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2开纸 张: 铜版纸包 装: 平装-锁线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1302146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国中医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联合校正理论完备、实践丰富、值得信赖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有理有趣、实操性强.
内容简介
本书以清晰人体对照图片形式全解人体412个特效穴位的取用之法,即使是对中医经络穴位一概不知的你,也能拿来就用,迅速用会。全书独创3步按摩法,指导你三秒找穴位、快速知效用、手到病除祛顽疾。一书在手,不仅自己用得到,还能惠及家人和朋友,让人人都能得健康。
目 录
CHAPTER 1
手太阴肺经
中府 10
云门 10
天府 10
侠白 11
尺泽 11
孔最 12
列缺 12
经渠 13
太渊 13
鱼际 14
少商 14
CHAPTER 2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16
二间 16
三间 17
合谷 17
阳溪 18
偏历 18
温溜 19
下廉 19
上廉 19
手三里 20
曲池 20
肘髎 21
手五里 21
扶突 22
口禾髎 22
迎香 22
CHAPTER 3
足阳明胃经
承泣 24
四白 24
巨髎 25
地仓 25
大迎 26
颊车 26
下关 27
头维 27
人迎 28
水突 28
气户 29
库房 29
乳中 30
乳根 30
梁门 31
关门 31
太乙 32
滑肉门 32
天枢 33
外陵 33
大巨 34
水道 34
归来 35
气冲 35
阴市 36
梁丘 36
犊鼻 37
足三里 37
上巨虚 38
条口 38
下巨虚 39
丰隆 39
解溪 40
冲阳 40
陷谷 41
内庭 41
厉兑 42
CHAPTER 4
足太阴脾经
隐白 44
大都 44
太白 45
公孙 45
商丘 46
三阴交 46
漏谷 47
地机 47
阴陵泉 48
血海 48
箕门 49
冲门 49
府舍 49
腹结 50
大横 50
天溪 51
胸乡 51
周荣 52
大包 52
CHAPTER 5
手少阴心经
极泉 54
青灵 54
少海 55
灵道 55
通里 56
阴郄 56
神门 57
少府 57
少冲 58
CHAPTER 6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60
前谷 60
后溪 60
腕骨 61
阳谷 61
小海 62
肩贞 62
臑俞 63
天宗 63
秉风 63
曲垣 64
肩外俞 64
肩中俞 65
天窗 65
天容 65
颧髎 66
听宫 66
CHAPTER 7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 68
攒竹 68
眉冲 69
曲差 69
五处 70
承光 70
通天 71
络却 71
玉枕 72
天柱 72
大杼 73
风门 73
肺俞 74
厥阴俞 74
心俞 75
督俞 75
膈俞 76
肝俞 76
胆俞 77
脾俞 77
胃俞 78
三焦俞 78
肾俞 79
气海俞 79
大肠俞 80
关元俞 80
小肠俞 80
膀胱俞 81
中膂俞 81
白环俞 81
上髎 82
次髎 82
中髎 82
下髎 82
会阳 83
承扶 83
殷门 83
浮郄 84
委阳 84
委中 85
附分 85
魄户 86
膏肓 86
神堂 87
讠意讠喜 87
胃仓 88
肓门 88
承筋 89
承山 89
飞扬 90
跗阳 90
昆仑 91
仆参 91
京骨 92
束骨 92
CHAPTER 8
足少阴肾经
涌泉 94
然谷 94
太溪 95
大钟 95
水泉 96
照海 96
复溜 97
交信 97
筑宾 98
阴谷 98
横骨 99
大赫 99
气穴 100
四满 100
商曲 101
石关 101
阴都 102
腹通谷 102
幽门 102
步廊 103
神封 103
彧中 104
俞府 104
CHAPTER 9
手厥阴心包经
天池 106
天泉 106
曲泽 107
郄门 107
间使 108
内关 108
大陵 109
劳宫 109
中冲 110
CHAPTER 10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112
液门 112
中渚 113
阳池 113
三阳络 114
四渎 114
天井 115
清冷渊 115
消泺 116
臑会 116
肩髎 117
天髎 117
瘛脉 118
颅息 118
角孙 119
耳门 119
耳和髎 120
丝竹空 120
CHAPTER 11
