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54403
总论 1
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中国网信事业
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擘画了宏伟蓝图 2
二、2018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取得新成就新进展 6
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创新发展、 成效显著 12
四、中国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17
第1章 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21
1.1 概述 21
1.2 宽带网络 23
1.2.1 高速率宽带加速普及 23
1.2.2 移动宽带快速发展 26
1.2.3 IPv6规模商用部署起步 28
1.2.4 国际网络布局持续优化 29
1.2.5 空基网络技术取得突破 32
1.2.6 电信普遍服务深入推进 33
1.3 应用设施 35
1.3.1 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建设处于发展上升期 35
1.3.2 内容分发网络(CDN)产业在竞争中发展 39
1.3.3 窄带物联网设施规模部署 40
1.3.4 互联网资源位居世界前列 42
第2章 网络信息技术继续深入发展 44
2.1 概述 44
2.2 网络基础信息技术保持较快发展 45
2.2.1 先进计算技术保持稳步发展 45
2.2.2 集成电路技术部分领域取得进展 46
2.2.3 软件技术商业化应用步伐加快 51
2.3 前沿热点信息技术亮点纷呈 52
2.3.1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表现抢眼 52
2.3.2 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不断涌现 55
2.3.3 量子信息技术与世界同步发展 56
2.4 网络信息技术引领传统领域的深刻变革 60
2.4.1 工业互联网赋能智能制造 60
2.4.2 自动驾驶技术蓬勃发展 62
2.4.3 智慧物流资源配置大幅优化 63
第3章 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65
3.1 概述 65
3.2 信息产业持续稳步发展 66
3.2.1 电子信息制造业企稳向好 66
3.2.2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稳增长 68
3.2.3 信息内容服务业百花齐放 71
3.2.4 通信业稳步上升 72
3.3 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73
3.3.1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不断增长 73
3.2.2 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 74
3.4 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76
3.4.1 “三农”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76
3.4.2 数字技术升级农业生产模式 76
3.4.3 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77
3.5 服务业数字化创新活跃 78
3.5.1 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不断提升人们生活品质 78
3.5.2 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为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 80
3.5.3 跨境电商打造数字时代的新外贸 81
3.6 金融科技催生行业新变革 82
3.6.1 移动支付逐步实现全场景消费 82
3.6.2 网络众筹和P2P网贷走向规范 83
3.6.3 互联网金融衍生产品层出不穷 83
第4章 稳步推进政府数据开放 86
4.1 概述 86
4.2 公共信息资源的开放历程 87
4.2.1 政府上网阶段 87
4.2.2 政府信息公开阶段 88
4.2.3 政府信息共享阶段 88
4.2.4 公共信息资源开放阶段 89
4.3 政府信息公开成效显著 90
4.3.1 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政策日趋完善 90
4.3.2 省级政府信息公开成效卓著 91
4.3.3 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情况总体向好 92
4.4 政府信息共享日趋完善 92
4.4.1 政府信息共享政策不断完善 92
4.4.2 政府信息共享成果斐然 93
4.4.3 信息融合有待提高 96
4.5 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势头强劲 96
4.5.1 公共信息资源开放路径逐步明晰 96
4.5.2 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工作迅速开展 97
4.4.3 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成效初现 106
第5章 网络空间日渐清朗 108
5.1 摘要 108
5.2 网络内容建设持续加强 109
5.2.1 正面宣传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109
5.2.2 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成为新闻
媒体工作的关键目标 111
5.2.3 媒体平台建设持续推进 115
5.2.4 网络文化日益繁荣 116
5.3 网络综合治理日趋完善 118
5.3.1 网络内容立法进程不断加快 118
5.3.2 专项行动重拳出击 119
5.3.3 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119
5.3.4 网络社会组织与行业自律组织积极发挥作用 120
5.3.5 网民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力量 121
5.4 网络媒体行业蓬勃发展 122
5.4.1 媒体融合持续推进 122
5.4.2 新应用新业态持续发展 124
第6章 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126
6.1 摘要 126
6.2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复杂 127
6.2.1 网络安全风险严峻 127
6.2.2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领域爆发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 128
6.2.3 APT攻击重点针对国家重要行业单位 129
6.2.4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防御难度加大 129
6.2.5 网络诈骗新手法新途径层出不穷 131
6.2.6 敲诈勒索和“挖矿”等牟利型恶意攻击频繁出现 131
6.3 网络安全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升级 131
6.3.1 网络安全管理顶层设计稳步推进 132
6.3.2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132
