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94204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动力的特点,以典型案例、游戏、情境思考为载体,以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搭建学习模块,以当前高职大学生急需培养的心理特点为内容构建学习框架。本书课程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培养与完善,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人格健全,人际沟通与调节,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大学生情绪管理问题,大学生挫折应对和压力管理,大学生社会态度问题,大学生团体训练介绍等。
目 录
目 录
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正确观……………………………………………………… 1
节 心理健康概述 ………………………………………………………………………………………… 1
一、什么是健康 ……………………………………………………………………………………… 1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 2
三、心理健康类型 ………………………………………………………………………………….. 4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 14
一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类型 ………………………………………………………….. 14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 17
三、健康心理的培养途径 ……………………………………………………………………… 18
第三节 心理疾病 ……………………………………………………………………………………………… 21
一、神经症的特征及处置 ……………………………………………………………………… 21
二、心理障碍的特征及其处置 ………………………………………………………………. 22
第四节 心理咨询 ……………………………………………………………………………………………… 27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和类型 ………………………………………………………………….. 27
二、心理咨询的功能 …………………………………………………………………………….. 28
三、心理咨询的原则 …………………………………………………………………………….. 29
第二章 认识你自己………………………………………………………………………… 32
节 自我意识认识练习 ……………………………………………………………………………….. 33
一、我是谁 …………………………………………………………………………………………… 33
二、独特的我 ……………………………………………………………………………………….. 36
三、自我意识的特征 …………………………………………………………………………….. 37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 39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心理功能 ……………………………………………………. 39
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 41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冲突 …………………………………………………………… 44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 …………………………………………………………………. 47
一、健康自我意识的标志 ……………………………………………………………………… 47
二、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 48
第三章 了解你的情绪……………………………………………………………………… 54
节 认识情绪 ……………………………………………………………………………………………… 54
一、情绪的分类 ……………………………………………………………………………………. 55
二、情绪的反应 ……………………………………………………………………………………. 57
三、EQ 知多少 …………………………………………………………………………………….. 59
第二节 大学生的情绪特征 ……………………………………………………………………………….. 64
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 65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状态 ………………………………………………………………….. 65
第三节 大学生情绪的控制与管理 …………………………………………………………………….. 70
一、大学生情绪控制的意义 ………………………………………………………………….. 70
二、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 73
第四章 学会塑造健康人格………………………………………………………………… 78
节 人格的概述 ………………………………………………………………………………………….. 79
一、什么是人格 ……………………………………………………………………………………. 80
二、人格的类型 ……………………………………………………………………………………. 81
三、人格理论 ……………………………………………………………………………………….. 85
第二节 人格的影响 ………………………………………………………………………………………….. 88
一、人格与身心疾病 …………………………………………………………………………….. 88
二、人格与职业 ……………………………………………………………………………………. 93
第三节 健康人格的塑造 …………………………………………………………………………………… 96
一、健康人格的特征 …………………………………………………………………………….. 96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 96
第五章 学会记忆与学习………………………………………………………………… 101
节 了解记忆 ……………………………………………………………………………………………. 101
一、记忆的一般概念 …………………………………………………………………………… 102
二、记忆的类型 ………………………………………………………………………………….. 103
三、记忆的过程 ………………………………………………………………………………….. 104
第二节 增强记忆力的方法 ……………………………………………………………………………… 105
一、谐音记忆法 ………………………………………………………………………………….. 106
二、联想记忆法 ………………………………………………………………………………….. 106
三、多通道记忆法 ………………………………………………………………………………. 106
四、宫殿记忆法 ………………………………………………………………………………….. 107
第三节 记忆问题及其调适 ……………………………………………………………………………… 108
一、记忆方法不当及其调适 ………………………………………………………………… 108
二、学习方法的确定 …………………………………………………………………………… 109
三、记忆力减退及其调适 ……………………………………………………………………. 110
四、注意力涣散及其调适 ……………………………………………………………………. 112
五、考试焦虑及其调适 ……………………………………………………………………….. 112
第四节 科学用脑 ……………………………………………………………………………………………. 114
一、保证睡眠时间 ………………………………………………………………………………. 114
二、及时转移大脑兴奋中心 ………………………………………………………………… 114
三、坚持体育锻炼 ………………………………………………………………………………. 115
四、要适当增加营养 ………
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正确观……………………………………………………… 1
节 心理健康概述 ………………………………………………………………………………………… 1
一、什么是健康 ……………………………………………………………………………………… 1
二、什么是心理健康 ………………………………………………………………………………. 2
三、心理健康类型 ………………………………………………………………………………….. 4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 14
一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类型 ………………………………………………………….. 14
二、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 17
三、健康心理的培养途径 ……………………………………………………………………… 18
第三节 心理疾病 ……………………………………………………………………………………………… 21
一、神经症的特征及处置 ……………………………………………………………………… 21
二、心理障碍的特征及其处置 ………………………………………………………………. 22
第四节 心理咨询 ……………………………………………………………………………………………… 27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和类型 ………………………………………………………………….. 27
二、心理咨询的功能 …………………………………………………………………………….. 28
三、心理咨询的原则 …………………………………………………………………………….. 29
第二章 认识你自己………………………………………………………………………… 32
节 自我意识认识练习 ……………………………………………………………………………….. 33
一、我是谁 …………………………………………………………………………………………… 33
二、独特的我 ……………………………………………………………………………………….. 36
