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518039
本书对情报分析进行了实用和广泛的研究。两位主编完美荟萃了世界公认的情报搜集与分析领域专家的文章,其中关于情报分析人员与国家安全决策者关系的章节应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兴趣。对于未来的情报分析人员,以及正在付诸努力——以便克服自由社会情报工作所面临的持久挑战——的专业人士来说,本书是一部无价之宝。——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参数》杂志(Parameters)
法律和政策都认同情报是当前(反恐)斗争的战略支撑。所以,若要深入了解开展斗争更有效的方式,每个《进程》杂志的读者都应把本书作为一部*读物。——美国海军学院《进程》杂志(Proceedings)
两位主编——罗杰· 乔治和詹姆斯· 布鲁斯——本身就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情报分析人员。他们将美国情报界重要人物的文章汇编成册,描述了二战至今美国情报分析的历史与功过。此外他们还提出了改进分析工作的许多建议,以降低过去几年常被媒体诟病的“情报失误”再次发生的可能……可谓是“象牙塔遇见了詹姆斯· 邦德”……对于那些想在下次危机发生前有效“连点成线”的人来说,这本书值得一读。——美国《海军战争学院评论》杂志(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情报分析的巨大成功和重大失败比比皆是。本书深刻剖析了这两者背后的因素,并就如何正确分析、有效为决策者服务以及保持公正,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和见解。各位撰稿者是各领域当之无愧的专家,我相信他们对情报技巧的贡献是持久有益的。——美国前国防部长、前中情局局长 罗伯特·盖茨(Robert M. Gates)
面对涉及国家安全的广泛议题时,分析人员应如何搜集、评估和解读信息?本书出色审视了分析人员应发挥的作用,勇敢进行了自我批评。情报界的工作人员和所有被情报部门支援的人,都应该阅读本书。——美国前国家情报总监 麦克·麦康奈尔(Mike McConnell)
本书全面深入地检视了情报分析的本质、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方法,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令人印象深刻。各位撰稿者完美地将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思维结合起来,阐述情报工作的心理、政治和官僚背景。它既能指导各个职业阶段的政府分析人员,也能令行业外观察人士大开眼界。其详尽程度,其他书均无法媲美。——哥伦比亚大学战争与和平中心主任 理查德·贝兹(Richard Betts)
……本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指南。它成功地将情报一线和学术研究两者的经验教训结合在一起。——克里斯托弗· 安德鲁(Christopher Andrew),英国军情五处官方史学家、剑桥大学教授
罗杰· 乔治和詹姆斯· 布鲁斯在书中汇聚了现代情报分析的研究精华,精选了美国情报界“超级巨星”们的重要论述,是情报工作专业化过程中一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认真研究情报的学者和从业者应人手一册。——珍妮弗· 西蒙斯(Jennifer Sims),美国负责情报协调的前副助理国务卿
(击毙本·拉登)极好地展示了情报搜集、情报分析和军事行动三者的融合。——罗伯特·盖茨(Robert M. Gates),《60分钟》节目(Sixty Minutes),2011年5月15日
正如前情报分析人员、中央情报主任和国防部部长罗伯特·盖茨所言,作为搜集情报和开展行动之间不为人注意的一环,情报分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分析做得好,行动或政策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也较高,反之亦然。如果你的工作是提供情报分析,那么你一定有强大动力把这件事做好。这本书就与做好情报分析有关。做好情报分析很难,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但好的分析人员常常能克服困难。他们经过扎实的培训、教育和工作历练,甚至在成长为专业人士的过程中经受了分析失误和其他“关键教训”的洗礼,才得以提高做好分析的概率。本书撰稿者都经历过这一过程。什么是分析 分析,不论好坏,指的是判断、预报和洞察,逐一解释如下。 判断(judgment):在最近一份权威研究中,分析被定义为“一种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出判断的活动”。这种判断是基于不完全和不确定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或推断,在一定范围内可能正确(但正确率谁也无法真正确定,往往也并不说明),也有可能错误。分析性判断在表述时可以给出一定的可能性(譬如“有70%的可能……”)或说明有多大的把握(“我们对……有一定的把握”),但通常并不说明可能性或把握。情报分析人员得出奥萨玛·本·拉登(Osama bin Laden)藏身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Abbottabad)一处隐秘院落的结论,并预报在抓捕行动时他仍会藏身于此,这正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当时谁也没有确凿的结论性证据,证明那个院落就是本·拉登的藏身之所,或证明突袭进行时他会在那里。这些都是判断,而得出这些判断的过程就是分析。这一分析要部分归功于良好的情报搜集,后者的可靠性对突袭行动的成功至关重要。在本章的后面,我们还将谈到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判断的两个例子:一个是对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Cuban Missile Crisis)期间苏联核导弹战备状态的判断,另一个是对2002年伊拉克境内是否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判断。在第一个例子里,分析工作做得很好;在第二个例子里,分析工作很差劲。在本书中,所有作者都尝试阐释如何把分析做好,同时避免低劣的分析。 预报(forecast):预报是对未来的判断。预警情报(warning intelligence)主要包括预报——但不是预言。决策者和军方领导等情报用户(customers of intelligence)更关心将要发生什么,而较少关心已经发生了什么,因为后者已于事无补。通过政策主张和军事行动,他们要未雨绸缪:要么削弱威胁,要么强化美国的国家安全。所以他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将要发生什么,而不是已经发生了什么。提供正确预报的情报分析可以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做出正确的预报很难,预报的结果也常常是好坏参半。举例来说,美国在中东的某个可靠盟友即将被充满敌意的反美势力推翻,决策者如果事先不知道这一点,就不可能采取行动加以防范或平息事件的影响;1979年发生在伊朗的情况就是这样。关于2011年“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有些情况得到了准确预报,有些则没有。尽管如此,决策者还是常常可以成功地获得预警,比如1967年的阿以战争、印巴间的军事对峙,以及南斯拉夫的解体——这些案例中,情报分析人员都向决策者提供了准确有用的预报。通常,分析人员用情景想定(scenario)进行预报时成功率会高一些。每种情景还附带相应的预警指标(indicator),有助于决策者预估可能的结果,并假定不同政策选择的效果。 洞察(insight):当情报用户收到包含新观点的分析,或者这一分析能让他们从一个新角度考虑某个难题(即便分析本身不提供任何新信息)时,他们都会赞赏分析带来的这种洞察。分析性洞察更注重事件发生的背景,而不是事件本身。举例来说,如果决策者和军队指挥官能够通过一份材料知道一场常规战争(conventional war)何时会演变为反叛乱战争(counterinsurgency war)——就像2003年伊拉克发生的那样——那么这份材料所做的洞察就是深入的。他们越早获得这样的深入洞察,就越能更好地应对形势变化。可惜在政治和军事领导人的决策过程中,关于伊拉克战争演变为反叛乱战争的洞察并未及时发挥作用。事实上,提交该分析的时间要远早于做出相应反应的时间,这反映出情报分析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决策者并不一定会采纳情报。他们做决定时会基于许多原因,有时即便是最好的情报也无法改变决策。后面,我们还要深入阐释情报与决策的复杂关系。这种关系影响着情报用户是否采纳分析人员做出的判断、预报和洞察。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