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心理学心理百科受益一生的心理学效应

受益一生的心理学效应

作者:墨羽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4月 

ISBN: 978752080101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8.99

类别: 心理百科 SKU:5d816ef4b5d8bfc22f310401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801010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你想知道自己的行为都受到了哪些影响吗?你想规避“心理学效应”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吗?你想借助“心理学效应”的正面影响不断提升自己吗?只有准确揪出行为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操控之手,我们才能找到矫正自身行为、修正自身决策的正确坦途。

 

内容简介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提线木偶”,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社会心理学效应”的操控。人生活在社会和群体当中,这就注定我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都会受到他人和群体的制约和影响。在这些数量繁多的“心理学效应”影响下,你想知道自己的行为都受到了哪些影响吗?你想规避“心理学效应”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吗?你想借助“心理学效应”的正面影响不断提升自己吗?本书从自我认知、态度、社交、自控、情绪、职场、成功、管理、决策和人生十个方面,收集了100个常见的心理学效应,这些“心理学效应”对我们的影响有好有坏,在文中结合生活、工作等都进行了非常详细、具体的论述。阅读这本书,不仅能够学到关于社会心理的知识,还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察觉力”,帮助我们找出行为背后的原因,从而更客观、更独立的去决策和判断。 

 

作者简介
目  录

第一章 心理照妖镜:准确认知你自己/001

首因效应:别戴着有色眼镜看人/003

权威效应:权威不一定是对的/005

期待效应:他人的期待正在塑造你/008

投射效应:小心以己度人/010

晕轮效应:莫被“光环”迷惑双眼/013

跳骚效应:目标决定人生的高度/015

鸟笼效应:谨防无中生有/017

巴纳姆效应:你在对号入座吗/020

毛毛虫效应:可怕的盲从/022

自我参照效应:小心庸人自扰/024

第二章 人性向日葵:乐观的人更容易成功/027

曼狄诺定律: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029

韦奇定律:大胆去走自己的路/031

舍恩定律:你要更自信一点/033

不值得定律:只做值得做的事情/036

塞利格曼效应:世上并没有什么绝境/038

临界点效应:请再多坚持一会/041

比伦定律:失败也是一种财富/043

瓦伦达效应:患得患失更容易失去/045

特里法则:不要害怕犯错误/048

豁达效应:退一步海阔天空/050

第三章 缺点吸铁石:不完美才有好人缘/053

互悦法则:好感通常是相互的/055

刺猬法则:人人都需要安全空间/057

缺点效应:不完美的人更受欢迎/059

南风效应:待人温暖一点/062

边际效应: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064

多看效应:多见面的神奇效果/066

瀑布效应:小心过度的心理防卫/069

怀旧效应:学会运用情感武器/071

自己人效应:让你和对方更近/073

皮格马利翁效应:赞美创造奇迹/076

第四章 自控石英钟:千万别败在自己手上/079

墨菲定律:要允许自己犯错误/081

空杯效应:请保持归零心态/083

禁果效应:小心被诱惑/085

蚂蚁效应:你有合作意识吗/088

海洛因效应:自制力是最宝贵的财富/090

破窗理论:我们要时常检查自己/092

淬火效应:挫折面前不要逃避/095

蔡戈尼效应:切莫半途而废/097

水煮青蛙效应:一定要有忧患感/099

苏东坡效应:小心自我认知的盲区/102

第五章 情绪魔法盒:心态能改变世界/105

野马效应:你是一个易怒的人吗/107

“踢猫”效应:坏情绪会传染/109

蝴蝶效应:小情绪通常会有大影响/111

对比效应:不要被嫉妒困扰/113

牢骚效应:让对方宣泄一下/116

相互效应:忘掉仇恨更轻松/118

倾诉效应:排解情绪的好方法/120

黑羊效应:凡人皆恶魔/122

蜕皮效应:要不断地超越自我/124

杜利奥定律:正面情绪的力量/126

第六章 职场万花筒:四两拨千斤的技巧/129

蘑菇效应:经得住考验才能成长/131

囚徒效应:了解你的对手/133

反馈效应:一定要对领导及时反馈/135

共生效应:赢得他人支持很重要/137

示弱定律:示弱也是一种智慧/140

鲶鱼效应:有对手更努力/142

丛林法则:不进取就会出局/144

鹬蚌效应:别和对手死拼/146

瓦拉赫效应: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148

齐加尼克效应:教你排解压力/150

第七章 成功加速器:心理效应与制胜法则/153

手表效应:你有明确的目标吗/155

“困驴”效应:不要屈服于逆境/157

心理定势:小心画地为牢/159

二八法则:关键少数决定最终结果/161

马太效应:强者会越来越强/163

枪手博弈:制胜的关键在策略/165

德西效应:做感兴趣的事就是成功/168

马拉松效应:学会制订阶段性目标/170

登门槛效应:成功也有捷径/172

达维多定律:抢到先机就成功了一半/174

第八章 管理小秘书:事半功倍的管理秘诀/177

超限效应:批评不可过多/179

互惠效应:人际关系的润滑油/181

从众效应:管理员工要讲方法/183

灯塔效应:有远景才有竞争力/185

马蝇效应:不妨多一些激励/187

热炉效应:违规者都要被惩罚/189