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 122
听会 122
上关 123
颔厌 123
悬颅 124
悬厘 124
曲鬓 124
率谷 125
天冲 125
浮白 126
头窍阴 126
完骨 127
本神 127
阳白 128
头临泣 128
脑空 129
风池 129
肩井 130
渊腋 130
辄筋 131
日月 131
京门 132
带脉 132
五枢 133
维道 133
居髎 133
环跳 134
风市 134
中渎 135
膝阳关 135
阳陵泉 135
阳交 136
外丘 136
光明 137
阳辅 137
悬钟 138
丘墟 138
足临泣 139
地五会 139
侠溪 140
足窍阴 140
CHAPTER 12
足厥阴肝经
大敦 142
行间 142
太冲 143
中封 143
蠡沟 144
中都 144
膝关 145
曲泉 145
阴包 146
足五里 146
阴廉 147
急脉 147
章门 148
期门 148
CHAPTER 13
督脉
长强 150
腰俞 150
腰阳关 151
命门 151
中枢 152
筋缩 152
至阳 153
灵台 153
神道 154
身柱 154
陶道 155
大椎 155
哑门 156
风府 156
脑户 156
强间 157
后顶 157
百会 158
前顶 158
神庭 159
素髎 159
水沟 159
兑端 160
龈交 160
CHAPTER 14
任脉
会阴 162
曲骨 162
中极 163
关元 163
石门 164
气海 164
阴交 165
神阙 165
水分 166
下脘 166
建里 167
中脘 167
上脘 168
巨阙 168
鸠尾 168
中庭 169
膻中 169
玉堂 169
廉泉 170
承浆 170
CHAPTER 15
经外奇穴
四神聪 172
当阳 172
印堂 173
鱼腰 173
上明 173
太阳 174
耳尖 174
球后 175
上迎香 175
内迎香 176
夹承浆 176
聚泉 177
海泉 177
颈百劳 178
子宫 178
定喘 179
夹脊 179
胃脘下俞179
痞根 180
下极俞 180
腰宜 181
腰眼 181
十七椎 182
腰奇 182
二白 183
中泉 183
中魁 184
大骨空 184
小骨空 185
腰痛点 185
外劳宫 186
八邪 186
百虫窝 187
内膝眼 187
膝眼 188
胆囊 188
阑尾 189
内踝尖 189
外踝尖 190
八风 190
独阴 191
气端 191
手太阴肺经
中府 10
云门 10
天府 10
侠白 11
尺泽 11
孔最 12
列缺 12
经渠 13
太渊 13
鱼际 14
少商 14
CHAPTER 2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 16
二间 16
三间 17
合谷 17
阳溪 18
偏历 18
温溜 19
下廉 19
上廉 19
手三里 20
曲池 20
肘髎 21
手五里 21
扶突 22
口禾髎 22
迎香 22
CHAPTER 3
足阳明胃经
承泣 24
四白 24
巨髎 25
地仓 25
大迎 26
颊车 26
下关 27
头维 27
人迎 28
水突 28
气户 29
库房 29
乳中 30
乳根 30
梁门 31
关门 31
太乙 32
滑肉门 32
天枢 33
外陵 33
大巨 34
水道 34
归来 35
气冲 35
阴市 36
梁丘 36
犊鼻 37
足三里 37
上巨虚 38
条口 38
下巨虚 39
丰隆 39
解溪 40
冲阳 40
陷谷 41
内庭 41
厉兑 42
CHAPTER 4
足太阴脾经
隐白 44
大都 44
太白 45
公孙 45
商丘 46
三阴交 46
漏谷 47
地机 47
阴陵泉 48
血海 48
箕门 49
冲门 49
府舍 49
腹结 50
大横 50
天溪 51
胸乡 51
周荣 52
大包 52
CHAPTER 5
手少阴心经
极泉 54
青灵 54
少海 55
灵道 55
通里 56
阴郄 56
神门 57
少府 57
少冲 58
CHAPTER 6
手太阳小肠经
少泽 60
前谷 60
后溪 60
腕骨 61
阳谷 61
小海 62
肩贞 62
臑俞 63
天宗 63
秉风 63
曲垣 64
肩外俞 64
肩中俞 65
天窗 65
天容 65
颧髎 66
听宫 66
CHAPTER 7
足太阳膀胱经
睛明 68
攒竹 68
眉冲 69
曲差 69
五处 70
承光 70
通天 71
络却 71
玉枕 72
天柱 72
大杼 73
风门 73
肺俞 74
厥阴俞 74
心俞 75
督俞 75
膈俞 76
肝俞 76
胆俞 77
脾俞 77
胃俞 78
三焦俞 78
肾俞 79
气海俞 79
大肠俞 80
关元俞 80
小肠俞 80
膀胱俞 81
中膂俞 81
白环俞 81
上髎 82
次髎 82
中髎 82