三、自我意识的特征 …………………………………………………………………………….. 37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 39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心理功能 ……………………………………………………. 39
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 41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冲突 …………………………………………………………… 44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途径 …………………………………………………………………. 47
一、健康自我意识的标志 ……………………………………………………………………… 47
二、大学生健康自我意识的培养 …………………………………………………………… 48
第三章 了解你的情绪……………………………………………………………………… 54
节 认识情绪 ……………………………………………………………………………………………… 54
一、情绪的分类 ……………………………………………………………………………………. 55
二、情绪的反应 ……………………………………………………………………………………. 57
三、EQ 知多少 …………………………………………………………………………………….. 59
第二节 大学生的情绪特征 ……………………………………………………………………………….. 64
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 65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状态 ………………………………………………………………….. 65
第三节 大学生情绪的控制与管理 …………………………………………………………………….. 70
一、大学生情绪控制的意义 ………………………………………………………………….. 70
二、大学生的情绪管理 …………………………………………………………………………. 73
第四章 学会塑造健康人格………………………………………………………………… 78
节 人格的概述 ………………………………………………………………………………………….. 79
一、什么是人格 ……………………………………………………………………………………. 80
二、人格的类型 ……………………………………………………………………………………. 81
三、人格理论 ……………………………………………………………………………………….. 85
第二节 人格的影响 ………………………………………………………………………………………….. 88
一、人格与身心疾病 …………………………………………………………………………….. 88
二、人格与职业 ……………………………………………………………………………………. 93
第三节 健康人格的塑造 …………………………………………………………………………………… 96
一、健康人格的特征 …………………………………………………………………………….. 96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 96
第五章 学会记忆与学习………………………………………………………………… 101
节 了解记忆 ……………………………………………………………………………………………. 101
一、记忆的一般概念 …………………………………………………………………………… 102
二、记忆的类型 ………………………………………………………………………………….. 103
三、记忆的过程 ………………………………………………………………………………….. 104
第二节 增强记忆力的方法 ……………………………………………………………………………… 105
一、谐音记忆法 ………………………………………………………………………………….. 106
二、联想记忆法 ………………………………………………………………………………….. 106
三、多通道记忆法 ………………………………………………………………………………. 106
四、宫殿记忆法 ………………………………………………………………………………….. 107
第三节 记忆问题及其调适 ……………………………………………………………………………… 108
一、记忆方法不当及其调适 ………………………………………………………………… 108
二、学习方法的确定 …………………………………………………………………………… 109
三、记忆力减退及其调适 ……………………………………………………………………. 110
四、注意力涣散及其调适 ……………………………………………………………………. 112
五、考试焦虑及其调适 ……………………………………………………………………….. 112
第四节 科学用脑 ……………………………………………………………………………………………. 114
一、保证睡眠时间 ………………………………………………………………………………. 114
二、及时转移大脑兴奋中心 ………………………………………………………………… 114
三、坚持体育锻炼 ………………………………………………………………………………. 115
四、要适当增加营养 ………
前 言
前 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关注,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基础和保证。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所以探索其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是富有意义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但其注意力与持续能力较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增加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性,才能使得学生在自我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本书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强等特点,在内容上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目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正确观、自我意识认知、情绪管理、健康人格塑造、记忆与学习、挫折与压力、人际沟通、恋爱与性心理等八个单元的内容,通过文中大量的小游戏、小阅读、案例分析等栏目,将知识学习、应用和自我探索紧密结合,同时通过极具互动性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本书章、第二章由周红燕编写,共86.4 千字,第三章、第四章由陈兴义编写,共75.2 千字,第五章、第六章由张文和编写,共73.2 千字,第七章、第八章由刘江编写,共78.4 千字。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单位领导的大量指导和支持,以及王彦荣老师、杨继东老师、陈娜老师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对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深度也在不断变化,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恳请前辈、同行和同学们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编者
2016 年7 月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关注,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是大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基础和保证。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所以探索其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是富有意义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但其注意力与持续能力较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增加内容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与性,才能使得学生在自我体验的过程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本书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操作性强等特点,在内容上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目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正确观、自我意识认知、情绪管理、健康人格塑造、记忆与学习、挫折与压力、人际沟通、恋爱与性心理等八个单元的内容,通过文中大量的小游戏、小阅读、案例分析等栏目,将知识学习、应用和自我探索紧密结合,同时通过极具互动性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知识。
本书章、第二章由周红燕编写,共86.4 千字,第三章、第四章由陈兴义编写,共75.2 千字,第五章、第六章由张文和编写,共73.2 千字,第七章、第八章由刘江编写,共78.4 千字。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单位领导的大量指导和支持,以及王彦荣老师、杨继东老师、陈娜老师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对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深度也在不断变化,加之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恳请前辈、同行和同学们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编者
2016 年7 月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