贝尔效应:既要会选才,还要善用/191

留面子效应:凡事多留一线/193

懒蚂蚁效应:一定要勤于思考/195

最后通牒效应:提高效率有方法/198

第九章 决策指南针:运筹帷幄很简单/201

儒佛尔定律:学会有效预测/203

糖果效应:决策时,别被眼前的利益诱惑/205

过度效应:少点想当然的猜测/207

“布利丹”效应:要果断,别犹犹豫豫/209

福克兰定律:要做有效的决策/212

霍布森法则:决策就是要有取有舍/214

木桶理论:弄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216

沉锚效应:做决策时,一定要清醒/218

麦克莱兰定律:集思广益做决策/220

奥卡姆剃刀定律:学会剔除一切干扰/223

第十章 人生快乐丸:从今天起轻松起来/227

空白效应:让忙碌少一点/229

异性效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231

羊群效应:不盲目跟风/233

安泰效应:不妨适时依靠别人/235

葡萄效应:好心态非常重要/237

鲁尼恩定律:戒除浮躁更快乐/240

安慰剂效应:阿Q 精神的妙用/242

莫扎特效应:音乐能让人愉快/244

乐队花车效应:请遵从自己的内心/246

“翁格玛丽”效应:学会欣赏自己/248

媒体评论
免费在线读

首因效应:别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首因效应也叫优先效应、第一印象效应,是指交际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以后的交往会有很大的影响。当然,这些第一印象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但却是最直接、最鲜明,也最牢固的。和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最初的交际中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亲近,愿意和他交往,也非常有助于彼此了解,而这种内心的喜欢会对以后的一系列交往行为和心态产生积极的影响。相反,如果一开始就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势必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即便双方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进行接触,但表现出来的肯定不会是热情,而且很可能会和对方产生对抗心理。

首因效应之所以会对人们的交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最初接收到的信息形成的印象,会成为对对方认识的核心。以后获得的信息都会融入到最初的信息中,这是一种同化模式。也就是后输入的信息都被同化到了最初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只是在先前的印象上的补充,也就具有了最初属性的印迹。

基于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多人为了打开交际的通道,通常很注意塑造第一印象。在仪容仪表、言谈举止上都很注意,以期望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从而为以后的交际铺平道路。

我们注意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并没有错,因为没有谁愿意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但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切忌不要过分相信首因效应,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第一印象都是正确的,切忌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者把被测试的人分成两组,让他们看同一张照片。然后,他对甲组人说,这是一名屡教不改的惯犯;对乙组人说,这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科学家。然后让这两组人分析一下照片中的人的性格。

结果,甲组人说:深陷的眼窝表明这个人用心险恶、狡猾、凶狠,凸起的额头和皱纹说明这个人有着死不悔改的性格;乙组人则说:深沉的目光表明这个人有着深邃的思想,高耸的额头和皱纹显示出他有着探索真理的顽强精神。

对于同一张照片,两组人给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这就是首因效应的效果。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相信自己最初的认识,最后却发现完全是误会。

曾经在一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一个情节:

一位单亲妈妈应聘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她工作很努力,也很认真,对待每一位顾客都很热情。

这天,售楼部来了两位农民夫妇,他们是开着拖拉机来的。这对夫妇走进售楼部之后,其他销售人员看了看,觉得他们是农民,而且穿着也不像是有钱人,于是纷纷转过头,假装忙其他事情,把这对老夫妻晾在一边。

这个时候,这位单亲妈妈看到了想要咨询的这对老夫妻,连忙迎了上来,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通过简单的交流,这位单亲妈妈了解到,这对老夫妻的儿子要结婚了,他们想在城里给儿子买一套婚房。和儿子及未来儿媳商量之后,他们决定买一套大房子,这样一家人就都能住进去了。

了解了老夫妇的要求之后,这位单亲妈妈给老夫妇拿来房产资料,并给他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老夫妇选中了房子之后,单亲妈妈又带着他们参观了房子,给他们讲解了房子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老夫妇不仅给儿子买下了满意的婚房,还打算在这个小区再买一套房子,做自己的养老房。

