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9235371
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是我们人生自觉、自信的法宝,自信、自省、自悟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全民健身、全民健心、全民健康是助推健康中国的精气神,需要我们为之守护。
该书不仅谈到了生物意义上的“心”,更谈到了心理意义上“心”、社会意义上的“心”和哲学意义上的“心”,由生理至心理,由生物至社会,由简单至复杂,由具体至抽象,所道之理,令人回味。虽曰论文集,实乃心灵碰撞之作,通篇充满着身与心的交融,洋溢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本论文集收录了赵明智的经典之作《与心彻夜长谈》,同时也收录了范鹏教授的《阳光甘肃·全民健心系统工程的由来及理论支撑》,在文中系统阐述了“阳光甘肃·全民健心”活动的源起和由来。收录了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博士的《试论“阳光甘肃·全民健心”系统工程实施的途径》、兰州城市学院张海钟教授《开展全民健心行动,预防社会心理危机》,还有众多来自党政机关、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的有关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论文。这本书虽曰论文集,实乃心灵碰撞之作,通篇充满着身与心的交融,洋溢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与心彻夜长谈 赵明智 001
理想,心之灯塔风帆 杨述忠 006
信仰,心之定海神针 赵璟莎 009
阅读,心之耕耘种月 璟 莎 012
“阳光甘肃·全民健心”系统工程的由来及理论支撑 范 鹏 017
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心理建设的脉络关系 王成德 莫兴邦 024
试论“阳光甘肃·全民健心”系统工程实施的途径 莫兴邦 033
开展全民健心行动,预防社会心理危机 张海钟 莫兴邦 038
用心用情关心下一代 健身健心助力新时代 白宗青 043
走进养老服务发展新时代 广承栋 047
坚持愿景引领,强化价值认同共同打造企业凝聚力发展力 郑银才 052
构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普及心理健康服务 薛志新 056
培育积极社会心态途径之探索 徐咏梅 何 飞 059
塑造良好医德医风 助力健康城市建设 李明春 065
关于“阳光金昌、全民健心”工程实施途径初探 姚鹏善 069
社区文化对居民积极心理建设的推动作用 王亚娟 072
慢学堂在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探析 姚鹏善 075
机关公职人员健康上网引导 李 军 078
新时代,我们的幸福美好如何安放 赵建军 081
信仰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刘秀芳 084
书法研习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和影响 荆立忠 087
太极拳运动是调节现代人心理问题的良方 麻文锦 093
武术文化与心智健全 姚建忠 096
学禅,恢复心灵的自由 罗丽萍 099
以出世之情处入世之道 龙 岩 102
好日子都放在感恩里过 刘 芳 105
给自己一个幸福的理由 李小娟 108
金柝常击戒忌妒 吕兆霖 111
心理健康教育在基层干部培训体系中的构建 马静娟 113
更年期焦虑症的心理护理刍议 刘桃香 116
现代青年婚姻焦虑症的缓解途径浅议 樊 龙 120
从某市“四高”抽样体检数据谈公众心理健康意识建设 杨 兰 123
爱心教育在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分析 高红荣 胡玉珍 126
教育没有公式却有“常式” 张兴荣 130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自信成长 陈培华 133
高尚的师德与教师心理健康 王玉民 136
教师心理健康及压力情绪管理 张兴荣 139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宋爱琴 142
做新时代的智慧父母 宋文仁 145
课堂心理环境创设的思考 蒲祥山 148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张文君 151
构建积极心理场,优化小学英语教学 陈玉慧 154
教育要从“育心”开始 孙吉龙 157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何 霞 160
“孤独症”幼儿心理援助初探 雷玉华 16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体会与感悟 陈美英 顾金梅 167
平等尊重 顾金梅 管丽华 170
幼儿入园心理焦虑分析及对策 和宏涛 陈美英 174
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刍议 翟翎羽 杨永爱 178
心理健康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 庄燕妮 胡玉珍 182
幼儿的向师性引发出的班级“晕轮效应” 侍 丽 185
让每一个孩子都阳光快乐地成长 李淑荣 188
为心灵播撒阳光 李克霞 192
好孩子不是“夸”出来的 王爱民 198
允许孩子在“错误”中成长 侍 丽 20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策略 何 飞 203
农村单亲家庭及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探究 丁文芬 206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 孟兆奇 211
农村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胡 琼 214
开展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意义 葛小辉 216
高中生心理特点的分析与研究 葛小辉 219
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让孩子成为财富 张兴荣 222
