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1149790
◎ 有趣有料的心理学科普书,精确解答令你感同身受的酸葡萄效应,从此更少地被孤立,更少地被招惹,更好地与周围的人和睦共处。
◎ 令50万人受益的东京大学沟通心理课。日本心理学大神榎本博明20年经验分享,教你洞察社交关系中那些无从揣测的恶意心理,学会从无意义的人际纠纷中全身而退。
◎ 深度揭秘“键盘侠”“某癌人格”“妈妈友”“圣母心”等多种人格的心理动机,破解并预防“腹黑”“霸凌”“人肉搜索”“放冷箭”“社会比较”“积极错觉”等危险行为。
为什么态度友好的同事一夜之间变得异常冷漠?
为什么总有人对你吹毛求疵?
为什么你简单的一个网络回复却惹来众多恶意谩骂?
为什么表面对你热脸相迎的人,却在背后对你恶语相向?
生活中,很多人工作只是为了赚钱生存,而不是施展自己的才华,或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巨大的生存压力让人们心中的不满情绪风起云涌,觉得自己的本性被压抑,难以适应真实的社会。而在如此情感中长驱直上的,便是习惯性地恶意去揣度身边的人和事。
那么,为了不招惹到暗藏此种危险冲动的人,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想要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突出重围,我们又该怎么做呢?阅读本书,你将学会运用心理学策略及时看穿他人的隐秘心思,捕捉对方的真实意图,从而及早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
序章
识破你身边习惯性以恶意攻击他人的人
第一章 人为什么会幸灾乐祸
——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的心理学
不幸灾乐祸就浑身不自在
开心的笑脸令人恼火
对不伦话题异常感兴趣
揪着他人犯的小错误不放
就算鸡蛋里没骨头,也要硬挑出根骨头来
习惯性地以恶意操纵人际关系
因升职而遭受他人冷遇
“凭本事说话”的公司也无法幸免于难
表面上和蔼可亲的上司却故意为难下属
施行扣分政策的职场很危险
再亲密的朋友也要保持距离
支持妻子养家的丈夫容易性情突变
带了孕妇标识却被陌生人恶语相向
因年轻漂亮而被“妈妈友们”恶意解读
诋毁他人心理形成的主要诱因
第二章 “枪打出头鸟”的社会现状
——“随大流”的日本社会所催生的强烈嫉妒心
同年龄就该同待遇吗?
日本人的“枪打出头鸟”心理
“大家都一样”的心理何以使人安心?
身边人的幸福何以令自己显得悲苦?
交朋友的目的是提升自我评价
钟情于与条件不如自己的人士交际
主动与优秀的人攀关系心理
社交关系中的“积极错觉”
九成人深信自己“处于平均水平以上”
背地里说人坏话,以填补受伤的自尊
总觉得自己比他人优越,其实是深深的自卑情结
为何“无法容忍那个笑容”?
秉承着“那人不可信任”心理的上司
为什么职场强人爱分享失败经历?
成功者善用消极心理宽慰人心
第三章 为什么关系很好的人会性情突变?
——潜伏在身边人心中的“嫉妒”与“攻击性”
来自熟人、朋友的恶意攻击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的心理
被压抑的攻击冲动在网络世界得以释放
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幸灾乐祸
把对方置于恶人位置的心理机制
在上下班途中突然暴走的人的心理结构
禁烟令会激发吸烟者的攻击性
“生理性受挫”会引发人的攻击性
“社会性受挫”同样会加重人的攻击行为
“为什么你们就是不懂我”背后的撒娇心理
为什么中老年人更容易发怒?
为什么人们在发泄了自己的攻击冲动后,仍会持续攻击?
攻击冲动会上瘾
那些陷入认知扭曲的人们
容易消沉的人心里同样汹涌着攻击冲动
小心身边那些精神变态者
第四章 别沉醉于被他人吹捧的优越感中
——9种常见危险人群
对你过于热情的人很危险
注意那些把你捧得天花乱坠的人
靠吹捧才能保持好心情的人
动不动就说“反正我这种人……”的人
“得不到回报”的心理太过强烈的人
妄自菲薄的人
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人
坚信自己很特别的人
习惯性消沉的人
第五章 对恶意攻击行为不可温柔相待
——面对危险之人的对策
反驳会带来反效果
正面应战会带来反效果
对恶意攻击行为不可温柔相待
不要鼓励容易消沉的人
对上司要“三及时”
如何对待背地里满腹牢骚的下属
掩饰好你的“现充”
把成绩归功于“运气”
第六章 重度沉迷智能手机将会摧毁你的“理性”
——助长病理的网络社会
为什么网络上“放冷箭”的行为如此显著
为什么网络会刺激人的攻击性?
