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52151
弗洛姆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又一位具世界影响力的心理分析家、社会哲学家、作家,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这是一位博学而又智慧的人,更是一个满怀慈悲之心的人。本书是弗洛姆更为厚重的著作,更是他跨越诸多学科的一部力作。他所主张的“把人性尊严还给人!”正是当今更为先进的理念。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自己,因为唯有从根本上洞察自身,才有希望产生新的力量。
本书中,弗洛姆区分了两种不同形式的个人体验、生存方式、社会性格:占有(to have)和生存(to be)。重占有的生存方式的基础是以利润为取向的社会,而占有观念的实质是:物物,也物于物——占有者和占有物都成为了物,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死的、没有生命力的。书中说:“看起来,我好像拥有一切,实际上一无所有,因为我所有的,所占有的和所统治的对象都是生命过程中暂时的瞬间。”
导 言 伟大的允诺、允诺未能实现以及新的选择
幻想的破灭
伟大的允诺为什么没有实现
从经济上看改变人的必要性
除了灾难还有别的选择吗?
部分
如何理解重占有和重存在两者的区别
章 概论
重占有和重存在这两种生存方式的意义
以几首诗歌为例
语言上的变化
占有和消费
第二章 重占有和重存在——日常生活的体验
学习
记忆
交谈
阅读
行使权威
知识
信仰
爱
第三章 《旧约》《新约》与埃克哈特著作中关于占有和存在的论述
《旧约》
《新约》
埃克哈特
第二部分
对两种生存方式之间本质差异的分析
第四章 重占有的生存方式
以利润为取向的社会——重占有生存方式的基础
占有观念的实质
利于重占有生存方式的其他因素
重占有生存方式和肛门性格
禁欲主义与平等
功能性占有
第五章 重存在的生存方式
积极主动地存在
主动和被动
作为真实的存在
奉献、分享和牺牲的意愿
第六章 进一步探讨占有和存在
安全感—不安全感
团结—阻抗
快乐—享乐
罪恶—宽恕
对死的恐惧—对生的肯定
当下—过去和未来
第三部分
新人和新社会
第七章 宗教、性格和社会
社会性格的基础
社会性格和对“宗教”的需求
西方世界符合基督教精神吗?
工业时代的宗教
“市场性格”和“控制论崇拜”
人道主义的反抗
第八章 人发生转变的先决条件和“新人”的主要特征
“新人”
第九章 新社会的特征
一门关于人的新科学
新社会:存在合理的机会?
参考文献
前言
占有方式与存在方式的社会学分析
这本书是我对以前著作中两个主要方向的继承和发展。本书重点对利己和利他这两种基本的性格取向进行了分析,是对我在激进的心理分析领域里所作著述的一个扩展。全书共分三部分,在后一部分中,我对在《健全的社会》(The Sane Society,1955)和《希望的革命》(The Revolution of Hope,1968)两书中所谈到的问题做了进一步阐释,即当前的社会危机和克服这一危机的种种方法。重复之处难以避免。不过,我是从一种新的观点出发来写这本小册子的,范围也更广。希望那些了解我之前著作的读者在读过此书之后仍然有所收获。
本书的书名与另外两本书的书名相差不大。一本是加布里埃尔·马塞尔的《存在和占有》(Being
and Having,Gabriel Marcel,1954),另一本是巴尔塔萨·施泰赫林的《占有和存在》(Havingand Being,Balthasar Staehelin,1969)。这三本书都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写成的,但是三位作者的思路不一样。马塞尔是从神学和哲学的立场出发的;施泰赫林则对现代科学中的唯物主义观进行了创造性的说明,是对现实的分析。本书从经验研究和心理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两种生活方式进行了社会方面的分析。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去读一下这两位作者的书(我直到近才知道马塞尔的书出版了英文译本,它是本文引用的参考文献)。
为了便于阅读,我把脚注减少到限度,既少又短。关于参考文献的简短说明,我用括弧括起来置于句后,详细说明见书后的文献目录。
在格式上我想澄清的一点是,“人”(man)和“他”(he)的使用。我认为我避免了所有的“男性为中心”的语言,在此感谢马里昂·奥多米罗克(Marion
Odomirok)女士,她使我认识到,在语言使用上的尊重远远比我以前觉得的更为重要。只在一点上我们无法达成一致——将“人”作为对“智人”(Homo Sapiens)的参考术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人”没有性别差异,并且在以人为本的思想上有着悠久的传统。我不认为我们没有这种明显刻画人类性格的单词。这样的困难不存在于德语中:他们使用单词“mensch”[指区别于动物(Tier)的能够劳动、说话的人或人类,着眼于人类的共性]来指代无性别分化之人。但是,即使英语单词“man”就像德语单词“mensch”一样被用在无性别差异的情况下,那也是因为这意味着人或人类。我认为,这是对无性别意义的“men”进行了非常恰当的恢复,而不是异常别扭的流于形式的替代。在本书中,我为了澄清这一无性别分化的词,使用的是大写的“Man”。
在确立本书的内容和风格方面,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我要再次感谢他们,首先要感谢的是雷纳·冯克(Rainer Funk)。我们曾就一些问题进行过多次长谈,令我获益匪浅。在他的帮助下,我对基督教神学复杂而又细微的问题有了更好的理解。他向我提供了许多神学文献,不辞劳苦地多次审阅本书的草稿,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和批评,纠正了一些错误且丰富了本书的内容。马里昂·奥多米罗克女士为本书做了大量细致的文字工作,琼·休斯(Joan Hughes)女士耐心而认真地将我的无数手稿打印成文并就文体和表达方式提出了许多建议,安妮丝·弗洛姆(Annis Fromm)审阅了本稿的不同译本,总是提出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我也要向她们表达我的谢意。
埃里希·弗洛姆
1976年6月于纽约
生命究竟是存在的过程,还是可被占有的实体?
