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5356174
推荐语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当观察到成人与孩子眼中的世界,如此不同的时候,除了发出这句感叹,我们也终于能明白——那就是教育所能做到的,一定不是让孩子抛弃自己的世界。站在这个意义上的爱,便是一种修行之旅,不再是释放、而是收敛。当思维成功转入的时候,我们便能够成为孩子的同类,共同支撑起孩子心灵的成长。值得庆幸的是,这本书不仅真实的指明了这一点,而且详尽的告诉了我们转变的方法和实践之路。
——陕西清大研学 创始人 杨阳
老师信琳,崇德尚品;著书立说,治学严谨;理论实践,统一知行;谆谆教导,醍醐灌顶。
——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专家级内训师 傅善彬
执拗是太多父母在育子中绕不开的心结,放下执拗真是一语中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打开书,分享阿廖老师难得的经验和智慧思考。
——心理咨询师、曼陀罗治疗师 张晓蓉博士
教育,不仅能传授知识,更能提高个人修养,增加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并不断提高自己,我想这也正是教育赋予我们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功课是一生中*复杂也*不可逃避的。有些父母,终其一生,好像也没有参透这其中的智慧。《放下你的执拗,孩子可以更优秀》这本书从很多现实案例分析了父母强加在孩子身上的想法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以及父母在传递“爱”时的方式孩子的真实看法。西方先贤曾提出三个问题:“我从哪来?我是谁?我要去哪?”影射了当前教育的缺失与悲哀。亲子教育的意义就是培养孩子茁壮成长,让家长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这也正是作者的初衷。
——王荐举,笔名峦山,陕西作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硕士生导师
秉持“个体经验的梳理和总结”的思路与态度,通过再现一个又一个的真实场景,全程复盘那些与孩子互动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并由以下章节逐一展开:
*章 家长执拗的六种表现
第二章 放下执拗的六条路径
第三章 放下执拗的六大实践场景
第四章 放下执拗的十大理念及其实践方法
第五章 十种常见情形的实践建议
绝大多数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有着许多困惑的家长,真正烦恼的根源在于两个字:执拗。即作为家长的你,已经完全被“习惯性的认知和行为”所绑架,深陷泥沼而不自知。
“你的孩子毕竟是你的孩子”,丝毫“立竿见影”或者“一劳永逸”的希冀和念头都必将是枉然;
作为家长,你并不需要熟稔多少精深的亲子教育理论,真正关键和有效的是“爱的恰当节奏、爱的适时传递、爱的尺度把握”;
只要你真正关注并切实把握那些“关键时刻”,必将踏上“重塑亲子互动模式”的全新之旅!
目录
导读 1
自序 3
目录 6
第一章 家长执拗的六种表现 9
一、爱,沦为绑架的工具 9
二、关心,严重错位 19
三、尊重,心口不一 23
四、专断,忽视孩子的权利 28
五、跟风,无视孩子的未来 31
六、陪伴,并未用心 35
小结:成为体面的家长 38
第二章 放下执拗的六条路径 42
一、直面身处的环境 42
二、掌握孩子成长的规律 47
三、勇于承认曾经的不堪 52
四、用心觉察孩子的状态 56
五、悦纳孩子的“粗心” 63
六、开放秘密花园 66
小结: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69
第三章 放下执拗的六大实践场景 72
一、学业成绩:少一点操劳 72
二、行为习惯:多一点示范 76
三、个性养成:少一点惩戒 94
四、孩子的世界:多一点交流 100
五、兴趣爱好:少一点干涉 106
六、当下与未来:多一点学习 113
小结:成为孩子的榜样 122
第四章 放下执拗的十大理念及实践 126
一、尊 重 126
二、平 等 129
三、耐 心 132
四、包 容 136
五、坦 诚 139
六、信 任 140
七、陪 伴 143
八、力 行 145
九、发 现 147
十、沟 通 152
小结: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170
第五章 十种常见情形的实践建议 172
一、无法经常在家,怎么办 172
二、如何引导孩子做改善 175
三、如何消除孩子的不安情绪 177
四、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怎么办 178
五、孩子粗心马虎,怎么办 179
六、总是与同学闹矛盾,怎么办 182
七、遭到老师无端批评,怎么办 183
八、怎么处理孩子的过分要求 184
九、如何与孩子达成共识 189
十、孩子磨蹭时怎么办 191
小结:爱,应该无处不在 194
后记 195
自序
孩子,我相信你
之所以用这样一个题目作为本书的序言,是因为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是我与孩子每一次的沟通、互动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句式。
无论是孩子面对一些选择的时候,还是孩子面对一些困难需要加倍努力予以克服的时候;
