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720698
《人生必修课: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127个犯罪案例》所使用的案例全部为司法实务中的真实案例改编而成。所选案例均具有典型性、权威性,且以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为主。《人生必修课: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127个犯罪案例》以中小学生为目标群体,通过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的深入分析,有助于读者把法律与日常生活现实紧密联系,从而提高读者的法律素养。《人生必修课:中小学生不可不知的127个犯罪案例》对案例的分析力求通俗易懂,尽量减少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用通俗化的语言解释专业的法律问题,以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
序言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发布的数据显示,青少年犯罪数量连年上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其中14岁至18岁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量的70%以上,青少年出现不良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22岁;青少年犯罪数量日渐攀升,每年新增犯罪人数高达15万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不断升级,让人震惊和痛心。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尊法学法、遇事守法用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和法治生活方式,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明确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点不是要让中小学生拥有多么专业的法学知识,而是要在掌握和自身成长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和领悟法治精神,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在法治精神指引下,具备法治意识,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去思考问题;在法律知识学习中,从理论转向现实,从平面走到立体;在法治教育中,整合所学知识,直面真实生活,明白法治不仅是理念和精神,也不只是具体的法条,而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
2014年以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基于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的职能,积极参与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中,发挥师生的专业优势,与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委员会签署了青少年”法治课堂”建设合作共建协议,希望能够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为优化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提供经验,为不断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贡献力量。几年间,先后有200余名学生党员志愿者开展”正青春”优秀大学生事迹宣讲,走进昌平区的中小学校,传递青春”正能量”,5000余名昌平区青少年参与活动;先后有80余名学生党员志愿者弘扬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向2500余名青少年,开设了10门法治课程,建设中小学校园法治文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特别是学生家长们的广泛好评。
编写一本通俗易懂、真实准确的青少年法治教材,作为中小学生学习基础法律知识的参考,一直是参与项目师生的共同愿望。几个月来,他们一直在认真整理资料,深入剖析案例,紧密结合中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本教材所有案例均改编自真实案件,为保护青少年个人隐私,在尽量保留案件基本事实和法院真实判决结果的基础上,对当事人姓名、案件发生地和其他涉及隐私的部分予以改编。
回想起来,当大学生们开始着手进行这项十分有意义的尝试时,我就心怀期待。如果说除了作为同事的支持和作为师长的欣慰外,还有一点私心的话,那就是我那还在读小学的宝贝儿子。当他进入校园开始自己的求学之旅时,我和所有家长一样,心中既有看到他成长所带来的喜悦,也有他远离我的陪伴、初入校园的担忧。每当看到校园暴力发生的新闻时,我都在想,如果是我的孩子,他会如何处理、我该怎么让他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这也应该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声。
有些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纵然万般细致,若要贯通,仍需脚踏实地,躬行方可精进;有些梦想,百年思得锦绣成,无论如何生动,若要实现,仍需点滴积累,跬步方能千里。今天,当学院师生的努力成果就要呈现在读者朋友面前的时候,我想感谢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为本书提供案例,感谢中国政法大学国内合作处、北京市昌平区教育委员会、中国政法大学附属学校的大力支持,也向我的同事和学生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敬意:正是你们怀着对法治的信仰,在实现法治梦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用热情与希望在孩子们的心中播撒法治梦想,种下法治的种子。
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作为孩子们的读本,也能够成为老师们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参考书,能够成为家长朋友们陪伴孩子成长的枕边书。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够在法治阳光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够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主力军!
是为序!
王洪松
2018年5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