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9627080
序/杨秉辉/001
前言:看病应该先找全科医生/003
预防篇
检验报告有异常,不用过度紧张/7=003
体检发现肝囊肿要紧吗?/005
体检发现肝血管瘤会有什么后果?/007
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要不要担心?/011
谷丙转氨酶升高意味着什么?/017
窦性心律不齐要不要紧?/019
肿瘤标志物异常=患癌?/021
直肠指检是怎么回事?/023
做活检有没有风险?/025
乳腺癌的自我检查/028
胃癌筛查,分秒必争/031
早期筛查,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033
重视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036
小心幽门螺旋杆菌/039
射线照得多,致癌风险大/042
别让不良饮食习惯影响血脂/045
钙,您补对了吗?/048
呼噜声中藏危机/052
五十岁后要关注年龄相关性听力障碍/055
看小便,识健康/059
老年人跌倒不容忽视/062
哪些危险因素可造成老年人跌倒?/064
老年人谨慎防跌倒/067
生活篇
正确合理选择保健品/075
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别贪杯/081
关注老年人营养/083
便秘的防治/087
关注老年人皮肤健康/094
经常脱发怎么办?/097
警惕电子产品成为眼睛“隐形杀手”/101
电子按摩器,不当使用危害大/105
暖宝宝,您用对了吗?/108
空气污染危害不可小觑/110
老年人如何安全度夏/112
八招提高睡眠质量/116
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19
饭后宜静坐/121
高原旅行的宜与忌/123
经济舱综合征是怎么回事?/128
家中有人疑似中风,该怎么办?/131
走出洗牙四大误区/133
安装起搏器后该注意哪些事?/135
疾病篇
心绞痛不一定在“心”上/141
情绪受刺激,易胸痛心紧/143
慢性心衰的防治/145
高血压有“坏朋友”,危害会升级/147
清晨头晕病因多/150
下肢乏力要防小中风/154
中风后,康复锻炼很重要/156
手抖病因多/160
血脂异常的潜在危害/163
尿酸怎么伤害人体健康?/165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治疗/169
餐后血糖高,血管很受伤/172
老年人静脉血栓的防治/174
餐后就入睡,易患反流病/177
远离痔疮烦恼/180
得了胆囊结石,您要当心/183
别让前列腺增生影响您的生活/185
别拿腰痛不当回事/188
膝盖酸疼须防膝关节滑膜炎/190
拿什么拯救膝关节/192
当心皮肤黑色素瘤/194
留意不痛不痒的颈部肿块/197
后记/199
杨秉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上海科普作家协会名誉理事长):
谁来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呢?当然是医生。可惜中国医生太忙,一天要看上百号门诊。而且“给人一瓢水,你得有一桶水”,医生还得先把疾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才能向民众讲清楚。但在中国,资历高的医生都是专科医生,他们或精于心脏病,或长于呼吸病,专科之外的疾病知之有限。而且传统的临床医生只管疾病的诊断、治疗,不管疾病的预防。对民众而言,*需要的往往是预防疾病的知识。可喜的是这些年来情况有所好转,一是国家提倡科学普及,医务同人百忙之中努力从事科普;二是近年来我国全科医学得到长足发展,高水平的全科医学人才开始涌现。全科医学要求医师掌握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的处理,还需关心病人的心理及家庭状况,更重要的是在医疗工作中要有预防为主的理念。所以全科医生应该是*适合从事医学科普工作的人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的王健医师是我国*代资深全科医师。王医师学养丰厚,工作认真,繁忙工作之余,积极从事医学科普工作。在电台、电视台任主讲嘉宾,给报纸杂志撰写科普文章,且无任何功利之心,实属难能可贵。王医师拟将近年来所著数十篇医学科普文章付梓出版,并将书稿示我,我见其中内容涉及之面甚广,且强调疾病之预防,甚喜。内容详实可靠,文笔流畅,通俗易懂。所以相信出版后必能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后记
我所供职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创立于1994年,是全国早在三级医院建立的全科医学科,也是早面向全国开展全科培训的单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全科医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涉及内、外、妇、儿等各个领域。所谓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基层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医生。全科医生的服务涵盖不同性别、年龄及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健康问题。全科医生的工作内容不仅是治疗疾病,更重要的是在人由健康向疾病转化的过程中、疾病发生的早期(无症状时)主动予以关注,通过各种手段预防疾病。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知识面宽广,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提供综合、连续、优质、经济有效,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一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国外的全科医生能解决社区居民80%以上的健康问题。全科医生的称谓早来自美洲大陆的通科医生,是能够处理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多面手。随着时代的发展,欧洲目前仍保留全科医生称谓,而美洲,全科医生的称谓被改成了家庭医生。其实,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是一回事。需要说明的是,家庭医生并不是大家眼中只为有钱人服务的、在患者生病时到他家里提供医疗服务的私人医生。家庭医生名称的由来,在于这些医生除了关注个体外,还关注他的家庭对他健康的影响。
2010年起,我在《家庭医生报》发表科普文章。一开始是有空时试着写写,后来越写越有兴趣,至今陆续发表了近80篇。文章主题并不局限于某一个疾病,而是涉及中老年健康的各个方面,围绕老百姓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2014年起,我担任上海交通广播电台“健康小语”栏目每周的特邀嘉宾,为听众现场答疑解惑,传播健康知识;还参加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活到100岁”栏目中《如何更好地发现自己的健康问题》《看病挂号有学问,智慧病人看病六法宝》的录制,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健康体检”、IPTV网络电视“实验室报告的解读”“儿童疫苗的知识”的摄制,以及新民晚报社区健康大讲堂的演讲等科普宣传活动,乐在其中。
2017年上半年,我有缘结识了陈颖女士。在她的鼓励下,我把多年来在《家庭医生报》发表的科普文章进行整理、编排,终得以成书,在此表达我由衷的感激之情。希望更多的读者看到这些文字,从中有所得,更为关注自己的健康,切实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无病防病。作为一名全科医生,全面呵护民众健康是我不懈的追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