看着单亲妈妈带着老夫妇办手续,当时看不起老夫妇的几个销售人员懊悔不已。但是让他们后悔的还不止这些,没过几天,又有几名穿着朴素的农民来到售楼部,点名找单亲妈妈买房,原来他们都是之前的那对老夫妇介绍来的。因为老夫妇觉得单亲妈妈很尊敬他们,所以把想要买房子的朋友都介绍了过来。

大多数人都是感性而敏感的,别人的一个眼神都会让他们内心生出极大的变化。而我们又很容易被第一印象左右,难免会对第一印象不理想的人,生出厌恶的表情。如果我们的负面情绪被对方感知,那么对两个人接下来的交往将十分不利。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既要注重首因效应,又要避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以免错失好人。

 

权威效应:权威不一定是对的

权威效应也叫权威暗示效应,指的是那些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的人,他们的话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家也都愿意相信他们的话的正确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微言轻,人贵言重。”

权威效应在社会上具有普遍性,人们之所以会迷信权威,一方面是出于“安全心理”,人们普遍认为,权威人物的言论更正确,跟随他们就不会犯错,如此就能增加安全感;另一方面,人们都有渴望被赞许的心理,跟随权威人物就会和社会规范相一致,就不会出错,如此一来,就比较容易得到其他人的赞许。

国外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学校的心理学教授,在给心理系的学生上课的时候,请来一位德语老师,教授告诉学生,这位德语老师是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实验中,这位德国来的著名“化学家”煞有介事地拿出了一个装有蒸馏水的容器,然后告诉学生,容器里装的是一种新物质,是他最近发现的。他介绍这种新物质无色,但是有轻微的气味。然后他请在座的学生闻了闻容器中的蒸馏水,并请闻到气味的学生举手,结果多数学生都举起了手。

蒸馏水原本没有气味,但是在这位“权威人士”的暗示下,很多学生就闻到了“气味”。这些学生之所以会闻到气味,是因为他们相信权威人士是正确的,跟随权威人士不会出错,而且附和权威人士会让自己更安全,也更容易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

像这种迷信权威的现象,日常中比比皆是。当然,我们不否认权威人士多是行业内的精英,他们的言论更具有可信性。但是过度迷信权威人士,习惯性听从权威人士,则不利于个人思想的解放,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严重的还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其实我们要具有批判的精神,这是培养自由精神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础。那些有批判精神、质疑精神的人,不会盲从他人,而且他们不会迷信权威,他们敢于质疑权威,这样的人才更能接近真理、真相。

当然,如果是正确的、合理的,我们确实应该服从,如果不服从,必要的管理就无法进行。不过权威的话未必全都正确,因为权威也是人,也会犯错,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如果我们盲目跟随权威,习惯听从权威,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旦权威不在了,我们就会茫然不知所措。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这样一段话:查拉图斯特拉要远行,他对追随自己的人和信徒们说道:“你们忠心地追随着我,数十年如一日。我的学说你们已经烂熟于心,并能出口成诵了。但是你们为什么不扯碎我头上的花冠呢?为什么不以追随我为耻呢?为什么不骂我是个骗子呢?当你们敢于扯碎我头上的花冠,以追随我为耻,敢于骂我是骗子的时候,你们才真正地掌握了我的学说。”

这段话说明,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敢于质疑权威,不盲从权威,要能够辨别真伪,如此我们才能掌握真正的知识。

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也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就是一个敢于质疑权威的人。11 世纪初,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欧洲占据了统治地位,凡是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不一致的,都被视为“异端学说”。但是伽利略却不迷信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最著名的就是自由落体运动。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降落的时候,速度的快慢取决于物体的重量,物体越重,下降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但是伽利略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之后,发现物体降落的速度与重量无关,而是与时间成正比。后来就有了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实验的传说,不过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后来,1971 年8 月2 日,阿波罗15
号的宇航员大卫• 斯科特在没有空气的月球表面,用一个锤子和一根羽毛进行了这项实验。地球上的观众通过电视,亲眼目睹了两个物体同时落地的场景。

可见,权威人士也并不是总是正确的,他们也有犯错的时候。一位哲学家曾说过:“有的人敢于坚持自己的方向,结果他推翻了一个权威,自己成为了权威。”而人类的进步就是在不断质疑权威的过程进步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不要过于迷信权威,要坚持独立思考,拥有自己的见解。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不被权威迷惑,才能更加客观地认识事实。

抢先评论了 “受益一生的心理学效应”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墨菲定律(原创经典插画版)(

EUR €25.99
加入购物车

戒了吧!拖延症:21天搞定拖延症(升级版)

EUR €25.99
阅读更多
缺货

对“伪心理学”说不(第8版)

EUR €20.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戒了吧,拖延症——写给年轻人的拖延心理学(人生有限,拖延有害,彻底告别拖延带来的恐惧和焦虑。学会时间管理,看这一本就足够,终结拖延症,你就已经成功超越了93%的人)

EUR €25.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