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822722

《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战争战役层级发展史》是美国陆军部历史咨询小组委员会(the Historical Advisory Subcommittee of the Department of the Army)现任主席罗伯特·M.奇蒂诺(Robert M. Citino)获奖之作,曾荣获美国历史协会(A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2004年度“保罗·伯索尔”奖(Paul Birdsall Prize),该奖项是欧洲军事及战略历史领域的重要奖项,并于2005年荣获美国军事历史学会(Society for Military History)“杰出图书”(Distinguished Book Award)奖。
本书是战争战役层级专著,被华盛顿时报(Washington Times)描述为“美国军事学院学生必读经典”,
从二战、朝鲜战争、阿以战争、印巴战争、两伊战争、伊拉克战争等20世纪下半叶的重大军事行动审视战役层面的交战艺术,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思路清晰的战役层面详细视图。
《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战争战役层级发展史》分析了从二战到现在的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其细节的详细程度惊人,并以此进一步佐证了在战役层面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难度。罗伯特·M.奇蒂诺提供了大量实际战役的详细分析,描述了闪电战的成与败、韩国和联合国部队在拥有技术和空中优势的情况下如何一败涂地、以色列在连续战争中所取得的辉煌胜利(直到1973年阿拉伯国家终于掌握了战役层级作战的手段),并讲述了美军在越南的崩溃,以及美军如何以惊人的方式塑造了自己的“战争学说”。除大国冲突外,奇蒂诺还分析了1971年印度军队如闪电般攻入巴基斯坦的战例,以及两伊战争中毫无意义的“流血”行为。本书的一个观点是——战役性胜利更多的是“软性因素”所致,而非技术本身。和《寻求决定性胜利》一样,《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 : 战争战役层级发展史》一书关注的是“战术”(营、连、班在战场上的行动)与“战略”(各交战国政治—军事领导领域)之间的战争层级——德国军队一贯强调战争中通常被称之为“战役”的这一中间层级,而我们也许可以将涉及“军”和“师”的行动描述为“战役”,而非“战斗”或“战争”
引言
走向第二次世界大战:寻求决定性胜利
寻求不可能的事:德国在二战中的战役失败,1940—1942年
盟军寻求决定性胜利
不再被遗忘:朝鲜战争
阿以战争
作战成功与失败:印巴战争(1971年)和两伊战争
美国陆军:崩溃和重生
战争中的美国陆军:沙漠风暴
总结
参考资料
名家书评:
虽然现代战争中出现了很多新战术,但战争规则始终保持不变。在《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战争战役层级发展史》中,罗伯特·M.奇蒂诺分析了从二战到现在的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其细节的详细程度惊人。大多数历史书只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奇蒂诺却会告诉你这些战争如何发生、如何变化、如何收场。奇蒂诺叙事语调使这本书阅读起来既轻松又有趣,同时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佐证材料。对于对20世纪历史、军事历史或现代战争研究等选题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读的佳作。
——亚马逊读者
一部精妙又重要的佳作,娴熟的文笔间透露着作者对相关战役的详尽研究和对相关论述的精美平衡。罗伯特·M.奇蒂诺是一位写作经验丰富的军事历史学家,他精辟地审视了“交战艺术”——从这一概念诞生到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期间经历的种种成与败。这是所有美国军事学院学生的必读经典。
——华盛顿时报(Washington Times)
任何一个希望成为指挥官的人都需要一本军事理论方面的案头书。《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战争战役层级发展史》这种层次的作品代表了已故的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所提到的“案头书”,我们都需要继续加深对战争艺术和科学的认识。
——《装甲》(Armor)杂志,美国陆军专业期刊,于1888年创立
奇蒂诺以其生动、精辟且观点尖锐的论述,让《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战争战役层级发展史》成为一本对研究战史的人来说非凡且精彩的著作,他强调了“软性因素”的重要性和决定性胜利的难以捉摸。
——安德鲁·J.巴塞维奇(Andrew J.Bacevich),作品有《美利坚帝国》(American Empire)
《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战争战役层级发展史》对当下美国军事理论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重要的决策参考,它使人们重新关注战争战役层级在军事思想中的核心作用。
