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4369453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相关专业使用教材,读者对象为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本书贴近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大纲(网络构建、上机操作部分)和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部分),内容涉及网络基本配置和网络高级配置。基本配置包括常见网络命令使用,常见网络服务配置,数据包分析,端口镜像,VLAN配置,STP配置(含RSTP、MSTP),静态路由,动态路由(RIP、OSPF、EIGRP、IS-IS)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配置等;高级配置包括OSPF虚链路技术,BGP配置技术,网络新技术IPv6(双协议栈、GRE隧道、手动隧道等)配置等。这些配置和技术除了网络服务配置之外,均给出了网络拓扑结构、具体要求、配置命令和命令注释等,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
目 录
第1章 网络命令及其在网络渗透中的应用··· 1
1.1 基于Windows的网络命令及其在网络渗透中的应用··· 1
1.2 基于Kali Linux的网络命令及其在网络渗透中的应用··· 7
第2章 VLAN技术··· 15
2.1 华为单交换机VLAN配置··· 15
2.2 思科单交换机VLAN配置··· 19
2.3 华为多交换机VLAN配置··· 24
2.4 思科多交换机VLAN配置··· 27
2.5 华为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32
2.6 思科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35
2.7 华为设备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 40
2.8 华为GARP技术··· 44
第3章 STP技术··· 49
3.1 STP基础理论··· 49
3.2 华为STP技术··· 50
3.3 华为RSTP技术··· 53
3.4 思科RSTP技术··· 57
3.5 思科MSTP技术*· 63
第4章 路由配置技术··· 69
4.1 路由选择基础理论··· 69
4.2 基于华为命令的静态路由配置技术··· 72
4.3 基于思科命令的静态路由配置技术··· 77
4.4 基于华为命令的RIP动态路由技术··· 82
4.5 基于思科命令的RIP动态路由技术··· 89
4.6 基于华为命令的OSPF动态路由基本技术··· 94
4.7 基于思科命令的OSPF动态路由基本技术··· 102
4.8 基于思科命令的OSPF多区域配置··· 108
4.9 基于思科命令的OSPF虚链路配置技术*· 112
4.10 华为BGP协议基本配置··· 120
4.11 华为BGP协议自动路由聚合··· 123
4.12 华为BGP协议路由黑洞··· 126
4.13 华为BGP协议路由过滤··· 135
第5章 华为设备IS-IS技术··· 140
5.1 IS-IS协议基本配置··· 140
5.2 IS-IS协议邻接关系··· 143
5.3 IS-IS协议链路状态数据库··· 146
第6章 网络服务配置及抓包分析··· 152
6.1 基于Windows的WWW服务配置··· 152
6.2 基于Linux的WWW服务配置··· 155
6.3 基于Windows的FTP服务配置··· 157
6.4 基于Linux的FTP服务配置··· 159
6.5 基于Windows的DHCP服务配置··· 162
6.6 基于Linux的DHCP服务配置··· 166
6.7 思科路由器DHCP服务配置··· 168
6.8 Wireshark网络分析实战··· 170
第7章 访问控制列表技术··· 174
7.1 华为基本ACL配置技术··· 174
7.2 思科标准ACL配置技术··· 177
7.3 华为高级ACL配置技术··· 179
7.4 思科扩展ACL配置技术··· 182
第8章 NAT应用技术··· 185
8.1 NAT基础理论··· 185
8.2 思科静态NAT配置技术··· 186
8.3 思科动态NAT配置技术··· 188
8.4 华为动态NAT配置技术··········· 191
第9章 广域网应用技术··· 195
9.1 广域网基础理论··· 195
9.2 思科设备帧中继配置技术*· 196
9.3 思科设备PPP配置技术*· 205
第10章 IPv6应用技术··· 209
10.1 思科IPv4和IPv6双协议栈配置··· 209
10.2 华为设备IPv6双栈协议技术··· 213
10.3 华为设备IPv6 over IPv4 GRE隧道技术··· 216
10.4 华为设备IPv6 over IPv4手动隧道技术··· 219
10.5 华为设备IPv6 to IPv4自动隧道技术··· 219
10.6 华为设备IPv4 over IPv6隧道技术··· 223
10.7 华为设备RIPng协议应用技术··· 228
10.8 华为设备基于IPv6的ACL技术··· 232
第11章 网络安全技术··· 236
11.1 IPSec概述··· 236
11.2 华为设备本地端口镜像技术··· 237
11.3 华为设备基于VLAN的本地镜像技术··· 239
11.4 华为设备RSPAN远程镜像技术··· 242
11.5 华为BGP/MPLS VPN基本配置··· 245
第12章 物联网RFID技术··· 254
12.1 RFID系统基本构成··· 254
12.2 RFID系统工作过程··· 256
12.3 RFID技术应用··· 256
参考文献··· 258
前 言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鼓励学生参加行业考试和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国家网络强国战略下的网络技术工匠,本书由浅入深,介绍了常见网络命令使用(Windows、Linux)、常见网络服务配置(Windows、Linux)、数据包分析和网络设备配置技术(华为、思科)。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考虑到品牌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在市场上占有率不断发生变化以及国家建设网络强国背景的需要,结合教育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考试大纲(网络设备配置采用Cisco代码)和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办公室2018年审定通过的中级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网络设备配置采用华为代码)的要求,本书在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技术方面采用双代码编写,便于读者参加这两类考试和从事华为、思科网络设备的技术实践。