6.4 网络安全产业与技术稳步发展 134
6.4.1 网络安全产业发展 134
6.4.2 网络安全技术发展 137
6.5 网络安全防护和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138
6.5.1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 138
6.5.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139
6.5.3 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 139
6.6 积极推进网络安全人才培养与宣传教育 140
6.6.1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工作加快推进 140
6.6.2 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 141
第7章 互联网法治建设日益完善 144
7.1 摘要 144
7.2 互联网立法稳步推进 145
7.2.1 网络信息服务 145
7.2.2 网络安全保护 147
7.2.3 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立法 149
7.3 互联网执法力度提升 150
7.3.1 清理整治网络违法有害信息,规范网络传播秩序 151
7.3.2 持续开展各项网络安全检查,贯彻《网络安全法》规定 152
7.3.3 加大管理执法力度,推进网络有序运行 153
7.4 互联网司法开拓创新 154
7.4.1 创新案件审理方式,完善司法审判机制 155
7.4.2 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实现审判工作高效便民 155
7.4.3 规范网络空间秩序,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156
7.4.4 总结诉讼裁判规则,促进网络空间治理能力提升 157
第8章 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 158
8.1 摘要 158
8.2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中国主张 159
8.2.1 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的中国主张是共商共建共享
全球治理观的重要体现 159
8.2.2 尊重网络主权是构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坚实基础 160
8.2.3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 161
8.2.4 坚持开放合作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 162
8.3 推进多元化、多层次的网络空间国际合作 162
8.3.1 积极开展双边交流与对话 162
8.3.2 对接“一带一路”建设 164
8.3.3 推进区域多边合作 166
8.3.4 鼓励智库、企业等民间合作 168
后记 169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把握机遇,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推动互联网快速有序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治理之路,为世界互联网发展做出了中国贡献、积累了中国经验。
今年,我们继续研究并编撰了《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力求全面深入地对中国互联网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使报告成为了解中国互联网历史、读懂中国互联网现状、把握中国互联网趋势的最好读本。为此,《报告》做了以下3个方面的努力:
1.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作为报告编写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把握大势,紧密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科学系统的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科学地分析了信息化变革趋势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深刻地回答了关于网信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新时代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的指导方针和行动指南。我们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作为报告的灵魂和主线贯穿全书,深入宣传阐释总书记治网理念、思想和主张,以帮助广大读者全面领会、准确把握、深入贯彻。
2.始终把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生动实践作为报告编写的研究基础和现实依据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中国互联网发展治理取得重大成就,网络空间日渐清朗,国家网络安全屏障进一步巩固,信息化驱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凸显,网络空间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了更多获得感。这些生动实践为报告编写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报告》重点阐述2018年我国互联网发展治理的最新进展、突出成果和发展趋势,系统展现互联网治理的中国经验。
3.始终把全面、准确、客观作为报告编写的学术目标和工作准则
在报告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突出国际性、权威性、精准性,强化思想性、理论性、概括性,体现出中国学界对互联网发展态势的一种认识和思考。我们坚持内容的全面性,对我国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政府数据开放、互联网媒体、网络安全、互联网法治建设、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等方面进行全领域、全景式研究;坚持数据的准确性,综合权威性、时效性等因素,择优采集官方、行业、研究机构三大类数据来源;坚持评价的客观性,在借鉴国内外成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立并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从六大维度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进行综合评估,以全面准确反映全国及各地互联网发展水平。
我们期待,《报告》的编写和出版将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提供新动力,为各国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提供新窗口,为世界推动互联网发展提供新经验。这也是《报告》编撰工作的初衷和使命!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2018年10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