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9634443
★【让我们受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我们内在的认知方式】
觉得愤怒是让人羞愧的,习惯通过转移注意力逃避情绪,把过失全部归结为是自己的原因;把自我认同建立在他人身上……这些固化认知在早年形成,影响我们的生活,致使我们变得脆弱、胆怯、情绪化。
★【重塑认知,从根本上找出错误认知的来源,从思想和行为双管齐下】
吴姵莹结合多年心理咨询经验,四个步骤梳理重建:①对过往事件进行深度剖析,找到认知缺陷;②与自己理性对话,锁定影响你的心理机制;③分析实践,从思想和行为上双管齐下,修正认知模式;④重塑认知,认识自己与他人,让新的认知成为你先人一步的竞争力。
★【多方面重塑你的认知,实现认知优化与升级,停止精力内耗】
关于[伤痛]:感受伤痛,温柔且勇敢地敞开自己。
关于[匮乏感]: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专注于拥有的部分。
关于[情绪]:情绪在身上流动,事情才会被放下。
关于[自我认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关于[安全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你完整的安全感,安全感唯有靠自己给予。
关于[价值感]:走出低自尊,才能掌握生活的主动权。
……
★【让内在成长,带领外在突围。认知走在前面的人,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以往我们认知不足、无法全面看待事情时,遭受了诸多不合理的评价与期待,我们承认了那些不合理,内化为严苛的“内在大人”对待无助的“内在小孩”的方式,形成固化认知,那些固化认知让我们精神内耗,致使我们变得脆弱,胆怯,情绪化。
吴姵莹在《认知的重建:从内在强大到外在精进》中带我们回顾过往,对重要事情进行解读,与自我进行对话,看见旧有否定与批判等负面自我认知的内在模式,打破固化认知,修正认知偏差,建立全新的认知。
自序
Lesson 1/安全感的重建
? 安全感是练习得来的/005
? 寂寞不安的来源/012
? 爱情最易展现情绪模式/019
? “内在大人”与“内在小孩”的对话/027
Lesson 2/重新认识“内在小孩”
? 温柔且勇敢地敞开自己/039
? 情绪甩不掉,只会被压抑/045
? 没做到不是自己不够好/051
? 找回深藏的勇敢/058
Lesson 3/拥抱你的“内在小孩”
? 让你身心超支的“认同上瘾症”/069
? 未看见的伤痛只会创造更多伤痛/075
? 父母也如小孩受过伤/082
? 四步走上回家的路/088
Lesson 4/阻碍认知升级的根源
? “被疼爱”与“被理解”的进度/099
? 让伤痛成为养料/109
? 解读重要事件/125
? 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144
Lesson 5/解放“内在大人”
? 学会与内在大人相处/161
? 安抚“内在小孩”/179
? 打造新的“内在大人”/194
? 让新的认知带给你轻盈且崭新的人生/201
自序
我们大多数人生来孤单,在这世上却要学着合群,也要学会独立。我们自出生的那一刻与母体分离后就需要感到身心上的安全,也需要父母照顾得够好,让我们存活下来。但身体与物质层面的保障,也不一定可以给予我们心灵上的安宁。我们越是成长越发现,以为长大后可以做很多事情会有安全感,以为有钱后会有安全感,以为找到另一半会有安全感,总以为“拥有”什么就会满足,却发现“拥有”之后,我们可能开始害怕失去;或者拥有一段时间后,欲望的标准提高,而渴望拥有更多,落入了心灵匮乏与不安的状态。
当我们没有伴侣时会说:“如果我现在有另一半就好了。”
当有了另一半时我们会说:“如果另一半能再努力一点儿赚钱就好了。”
当另一半开始努力赚钱时我们会说:“如果他再多花点儿时间陪我就好了。”
当另一半开始陪着自己时会说:“如果他更温柔体贴一点儿就好了。”
在一阵阵的不安中,我们渴望他人给我们十足的安全感,无论是经济上的安稳还是情感上的支持,渴望他们能够符合我们的预期。而当对方真正达到预期后,心里还是有说不出的空洞,仿佛觉得“如果对方足够爱我,就应该主动看见我的需求”,或者“他真的爱我、在乎我吗?如果是的话,他应该对我……”。
可我们要的那种无微不至、完美无瑕的关系会不会根本不存在?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我们很难找到完美的人陪伴我们,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出现在我们左右。我们总是将这种“陪伴”与“让我安心”的需求向外投放,不断寻找一个适当的人,却因为他人的“不够好”,我们内在感觉受伤、失落,甚至愤怒,开始对他人失望,对世界失望,甚而对自己失望。我们不由得相信,也许自己就是那个不值得被爱、被珍惜的人,否则怎么会一个人都找不到。
其实,我们都没有被教会,自己才是一直陪着自己的那个人,可是这个概念抽象亦为非实体的存在,让人感觉荒谬又困惑。而多数原因是我们没有机会好好感受自己,当感到慌乱时就赶紧用手机找人聊天;也没有机会好好安抚自己,因为我们期待别人安抚,不知道自己可以安抚自己,认为自己只有一个人,要怎么安抚自己?