——詹姆斯·S.科鲁姆(James S.Corum),代表作《闪电战根源:汉斯·冯·西克特与德国军事改革》(The Roots of Blitzkrieg: Hans von Seeckt and German Military Reform)
奇蒂诺对战争学说的分析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挑衅性。愿意详细研读这些著作的士兵会偶感烦躁,更多的时候却会因回想到自己的缺点而感到尴尬,但这并不会影响他们享受持续的逻辑论证所带来的刺激的阅读体验。
——《参数》(Parameters)杂志,由美国陆军战争学院(United States Army War College)出版的学术期刊
由一位精明的军事历史学家进行的精彩调查。
——乔纳森·M.豪斯(Jonathan M.House),作品有《二十世纪联合军备战》(Combined Arms Warfa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有趣的著作,内容丰富且富有洞察力。
——安德鲁·F.克雷皮内维奇(Andrew F.Krepinevich),《陆军与越南》(The Army and Vietnam)的作者
1940年5月20日晚上7点,第一支德军车队隆隆驶入了位于索姆河河口的法国城镇阿布维尔——这是海因茨·古德里安将军率领的第19装甲军第2装甲师的先遣部队。虽然此时的欧洲正处在一场大战中,但阿布维尔镇却显得很平静。空中偶尔会出现一架联军的飞机,但法国人却并没有在这里组织抵抗。当晚稍晚一些的时候,第19装甲军第2装甲师辖下的“施皮塔”营(以该营营长的名字命名)从阿布维尔镇出击,赶往20千米外,大西洋岸边的努瓦耶勒,并兵不血刃地将其占领。该营的士兵们非常疲惫,但却兴奋不已——他们有理由为之激动——他们刚刚完成了现代战争史上最大胆的一场机动。作为德军一支庞大装甲力量的组成部分,他们克服了阿登森林崎岖蜿蜒的小径——在这之前,德军的装甲大军已于5月13日在色当突破了法国人虚弱的防线。自那时起,“施皮塔”营便全速前进,几乎未受到任何干扰,就已穿过驻扎在比利时的庞大英法联军后方。在短短十天的行动中,施皮塔的部下就前进了约合321千米,实际上,第十天凌晨,他们就已经完成了最后约96千米的行程。“施皮塔”营到达阿布维尔和努瓦耶勒后,给北面的盟军造成了没顶之灾——英法联军陷入重围,被隔绝在法国的补给基地之外,围绕其四周的不是德国军队就是大海,因而很快就将覆灭。
施皮塔中校无疑知道他刚刚参与了一场胜利的战斗,但他也许没有意识到,他率部从阿登冲往努瓦耶勒,预示着军事史上一个新世代的来临。德国军队上层人物却对此心知肚明,比如装甲集群司令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将军就指出:
赶往海边的途中,一名参谋交给我一份从法国广播电台抄录的消息,广播中说据守默兹河的法国第6集团军司令已被解职,吉罗将军奉命控制局面。就在我阅读报告时,门开了,一名帅气的法国将军被领了进来。他自我介绍:“我是吉罗将军。”随后又告诉我他是如何乘坐一辆装甲车去寻找他的集团军,却发现自己已身处我军部队中——我们到达的位置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克莱斯特以一种多少有些轻描淡写的姿态得出结论:“这从侧面体现出了‘对方’对我们的到达深感意外。”
事实上,德国军队刚刚完成的行动,是几十年来世界上没有哪支军队能做到的事情。德国人以“黄色方案”为代号实施的法国战役,是交战双方的策划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反复尝试,但却始终未能如愿的作战行动。北面的佯动,南面精心伪装的主要突击,以德军参谋人员所说的合围战将一整支敌军包围,并通过一场天衣无缝的战役歼灭敌人整个野战力量,且自身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种事情似乎属于一个已然消逝的时代,例如伟大的赫尔穆特·冯·毛奇元帅、拿破仑皇帝,甚至是“勇士之王”腓特烈大帝的时代。简而言之,这是一场决定性的胜利,这种胜利近来已变得非常罕见。一位德国军事分析家认为这场胜利不啻为“当代奥斯特里茨”,该战役标志着“军事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黄色方案”的成功让世人为之感到震惊是可以理解的。七十多年来,整个世界上都没出现过这种事。从十九世纪末起,当两支大军发生冲突时,相持不下已成为可预料的结局。布尔战争、日俄战争、巴尔干战争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些战争中的一次次战役都与双方指挥官设定的目标相距甚远。所谓的胜利通常是一场消耗战的胜利,随之而来的是筋疲力尽的和平。这些僵持战的代价太过高昂,以至于往往会导致战败国陷入政治和社会革命,例如1905年和1917年的俄国,以及1918年的奥匈帝国和德国。
“黄色方案”与那些相持不下的战役不同,这个巧妙的计划由一支高度机动性与极其灵活的军队所执行的,而率领这支军队的军官们了解新技术(特别是坦克和飞机)的潜力。这场战役不仅彻底改变了全世界所有军队的作战方式,也改变了他们策划战争的方式和对战争目的的期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德国人只用10个装甲师和10个摩托化师(这仅占他们为西方战役所动员的100多个师中的一小部分)便实现了这场不啻为重建军事艺术的变革。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