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2626148
本书为孕产专家舒静为广大不孕不育患者精心编写的治疗和辅助治疗的知识,囊括孕前治疗和孕中保健等全面的医疗知识,具体包括了如何备孕、疑难杂症、男性不育、中医治疗不孕不育、辅助生育等内容,可全面加强患者对相关病症的了解。
1/ 序
1/ 前言1
轻松备孕
4/ 怀孕前的准备
7/ 孕前如何补充叶酸
7/ 备孕知识问答
12/ 为什么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者暂时不能怀孕
13/ 备孕二胎前注意事项
14/ 备孕二胎妈妈孕前要做哪些准备
15/ 备孕二胎妈妈需要做哪些孕前检查
答疑解难
18/ 何谓不孕不育?我的病情是属于不孕还是不育
19/ 不孕不育的原因有哪些
21/ 什么是不明原因不孕
21/ 如何评估卵巢功能的好坏
24/ 如何评估输卵管功能
26/ 子宫的功能有哪些
27/ 初次不孕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
28/ 女性不孕检查哪些项目较重要
29/ 促排卵治疗有哪些并发症?如何应对
30/ 无排卵不孕患者用何种药物治疗
31/ 不孕不育会不会遗传
32/ 哪些遗传病不适宜生育
34/ 如何面对复发性流产
37/ 子宫内膜异位症(EM)= 不孕症吗
40/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吗
48/ 支原体及衣原体阳性怎么办
监测排卵
50/ 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有何意义
50/ 如何监测排卵
50/ 如何行超声监测排卵
51/ 正常月经周期卵泡发育的超声表现
52/ 卵泡监测的内容和时间
老公必看
56/ 导致男性不育的原因
56/ 男性不育症的预防
57/ 男性不育的药物治疗
60/ 男性不育的手术治疗
62/ 影响男性生育力的因素有哪些
64/ 男性生殖道会发生哪些炎症
65/ 慢性前列腺炎影响生育吗
手术治疗
68/ 宫腔镜手术
70/ 腹腔镜手术
72/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
影像解读
76/ 子宫输卵管造影知识问答
79/ 输卵管阻塞或积水的病因
79/ 输卵管阻塞的分类
80/ 诊断输卵管病变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81/ 介入治疗的方法
83/ 超声检查知识问答
86/ 产科超声检查
用药解读
90/ 促排卵药物
91/ 调经药物
92/ 保胎用药(黄体支持)
92/ 免疫抑制用药
93/ 抗凝用药
94/ 生殖中心常用药物使用方法记录简表
检验解读
98/ 孕前必查的实验室项目
98/ 孕前备查的实验室项目
99/ 女性不孕不育的常规检查
100/ 读懂性激素六项
103/ 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检测
107/ 抑制素B(INHB)检测
110/ 男性不育的常规检查
111/ 精液检查的注意事项
112/ 精液类检查详解
辅助生育
120/ 辅助生殖技术的历史
121/ 辅助生殖技术的分类
121/ 人工授精基本知识
123/ 做夫精人工授精前要做什么准备
124/ 人工授精的步骤
126/ 人工授精的诊疗流程
127/ 人工授精术后的注意事项
128/ 哪些因素影响人工授精的成败
129/ 梅毒阳性或乙肝大三阳能否做人工授精
130/ 什么是促排卵治疗
130/ 促排卵是否会加速卵巢衰老
132/ 促排卵用药注意事项
132/ 卵子的长相
134/ 什么是试管婴儿
137/ 不适合做试管婴儿的人群
科学孕育
140/ 怀孕早期应注意什么
141/ 怀孕早期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141/ 怀孕后产前检查的时间
142/ 孕期能接种疫苗吗
143/ 孕期能用药吗
145/ 什么是产前诊断
145 大龄妇女为什么要进行产前诊断
146/ 正确认识NT
147/ 正确认识无创DNA 产前检测
149/ 正确认识唐氏综合征筛查
中医帮忙
152/ 中医的优势
152/ 什么是孕前中医调理
152/ 孕前中医调理的作用
153/ 中医孕前调养方法
154/ 孕前需调经
154/ 孕前母体体质调理
155/ 孕前中医调理的时间
155/ 需要孕前中医调理的人群
156/ 孕前不同体质的中医调理
157/ 中医能调理子宫内膜薄吗
158/ 中医能促排卵吗
158/ 中医对封闭抗体低下有作用吗
159/ 中医助孕