这本《认知的重建:从内在强大到外在精进》最重要的在于对安全感的探索与巩固。当我们跟自己在一起都感觉安心自在时,自然可以创造融洽的关系,散发平和的氛围,也让更多人靠近你。
生活不会一路平稳,有时即便是我们生活经历改变,也会考验我们的安全感以及自身的情绪稳定度。我们只有有办法对自己的情绪和安全感抽丝剥茧,能对自己的不安给予理解、支持和陪伴,成为自己稳定的后盾,才能成为自己永恒的支持者。
即使到今天,我还是不停地与自我对话。对话不仅帮助我觉察自己,帮助我停下来审视自己,更让我懂得适时地安抚和照顾自己。这一路对心理知识的学习与体悟加上对学员个案的经验,交织出我对安全感更多、更深刻的理解。我也看见拥有安全感的人在独处时感到安适,人际互动时也感觉自在。因为对自己的理解和肯定,他们在追寻人生目标上也更坚定且更有勇气。
最后,感谢非常多的人在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中给我的帮助,感谢一直以来参与课程和讲座的学员,也很感谢我的这些个案带给我的灵感和成长,激发我不断学习和反思,如何用言简意赅的文字帮助他们,以及如何通过故事让更多的人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也有机会被疗愈与获得成长。同时,很感谢工作室的伙伴林俐,在忙碌的阶段帮助我处理很多业务;感谢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用心,编辑智妮、营销编辑凯钧,还有总编辑若兰,让我们共同完成这部作品,谢谢你们!
我们都在大人身上学会如何对待自己
生而为人,我们都渴望着爱与归属感,在小时候尤其需要,因为我们必须通过大人的给予来保障生命安全。我们都在寻找一种被爱的感觉,或者感觉有人是我们可以依赖的。
在我们早期的生命经历里,获得“被爱”“被关心”的感觉其实很重要。因为,它是孩童时期安全感的来源,某种程度上也塑造出我们是什么样的小孩,以及我们对外在世界的感受。
当我们可以轻易地提取“被疼爱”与“被理解”的经历时,自然会认为我们是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所以,如果在关系互动当中被伤害,我们知道有个“家”可以随时回去,那里总是有支持和爱着我们的人,而不是待在消耗自己的关系里继续受伤。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小孩,其实也比较能够容易信任身边的人,或者相信环境是友善的,容易建立或者拓展生活圈。
有些人在工作坊中会感觉自己很难回答这些问题。就是在这种时候,他们才忽然意识到自己“被疼爱”与“被理解”的经历有着很大一片空白。
他们感觉自己在家族中往往不受重视,或者令他们感到愤怒的是家人不懂他,甚至对他充满误解。因为感受不到被爱,便转而在亲密关系中寻求认可与支持。当身边有人释放出爱意与关心时,就轻易陷入爱河,不愿意去看见关系中的不适合或具伤害性的关系模式。
当然,有些人并不容易打开自己与人联结。尤其在他们早期经历里有过被忽略或与大人相处有受伤的感受时,他们对人就更加难以信任。他们表面上看似独立自主,实质上是不允许依赖。一旦与人建立关系,他们就会依赖关系,并满足他们所有身心的需求。简单来说,他们会将亲密关系视为生命的重心,不断绕着关系中的另一个人转,而使关系失衡,或者让另一半对自己予取予求。
爱与归属一直都是人的基本需求,当我们无法从家庭获得时,便会在爱情里索取滋养,或者在工作方面追逐成就。而这不外乎都在寻求一种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可感,知道自己在哪里可以获得价值、在哪里立足。因此,在爱与归属的需求满足上,我们很容易会发现,只要个人感觉匮乏,男性倾向寻找工作的认同和权力感;女性则倾向寻找关系中被需要与被照顾的感觉,却忽略了自己在匮乏追寻的过程里身心已经失衡。这种“被疼爱”与“被理解”的经验若是匮乏,会影响到我们的安全感,进而在工作或情感上过度付出,并且消耗自己。除此之外,这些经历通常会内化成我们对待自己的方式。
家庭塑造我们的人格,同时也教会我们面对自己的方式。在“被疼爱”的选项里,许多人的回答往往会是家人,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丈夫等,或者有人会回答男女朋友等。而在行为上,觉得“被疼爱”通常会是嘘寒问暖、生病时的陪伴照顾、出去玩、提供安全保护,或者更多的是被喂食的经历,举凡身体层面的照顾或安全保护等,其实多数的家人都会提供照顾,让我们的身体在安全无虞的环境中成长。
而在被“理解”的选项里,回答“家人”者就相对少许多。多数人会回答的是朋友、长辈、老师或另一半等,极少数人回答母亲或手足等,因为“理解”代表的是心理与情绪层次。
当我们感觉被理解时,会有更深刻的与人联结的感受,感受到内心的踏实和安全。因为这些理解的行为有:包容、接纳、理解不批判、支持。那是一种不论你是什么样子我都包容你,也是一种我懂你正在经历的困顿,并且我愿意支持与陪伴你,而不是让人感觉孤单和无助,从而可以更有信心和力量来面对事情。因此,理解建构出的是心灵上的富足感和安全感。
其实,这也说明了许多家庭会用物质宠爱小孩,但并不一定能让小孩有安全感。
在小孩哭闹时,父母通过物质和喂食来安抚小孩,却没有去理解小孩的情绪,这样依旧会使小孩感到心灵空虚。而这样的小孩长大后也经常通过“空心消费”来弥补内心的不安,或者借着不断进食来增加控制感。他们内心的失落,往往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只是因为他拥有了许多让人欣羡的外在生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