解读青春期异性之间的交往 王爱民 225
拒绝沉迷网络做身心健康的青少年 葛小辉 228
优化办公室共处心理生态环境探析 冯 娟 230
企业管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成因及对策分析 梁文娟 232
饮食营养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辩证关系 赵玉华 236
教师遭受校园暴力心理援助 张文君 239
强化学会能力建设助力金昌心理健康服务 王成德 242
后 记 245
序
有缘在金昌市心理咨询学会2017年年会上与金昌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赵明智先生有过一面之交。他做事中折射出的为人、谈吐中透露出的睿智、工作中展现出的热情、阅历中凝练出的精神深深地敲打着我的灵魂。我作为大学心理老师,专门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事业,担任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会长,也曾做过一些社会服务工作,但也主要集中在甘肃的省会兰州市,鲜有机会在金昌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可赵老前辈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动员金昌市心理学、教育学、医学、法学等方面的学者撰写心理健康服务论文,并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调研、研讨和讨论,这更让我为赵先生的敬业、爱心、责任、担当所感动。为了这份责任和担当,我愿意用心来描摹我的感受。
赵先生是金昌市的党政老领导,德高望重,退休后一直致力于金昌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又积极投入到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中,令人油然而生敬意。他主编的《与心彻夜长谈》一书,让我一个晚辈作序言,着实诚惶诚恐。赵先生的人生阅历、人格魅力、知识储备、待人接物、生活情愫、文化底蕴,乃至他的人生哲学、政治智慧、为人处世,都是我等后辈一生学习之楷模,我深感力不从心,恐难以概括其中的精髓。但出于对一位前辈关爱心理健康服务事业的热情与执着的钦佩,出于对一位长者的敬畏和尊敬,我只能领命。
该书收录了赵先生的经典之作《与心彻夜长谈》,不仅谈到了生物意义上的“心”,更谈到了心理意义上“心”、社会意义上的“心”和哲学意义上的“心”,由生理至心理,由生物至社会,由简单至复杂,由具体至抽象,所道之理,令人回味。同时,也收录了甘肃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鹏教授(2012年任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甘肃省社科院院长)的《阳光甘肃·全民健心系统工程的由来及理论支撑》,范鹏教授在文中系统阐述了“阳光甘肃·全民健心”活动的源起和由来,“全民健心”是范鹏教授与湖南师范大学肖汉仕教授等率先在全国提出的倡议。“阳光甘肃·全民健心”行动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养。”2016年12月30日国家22个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该文件作为我国个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强化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责任,从如何提供服务、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提出强化政府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完善服务网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服务重点人群、培育心理健康意识,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的指导思想。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国家层面的文件、政策出台,印证了我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先河。
本论文集还收录了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博士的《试论“阳光甘肃·全民健心”系统工程实施的途径》、兰州城市学院张海钟教授《开展全民健心行动,预防社会心理危机》,还有众多来自党政机关、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的论文。这本书虽曰论文集,实乃心灵碰撞之作,通篇充满着身与心的交融,洋溢着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进入新时代,文化自信是我们人生自觉、自信的法宝,自信、自省、自悟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全民健身、全民健心、全民健康是助推健康中国的精气神,需要我们为之守护,心安、民安,才能国安,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会长、兰州文理学院教授 王成德
二〇一八年六月十四日
与心彻夜长谈
赵明智
我们先来看一段情景描述。
山谷间,游览的人们行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间小道上,山上山下,小道两边,山花烂漫,莺歌燕舞,游人们显得神清气闲,心旷神怡。看着看着,突然来到一处悬崖深谷旁,依然是山清水秀,景色怡人,小道还是那样宽,只是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深不见底的峡谷,瀑布飞泻,松涛阵阵。先头的几个也没太在意,依旧悠闲自得,一边欣赏着无事一般就过去了,后面的人走近了一看一想,哇,好危险好恐怖啊!掉下去会是什么样子啊,落水里?挂树上?摔残或直接摔死?如果掉下去摔死了,孩子怎么办?父母怎么办……大部分人直想得心发慌,腿发颤,两眼直冒金星。
山本无险景无惊,思来想去全因心。
心是什么?
