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51583丛书名: 时间塔
编辑推荐
《作庭记》《山水并野形图》在日本造园史方面的重要性,相当于中国的《园冶》。后世的日本园林和枯山水造园均是在这两本造园古籍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作者以图解的形式对造园进行详解,形象而又具体,并辅以详细的经验讲解,将原本抽象的造园展现得专业、详尽、简明扼要,极具实操性。
内容简介
作为日本枯山水形成本源的《作庭记》《山水并野形图》,是日本古老的造园秘传书。从中可一览日本古代的造园成就和造园经验,是研究日本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作者以自身在造园现场的实践知识为基础,潜心研究此两册秘传书30年,通过大量的插图、图片和浅显易懂的解说将日本造园秘传书公之于众,为人们提供了日本园林和枯山水的理论框架和可供模仿的图解范本,对现代造园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目 录
目 录作庭记一、立石之觉悟1 造园要旨二、营造池庭的留意点2 顺应地形之池岛及引水排水的方位3 “庭”(小庭)与南庭(广庭)的用地配置4 设岛时寝殿与乐屋的关系、设桥之事5 池及其四周之布局6 水中立石7 无池无水之立石三、池庭的构成8 海、河、沼、水边9 汀10 岛11 泷石的组合方式12 泷之坡度、高宽关系13 落泷方式诸样14 泷与不动明王四、遣水之事15 四神相应16 石、水、土17 遣水之坡度、流水路18 遣水石的配置19 遣水的手法——石、植栽、选址、宽幅五、立石20 立石的准备与心得21 因地制宜的立石方法22 以强力固石23 立石禁忌24 立石现状六、植木25 建筑之庄严——四神相应、祗园精舍26 植栽诸事——寓意与禁忌七、构泉27 泉28 作泉29 泉与箦子八、杂部30 楼与阁山水并野形图一、石之无色与相生1 相克、相生、相加二、庭之三要素——山、水、石2 野筋,分阴阳二山3 流水方向4 石之选定三、作庭要害——口口传授5 神王石乃宇贺神6 横斜径之石与径木——五宝、中至7 壶8 一纸万里9 万海一峰10 秋之景11 因地作庭12 庭之要石13 石不求完美14 斜石15 曲山植曲木16 隐之而显无限17 适宜的枝形18 庭木之生本19 梅20 石不逆山居21 庭地之讲究22 敬爱石23 不立别石24 万木一见25 蛤蟆与荒神四、池庭26 池之样式27 放养鱼、鸟之池28 沼池29 干潟30 海边风情31 野筋五、施主与作庭32 施主优先的木石布置33 施主加护之立石34 对应身份的庭之规模35 有中门之庭的作法六、赏庭心得36 怀礼佛之心七、庭石之起源37 依国土大小之比例的庭石之数八、石之诸样(一)38 总持石39 镜石40 成就石41 礼石42 石之名43 对应庭之大小的石之大小44 两界石45 明王石九、庭木之处理46 各种庭木47 木之修剪48 断根49 移植50 草木之收缩51 树枝切口之处理52 久置移植木之处理十、石之诸样(二)53 石之神秘54 船隐石55 忌石56 屏风石57 眷属石58 霞悬石59 三尊石60 水通石61 鸟居石62 龙居石63 水打石64 风雨石65 水分石66 开石67 流石68 敬爱石69 蛤蟆石70 流波石71 水落石72 桥引石73 君石74 臣石75 不老石76 万劫石77 神王石78 鸟游石79 连石80 官石81 水常石82 中障石83 人形石十一、跋文
前 言
前言关于《作庭记》《作庭记》是针对寝殿造建筑庭园的造园秘传书,也是日本古老的造园书。其内容基于实践所得,专业、详尽、简明扼要,极具操作性。由于有口传的需求,过去书写时,对于重要部分并没有利用汉字,而是以平假名(如避き、良き)进行记录,故明者自明,于不明者则颇为费解。大部分《作庭记》的注本,皆以谷村家所藏《作庭记》为底本。然而,这一册中并未有“作庭记”之书名。直到《群书类从》中以“作庭记”一名将相似内容收录,才被后世沿用至今。根据所藏系路,《作庭记》也被称为《园池秘抄》《前栽秘抄》,另有一内容稍异的《山水抄》。恐怕是在被整理为《作庭记》之前,已有源于巨势家、宋人或延圆等绘师的多本秘传之书,而《作庭记》便是集其精华之作。不难想象,其时诸位编者、改写之人,多少会基于一己之趣进行取舍。而在我看来,谷村家藏本对秘传者的理解更深刻,别无其他。至于《作庭记》的作者,虽无明文记载,但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或可见端倪:“高阳院宫殿修造之时,精通立石之人皆已不在……故宇治殿亲自指示立石。当时我时常进殿,得以充分见闻立石作庭之事。”高阳院曾历数次修造,但在宇治殿执政时期,即藤原赖通逝世(承保元年[1074 年])之前,仅有两次。