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4489690
本书是“心理学新视野丛书”的第二种,书中尝试对读心(读心指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与周围各种各样的人进行社会交流或人际互动时要具备的一项普遍能力,即我们把一些心理状态归属给他人或自己的能力)进行哲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全书共分六章。*章简要勾勒了读心研究在哲学史上的嬗变轨迹,着力描绘了当代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哲学图景中他心问题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第二章考察了心智的新科学,强调了认知科学范式转型。第三章详尽介绍和阐释了作为第二代认知科学重要发现的镜像神经元及其功能。第四章回顾了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内的“变色龙效应”系列研究,向读者展示生活世界中的读心是如何发生的。第五章阐述了自闭症与读心障碍。第六章结语阐述了镜像神经元系统的研究成果。本书对读心(社会认知)这一领域的发展,以及推动读心研究的深化、系统化均有借鉴意义。
第一章 导论:他心之谜 1
第二章 心智的新科学:认知科学的范式转型 17
第一节 第二代认知科学浪潮 18
第二节 现象学自然化运动的兴起 29
第三章 读心的巴别塔:镜像神经元及其功能 37
第一节 镜像神经元与镜像神经元系统 39
第二节 动作理解与具身模拟论 52
第三节 共情与共享的多重交互主体性 65
第四节 语言理解与进化 74
第四章 变色龙效应与读心的双重机制 84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变色龙效应 85
第二节 读心的双重机制 97
第五章 自闭症与读心障碍 114
第一节 碎镜理论及其与自闭症的关系 116
第二节 偏向原理的钟摆:自闭症的共情系统化理论 126
第三节 互动理论的挑战:自闭症儿童是心灵盲吗 135
第六章 结语:超越读心——具身交互主体性 146
参考文献 158
后记 198
序 一
从发展情境理论(developmentalcontextualism)的立场出发,人类行为既具有生物性特征又具有社会性特征。毋庸置疑,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已知的生命形式中,几乎没有完全独立于其他生命形式而存在的。同样,也没有哪种生物体在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能够完全独立于其他物种而存在。对于人类而言,情况似乎变得更糟:我们在进化早期阶段是缺乏防御力的,我们既没有尖锐的牙齿、犄角,也没有锋利的爪子或坚硬的甲壳。为了在险象环生的非洲大草原上生存,人类祖先在进化过程中对群体形式生活的依赖,对于个体生存种系繁衍而言就变得非常重要。我们大可设想,人类以群体形式活动会比单独行动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在此意义上,这种支持性社会关系在人类整个演化过程中有助于人类存活。
读心(mindreading)正是这样一种支持性社会关系的绝佳载体和显现方式。从两千多年前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到英国哲学家赖尔提出“机器中的幽灵”,超心理学有关“心电感应”(telepathy)研究的热议,再到公众对美剧《别对我说谎》(Lietome)中“微表情”识别能力
的迷恋以及社会
机器人的开发,读心成为横跨东西方哲学、心理学与公众兴趣的亘古话
题。在当代心理科学的传统视域中,读心泛指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与周
围各种各样的人进行社会交流或人际互动时要具备的一项普遍能力,即
我们把一些心理状态归属给他人或自己的能力。在更复杂一些的交往场景中,例如战场与政治角力中,我们则需要将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才能对对方的意图和行动作出恰当的判断,以调整自己的行动。
对读心机制及相关现象的理论解释可以溯源至笛卡尔提出的他心问题(other minds problem),后者与身心问题一起构成了西方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问题。在近现代西方哲学传统中,密尔、斯特劳森、罗素、维特根斯坦、马尔科姆等一大批哲学家基于自身本体论承诺与认识论立场提出了许多有关读心问题的观点,但这些观点之间存在很大的争论。20世纪70年代末,读心问题开始引起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的关注,研究者们别具匠心地开发出以错误信念任务为代表的一系列实验范式,旋即引发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的研究热浪,这标志着读心研究开始从扶手椅(借指哲学)走向实验室(借指科学)。二十余年间,伴随脑成像技术与认知神经科学方法论的不断成熟,读心研究再一次激起神经科学家的探索欲望,并成为社会认知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的靶问题之一。遗憾的是,读心始终是一个“很”心理学又“很不”心理学的重要论题。说它“很”心理学,是因为它几乎成为心理学学习者心中“永远的痛”(心理学专业的学习者曾被无数次提问:“你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吗?”);说它“很不”心理学,是因为当我们环顾林林总总的心理学分支及其关注的主题时,它却总是遁身于白纸黑字间,以至于我们居然无法为其找到相应的定位进而大快朵颐一番。
欣喜的是,陈巍总是能在这样的话题中向学术界展示自己敏锐的视角与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优势。不同以往的是,这次他告诉我——读心问题是他的学术“初恋”,而眼前这本《读心: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是他对“初恋”的迟到表白。于是,如同我惊异于十年前他考博的传奇经历,惊诧他在我门下攻读博士期间特立独行的学术品格一样,我惊讶于“很”心理学又“很不”心理学的读心难题在他的笔下变得条理清晰、异彩纷呈。我为他的执着喝彩,也为我们每个人读懂自己远逝的青葱岁月与心灵谜题而喝彩!
