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424566
主动发起和自我管理是关键反应训练(PRT)的另外两个关键领域,对这两个领域的干预可以促进其他领域的发展。主动发起是指孩子可以主动与外界产生联系,这里又特别指主动发起言语交流,书里手把手示范了如何教自闭症孩子主动提问“这是什么”“这个在哪儿”“这是谁的”“正在发生什么/发生了什么”“看”和“帮忙”。自我管理是指自我监管自己的行为,书里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方法教自闭症孩子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观察、判断、评价和计分,将部分干预任务从家长和老师身上转移到孩子自身,而适用于更广泛的场景。
此外,这本书还介绍了许多可以促进孩子社交行为的技巧和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已有的条件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书中还特别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一个十分有用的方法——功能性行为分析,可以在干预之前对孩子的问题行为进行分析和理解。
通过阅读本书您可以帮助自闭症孩子:
★ 主动发起:这对于沟通、社交和学业有着重要作用!
★ 自我管理:可以减少自闭症孩子的适应不良行为,并增加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 提高社交技能:应用同伴系统、使用刻板主题的游戏、不同的社交对话、分享、提前演练、合作安排、俱乐部、寻求同伴的帮助、有支持的聚会、对话发起点、视频示范等策略,让自闭症孩子也能参与社会交往!
★ 找出行为发生的原因:通过使用功能性行为分析,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
第一部分 教自闭症孩子主动发起
第1章 概述
第2章 教“这是什么?”
第3章 教“这个在哪儿?”
第4章 教“这是谁的?”
第5章 教“正在发生什么?”或“发生了什么?”
第6章 教“看!”和“帮忙!”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提高自闭症个体的社交能力
第7章 社交的重要性
第8章 同伴系统
第9章 使用刻板主题
第10章 社交对话—提问题
第11章 自我管理的社交对话和其他社交行为
第12章 分享
第13章 提前演练
第14章 合作安排
第15章 俱乐部
第16章 寻求同伴的帮助
第17章 有支持的聚会
第18章 对话发起点
第19章 视频示范
第三部分 自我管理
第20章 概述
第21章 做好准备
第22章 教授自我管理
第23章 创造独立性
第24章 在其他场景中教授自我管理
第25章 问题排查
第26章 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 用功能性行为分析理解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
第27章 概述
第28章 自闭症孩子的行为困难
第29章 记录问题行为
第30章 探究行为的功能—为什么
第31章 当行为受前因刺激控制时
第32章 选择一个更恰当的行为
第33章 问题排查
附录A
附录B
第10章
社交对话——提问题
在社交对话中谁可以提问题
在社交对话中提问题对学前班至成人期的个体都是奏效的。只要他们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可以注意对话的另一方,能够理解接受性语言(如果他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也不要太担心,要相信他们具备这个潜能)。对应的,他们还应该可以使用短语和句子。如果他们的表达不够完美,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在练习的同时帮助他们完善语法。使用过去时态对在对话中提问题非常有帮助,但也不是完全必要的。如果你的学生需要很多基础的语言教学,请先阅读《教自闭症孩子开口说话》中关于关键反应和初语教学的内容,以及本书中有关主动发起的内容。
如何在社交对话中教授提问题
如果你已经阅读了前文关于主动发起的内容,那你很可能已经知道了大部分自闭症个体都在提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对于年纪尚小的自闭症孩子而言,他们的沟通目的很有限,大部分都是为了提要求和表示抗议,而出于社交目的的沟通还没有自然而然地出现。对于年纪较大的自闭症青少年及成人,他们已经有了一些沟通能力,但是在保持对话的持续上还是有一些问题,使得对话中频繁出现较长的尴尬停顿。提问题对于填补尴尬停顿和保持对话顺畅最合适。下面就是我们教授提问题的方法。
在对话中教授提问题的开始阶段,通常都需要一些辅助。你可能注意到,当你说你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后,一些自闭症个体经常会回复“哦!”(可能随后就是很长的停顿,没有其他内容了)。或者你说你刚刚中奖了,他就回复个“哇!”,仅此而已。几乎没有任何后续的提问,例如“你周末干了些什么呀?”,或者“你中了多少?”。根据与自闭症个体的对话,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数都自我报告说,并不是他们对谈话的内容不感兴趣,只是很多时候不知道应该选择什么线索,不知道提问的合适时机。我这里用的词是“大多数”,因为确实有一些自闭症个体,他们非常聪明,但他们知道自己对闲聊毫不感兴趣,闲聊内容也很无聊,于是用这样一种回复方式来回避。这使对话难上加难。但幸运的是,大多数人还是知道,如果想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另一半(第一位)或一份工作(第二位),他们必须学会如何进行这类对话。
