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0885131
内容简介
在城市化进程中,位于城市周边的传统农村村落逐渐被吸收纳入城市规划范围内,但由于这些村落的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与城市整体城市化进程不协调,从而形成了虽然地处城市规划范围内,但实际形态仍为村庄的独特发展形态——城中村。城中村大多缺乏统一规划,其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与城市发展不协调、不同步,多为城市的“伤疤”。在其所处区位发展的空间需求、居民改善生活环境需求等多因素的推动下,城中村改造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事件。
《城中村改造途径和方法:基于上海实践》旨在立足于上海市宝山区的城中村改造实践,通过梳理十八大以来国家及地方出台的相关城中村改造政策,借鉴国内典型城中村改造模式,探索上海市城中村改造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为上海市今后的城中村更新改造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城中村改造途径和方法:基于上海实践》通过梳理上海市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的五个阶段,以及2000年之后上海市城市更新的政策与实践特点,分析上海市在以“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为总体发展目标的背景下,现阶段的城市更新重点工作内容及政策支撑。上海市推动城中村改造,不仅因为这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更因为这是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必然要求。
《城中村改造途径和方法:基于上海实践》旨在立足于上海市宝山区的城中村改造实践,通过梳理十八大以来国家及地方出台的相关城中村改造政策,借鉴国内典型城中村改造模式,探索上海市城中村改造的途径与方法,以期为上海市今后的城中村更新改造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做法。
《城中村改造途径和方法:基于上海实践》通过梳理上海市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的五个阶段,以及2000年之后上海市城市更新的政策与实践特点,分析上海市在以“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为总体发展目标的背景下,现阶段的城市更新重点工作内容及政策支撑。上海市推动城中村改造,不仅因为这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更因为这是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必然要求。
目 录
前言
1 十八大以来的城中村改造政策导向
1.1 概念界定
1.2 政策导向
1.3 政策解读
2 以人为镜——城中村改造的先进模式与经验
2.1 广州——一村一策,分类治理
2.2 深圳——全面改造十综合整治
2.3 武汉——市场运作与政府导向相结合
2.4 国内其他地区城中村案例解析
3 上海市城中村改造的背景与意义
3.1 上海市城市更新发展历程
3.2 “卓越的全球城市”发展目标下的城市更新新阶段
3.3 落实新阶段城市更新目标已具备的政策环境
3.4 上海市推动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
4 上海市城中村改造在宝山区的实践
4.1 土地确权难、历史欠账严重的康家村改造
4.2 地块零散、公共服务设施平衡难的场中村改造
4.3 历史文物与历史建筑保护下的顾村老集镇改造
4.4 多村联合改造探索下的联东村等四村改造
5 上海市城中村改造的经验
5.1 政府统筹、村企合作,保障土地确权与村民长远利益
5.2 多村联改,解决零散地块改造难题
5.3 捆绑改造开发,保障公益性绿地和服务设施有效建设
5.4 土地混合利用,解决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足问题
5.5 匹配发展定位,完善地块功能体系
5.6 “蓝绿人文史”五位一体,恢复人文与自然环境活力
5.7 古今交融,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实现老镇复兴
参考文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