作者结合十多年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与执法、刑事科学技术等专业本科生讲授网络课程的教学经验与体会,并结合多年网络技术实践和网络安全执法警务实战,对常见的网络应用技术进行了剖析,特别是对网络设备的配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具体的配置实例和命令解释。
本书的主要特点:
一是具有可读性。凡是需要用户输入的配置命令,均用加粗的Times New Roman字体表示,并给出必要的命令注释,以帮助读者理解。建议读者循序渐进阅读本书,前面已给出注释的命令在后面的专题中出现时,可能不会给出重复注释。
二是具有操作性。给出了详细的配置步骤、配置命令及命令含义,书中交换机与路由器部分还给出了华为命令和思科命令两种格式,部分专题还给出了配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三是具有真实性。所有命令均在真实硬件设备或华为eNSP模拟器与基于思科命令的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GNS3模拟器)环境中测试通过。本书中大多数网络设备配置技术视频发布在超星在线(http: //mooc1.chaoxing.com/course/template60/
201471138.html)、学银在线平台()上,便于读者应用实践。
四是具有拓展性。除了网络工程师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相关内容外,本书还增加了大纲中没有要求但网络工程实践需要的一些内容,如Kali网络渗透命令、OSPF虚链路技术、MSTP技术、IS-IS技术、BGP技术、网关冗余技术等。
五是重视实战化。本书第1章、6.8节、11.2节、11.3节、11.4节贴近网络执法技术,具有实战化特点。
全书共12章,每个章节均给出了网络拓扑结构图或模拟器环境设备连接图、详细的配置代码和配置注意事项,适合学生或网络技术爱好者独立操作完成。本书按照由易到难、先基础后综合的方式安排章节,实践内容顺序基本上与国家软考指定的《网络工程师教程》保持一致,便于读者同步学习。
四川警察学院王刚教授(国家网络工程师)负责第1章、第4章4.6节至4.12节、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的编写工作;四川警察学院杨兴春副教授(国家网络工程师)负责第2章2.1节至2.7节、第3章、第4章4.1节至4.5节、第10章、第12章的编写工作。本书第2章2.8节、第4章4.10节至4.13节、第5章、第11章11.2节至11.5节的内容是四川省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基于eNSP模拟器的若干网络技术研究与实践)的成果,该成果在王刚教授指导下,由项目团队组陆承(负责人、中级网络工程师)、饶旭、文梓入(中级网络工程师)、杨钦智共同取得并整理编写而成。本书第10章内容是四川省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面向华为设备的IPv6新技术探索与实践)的成果,该成果在杨兴春副教授指导下,由项目团队组奚仁昱(负责人)、谢东、梁金城共同取得并整理编写而成。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江苏海洋大学姜宏岸副教授、齐鲁师范学院冯希叶副教授协助完成了本书的部分实验,烟台职业学院曲广平老师对Linux服务配置部分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网络、网络技术、网络管理技术等课程的上机实验教材,既适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又适合参加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网络技术(三级)考试,由工信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网络工程师(中级)考试的读者使用,还适合有志于从事网络工程技术和网络安全执法方面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使用。书中带*的内容难度较大,可以供参加国家网络规划设计师(高级)考试的读者使用。
由于作者网络工程技术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专家、读者批评斧正,并提出宝贵意见。本书作者Email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本书得到了四川省教育厅教改课题“转型发展实战导向:新时代应用型警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JG2018-870)、四川警察学院校级教改重点项目“公安技术类专业面向实战的网络课程群建设与实践”(编号:2018ZD07、2019ZD08)、校级教改项目“基于MOOC平台和移动学习环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编号:2019YB17)、四川省教育厅项目“基于公钥密码体制的RFID安全协议研究”(编号:18ZB0408)、四川公安应急物资储备物联网管理模式研究(编号:SCJYSZ1513)、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812212012)、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基于eNSP模拟器的若干网络技术研究与实践”(编号:201812212012X)、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812212002)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华为设备的IPv6新技术探索与实践”(编号:201812212002X)的资助。
作 者
2019年3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