一些后世学者为“格雷欣法则”打起嘴仗,不亦乐乎。发明权问题在前面已经提及,许多人不满将这一法则归功于格雷欣。
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在《经济分析史》(卷)脚注中故作宽容地写道:“实际上,早在格雷欣之前的许多著作就已经提到了这条所谓的‘法则’,鉴于该法则无关紧要,我们对谁先谁后的问题不感兴趣。”一些经济学家则直言不讳地指责该法则的谬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在《货的非国家化》一书中写了《关于格雷欣法则的错误认识》。张五常先生批评在经济学中有不少怪诞不经之论,但被人奉若神明,他在此所指的“谬论”就包括“格雷欣法则”。张五常自我夸耀地说:“不明白为什么格氏的显浅错误,要等400多年才由我指出来。”张五常认为,人是理性的,没有人会蠢到接受不足值的劣币,因此劣币不会有市场,也就不能驱逐良币。“劣币驱逐良币”的错误是只考虑到支付货币一方(买方)的精明(劣币付出去,良币收起来),却完全忽视了收取货币一方(卖方)也不是笨蛋(劣币不肯收,除非加价;良币乐于收,甚至愿意减价)。所谓“劣币驱逐良币”多只能是昙花一现。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往往是“买的不如卖的精”,否则不要说劣币,岂不早就大行其道,把真币都淘汰出局了?曾获诺贝尔奖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John R. Hicks)认为“劣币驱逐良币”只是传言,从来没有谁拿出可靠的证据来。这一法则如果是对的话,那么当年的英国人一定是很蠢的了。当然,格雷欣是无法参加论战了,要想止住这场口水战,看来只能对货币史进行周密的历史考证,从而在学术上评判谁是良币、谁是劣币了。
也有一些持中立立场的评判者,其中一些人认为“劣币驱逐良币”并不是产生于竞争的前提条件下。货币发行是由国家强制人民接受的,尽管付款的一方很乐意使用劣币,但收款的一方却不会甘愿接受,只有在国家能保证收款方接受的劣币能够继续流通的时候,劣币才能得以继续存在,规律才能起作用。
不过,多数人还是接受“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说法的。许多经济界人士认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铸币时代的双本位制度下存在。在实行硬币与可兑换纸币混用时,格雷欣法则仍在发生作用,但其风险会增大,即当“劣币驱逐良币”的作用发挥到时,往往就会走向反面,造成格雷欣法则失效,并促使卖方主动采取拒收行为。这方面有不少案例。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战争赔款和经济衰退的压力转移给印钞机,导致了恶性的通货膨胀。1919年1月—1923年12月,物价指数上升了4 815亿倍,当时德国公司按天发放员工的薪水。拿到工资后,人们须以快速度百米冲刺,跑向市场与杂货店购物或兑换“良币”,因为每分钟的物价和货币比价都在变化。民国末年,国民党政府实行金圆券改革,货币急速贬值,市场物价暴涨,民间广泛使用银圆,拒收劣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制度下,美元与黄金挂钩,一度由于美元发行过多,各国更愿意接受黄金而不愿意接受美元,终美国宣布停止以官价兑换黄金,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这也是格雷欣法则失效的事例。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可能极少出现。纸币本身没有价值,用来套利的可能性不再存在,它与商品的交换体现的是一种债权债务的信用关系。如果一种货币坚挺(良币),一种货币不断贬值(劣币),那么在自由流通的市场上,人们都将接受良币,而不愿意接受劣币,因此,劣币有可能难以充当交换媒介,终退出市场,于是便成为良币驱逐劣币了。因此,有人归纳说,格雷欣法则并非只是劣币驱逐良币,该法则的全过程应当包括3个阶段:一是劣币驱逐良币阶段;二是格雷欣法则失效的混乱阶段;三是良币驱逐劣币阶段。在这些阶段中,买卖双方行为的主动性也有相应的转变。这样理解,才是对该法则较全面和科学的认识。
此外,在社会学应用上,格雷欣法则也被经常引用,不少人认为社会生活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比比皆是:挤车的人总能捷足先登,排队的人总也上不了车;大锅饭盛行的单位,年富力强水平高的人都另谋高就去了,懒惰及平庸之辈却留了下来;软件使用“盗版驱逐正版”……真心希望在这些方面看到格雷欣法则完全失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