从生物意义讲,心,是人体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在中国古人的认知系统中,心,是生命的象征、思想的器官,相当于现代人认知中的大脑。在中国文化中,将人的直觉感知、思维情感、意识精神等诸多功能都归类于心。据学者统计,在中国很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以“心”为部首的汉字有二百六十多个。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哲学,被称为“心学”,在诗、词、书、画、文、武、乐等文化的所有方面,展现出宏大而又细腻的心灵世界。
生物学意义上的心,有两项作用,一是为人的全身输送血液,为各组织器官活动提供养分,并带走代谢产物;二是感知外界事物,引发心理、思维活动。古语所说“任物者谓之心”,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任,就是担任,是接受的意思,这句话是说人类接受外来事物而产生心理思维活动的过程,是由心来完成的。由此看,人类生物学意义上的心,和文化、思维意义上的心,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当然,这里的密切联系,不是自然天成的。从生物学意义上的心,到文化、思维意义上的心,其间有一个转化的过程。犹如一块毛石需经琢磨才成美玉,一堆生铁需经锤炼才成好钢。
人从一个小小的细胞开始生长发育,来到这个世界,早期是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这一时期的心,是一张白纸,没有意识支配,没有思维之累,古人称之为“赤子之心”;这一时期的心,是和宇宙自然融为一体的。你观察体会幼儿的啼哭、憨笑、眸子,他们的天真、纯朴、喜悦,真的是源于一颗全自然、全天然的心。
随着不断的生长发育,人对宇宙自然的感知范围越来越广,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由心、脑等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感知和主观反应,形成相应的心理、意识、情感、情绪等等。再加上主动的学习、教育、启迪,人的心智不断得到开发,不断成长、健全,人的心理、意识、情感、情绪不断多元、多样、复杂化。
一个人在其成长期的生活、学习、成长过程中,依据自己对自然环境、社会人生等等的认识感知,在心智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生活理念、人生信条乃至理想信念等等,并逐渐积累沉淀在心的深处,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心之灵,心之魂。这个灵魂在人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表现为一个人的视野、气质、智慧、精神等等,终成为激励、推动人们克服困难,砥砺前行的深厚根本的支配性力量。我们平时说的“锤炼我们坚强不屈的灵魂,支撑起我们人生的蓝天”,所表达的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从一颗全天然的“赤子之心”,成长为一颗能够激励、推动人砥砺前行的坚强的心,是需要长期的修炼、锤炼的。而且,修炼的结果会参差不齐,形形色色。有些人锤炼出的是一颗高贵的心和伟大的灵魂,有些人只是一颗坚强的心,或仁慈的心,宽厚的心;也可能是一颗脆弱的心,扭曲的心,甚至是一颗阴暗可憎的心。这是因为,在心智开发成长的过程中,各人所处环境不同,所受到的启迪、教育不同,对所学、所见、所感知的客观物质世界选择不同,理解、感悟不同,因而心智成长、心灵修炼的结果和境界千差万别。
我们大部分的芸芸众生,在我们的心智开发成长的过程中,较多地注意了接受、汲取,忽略了筛选、过滤,更谈不上沉下心来感悟、提升。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那么感兴趣,我们对所见所闻、所学所得,来者不拒。我们对世间的金钱、名誉、功德、地位,甚至别人的一个冷眼、一句风凉话、任何的一点不乐意、不理想,都铭记在心,耿耿于怀。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心之船不堪重负,心之舞台拥挤不堪,我们心灵的储存不是丰富而是沉重,心灵逐渐失去自由,失去灵感,失去秩序和意义。
由此可见,人乃自然之子,初就是一个个自然的生命,在自然的怀抱中发育生长,生儿育女,春耕秋收,朝九晚五,简单纯朴。在我们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外在生命旅程中,会遭遇到种种的困难、挫折、灾难和不幸,遭遇外部生存的各种压力、困惑、缺憾和痛苦等等。这些,本来都是生命的常态,甚至就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大多数的人,都能够通过思考、追索、学习、交流等等的精神活动,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视野,不断提升、超越自己,把这些生命中的不利因素转变为人生的积极力量和前进动力,锤炼出一颗强大的心灵和一个坚强的自己;至少,也有相当多的人能够及时把它们摆脱、放下,或者承受、坦然面对,使心灵及时得到解放;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们,背负着超重的心灵负担,仍然在为财富、权力、地位、名誉,为欲望、野心、身份、称谓等等在拼搏、在奋斗,甚至就在人生的困局中挣扎,忘记了生命的本真,听不见自己心的声音,听不见灵魂的声音。现实生活中如潮的心理问题,众多的人生悲剧,应该就是从这里演绎出来的吧。