第一步:提示和示范
首先,在练习提问题时设置清晰的提示会很有帮助,我们称之为“引导式话语”。例如,说“我今天吃了很好吃的午餐”,然后等待。如果孩子没有提问题,你可以示范合适的提问,如“你可以问我午餐吃了些什么,或者喜欢吃什么类型的食物,或者最喜欢的餐馆是什么”。我一般会给出多个例子,这样孩子就不会只记住一个,而是知道在对话中有很多问题可以问。确保设置不同类型的“引导式话语”,让孩子可以练习多种类型的提问。例如,“我这周会去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可以练习关于“哪儿”的提问,而“我今天在城里看见了一个人”可以练习关于“谁”的提问等。要记住,一些类型的提问比另一些类型的更难。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在提问中使用“did”(‘do’的过去式),那么你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因为我们的孩子会经常问“Where did you went?”(你去哪里了?)或者“What you did yesterday?”(你昨天做了什么?),而这两者表达都不对。提供“引导式话语”是教授提问题的好开始,也能给孩子提供机会学习好的、语法正确的问句。如果你需要同时教授语法和提问题,那么你需要花费的时间可能会更久一些,但是只要你坚持练习,最终总是可以达成目标的。
第二步:消退示范
提供一个清晰的示范,然后往后退一步,暂停。观察他是否学会了提问。一旦孩子能够在无需示范的情况下回答引导式提问,你就可 以回到对话中去了。
第三步:应用在对话里
一旦你的学生可以以引导的状态进行提问,你就可以回到对话中了。在对话中,问题的提示会更为微妙。孩子需要了解,当对方在对话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他需要进行回答,然后再问一个后续的问题。例如,如果某个人问了孩子周末做了些什么,那么他首先需要回答问题,然后跟着问“你呢?”,或者“你周末做了些什么?”。所有这些都是练习提问的好机会。
第四步:评估泛化
记住,孩子可能擅长向经常与他练习提问的对象提问题,但是如果在与同伴交流时他们没有提出这些提问,那我们可能也没办法给予太多帮助。你需要确保定期评估孩子对同伴进行提问的泛化情况。提问题的速度要快,超过几秒钟就太长了,这会让整个对话显得不太自然。此外,他们提的问题还应该是合适的,这样对话的另一方才会愿意回答。我们之前遇到过一个总是非常消极的自闭症孩子。如果有人说“除了一个人,联谊会的其他人昨晚都一起出去吃了比萨”,他就会问“为什么这个人不去呢?”。于是我们回过去,教他回复“哇!听起来好有意思。你们去了哪里呢?”。换一种方式提问后,给对话的另一方留下的印象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哈哈,当他还是一个大学新生的时候,最终他第一次与一个女孩接吻了!)
奖励
每件事情对个体的难易度都不一样,对于一些自闭症个体而言,为提问提供鼓励积分或奖励对于促进动机是有帮助的。虽然很多人对参与社交对话存在内在动机,但是有少数一些人需要鼓励积分、代币或者自我管理程序的支持。不过,随着对话对他们而言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我们就可以逐渐消退附加的强化物,让对话自然进行。
提问题的目标
我们一般会把对话中提问题的比率争取在1:1左右,但这有一个幅度。如果你给一段对话进行记分,然后发现学生提问题的比率一直低于30%,那你可能需要给学生多做这方面的练习。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对话的另一方会很敏锐地抓住松弛的瞬间。如果出现了长时间的停顿,对方就会增加提问,变得越来越像是对方的独角戏。因此,一定要确保孩子提问题的频率足够多,不是远低于对方的,不至于在对话中是被冷落的。
布莱克的例子
布莱克是由康复科转介给我们的一位自闭症个体。他很想有一份工作,但是每次都在面试环节落选了。他的语言能力还不错,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在大学期间成绩很好,也有一位女朋友。为了了解具体的困难,我们对他参与的社交对话进行了录像。因此,我们清楚地观察到,他可以回答问题,却极少主动提问,从而导致对话中有很多长时间的停顿和尴尬的空白。于是,我们让他练习通过主动提问题来开始一段对话,并且在对话中向对方提问。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每周对他进行干预,之后布莱克可以提问题了,但是需要花一些时间才能想出来问什么。他在提问前会“嗯”好几次,对这个情况我们也给了他反馈,不过他确实在很努力地提高对话质量。又过了一个月,他不需要停顿和说“嗯”就能够顺利提问题了,但看起来似乎依然有些不自然和慢半拍。通过几周时间进行提高提问速度的干预之后,他变成了来回对话的专家。而且更棒的是,最初他自我报告对社交对话存在很高程度的焦虑,但当他了解到,自己在社交对话上的困难是提问题能力不足导致,并且可以通过提问题来保持对话顺畅时,他的焦虑指数就降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范围。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