无论是孩子遭受一些挫折或者委屈需要帮助其调节、梳理情绪的时候,还是在孩子取得一些成绩或者某一方面的突破需要进一步鼓励的时候,基本都会以“我相信你……”这一句式开启或者结束每一次的交流和谈话。
这也是在年龄差距高达12岁的两个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作者唯一不变和共同的经验做法。至少截至撰写本书这个时间点上的实际情形看,还是有着让人欣慰的成果。
1996年出生的女儿,即便历经不同地域和办学条件的四所小学、两所初中、两所高中的辗转求学,最终还是以雅思8.5分,其他学科平均接近95分的优异成绩,成功地拿到了加拿大排名前十的5所大学的6份不同专业的、带有不同金额奖学金的入学OFFER……在作者开始撰写此书的时候,她刚刚结束在苹果公司旧金山总部8个月的带薪实习回到滑铁卢大学继续学业……
而2008年出生的儿子,似乎走了一条与他姐姐完全不同的成长之路——除了学业功课之外,尚在小学四年级的他,已经先后完成并通过了英皇乐理五级、中国音协钢琴业余十级、武汉音乐学院爵士鼓业余八级等认证考试,并且已经获得了武术套路省级运动员的称号……而这些成绩的背后,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一个——在幼儿园中班就萌生“做一名优秀的艺员”的念头,迄今为止从未有过丝毫的变化或者动摇……
之所以略有“炫耀”嫌疑地记述这些成绩,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即便是同胞所生的姐弟俩,即便家长有着同样的期待——让他们更优秀,也会因为天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因为成长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不同,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成长道路。
而我念兹在兹地提到“我相信你……”这样一个沟通句式,其核心本质在于,自始至终都在向孩子传递一个确定无疑的信息——“孩子,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爸爸、妈妈毫无条件地尊重你,并给予你最大限度的信赖和支持!”
假如我们愿意承认并相信这一句式蕴含着上述信息,进一步剖析、体悟“我相信你……”这一句式背后的“难言、未言”之意,正好吻合基于人类普遍心理活动机制所衍生出来的一个重要观念:引导并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承诺”,将能够有效地激活其内心深处的“崇高感”,从而生发出其兑现“自我承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促进其行为实践。
所以,切实并且长期坚持践行这一理念,至少从实际效果看,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正向反馈,包括:
(1)能够与孩子建立宽松、坦诚的交流场景,进而逐步形成开放、自由,没有禁忌的家庭沟通氛围。
(2)能够逐步树立并强化孩子的自信心,从而逐步养成一些直面困难和挑战的品性。
(3)能够帮助孩子逐步学会自主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对应的责任和可能的后果。
(4)能够有效地触发孩子的内在驱动,并逐步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正所谓“与其纠缠与孩子当下的某一状态,不如从培养孩子更多的良好习惯着手”——很多相关领域的专家也一再发出这样的倡导。
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真正有效的亲子教育应该是能够充分“激活孩子的内在驱动”。而要切实落实这一宗旨并达成这一目的,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是不可或缺的:
一是方向。
即作为家长,是否已经清楚确立了基于孩子更长远未来的培养方向?
二是原则。
即作为家长,是否围绕孩子未来成长与发展的方向,建立了一些基本的原则——也就是“底线”——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行为都不能僭越的明确规定——在本书后续的相关章节会有详细的探讨和论述。
与此同时,作为家长,还需要意识到并清楚认知的是,虽然“我相信你……这是一个看起来非常简单的沟通句式,但是,要真正落实在每一次具体场景的沟通和交流中,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以下两个前提的保证和支持更是不可忽视的必要条件。包括:
(1)在认知上,作为家长,你是否在心底深处认同以下观念?
——“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并且拥有被尊重的权利”;
——“孩子具备对其所需要面对的各种事情做出选择和判断的潜在能力”;
——“孩子有足够的自我纠错和自我改善的潜在能力”;
——“孩子具备天然的是非判断的潜在能力”;
——……
(2)在实践中,作为家长,你是否愿意并且切实做到“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正是基于上述的实践体认,我愿意并且相信,通过再现与孩子互动成长过程中的真实场景,聚焦那些关键时刻,复盘并详细剖析沟通、交流环节的具体行为及其背后的核心理念,至少可以为同样身为家长的你,提供一种观察和思考的视角,作为调整和改善你与孩子互动成长实践时的借鉴和参考。
唯如此,本书方可彰显其本有的价值。
因为我始终相信你对孩子那份浓浓的爱和殷殷的期待都会变成现实——你的孩子远比你想象得更加优秀!