互联网所给予的“虚幻的万能感”
网络攻击已成常态?
匿名性是攻击冲动的导火索
剥夺人类理性的智能手机
24小时处于朋友的监视之中
因为怕被朋友排挤,所以不敢谈恋爱
谈了恋爱也绝对不告诉朋友
“LINE霸凌”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
互联网使人忧郁
归宿感缺失导致网络成瘾
互联网上的攻击行为会促进现实生活中的攻击行动
参与互联网骂战的人仅有0.5%
结语
“仗着自己受欢迎,心里飘飘然了吧。”
“没救了。”
“不如把精力多放在自己的分内之事上。”
每当某个艺人或政客的丑闻曝光,网络上就会有一群人生龙活虎地跳出来,两眼发亮,言辞犀利。人们很容易通过他们的话语识别出其中蕴含着的攻击性,体会到那些流言蜚语背后的深深恶意。
事实上,有不少人正被这些没来由的恶意攻击搅得苦不堪言。
譬如某个上班族A最近很困惑,自己工作进步很快,频得上司表扬,可与此同时,一直对他关爱有加的前辈却突然与他疏远起来。若只是态度冷淡倒也罢了,没想到对方开始堂而皇之地与他为敌,如故意不告诉他工作上重要的通知,或是在他正忙得焦头烂额时非要支使他去做一些琐碎小事。
又比如某位中途跳槽到外资企业上班的B。在他初入公司时,有个热心的同事告诉了他很多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大大提升了他的工作能力。但就在一年之后,当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家“不看年龄,只讲业绩”的公司里获得晋升的时候,那位热心的同事突然转变态度,对他处处刁难,他大受打击,只好请假在家休整。
还有一位同事C,也是受害者之一。她赶超一位比她年长的男性前辈,率先晋升为公司管理层。脚踏实地、凭着出色的业绩一路走来的她却听到谣言,说自己是“公司迫于《女性活跃推进法 》的压力,不得已才提拔来的”。同时,向来很配合她工作的男同事们也纷纷变脸,使她的工作一再受阻。就连一直一起吃午餐的行政岗女同事们对她的态度也一冷再冷。她感叹道:“早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我还不如不晋升,最起码能工作得舒心一些。”
生活中有上述经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而这种“拉人下马”的心理并不仅仅表现在职场。
譬如,有一位母亲最近发现“妈妈友 ”们对自己的态度很奇怪,不再像从前那样友善、和睦,于是她直接询问了自己的好朋友。结果得知,“妈妈友”们盛传自己“仗着自家孩子成绩好,自鸣得意”。这位妈妈对此传言深感意外,她完全不明白自己何时成了大家口传的样子。在朋友的提示下,她仔细回想,一切似乎是自家孩子在补习班里取得优异成绩之后才开始 “变味”的。这让她感到非常伤心,并坦言:“和她们打交道真的丝毫不能大意。”
又比如,有一位太太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分享了一张全家出游的照片,结果一些平时交往密切的邻居就在底下回复道:“丈夫会赚钱真好啊”“我都快记不清自己家到底有没有一起出去旅行过了”之类的酸言酸语。随后,邻居们对这位太太的态度就变得莫名其妙,她不禁猜测:“背后一定传得很难听吧。”
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会遭遇人际关系突然崩塌的情况。而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如同洪水猛兽般的“恶毒言语”通常出自往日里曾经是自己备感亲密、委以信任的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许多人因此久久不敢信任他人。
那么,究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恶意揣度他人的人呢?
详细的缘由会在本书正文予以解释,但一言以蔽之,就是因为有很多人不满足于自己现状,从而对他人产生恶意攻击。
生活中,很多人工作只是为了赚钱生存,而不是施展自己的才华,或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巨大的生存压力搅得人们心中的不满情绪风起云涌,觉得自己的本性被压抑,难以适应真实的社会。而在如此情感中长驱直上的,便是习惯性地恶意去揣度身边的人和事。
那么,为了不招惹到暗藏此种危险冲动的人,我们该注意些什么呢?