下髎 82
会阳 83
承扶 83
殷门 83
浮郄 84
委阳 84
委中 85
附分 85
魄户 86
膏肓 86
神堂 87
讠意讠喜 87
胃仓 88
肓门 88
承筋 89
承山 89
飞扬 90
跗阳 90
昆仑 91
仆参 91
京骨 92
束骨 92
CHAPTER 8
足少阴肾经
涌泉 94
然谷 94
太溪 95
大钟 95
水泉 96
照海 96
复溜 97
交信 97
筑宾 98
阴谷 98
横骨 99
大赫 99
气穴 100
四满 100
商曲 101
石关 101
阴都 102
腹通谷 102
幽门 102
步廊 103
神封 103
彧中 104
俞府 104
CHAPTER 9
手厥阴心包经
天池 106
天泉 106
曲泽 107
郄门 107
间使 108
内关 108
大陵 109
劳宫 109
中冲 110
CHAPTER 10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 112
液门 112
中渚 113
阳池 113
三阳络 114
四渎 114
天井 115
清冷渊 115
消泺 116
臑会 116
肩髎 117
天髎 117
瘛脉 118
颅息 118
角孙 119
耳门 119
耳和髎 120
丝竹空 120
CHAPTER 11
足少阳胆经
瞳子髎 122
听会 122
上关 123
颔厌 123
悬颅 124
悬厘 124
曲鬓 124
率谷 125
天冲 125
浮白 126
头窍阴 126
完骨 127
本神 127
阳白 128
头临泣 128
脑空 129
风池 129
肩井 130
渊腋 130
辄筋 131
日月 131
京门 132
带脉 132
五枢 133
维道 133
居髎 133
环跳 134
风市 134
中渎 135
膝阳关 135
阳陵泉 135
阳交 136
外丘 136
光明 137
阳辅 137
悬钟 138
丘墟 138
足临泣 139
地五会 139
侠溪 140
足窍阴 140
CHAPTER 12
足厥阴肝经
大敦 142
行间 142
太冲 143
中封 143
蠡沟 144
中都 144
膝关 145
曲泉 145
阴包 146
足五里 146
阴廉 147
急脉 147
章门 148
期门 148
CHAPTER 13
督脉
长强 150
腰俞 150
腰阳关 151
命门 151
中枢 152
筋缩 152
至阳 153
灵台 153
神道 154
身柱 154
陶道 155
大椎 155
哑门 156
风府 156
脑户 156
强间 157
后顶 157
百会 158
前顶 158
神庭 159
素髎 159
水沟 159
兑端 160
龈交 160
CHAPTER 14
任脉
会阴 162
曲骨 162
中极 163
关元 163
石门 164
气海 164
阴交 165
神阙 165
水分 166
下脘 166
建里 167
中脘 167
上脘 168
巨阙 168
鸠尾 168
中庭 169
膻中 169
玉堂 169
廉泉 170
承浆 170
CHAPTER 15
经外奇穴
四神聪 172
当阳 172
印堂 173
鱼腰 173
上明 173
太阳 174
耳尖 174
球后 175
上迎香 175
内迎香 176
夹承浆 176
聚泉 177
海泉 177
颈百劳 178
子宫 178
定喘 179
夹脊 179
胃脘下俞179
痞根 180
下极俞 180
腰宜 181
腰眼 181
十七椎 182
腰奇 182
二白 183
中泉 183
中魁 184
大骨空 184
小骨空 185
腰痛点 185
外劳宫 186
八邪 186
百虫窝 187
内膝眼 187
膝眼 188
胆囊 188
阑尾 189
内踝尖 189
外踝尖 190
八风 190
独阴 191
气端 191
前 言
小穴位,大健康,快速取用,守护健康
穴位是我们身上的“大药田”。我们身上的穴位效用多多,可养生、可保健,还能治病。穴位是气血运行的关键点,通过刺激经络、穴位,可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促进代谢、通利经络、增进健康的目的。按摩穴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驱赶身体疲劳、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最安全、最有效的“特效药”,是调理百余种常见病的最佳辅助疗法。
经络与穴位的知识是中医疗法的基础部分。快速精准取穴是开展穴位治疗与保健的第一步,穴位疗法灵不灵,全靠会不会用。如何找穴?如何用对?《零基础学会快速取穴》介绍了大量快速准确取穴的技巧,并配有非常详细、清晰的真人取穴图片,可以让您在三秒内轻松准确地找到穴位。全书共收录人体十二经络的数百个特效穴位,对每个穴位的精确定位、快速取法、功效、主治、按摩方法等要领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便于读者快速查找、使用。此外,书中介绍的每个穴位还配有准确的骨骼定位图,方便您一一对照,达到取穴不出错、一用就上手的目的。