159/ 中医安胎
160/ 安胎前移有必要吗
161/ 中医保胎
162/ 何为宫寒?中医治疗宫寒不孕
163/ 情绪与不孕有关系吗
164/ 为何肥胖女性难怀孕
165/ 中医对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有治疗作用吗
166/ 小子宫能怀孕吗
167/ 中医对男性不育症有帮助吗
167/ 中医对男性少弱精子症的治疗
168/ 精液不液化的中医治疗
170/ 精液不液化需要注意的生活细节
171/ 中医能治疗男性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吗
171/ 中医药膳
护理保养
174/ 黄体酮肌肉注射产生硬结怎么办
176/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前后注意事项
176/ 宫腔镜检查术前后注意事项
177/ 卵巢的保养
179/ 保护卵巢的食物
179/ 缓解痛经的几个方法
183/ 如何预防不孕
184/ 情绪和怀孕成功有没有关系
185/ 如何疏导不良情绪
186/ 参考文献
轻松备孕
怀孕前的准备
第一步:保护好你的种子
(1)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延缓卵子的老化。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有
规律地作息。在办公室里以在电脑前办公为主的女性,应经常站起来走走。
生活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都可能对受孕不利,而且在怀孕后容易造成自
然流产。
(2)避免多次流产的伤害。子宫就如同孕育生命的土壤,如果反复流产,
有可能会造成土壤贫瘠,无法受孕。所以,如果不想马上怀孕,一定要做好
避孕工作。
(3)各项避孕措施的注意事项。如果采用屏蔽工具避孕,一旦停止使用,
要做好孕前检查后方可准备怀孕。如果服用避孕药或使用宫内节育器,备
孕前2 ~ 3 个月经周期停止使用,给身体留出充足的时间恢复正常的月经
周期后,再受孕。
从少女到妻子,从结婚到怀孕,从怀孕到分娩…… 所
有的这些过程都是女性人生中所要经历的重要转折或升
华。从准备怀孕,出现早孕反应,到宝宝出生,准妈妈们将
经历生命中最大的变化。家庭中的“大丈夫”,在此过程中
起到同样重要的作用,如何安慰妻子、积极配合妻子应对
孕期出现的变化,同时做好角色转化,维护家庭和谐,可谓
大有学问。在怀孕之前,相关准备工作,你做好了吗?
(4)远离辐射。对于生活中或是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化学物质、超强电
磁波辐射或X 线等的夫妻,在备孕期间应该要注意避免这些有害物质,尤
其是女性朋友,在备孕期间不要去染发,或者进行微波操作工作。
(5)积极治疗身体存在的一些疾病。根据国内外研究报道,35 岁以上
的女性患各种疾病的概率增大,不仅会影响受孕,在妊娠后女性自身和胎
儿的健康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怀孕之前一定要先行孕前检查,积极
地治疗已知的疾病,经医生评估认为可以怀孕了,再准备怀孕。
第二步:提前做好营养准备
(1)饮食均衡,合理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东西要多样化,不偏食,不忌嘴。补充营养
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应特别注意适量优质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
摄入。合理补充叶酸,孕前3 个月就应开始服用叶酸。
(2)戒烟酒
酒精进入人体内,会引起人体的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可能会使胎
儿的发育受到很大影响,酒后受孕出生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智力发育不良、
精细动作障碍以及各种各样的畸形,如小眼睛、兔唇、短腿、先天性心脏病
等。香烟中的尼古丁有降低性激素分泌和杀伤精子的危害,它会影响生殖
细胞和胚胎的发育,造成胎儿畸形。因此,准备怀孕的夫妇不要饮酒吸烟,
要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喝水。
(3)减少咖啡因的摄入
咖啡、可可、茶叶、巧克力和可乐型饮料中均含有咖啡因。男性长期饮
用上述饮料,会杀伤精子,从而影响男性的生殖能力,受伤的精子一旦与