郭本禹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
2018年2月16日于南京海德卫城寓所
序 二
所谓“他心问题”(problemofotherminds),就是指关于我们怎样知道我们之外的其他人具有与我们同样的思想、情感以及其他心理属性等,或者我们能否知道他人的感觉状态的性质,是否知道还存在任何具有不属于我们自己的感觉状态的他人心理的问题。进一步地说,如果我们相信在我们之外还存在“他心”,我们会如何去证明这一点?
因此,他心问题首先是一个重要的认识论问题。它产生于接触我们自己的经验和我们接触其他所有人的经验之间的根本区别。我们经常直接知道自己处于某种心理状态。例如,我们正处于剧烈的牙痛,奇痒难忍,闻到咖啡的香味,看到璀璨的星空,坠入爱河的甜蜜,相信“今天是冬至”,等等。虽然我们并不总是直接知道自己处于何种心理状态,但事实上我们从未直接知道他人处于何种心理状态。正是这种明显的不对称,产生了他心的认识论问题。在这里,对身心问题
的传统的解决方案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而这些方案使用的方法基本上都是所谓的类比论证方式。对这种论证方式的反叛则导致在他心问题上的怀疑论和唯我论。他心问题最终演变成当代英美哲学中一个极为棘手的认识论难题。
其次,他心问题也是一个概念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经验都有一种直接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只存在于我们自己的经验中,那么我们
通过什么方法才能获得属于人类,而不是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的概念呢?
概念上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途径产生:我如何将我的疼痛概念扩展到我
自己的疼痛之外?维特根斯坦认为,诸如“知道”“感觉”等概念属于公共
的语言领域,它们表达的内容是可以相互比较的。当我们在把这些概念
运用到他人身上时,我们并不是根据我们对这些概念本身的理解,而是根
读心: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
2
据这些概念在公共语言中的普遍用法。因而,说“我感觉疼痛”和“他感觉
疼痛”之间的不同,并不在于对“感觉”一词的不同理解,而在于我们对它的
不同用法。这就表明,尽管我们无法进入“他心”,无法去直接检验他人的感
觉是否与我们的感觉相同,但这并不排除一种谈论心理现象的公共语言。
在此意义上,陈巍博士的著作《读心: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出版可谓恰逢其时。即便我们无法从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角度出发驱散笼罩在他心问题上空的阴霾,以至于他心问题被看作是一个假问题而被取消,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从已知的东西到未知的东西的认识过程也被取消了,因为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永远是人类的一种最为本能的和原始的追求。我认为,本书秉承了上述理念,由此淡化了语言哲学与怀疑论意义上的他心问题,而转向一种理解他心的自然主义观照。通过整合来自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精神病理学、现象学和心灵哲学等多个学科分支有关理解他心的学术资源,本书试图向读者呈现,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他心问题已经走出笛卡尔的阴影,它既不再单纯被视为一个认识论问题(即,我们如何证明除了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外还存在他人的心理状态这样一种信念),也不再被单纯看成是一个概念问题(即,除了我们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能够形成有关心理状态的概念是何以可能的)。相反,它已经成为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哲学中一个关乎理解他人并与之进行有效互动的实效论(pragmatics)问题。近三十年来,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与神经生物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在认知科学哲学内部有关理解他心的解释模型、认知与神经机制以及争论,重新引发了哲学家、心理学家、人工智能专家与神经科学家的研究热情。