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2845667
一部难得一见的期货交易技术专著,林先生详细讲解了如何建立试验性头寸,去探测行情的方向;如何操作才能保证浮动赢利不缩水;何种情况应该如何进行对冲、锁仓操作,控制好风险;何时应该掉头反向建仓,何种行情应该休息;什么情况下应该止损,什么情况下应该再坚持一下。
做股票或期货交易不是猜测行情的涨跌,需要掌握交易的基本技术。
本书既不是只针对“某个行情顶部和底部的一场一市的讲解”,也不是有关“看涨看跌观念性的议论”,而是介绍能够在实际交易中获得可靠回报的方法,并且还有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细节,手把手地传授这些方法的使用。希望读者能够将众多职业炒手们血汗凝聚成的遗产,全部装入自己的头脑,早一天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
图表的目录也附加在这个目录之中,以方便读者的检索。
中文版序1
译者序3
林辉太郎写在书前的话——关于期货技术论7
序言:我曾经历过的几波行情
月份的交叉
连续贴水价差的顶部
价差的转换
底部的价差收缩
不同品种的利用
独家包购的失败
轧空成功与失败的实例
前言
无法满足要求的原因
理论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
职业炒手们的遗产
章
所谓的价格波动
价格波动的修正
1市场的舞台和演员
2走势图的用途
3实践家的立场
4各种线图的不同之处
第二章 月份的选择
一、头寸的效率
1各个月份的价格波动
2流动的行情当中的月份
3更有效地进行建仓
二、远期合约的崩溃
1在顶部建仓的月份
2远期合约先崩溃
三、关于贴水价差
1何为贴水价差
2价格向近期合约靠拢
第三章 建仓的技术
一、强弱观与月份
1什么是“行情观”
2建仓的操作
二、建仓的法则
1建仓的方法
2逆势操作的实例
3资金和安全系数
4对顺势操作建仓的解释
5建仓的计划性
三、头寸换月
1头寸操作的三大要素
2进行头寸换月的状况
3头寸换月的操作方法
四、波动和节奏
1价格波动的分类
2要重视节奏
第四章 仓位的转换和头寸的对冲
一、价差的运动
1对顶部行情的认识
二、卖空头寸的变化
1远期期货的卖空头寸
2具体的卖空方法
3投机性的卖空头寸
4灵活运用卖空头寸
三、对冲的头寸
1对冲头寸的费用
2各种各样的对冲头寸(一)
3各种各样的对冲头寸(二)
4各种各样的对冲头寸(三)
5下跌的过程
第五章 走出期货外行的阶段
一、什么是期货技术
1期货的职业炒手
2具体的方法
二、资金和时间
1期货行情分析的不合理之处
2经济方面的活动
3无主见的方法
三、建仓和概率
1掷骰子论
2假定的事项
3对相关事件的处理
四、技术的提高所需经过的阶段
1初级阶段
2期货技术的进步历程
3锤炼出自己擅长的招数
第六章 交易基础练习法——散户投资者的必胜法
一、真刀真枪的比赛论
1惨败了的人的做法
2在实践方面的困难之处
3实际操作的阶段
二、交易的战术法则
1安全系数和效率
2资金的分批投入
3做有准备的交易
三、下单开仓的头寸
1建仓的计划
2试验头寸
四、头寸的增加
1试验头寸和仓位
2具备一定规模的头寸群——主力头寸的建仓
3分批建仓的主力头寸
4期货的价差对建仓方式的影响
五、建仓失败时的应对措施
1改变建仓的计划
2当建仓计划失败的时候
3主力头寸的失败
4锁仓之后的操作
六、对冲与平仓
1头寸换月的操作
2对冲交易的练习
3对冲头寸的变化
4不可能进行对冲的仓位
5反转头寸的计算
6反手做空的方法
七、股票交易练习法
1持股的优化法
2整体的事项
3技术方面的要点
4某个“斯巴达克式”的练习方法的条件
5“斯巴达克式”的交易方法
第七章 头寸操作与平衡
[部分升水价差]
一、买入头寸的变化
1实践性的升水价差的理解
2实践性的试验头寸
3避免进行期待性的预测
4试验头寸的重复建仓
二、头寸的整理
1头寸记录卡片
2卖空头寸的增加
3根据资金量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的策略
三、顶部的判断
1第三次试验头寸
2价差久久地停留在缩小的状态
[第二部分贴水价差]
四、贴水价差的仓位
1对贴水价差的理解
2贴水价差的分类
3成功的例子与失败的例子
五、过早的平仓
1错失了龟背形价差行情的远期卖空头寸
2耐心不够,没有抱牢头寸
中 文 版 序
林辉太郎的理论是以“股价是不可能预测的”的想法为前提的。世上的股票或期货的理论多半是预测的方法,它们都拼命地夸耀自己的方法猜中的比率高。如果这些理论是常识的话,那么林辉太郎的理论就是“毫无意义”的了。经济学者们在论述“股价是不可预测”的观点的时候,得出:“即使对交易的方法再下功夫,能够在市场中,交易的平均成绩高于他人的技术也是不存在的”的结论。但是,林辉太郎的观点与经济学者们的观点相反,他明确指出:“赚钱的方法是存在的”。