一为长历三年(1039 年)火灾,于长久三年(1042 年)重建完工,一为天喜二年(1054 年)遭焚毁,于康平三年(1060 年)重建完工。换言之,长历三年之后,仅用三年便可供宇治殿行幸,想必受灾是极小范围的,并无修造庭院之必要。而天喜二年后的重建耗时六年,《作庭记》作者提及进殿见闻立石之事,大概正是此时。依据《作庭记》书中内容,推测作者应满足如下条件:①平日身处宇治殿附近,能够对立石之事耳闻目见;②延圆阿阇梨的后人;③与巨势弘高同一年代者,或其后人;④莲仲法师提出东北院立石之后的人物,具有判断如此立石“触犯禁忌”的作庭能力,且拥有能够公然言明此事之地位。基于如上考量,作者身份也渐渐浮出水面,即被评价为“号为伏见修理大夫,明晓水石之风流”(《尊卑分脉》)的藤原赖通之子,橘俊纲。俊纲自宅——伏见殿的庭园,也曾被称赞“风流胜他,水石幽奇”(《中右记》)。俊纲生于长元元年(1028 年),卒于嘉保元年(1094 年),时六十七岁。长历三年高阳院发生火灾之时,俊纲十二岁;天喜二年高阳院遭焚毁时,俊纲二十七岁;至重建完工的康平三年,俊纲已三十三岁。天喜二年,俊纲寝殿移至临时御所(赖通第四条宫)的南殿(《百炼抄》),天喜至康平年间,应亦是俊纲活跃于作庭之时。承保元年(1074 年)赖通死时,俊纲四十七岁。承历四年(1080 年)高阳院再次焚毁,俊纲五十二岁。宽治七年(1093 年)俊纲的伏见殿遭到焚毁,此时俊纲六十六岁,不幸之事接二连三。或许正是在赖通死后,俊纲开始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将所得之文书传于后世。顺便一说,高阳院创建于治安元年(1021 年),东北院的落成是在长元三年(1030 年),延圆阿阇梨之死是在长历四年(1040 年),东北院的焚毁是在康平元年(1058 年),重建完工于康平四年(1061 年)。如果说延圆死后莲仲法师在东北院立石,是导致东北院焚毁及重建的原因,那么《作庭记》的创作,应当就在重建完工的康平四年(1061 年)(俊纲三十四岁)到俊纲以六十七岁离世的嘉保元年(1094 年)之间。作庭、组石的特殊性组石,无法以一己之力完成。指挥组石者,必须能从石的相对侧,观察到石与石之间的关联、石的状态和表情。而由三又(现在的起重机)吊至空中之石,更可在三维空间中展现千变万化之态。指挥者应从其中捕捉所需之一瞬,再命工匠将石保持如此状态固定于地面。组石之时,指挥者与工匠应夹石而立。若有主人可从大局判断庭园布置,指挥者应立其近旁,悉闻其言,再向工匠传达指令。《作庭记》提及高阳院修造时有言:“宇治殿亲自指示立石。当时我时常进殿,得以充分见闻立石作庭之事。”所言正是此要旨,即不可单纯作为旁观者远远望之。《作庭记》的异本《山水抄》在同一内容的文章之中,也有“予一人一向奉行”等记述,亦是细听指示,再传令于工匠之意。总之二书皆言一事,并清楚表明了组石的分工。因指挥者不可同为施工者,故“予一人”足矣。此外,组石时人员混乱,进出频繁,指挥者不宜更换,故“时常进殿”实为必要。《作庭记》的底本及校订要旨本书以谷村家藏本为底本。因《作庭记》也被《群书类从》收录,而底本的细致程度不可与之相比,故在字迹模糊、缺失时,本书亦会参考《群书类从》。尽管后世已对底本之误进行删除或修改,但大部分是因无法理解秘传而产生的曲解。事实上,底本本身已是能领悟秘传者的表述。尽管本人常阅《作庭记》,但若不能正确把握语句之义,也就无法深刻领会整体内容。举例而言,本书第19 节“遣水之石”中的“爪石”和“水漉石”,虽然正文中有具体的解释,但在理解时,还是会将平假名换成对应的汉字,并想象这些石块以高低顺序置于池底之景。如此一来,不同石块的特征、功能就会清晰浮现于脑海之中。关于《山水并野形图》《山水并野形图》,如书末跋文所言,其基础为美马入道净喜整理的增圆以来之书或口传之秘事。这些与净喜自身的加笔一同传于增悟上人,于文安五年(1448 年)汇成此书。由此可以推断,成书年代应是室町时代前后,但书中丝毫不见茶道的影响,故至少成书于桃山时代之前。不过书中提及的“镜石”“曲木”等,倒是与茶道世界中的“蹲踞之后石”“袖折之松”相仿。“回归生本二字”亦为同理。而第7 节有言“设壶庭”。“壶”是指镰仓时代至室町时代流行的犬追物(远射象征恶灵的白狐,实际以犬代白狐)运动中的箭壶。由此可确认,本书早应追溯至镰仓时代。日本庭园根本之精神,源于对自然、草木、石的敬畏,《山水并野形图》正是依附于这一精神核心。虽然使用“名石”“无名石”等称呼以便区分石之类型,但书之要旨,是平静坐于庭上,严正其心。直至今日,日本人仍能向庭而坐,体会其深妙,或许也应归功于流传之礼法。《作庭记》与《山水并野形图》这两册秘传之书,对真心想要了解庭事之人而言,绝对是不可错过的读物。此次出版社能够接受我的无理请求,将二册合一,实现了我多年的心愿,实在是喜悦至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