无疑,他心问题作为认识论基础匿身于读心(mindreading)研究之中。读心能力在当代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上被当作表征、推理、回应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通常它也被定义为“常识心理学”(folkpsychology)、“心智理论”(theoryofmind)和“心智化”(mentalizing)。读心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在社会互动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到读心能力。通过表征他人的心理状态,我们可以在无数场合去预测、解释他人行为,并与他人的行为保持协调。
进一步,本书汇集并系统展现了作者近十年来反思他心问题之努力,亦可视为目前国内认知科学哲学界以学科交叉范式探索他心问题的典范。在还原当代认知科学哲学内部长期困扰读心领域的理论模型之争的基础上,本书给出了一种带有现象学基调与底色的认识论澄清:自我与他人、内部与外部、可观察的行为与不可观察的心理状态之间是否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除了反思形式的命题态度,他心体验是否还可以存在其他形式(如,前反思的心理内容)?理解他心只能是
一种理性的思维(理论推理或模拟)活动,还是可以存在其他直通他心的途径(如,知觉活动)?这些途径与理性思维活动之间又存在何种关系?来自神经科学的经验证据是否可以支持上述设想?这一连串的问题抛出了作者的立场,论证一种理解他心的直接知觉形态并为其辩护。事实上,这并不是现象学家的专利,维特根斯坦曾在《心理学哲学评论》中的断言与之遥相呼应:“我们看见了情绪——相对于什么呢?——我们并没有看见某人脸部的变化并以此推断出他正感觉到欢乐、悲伤或烦恼。我们把他的脸描述成悲伤的、容光焕发的、烦恼的,我们甚至无法对这些特征给予另一种描述——有人可能会说,悲伤就表现在他的脸上。”
通过阅读这本著作,我很欣喜地看到国内年轻学者在认知科学哲学领域内的成长。他们正凭借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势,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积极投身于国际学术舞台的最前沿。当然,交叉学科的探索难度与学科壁垒依旧存在,这本著作也不免在不同话语方式的“切换”“交锋”“交融”上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观点。历史的惰性再一次向年轻人自身及后来者提出更高的挑战,也恳待读者诸君给予批判并多提建设性的意见。
受陈巍博士邀请与嘱托,我乐意在此书付梓之前撰此短文。是为序。
江怡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
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副理事长
2018年12月18日于美国旧金山
这部著作饶有趣味。作者认为,化解他心难题的*可行途径是将“客观上的他人”转换为“另一个自我”,以“具身交互主体性”的统一框架为他心和社会认知的经验研究奠定现象学哲学基础。这无疑是一部从哲学、心理学和大脑神经科学交叉的广阔视野深刻理解他心问题的用心之作。对于书中所言,无论你赞同与否,开卷终会获益。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杰出学者、特聘教授 刘晓力
本书在认知科学的框架中以现象学的视角试图整合两种取向的思考,于我非常受益。陈巍博士充分发挥他的多学科训练背景,既了解并理解实验研究,熟悉神经科学证据,又有哲学思维,并会用哲学术语讲述。他的论述专业到位,让读者看得懂和能够接受,为进一步达成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链接和循环作出了很好的探索。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
苏彦捷
他心之谜,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哲学问题,又是一个非常现代的科学问题。就我所知,对“他心之谜”作跨学科解读,中文图书当推陈巍博士撰写的这部《读心》之作。读心,读物之心?读人之心?抑或就是读己之心!读心,是同理之心?读心,是同情之心?读心,其实都是本我之心。如此有趣的话题,如此深奥的哲理,如此专业的解读,寄语读者,切勿错过!
——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周昌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