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是:“市场是高效的,价格通常都是妥当的。”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尽管形势没有变化,价格也在天天大幅度地变化着。这就表明,不管是刚开始交易的个人投资者还是运作巨额资金的专业的基金管理人,都未能采取高效的行动。在此,我们着眼于林辉太郎主张的“能够赚钱”的理论,这就是行情技术的理论。就是说,尽管不能期望自己在交易中百分之百地采取高效的、正确的行动,但只要能够把每次的交易行动进行得略微合理一点,这微小的差别就能够导致自己的交易成绩要比其他人好一些;反复进行出色的交易、累积起来就能够产生巨大的利益。
但凡是着眼点注目于预测的命中率的理论,不外乎以下两类:或者是无限复杂的东西,或者是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达的东西。但《期货市场的技术》这本书,是以单纯的分析为基础,其中的讲解涉及到操作者的复杂的心理活动。由于讲解得过于认真,所以本书略微有些深奥难读。但是,像这本书这样详尽讲解了简单交易中存在的深奥的道理,肯定再也没有其他的书可以与之相比拟了。读者可以先将读不懂的地方跳过去,等将来经验积累以后,再回过头来阅读这些地方,一定能有新发现。通过反复阅读,以中国读者的探索心和执着心,一定能够得到满足。
后,我想向为我父亲的这本书的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尽心尽力的毛蘭频先生表示感谢,并祝愿读者通过交易获得成功。
林知之林知之先生是本书作者林辉太郎先生之子。基于其家传及其本人的天赋和努力,他也是一位纵横期货、股票两市的交易员。他本人的著作有《FAI股票操作法》、《行情术语词典》等等。
2009年10月
林辉太郎先生给中国读者的话:
做股票或期货交易不是猜测行情涨跌的赌博。
说到底,这些都需要发挥个人的变动感觉和交易技术,操作者是高明还是拙劣,决定了交易是否成功。
希望读者务必掌握交易的基本技术,踏实地提高收益。祝愿读者的交易获得成功。
我认为购买这本书的读者,应该是那些对期货的操作技术开始逐渐领悟,并且正在探索期货技术的奥秘的人。
因此,我想先讲一下与猜测行情的人们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思路:期货技术派的一些观点。
参与市场交易的人面对行情的心态有两种:
对立:持有这种心态的人在参加交易的时候,总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行情。
顺应:持有顺应心态的人,考虑的是“顺应环境,改变自己”。比如说,冬天气温变得寒冷,狗的毛会变密变长,这就是顺应环境。持有顺应观点的人会改变自己的头寸的布局去适应行情。
这两种思路的操作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译者注:对立的一种的情况是用大资金去改变行情,制造出自己希望的行情,林辉太郎先生在这里讨论的不是这种情况,只是一般的行情参与者的两种心态。
想清楚自己应该“顺应”行情,还是与行情“对着干”,非常重要。
经常有人在预测行情,这样的文章也随处可见。
这些人,把“参与市场交易”看成如剑术的比赛或赌博的胜负一样。
因此,持有对立的思路的人,充满了赌胜负的悲壮感,是多愁善感的,他们终把胜负归咎于命运。
而另一方面,持有“顺应”的思路的人,并没有悲壮感,因此不带有感情色彩。但是,他们追求的是跟上价格波动的感觉(变动感觉)和技术(即交易技术。学习尽量把买入平均价降低,尽量把卖出平均价升高的方法),他们这一流派就是所谓的技术派。
交易的成功与否的道理也是一样的。这里的交易,不仅仅指某一次交易,而是泛指某一期间,从大一点的范围来说甚至包括人的一生中的所有交易。
但凡那些描写期货或职业炒手的小说或者故事,必然是持有前面所叙的“对立”的立场,它们的主题甚至是以宿命论为主的。因为如果不这样就无法表现出浪漫的情节了。
但是,技术派采取的是“顺应”的态度。
因为交易的成功与否完全是根据“对价格变动的应对办法”和“交易手法的高明、拙劣”来决定的。这里不需要添加什么浪漫情节,只需要有接受价格波动的感觉,对新闻和材料要冷静地批判,不要被交易气氛所左右,要求操作者具有跟上行情波动的技术。
哪一种方法更有趣并且有效?
顺便讨论一下:期货技术的高明与拙劣的问题。
期货高手,不是指那些会做很复杂的交易的人,而是指扎实地掌握了基础性的(简单的)交易技术的人。
要学会一门技术,并提高这门技术的水准,必须把正式的操作的一部分内容提取出来,或者把基础的东西提取出来,进行反复的练习,直至掌握。学习做期货的过程也是这样的。
看上去很复杂的交易谱,也是由具有某种规律分批建仓的头寸所组成的,比如说,分两次[1,1],分三次[1,1,1],甚至是[2,3,5]等等,复杂的建仓方法仅仅是单纯的建仓方法的反复重叠而已。
不会基础技术的人不可能灵活地应用较高的期货技术。只有基础技术扎实的人才可能成为高手,因此,希望读者也要把看上去很简单的基本技术扎实地掌握好。
本书为了专门讨论技术理论,因此,连相关知识也尽可能地排除在外,专门围绕着作为核心的期货技术理论这一条主线进行展开。因为,这才是人们所说的基础性的东西,尽管价格记录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本书甚至连价格记录本的书写方法也舍弃了。这些相关知识的内容请读者阅读其他的书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