卵子结合,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或先天不足。女性长期喝可乐容易患不
孕症。备孕女性与孕妇应尽量少饮用此类饮品。因此,为了优生优育,
想要宝宝的夫妻们最好远离咖啡、可乐等饮料。
第三步:保持合理体重
女性过了30 岁,很多人容易发胖,这时有意识地保持正常的体重对于
做个健康的准妈妈也是非常重要的。大量辅助生殖治疗周期的数据显示,
肥胖患者治疗周期所需促性腺激素剂量增加,即便是有相同数目的生长期
卵泡,肥胖者获卵数及成熟卵子数仍比正常体重的女性少,由此可见肥胖
可能是造成卵子成熟障碍的相对独立因素。当然,也不要过度减肥。
第四步:进行健康评估
对于准备怀孕的夫妻,需要做一次全面的体格检查,看看有无遗传病,
或是一些影响生育的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如肝炎、梅毒、高血压、糖尿
病等。这也是维护夫妻双方生殖健康,培育健康宝宝的最基本的行动。另
外,通过孕前检查,如果发现有影响怀孕的疾病,也可以尽早进行治疗。
第五步:消灭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大往往使女性神经紧张,造成子宫肌肉异常收缩,胚胎不能
正常着床。女性如果长期处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会严重影响内分泌,这
也是有的人在精神松弛后就意外怀孕的原因。另有报道称,女性怀孕期间
的心理状态与情绪变化,可能会影响孩子成年后性格的形成及心理素质的
发展。由此看来,怀孕期间女性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着自身,而且对孩子
也有直接影响。专家指出,做好孕前检查,注意调理身体,消除紧张心理,
放松心情,这样才有可能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
孕前如何补充叶酸
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或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每日剂量为0.4~0.8mg,
并持续至怀孕期前3 个月。
神经管畸形是最常见的新生儿缺陷之一,孕妇叶酸缺乏是引起胎儿神
经管缺陷的主要原因,神经管的闭合发生在胚胎发育的3 ~ 4 周。开始补
充叶酸4 周后,体内缺乏叶酸的状态才能改善,所以建议在孕前3 个月或
至少在孕前1 个月开始补充叶酸,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叶酸缺乏也会引发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子痫前期和胎盘早剥等妊娠期
并发症。研究发现,孕妇补充叶酸能减少其胎儿患先天性疾病如心血管畸
形、肢体缺陷,儿童癌症,如白血病、脑肿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的风险。
有高危因素的妇女,如家族中或本人有神经管缺陷妊娠史、Ⅰ型糖尿
病、癫痫服用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孕前采用避孕药避孕等,孕前3 个月
至妊娠10 ~ 12 周叶酸服用量应增加到4mg/ 天,随后叶酸服用量减少到
0.4 ~ 0.8mg/ 天,至产后4 ~ 6 周或母乳喂养结束停止。
备孕知识问答
1. 准妈妈、准爸爸在怀孕前为什么要进行体检
孕前检查的目的之一,是要发现不宜妊娠的疾病,同时请专科医生综
合评价后做出是否能妊娠的决定。
通过体检可评估计划妊娠夫妇的健康状况,若存在健康问题,可在孕
前改善夫妻健康状况,减少或消除导致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预防出生缺
陷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或消除母亲不良妊娠结局。孕前体检是
当前孕前保健的重要内容,是孕期保健的前移,孕前的认真准备是获得良
好妊娠结局的基础。
如果准妈妈、准爸爸在孕前体检时发现高血脂、高血糖、甲状腺功能异
常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情况,需提前治疗,因为这些异常状况可引起
流产、胎儿畸形,甚至导致妊娠期严重并发症,危及母胎安全。因此孕前准
备非常重要。
对有遗传病、传染和慢性疾病而准备妊娠的妇女,专科医生应予以评
估和指导。
2. 如何能怀上健康的宝宝