本书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百试百灵,所提供的取穴方法经过多重验证,确保对您的健康没有损害。无论您是有专业基础的医学工作者,还是中医爱好者,相信本书对每个穴位的精细讲解,都会使您受益匪浅。当您有个小病小痛的时候,只要拿起本书随手查一查,选对穴位,用对方法,就能缓解症状,轻松祛百病,养生不求人。
腧穴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法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又叫“指寸法”,就是用被取穴者的手指为标准单位进行穴位的测量定位。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
1.中指同身寸
将被取穴者中指弯曲时,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当作1寸。
2.拇指同身寸
将被取穴者拇指关节的宽度(拇指横纹处)当作1寸。
3.横指同身寸
将被取穴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时,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当作3寸。此法又叫“一夫法”。
有时为了更便捷取穴,也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按中指关节横纹为准,定三指宽度为2寸(即“3横指”);或以食指、中指并拢,定为1.5寸(即“2横指”)。
穴位是我们身上的“大药田”。我们身上的穴位效用多多,可养生、可保健,还能治病。穴位是气血运行的关键点,通过刺激经络、穴位,可以激发精气,达到调和气血、促进代谢、通利经络、增进健康的目的。按摩穴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驱赶身体疲劳、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最安全、最有效的“特效药”,是调理百余种常见病的最佳辅助疗法。
经络与穴位的知识是中医疗法的基础部分。快速精准取穴是开展穴位治疗与保健的第一步,穴位疗法灵不灵,全靠会不会用。如何找穴?如何用对?《零基础学会快速取穴》介绍了大量快速准确取穴的技巧,并配有非常详细、清晰的真人取穴图片,可以让您在三秒内轻松准确地找到穴位。全书共收录人体十二经络的数百个特效穴位,对每个穴位的精确定位、快速取法、功效、主治、按摩方法等要领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便于读者快速查找、使用。此外,书中介绍的每个穴位还配有准确的骨骼定位图,方便您一一对照,达到取穴不出错、一用就上手的目的。
本书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百试百灵,所提供的取穴方法经过多重验证,确保对您的健康没有损害。无论您是有专业基础的医学工作者,还是中医爱好者,相信本书对每个穴位的精细讲解,都会使您受益匪浅。当您有个小病小痛的时候,只要拿起本书随手查一查,选对穴位,用对方法,就能缓解症状,轻松祛百病,养生不求人。
腧穴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法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又叫“指寸法”,就是用被取穴者的手指为标准单位进行穴位的测量定位。常用的手指同身寸有以下3种:
1.中指同身寸
将被取穴者中指弯曲时,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当作1寸。
2.拇指同身寸
将被取穴者拇指关节的宽度(拇指横纹处)当作1寸。
3.横指同身寸
将被取穴者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时,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当作3寸。此法又叫“一夫法”。
有时为了更便捷取穴,也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按中指关节横纹为准,定三指宽度为2寸(即“3横指”);或以食指、中指并拢,定为1.5寸(即“2横指”)。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