“存在”这个概念一直是无数哲学专著的研究课题,而“何谓存在”一直是西方哲学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有关这个概念的讨论也就显得格外复杂。在这里,我们将从人类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来研究这个概念,当然,哲学方面的论述与人类学问题并不是毫无关系的。既然简略地陈述一下“存在”这个概念在哲学史中的发展,即从前苏格拉底到现代哲学的发展也会超出本书的范围,那么我只好仅仅提及这样一个重要的论点:过程、活动和运动的概念是存在的一个基本要素。诚如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e Simmel)?所指出的,存在意味着变化,换言之,存在就是生成——在西方哲学的早期和鼎盛时期,赫拉克利特和黑格尔便是揭示这一思想的两位伟大、杰出的代表人物。巴门尼德?、柏拉图和经院派的“现实主义者”们则认为,“存在”是一种永恒的、无始无终的、不变的实体,是生成的对立面,他们所表述的这一观点只有在以下唯心主义观念的范围内才是可以理解的:即思想(理念)是终的实相(reality)。如果爱的理念(用柏拉图的话来说)比爱的经验真实,那么作为一种理念的爱才是永恒不变的。但是当我们从人的现实性,即人的生存、爱、恨和痛苦出发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存在”同时又是生成和变化的。有生命的结构只有在生成的时候才能够成为有生命的结构,它们只能在变化中存在。变化和生成是生命过程的内在特
性。
赫拉克利特和黑格尔把生命看作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实体,他们这种激进的思想可以与东方世界的佛教哲学相提并论。在佛教思想中不存在任何有关永恒存在的实体的概念,无论这个实体是物还是自我。除了过程,一切都是不真实的。?当代的科学思想发现了“过程思维”的哲学概念,并把它们运用到自然科学领域,从而使这些概念获得了新生。
占有和消费
在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来说明重存在和重占有这两种生存方式之间的区别之前,我们还应谈一谈“占有”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吞食。将某一物吞食,就像在吃饭和喝东西时那样,也是据为己有行为的一种极为古老的形式。婴儿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中,往往爱将相关过程的佛教理念与真正的马克思哲学结合在一起。这本书已经出版,不过只有捷克语版本,因此大多数西方读者一直无法读到(我是从一个英文翻译那里获知的)。把他想要的东西放在嘴里。这就是一种据为己有的行为,因为这时,他的身体发育尚不允许他以其他方式去控制他的所有物。吞食与占有之间的这种联系,也体现在不同形式的食人行为中。我吃掉一个人,从而也将其力量据为己有;食人行为会成为获取奴隶的一种神秘的等价物。一个人如果吃了一个勇敢者的心,那他也就占有了这个人的勇敢气质。一个人吃了一个作为崇拜对象的动物,那他也就得到了这一崇拜物所象征的神的本质,从而与其融为一体。
当然,大多数物品是无法被吞食到身体内部去的(即使能被吞食进去,也会被排泄出来,个体从而又失去了它们)。但是人们可以象征性地和神秘地吞食某些东西。假如我相信我已经将某个神、某一先祖或者某个动物的形象吞食进去,那么这既无法被排泄出来,也无法被人拿走。我象征性地吞食一个东西,以及相信它已象征性地存在我心中。弗洛伊德称“超我”是被内心吸收了的先父的禁令和信条的总和。权威、制度、理念和图像也都可以被内心吸收:我占有它们,它们将永远保存在我的五脏六腑之中[“心力投入”(introjection)一词在运用中常常与“认同”(identifi cation)一词同义。很难说这是不是同样的过程;如果说用模仿(imitation)或服从(subordination)更为恰当的话,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笼统地使用“认同”这个概念]。
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吞食行为,这些吞食行为与人体本身的需要无关,也是有限的。消费者想要吞食整个世界,其心态就是建立在这种愿望的基础之上的。消费者永远是个婴儿,他哭着、喊着要奶瓶。饮酒和吸毒这些病态现象都足以说明这一点。看起来,我们好像是因为这些病态现象所造成的后果不利于人们去履行其社会义务才去反对它们的。强制性的吸烟虽然也是一种癖好,却没有受到同样的谴责,因为吸烟“只会”缩短一个人的寿命而不会影响他发挥社会职能的能力。我在以前的著作中对这种日常的强制消费的多种形式已经做了说明,此处不再重复。我只想补充一点,在闲暇时间里,汽车、电视、旅行和性生活是我们今日强制性消费的主要对象。人们常把这些称为“闲暇活动”,准确地说,这是“闲暇被
动”。
总而言之,消费是一种占有形式,也许是今天“商品过剩的社会”中重要的占有形式。消费具有双重含义。消费可以减轻人的恐惧心理,因为消费掉的东西不会被别人拿走,但是这迫使我越来越多地去消费,因为一度消费了的东西不能永远满足我的要求。现代的消费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表示:我所占有的和所消费的东西,即我的生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