年轻的父母都梦想拥有健康、聪明、漂亮的孩子,这主要取决于孕前良
好的准备。如孕前3 个月戒烟、戒酒,合理搭配膳食,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此外,最好于孕前3 个月夫妻双方口服复合维生素片及叶酸,这样有益于
产出优质的精子和卵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预防新生儿出现缺陷的目
的。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是25 ~ 30 岁,母亲年龄大于35 岁,出现先天缺
陷儿的概率会增加。年轻人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要错过最佳
生育年龄。
3. 何时性生活容易受孕
女性每月排卵一次,在排卵日性生活最容易受孕。那如何确定自己的
排卵日呢?可以先进行自我监测,如基础体温的测定及观察两次月经中间
的阴道分泌物,如白带增多,出现似蛋清样白带,可见有拉丝;还可以用测
排卵的试纸,如显示阳性,即预示即将排卵,可以安排性生活。如上述方法难
以掌握,可以到医院请医生帮助,进行超声监测排卵,把握最佳受孕时间。
4. 如何进行基础体温测定
基础体温又称静息体温,通常指一昼夜间的最低体温。经过6 ~ 8 小
时的充足睡眠后,清晨尚未起床活动前测得的体温为基础体温,须用水银体
温计,放于舌下5 分钟。从月经来潮第一天开始,应每天测量并记录至下一
次月经来潮。最好测量3 个月经周期,这样才能较准确地反映排卵情况。
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会分泌孕酮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体温调节中
枢,从而使体温升高,通常排卵后体温上升0.3℃~ 0.5℃,持续12 ~ 14 天,
如未怀孕,黄体萎缩,孕酮下降,月经来潮,基础体温下降。相反,则基础体
温持续上升,连续上升超过18 天则可诊断怀孕。另外排卵后体温上升不
足12 天,称为黄体不健或黄体功能不全,容易引起自然流产。
5. 测量基础体温要注意什么
(1)最好用水银体温计。
(2)睡前将体温计甩到低点,放在床旁。
(3)规律作息,通常保证睡眠6 ~ 8 小时以上。
(4)晨醒后不要起床和活动,将体温计放在舌下测量5 分钟。
(5)感冒、饮酒、迟睡、失眠等将会影响体温,应注明。
(6)要每天测量并及时记录。
6. 如何观察透明白带
月经周期规律(如28 天左右)
的妇女,在月经周期的第10 天以后
阴道分泌物会逐渐增多,近第14 天
左右会最多。擦拭阴道分泌物时可
观察,如分泌物呈白色透明状,拉开
如蛋清,最长可达10cm,预示排卵透明白带
即将发生,此时测排卵试纸,结果往往会呈现阳性。目前,测排卵半定量试
纸能更准确地反映体内的LH 水平,显示出的数值与测血中的LH 水平很
接近,LH 达到高峰预示很接近排卵,在此时期性生活最易受孕。
7. 性生活后多久能测出自己怀孕
一般最早在排卵日后8 ~ 9 天进行血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测定就能查出是否怀孕,有些则在14 天以后,基础体温上升18 天不降,即可
确诊怀孕。但还需追踪检查,定期检测雌激素、孕激素及β-HCG,并做B 超
检测孕囊位置,确定是宫内还是宫外孕。近年来自然流产增多,有些疾病容易
引起流产,因此此类患者需动态监测上述三种激素的变化,以便及时判断是否
需要保胎或制订保胎方案。目前对孕期雌、孕激素监测有争议,有些专家认为
没必要,但根据我们的经验雌激素水平的高低对妊娠结局有指导意义。
8. 不宜妊娠的疾病有哪些
女性有以下疾病不宜妊娠:
(1)心脏病变严重、心功能Ⅲ – Ⅳ级、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型先天
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风湿热活动期;
(2)肝硬化失代偿;
(3)慢性肾脏疾病伴严重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不全;
(4)糖尿病并发严重肾病、心脏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或玻璃体出血等;
(5)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未缓解,自身免疫性贫血合并血小板减
少(Evans 综合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