其实,我们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心,说到底,都还是人自己修炼打造的。人人都希望为自己修炼打造出伟大的灵魂和高贵的心,至少,也是一颗坚强的心、自由的心,或者澄澈的心、安详的心,慈悲的心、善念的心,使我们的人生过程平顺,结局圆满。但我们很多的人,没有或无法实现这样的目标。
我们倡导与心长谈,就是希望那些还在人生困局中挣扎的人们,能够静下心来,认识到我们在修炼、打造我心时的不足或者失误,来一次心的改造或提升。
与心谈话,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交朋友。一个人能不能和自己做朋友,首先要看有没有“另一个自我”。有没有“另一个自我”,要看“我”在极度冲动的时候,极度孤独的时候,极度绝望的时候,“我”的内心有没有一个声音,温婉告诫、引领、关爱那个在滚滚红尘中奋斗和挣扎的“我”;在“我”独处的时刻,以理性态度,把我的心从世俗事务和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让灵魂在纯真的世界里重新漫步。
所以,我们建议、倡导那些仍在人生困局中奋斗的人们,甚至是所有的人,放慢你的脚步吧,安排一些时间出来,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与自己的心长谈,彻夜长谈。询问并回答你困惑、纠结或难以解决又无法释怀、放下的种种问题。
比如:你倾听过你自己的心的声音、你灵魂的声音吗?在你的心智开发、成长的过程中,在你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你对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感受、信息、知识等等,有过怎样的筛选、过滤,怎样的感悟、提升?那些在你心中依然矛盾、纠结的事情、问题,确实是你需要的、对你有意义吗?你的心是真正独立的、自由的吗?你能为你的心做主吗?当你耳听鸟鸣,鼻闻花香,眼见花开,舌品香茗,肤感阳光时,你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感吗?你还能感受到你少年时沸腾的热血、看得到你明亮的眸子吗?你现在所有的见解、成长都是鲜活地生长在你流动的生命中的吗?
又比如:你认识你自己吗?你曾经思考过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吗?你热爱自己的生命吗?你知道并喜欢品味你生命中那些特有的乐趣吗?你经常会抚摸、照料你的心情吗?你经常有心绪平和、喜悦、祥和的梦境吗?你知道你能让愉快、宁静、平和、喜悦等等的好心情伴随你生命的多少个清晨和夜晚吗?你有敞开心扉,与人交往的愿望和经历吗?
再比如:你有独立阅读、思考的习惯吗?你凡事用心吗?你能对自己的内心时刻保有清醒的关照吗?你认为我们生活中遭遇的各种困难、问题、挫折、苦难等等,是我们的敌人,还是我们自己的延伸?你能把别人对你的批评、嘲笑、污蔑、毁谤转化为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阶梯吗?
还比如:你知晓你自己独特的禀赋价值吗?仰望星空,你能收天地万象于眼界之中吗?临溪而立,你能心如赤子吗?穿越生命的原野时,你能像狮子一样,步步雄健,一步留下一个脚印吗?横渡生命的长河时,你能如大象一样,截河而过,主宰自己生命的流速和方向吗?行经生命的丛林小径时,你能像鹿王一样,威严而温柔,雄壮而悲悯,让跟随自己的同伴能够平安而温饱吗?长袖善舞时,你能否如天鹅飞越长空一样,在动荡迁徙的长途上,不失温和与优雅?艰难跋涉时,你能否如雄鹰翱翔一样,用敏锐的眼睛观察世界,心里充满对宇宙自然乃至生命探索的无限期待和热忱?与人交流沟通时,你能否像蝴蝶一样,在百花园中采蜜,取其味时,不损香色?面对组织、众人期待时,你能否如前行的航船,劈波斩浪,充满担当的勇气?信仰坚定,理想丰满,信心满满时,你能否像鲜花一样盛装开放,永远追求生命的自我完成?
与心长谈,是一种需要时刻关照、长期修炼的能力。与心长谈,就是要我们时时提醒、提升心对外界事物、现象、信息的筛选、过滤能力,使我们的心智尽可能地向着积极、阳光、健康、向上的路径成长;与心长谈,就是要走进真正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心无所住”,用心点亮自己的生活,念好自己的真经;与心长谈,就是要时时擦拭自己的心灵之镜,看“另一个自己”是否始终在陪伴着自己,看清楚自己的眼界、格局、目标和追求等等,确立以心为主的人格与风格,时时认识自己,倾听自己,涵养孕育自己,使生命始终在充满阳光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作者简介:赵明智,男,63岁,原金昌市政协副主席,副教授。现任金昌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理论教学与研究,发表《多层次的伦理观与价值观》等论文译文二十多篇,著有《道德修养与现代人生》等著作若干。)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