想要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突出重围,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这本书便是为了解答这些疑问。
等你察觉到自己好像被他人锁定成了“恶意攻击”的目标时再考虑对策,很抱歉,已经太迟了。所以,如果有人能通过阅读本书,敏锐地捕捉到些蛛丝马迹,从而及早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那就太好了。
因升职而遭受他人冷遇
一个人得到晋升后,周围难免会充斥着各种议论声。而隐藏在其中最不和谐的声音,便是由嫉妒产生的恶评。
虽然日本有所谓“不做不齿之事”的美学,然而,依然难抵因妒忌而产生的攻击冲动。
T小姐是一位工作能力十分突出的职员,不久前,她因赶超同部门比她年长的男性职员,率先被提拔为管理层。结果,当公司发布T小姐的升迁通知时,台下便窸窸窣窣,响起了很多不友善的议论声。凭自己踏实苦干得到晋升机会的T小姐,却被说成是公司迫于《女性活跃推进法》的规定,为了平衡女性管理人员的比率,不得已把她提拔上去的。
因为这谣言,向来很配合她工作的男同事们不肯再与她合作,往日里经常与她共进午餐的行政岗女员工们的态度也一冷再冷。这令T小姐不禁觉得,与其受到如此嫉妒,还不如保持从前的样子,至少工作能快乐些。
职场生活中,与T小姐有过类似经历的女性不在少数。甚至还有的人在被提名为候补,距离晋升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关于她的恶评就传得满城风雨,导致公司怀疑她的管理能力有问题,晋升的机会也就因此打了水漂。
表面上和蔼可亲的上司却故意为难下属
最近有很多企业引进了一个名为“360度”的评价系统。该系统不光允许主管人员对某个员工给出考核,更是将老员工、同届同事、下属等人的评价也列入评价范畴。
很多公司领导透露,引进这个评价系统的初衷是考虑到主管人员对员工单方面的评价可能会有失偏颇,因此引入多方观点,以保证评价的公允性。然而,该系统的弊端同样也非常明显。关于这一点,第二章将进行详细解说。
对于上司来说,能力强的下属能有效协助他们的工作。但是,对于老员工或其他同事来说,能力强的人很容易变成他们嫉妒的对象,促使他们产生想要诋毁对方的冲动,由此给出与事实情况不符的过低评价。而对于不会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他们反倒会宽容姑息,给予虚高的评价。
这种人也许对自己的不恰当行为毫不自知,但潜意识中,他们已不可避免地被嫉妒之心激发出了攻击冲动。虽然他们知道此事不可为之,但心里“不能做”的意识越强烈,其潜在的攻击冲动便会愈加难以克制。
当前社会的年功序列制 崩塌,涌现了许多上司因嫉妒有才华的下属而故意为难他们的事件,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上司的不自信。拥有自卑情结的上司容易对有能力的部下产生竞争意识,认为他们“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此便会试图诋毁他们。比如,他们在填写人事评价时强行寻找扣分项,又或者在与上层人员的集会中有意无意地透露下属的缺点,等等。如果上司足够自信自尊,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支持妻子养家的丈夫容易性情突变
夫妻之间,也会有麻烦事发生。
譬如,有一位40多岁的家庭主妇,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无须再劳心劳力,自己有了些空闲时间,便心生一念,活用自己的家政技能,做起了生意。当生意渐渐走上正轨,开始盈利时,丈夫对此是很支持的,说:“用兴趣赚钱,很厉害啊!”然而,随着妻子的生意越做越红火,当她的收入超过了丈夫时,丈夫的态度便急转直下,说道:
“你稍微也管管家里的事啊!”
“我工作拼死拼活的,也累得要死啊!”
“为了养活家里,我就得一直忍着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你倒好,越来越了不起啊!”
渐渐地,此类抱怨越来越多,两人经常为此发生争吵,夫妻关系产生裂痕。这位太太心里万分悲痛,她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前面看过的那么多事例,几乎都与人们的攀比意识脱不了干系。“禁不住与他人比较”——如果其中一个人变得优秀,心中就会出现极度自卑感,非要将对方拉到与自己同级别的地位才肯罢休。反之,便会心生恶念,恶语中伤对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