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25539丛书名: 普通高等院校建筑专业“十三五”规划精品教材
第1章生态学基础(1)
1.1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1)
1.2自然生态系统(3)
1.3人工生态系统与生态足迹(8)
1.4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冗余(10)
1.5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11)
1.6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13)
第2章生态建筑概论(16)
2.1建筑与地球生态环境(16)
2.2生态建筑学研究的对象与目的(20)
2.3生态建筑学研究内容与方法(22)
2.4生态建筑的概念及其内涵(24)
2.5生态建筑与绿色、可持续建筑之关系(26)
2.6生态建筑观(28)
2.7生态建筑设计(34)
2.8建筑生态系统及建筑物子系统构成(39)
第3章生态选址与规划(42)
3.1生态选址及中国“风水”(42)
3.2自然条件对选址的影响(46)
3.3社会环境对选址的影响(52)
3.4生态规划的概念及特点(54)
3.5生态选址与规划方法(55)
第4章可持续场地设计(61)
4.1场地设计概述(61)
4.2场地调查与分析评价(64)
4.3场地的整体布局(69)
4.4场地的建筑布置(74)
4.5交通系统与室外用地(78)
4.6场地的热环境与绿化(81)
4.7可持续场地设计策略(84)
第5章气候适应性设计(86)
5.1建筑气候及其分类(86)
5.2建筑与气候的关系(90)
5.3建筑群体气候适应性设计(92)
5.4建筑单体气候适应性设计(110)
第6章建筑的仿生设计(143)
6.1建筑仿生设计的产生与分类(143)
6.2建筑仿生设计原则和方法(144)
6.3建筑造型仿生设计(145)
6.4功能仿生设计(150)
6.5结构仿生设计(156)
6.6能源利用和材料仿生设计(162)
第7章生态景观设计与规划(168)
7.1景观的概念与含义(168)
7.2生态景观设计(168)
7.3生态景观规划(174)
第8章节能与能源有效利用技术(181)
8.1建筑能耗与建筑节能(181)
8.2外窗节能技术(185)
8.3外墙节能技术(195)
8.4屋面节能技术(206)
8.5天然采光节能技术(212)
8.6人工照明节能技术(219)
8.7主动式太阳能利用系统(223)
8.8地热能利用系统(231)
8.9其他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234)
第9章节地、节水与材料循环利用(237)
9.1建筑的节地技术(237)
9.2水资源有效利用技术(242)
9.3建筑中材料的循环利用(250)
第10章生态建筑实践(257)
10.1生态建筑技术分层及其演进(257)
10.2低技术生态建筑实践(258)
10.3中技术生态建筑实践(268)
10.4高技术生态建筑实践(286)
附录气候分析工具与方法(309)
附录A棒影图与太阳轨迹图(309)
附录B人体热舒适与生物气候图(312)
附录C基于生物气候图的气候适应性策略分析(314)
附录D基于平衡点温度确定日照/遮阳的时段和日期(315)
附录E基于阳光与风的生态选址分析(318)
附录F采光系数的确定方法(322)
附录G不同高度风速的确定(324)
附录H建筑物得失热量的估算(324)
附录I风压、热压、混合通风冷却能力的估算(331)
图表索引目录(334)
参考文献(347)
第三版前言
本书是对第二版的修订和完善。在修订完善的过程中,一是注重保留第二版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实用性、普适性、新旧知识结合的特点;二是注重适于我国高校环境设计等专业师生教学,兼顾相关专业人员参考,做到图表多样化,便于理解并方便多媒体教学;三是对第二版的部分章节进行精简,补充了与“生态建筑”紧密相关的内容,尤其是有关“生态规划”和场地“生物多样性”设计方面的内容。
第1章和第2章由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冉茂宇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孟庆林编写,第3章和第4章由冉茂宇和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董靓编写,第5章由冉茂宇编写,第6章由华侨大学建筑学院薛佳薇编写,第7章由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系刘煜编写,第8章由冉茂宇和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系李静编写,第9章由华侨大学建筑学院薛佳薇和龙淳编写,第10章由华侨大学建筑学院袁炯炯编写,附录部分由冉茂宇编写。本书由冉茂宇、刘煜担任主编,孟庆林、董靓担任副主编,由冉茂宇统稿,刘煜进行补充,后由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保峰教授审校。编写组衷心地感谢李保峰教授在百忙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衷心地感谢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给予充裕的时间来编写和修订本书,同时还要感谢所有支持编写该书的人员,特别是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彭晋媛、郑松、刘毅军等。
本书在成稿过程中,不同专家对书名有不同的理解和建议。有专家认为,“生态建筑”只是借鉴了生态学思想方法的建筑,其内容与复杂的生态学内容的关联度非常有限;再者,近些年来冠以“生态”之名的宣传太多(如生态停车场、生态厕所等),有时这种宣传反而让人对生态的理解产生偏差;此外,“生态建筑”是中性词,而“绿色建筑”是褒义词,因此用后者作书名相对较好。另有专家则认为,“生态建筑”较“绿色建筑”学术性强,并且有“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作支撑,可以使教材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较好,从而体现教材的特色。此外,从“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名称的产生和发展来讲,“生态建筑”更多关注建筑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整体互动关系,而“绿色建筑”更多关注建筑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虽然两者在实际使用中,内涵已经有许多交融互通之处,并且都在“可持续发展建筑”的大范畴之内,但从生态的角度理解和研究建筑显然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教育意义。这里对“生态建筑”名称的不同理解作出说明,是希望能呈现不同的观点,从而可以给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
应该说,生态建筑在很多方面尚待研究和完善,因此,本书所编与修订内容肯定有不全面、不具体、不恰当之处,又由于编者学识水平和专业知识的限制,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冉茂宇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