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3229952
第1章 大脑因人而异
致谢
《大脑的情绪生活》让人大开眼界,书中介绍了大量突破性的研究。这本书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自身和身边每个人的方式。两位作者真是一对黄金搭档:既呈现了前沿、硬核的科学发现,文风又如此轻松有趣,让人不忍释卷!我超爱这本书。
丹尼尔·吉尔伯特,《哈佛幸福课》作者:
无论是在实验室度量神经活动,还是为了遇见高僧而在喜马拉雅攀登,戴维森始终是那个永远在线的探索者。他一生都在探索人类感情的奥秘。这本书是当今世界研究情绪和大脑的首席专家献给大家的智慧之书和趣味之书。各位千万不要错过!
珍妮弗•埃伯哈特,斯坦福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如果你想找一本情绪神经科学的入门书,读这本就对了。这本书介绍了情绪与脑神经回路的关系,十分有趣。作者花去大量篇幅讲述神经科学研究大脑与情绪的历史。今天有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对神经科学与情绪神经机制的研究应该继续深入。戴维森的这本书无疑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福布斯》(Forbes):
当今神经科学的引路人理查德·戴维森在这本书里提出了情绪风格理论,这是*个立足现代神经科学的人类情绪理论,是心理学的一个巨大进步。戴维森在这本书里讲述了自己30多年研究的心路历程。读者还可以看到“情绪神经科学”这门新学科的诞生过程。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戴维森告诉我们,培养慷慨的品质是激活积极情绪的*方法。这既是一个让人兴奋的神经科学发现,又是一些东方宗教的传统智慧。科学证据已经从多方面证明:要让自己高兴,*好的办法就是对别人慷慨。慷慨行为会让大脑发生系统性的变化。
《赫芬顿邮报》(HuffPost):
“改造心智”真的可能,这是这本书*动人的理念。作者用严谨的科学证明:禅修能够帮助我们驾驭心灵,专注于自己的目标。能从禅修中受益的人并不局限于那些长期修行者,比如在偏远山区的洞穴中修行的高僧。就算是门外汉经过短时间的禅修,也能感受到巨大的变化。
孙涤,美国加州州立大学(长堤)商学院教授:
戴维森博士以他卓拔的功力揭示出,我们可以改变基因决定的“前定”大脑:因势利导,后天努力和前定大脑能够相得益彰,增进个人和团体福祉。这是一大贡献。 戴维森博士的另一个过人之处,是在认知自我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探索中,融入了东方智慧的贡献,不但大量运用了西方分析方法的严谨,还引用了东方的整体把握方法的圆融。
李松蔚,心理咨询师、知乎大V、《奇葩大会》演讲者:
推荐《大脑的情绪生活》。一开始以为只是神经机制研究的堆砌,兴趣并不大。没想到文笔和思路都相当引人入胜,几乎是一气读完。特别有意思的是关于禅修的部分。作者从脑科学的角度出发,论述禅修如何用于改善情绪风格,于我心有戚戚焉。译笔也很好。对正念感兴趣的、受过科学心理学训练的文艺青年必读。
每个人的性格都可以由一系列情绪风格(Emotional Style)来刻画。情绪风格指的是人们对生活经验做出反应的某种持续不变的方式。情绪风格由特定的大脑回路控制,可以用客观的实验室方法进行度量。
情绪风格决定了特定的情绪状态、情绪特质和心境出现的可能性。情绪风格完全基于情绪背后的大脑机制。因此,我们可以把情绪风格视作构成人类性格的原子,是搭建起情绪生活的最基本的积木。
情绪风格包括六个维度,分别是:
l 情绪调整能力(Resilience):你从逆境中恢复得快还是慢?
l 生活态度(Outlook):你的积极情绪可以持续多久?
l 社交直觉(Social Intuition):你是否善于获取别人的社交信号?
l 自我觉察能力(Self-Awareness):你对身体的感受是否敏感,从而易于觉察到自己的情绪?
l 情境敏感性(Sensitivity to Context):你是否善于根据环境调整自己的情绪反应?
l 专注力(Attention): 你的注意力是比较容易集中,还是容易分散?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