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36217
《刑法学的编年史:我的法学研究之路》为陈兴良教授自选集,纳入“法学家代表作”系列。本书采用自传与自选的模式,作者以时间为序和节点,分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四个部分,自述其学术研究进路与代表观点,展示其刑法学研究的入门-探索-转向-定位的四个阶段,并由此选取每个阶段的代表性文章,凸显其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
导论
壹1980年代·入门
(1984—1989年)
导言
论教唆犯的未遂
论我国刑法中的片面共犯
我国刑法中的情节加重犯
论身份在定罪量刑中的意义
论我国刑法中的共同正犯
经济犯罪的立法对策
刑法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论共同犯罪立法与司法的完善
贰1990年代·探索
(1990—1999年)
导言
资格刑比较研究
论主观恶性中的规范评价
论刑法哲学的价值内容和范畴体系
论人身危险性及其刑法意义
刑法的人性基础
刑法的价值构造
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
刑法公正论
法学家的使命
——刑法更迭与理论更新
刑事政策视野中的刑罚结构调整
叁2000年代·转向
(2000—2009年)
导言
社会危害性理论
——一个反思性检讨
目的犯的法理探究
刑法教义学方法论
从归因到归责:客观归责理论研究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价值论与方法论的双重清理
犯罪范围的合理定义
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刑法学的反思性检讨
客观归责的体系性地位
肆2010年代·定位
(2010—2013年)
导言
走向学派之争的刑法学
犯罪论体系的位阶性研究
构成要件:犯罪论体系核心概念的反拨与再造
刑法知识的教义学化
故意杀人罪的手段残忍及其死刑裁量
——以刑事指导案例为对象的研究
序
《刑法学的编年史:我的法学研究之路》一书将我从1984年至2013年30年间在《法学研究》发表的31篇论文编辑成书。论文和著作是学术成果的主要载体,而论文更能及时地反映一个学者的研究状态和进度,因此更受到学者的重视。从1984年发表第一篇论文以来,我已经陆续在各种刊物上发表论文400余篇,这些论文是我在各个时期刑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展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这一代刑法学人在刑法学理论跋涉过程中留下的足迹。
在我所有发表的论文中,在《法学研究》发表的论文不仅数量最多,而且也是我个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法学研究》编辑对所刊发的论文严格把关,能够保证这些论文的学术质量。现将我在《法学研究》刊文汇集成书,称为我的代表作,应当是名副其实的。在长达30多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论文写作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将自己在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心得和感悟以文字作品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不仅如此,论文还能够记录一个学者的学术成长过程。我在刑法学的理论研究过程中,经历了数次学术方向的转变和研究方法的转型,这一切都在我的论文中清晰地反映出来。我在《法学研究》发表论文经历了4个阶段,这就是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代和2010年代。其中,1980年代是我初入刑法学理论研究大门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在《法学研究》发表的论文篇幅较短、题目较小,主题限于刑法总论的专题。而整个1990年代,正是我倾心于刑法哲学研究的时期,因此,这个时期发表在《法学研究》的论文都属于刑法哲学范畴。刑法哲学是我自己摸索的一个刑法学研究领域,且与当时我国刑法学界主流研究方向不相符合。这个时期,我在出版《刑法哲学》、《刑法人性基础》和《刑法价值构造》这3部著作的同时,在《法学研究》发表了10篇论文,内容基本上都出自上述3部著作。因此,1990年代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学术产出旺盛的时期。虽然刑法哲学的研究具有个人学术印记,但罪刑法定、刑法公正、刑事政策等内容还是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刑法修改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刑法立法活动。在2000年代,我的学术重心转向刑法教义学,对传统的刑法学理论进行反思与批判,为刑法教义学正名,由此推动我国刑法学理论的发展。从这个时期发表论文的内容来看,可以说是批判与建构并重。进入2010年代,截至2013年我在《法学研究》发表了5篇论文,论文的主题转换为刑法知识转型,对刑法学派之争的呼吁充满了我对中国刑法学前景的期待。在《法学研究》发表的论文虽然只是我所发表论文中的一部分,但这些论文所勾画出的我个人刑法理论研究的轨迹,正是近30年来我国刑法学术史的一个缩影。
通过编辑本书,我回顾了过去30年个人的学术成长过程,倍感亲切,亦满怀眷恋。本书既是对自己学术经历的总结,也作为献给《法学研究》创刊40周年的一份礼物。
我与《法学研究》结缘至今已达40年;可以说,《法学研究》见证了我在刑法学术道路上的艰难跋涉。在学术发展的每个阶段,我都在《法学研究》留下了刑法理论探索的学术足迹。尽管一个学者的学术生命会消逝,一份刊物却不会因时光的流逝而凋谢。虽然刊物的编者会随年龄变化而更替,每一位刊物的主编和编辑却会在刊物上留下自己独特的思想印记。作为《法学研究》的作者,我要感谢在我发表论文期间任职的各位主编和编辑。正是你们的辛勤劳动,保证了《法学研究》的学术品质,形成了《法学研究》的理论特色,编者、作者以及读者共同培育了《法学研究》,使之成长为我国法学刊物之林的一棵参天大树。
本书收录的论文横跨30年,这期间我国刑法经过1997年修订,此后又出台了9个《刑法修正案》,并颁布了大量刑法司法解释。论文保留原来的面貌,因此文中所引法条和司法实践都是当时有效的,即使现在失效,亦未做更改,特此说明。本书的出版要感谢法律出版社的热情约稿,以及教育分社丁小宣社长的大力支持,对此深表谢意。
陈兴良
谨识于昆明滨江俊园寓所
2018年8月18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