第一章 家长执拗的六种表现
一、爱,沦为绑架的工具
从本意上,作者并不愿意也无权去质疑,“父母(家长)爱孩子”这一几乎脱胎于天性的“自然法则”,但是,发生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现实故事,至少值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在确信“爱孩子”的基础上,再深入追问一下自己以下这些更加具体的问题,包括:
(1)你是否以爱的名义,强行干预或者深度介入过本属于孩子自己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
(2)你是否认为,只要能够满足孩子的任何诉求就是爱的表现?
(3)你是否认为,对孩子的爱,就是为孩子设计一条你认为正确的人生成长道路?
(4)你是否曾经或者始终坚持认为,只要是为了孩子,家长可以做出任何让步,甚至牺牲自己的健康、工作,乃至事业都是应该或者值得的?
(5)你是否认为,屏蔽一切你的认知评价体系中的负面信息,继而为孩子营造一个无菌、真空的成长环境就是爱?
(6)你是否认为,持续不断地向孩子呈现你的认知评价体系中的成功榜样,就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就是一种爱的表现?
以上六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所谓简单,指的是从问题形式上看,似乎只有“是”或者“否”的选择;而真正复杂的地方在于,每一个问题背后都会涵盖或者涉及无数个场景中的具体行为和做法。
所以,这些问题的核心本质在于,当家长声称自己多么爱孩子的时候,更需要理性思考并询问自己的是,到底应该借助什么样的具体方式,或者通过什么样的表达形式向孩子传递你的爱?
为了便于你思考上述问题并尽可能做出更加符合爱的本质的判断,作者先记述以下两则听闻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可以取一个题目叫作《妈妈的“爱”让我无地自容……》。
有一位来自江西某一乡镇的女孩,暂且称她为小青吧。
小青和许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在一所普通的大学毕业之后,凭借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努力,几经辗转,终于在深圳谋得了一份行政文员的工作。
起初,小青的妈妈看到女儿能够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立足下来,还颇为自豪地跟身边的亲戚朋友念叨,说起自己的女儿也是一脸满足,甚至可以说有些许得意。
但是,如此和谐、温暖的家庭生活画面仅仅持续了三年多,就被她的妈妈硬生生地毁掉了,而且毁得“理直气壮、义正词严”。
记得是小青在那家公司工作到第三年的某一天,作者忽然接到她带着哭腔的电话,她要离开那家公司重新找一份工作……正当我试图安抚、劝慰她要慎重考虑这一决定(因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此时的小青已经晋升为该公司行政部的主管了)的时候,小青才极为无奈,甚至无力地道出她要离职的原因。
原来,在前些日子母女俩日常通话的过程中,小青只是无意间抱怨了一句:“现在工作各方面都很顺心,只是薪水有点偏低。”……小青一再向我强调只是无意,甚至有点向妈妈撒娇的意味,没有想到的是,这样一句无关痛痒的抱怨,竟然刺激了她妈妈威力无比的“母爱”——在小青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辗转打听到了小青直属上司的电话,并在电话中为女儿打抱不平,要求公司给小青加薪。而小青呢,竟然还是因为她的上司跟她开玩笑,说她妈妈多么厉害之后追问之下才得知!
当我试图以同辈身份与小青的妈妈沟通这件事情的时候,小青的妈妈坚持认为,作为母亲,在女儿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就是要帮她!这是关心她!……只是,我并没有等她再强调她多么爱她女儿(小青)的时候,就匆匆结束了这次沟通……
作者不确定有过上述如此极端行为的家长有多少,但是,作者在各地讲课所接触的工作圈子和身边的亲朋好友,以及社群邻居的圈子当中,有类似强行干预或者深度介入属于孩子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行为的家长不在少数。
在此,作者并不想从理论层面去论述,家长的这种行为有多么的不合适或者不恰当。只是作为家长,是否可以换个思路问问自己:假如有人也同样强行干预或者深度介入你的生活、学习或者工作,你是否能够接受?你是否愿意接受这份“爱”?
家长对孩子的爱,到底应该给孩子一种安全、温暖、快乐、自在、放松的感受,还是应该给孩子一种压抑、无奈、拘谨、无力的感受?
第二个故事,来自某大型国有企业的一位培训经理的转述。
作者想取一个故事题目叫作《父母的“爱”让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故事的主人公暂且称呼为小李吧,父母均为新疆某兵团的团级干部。
小李以自己非常满意的成绩,毕业于西安一所985高校,因为大学四年的生活,完全适应了西安的各种环境,并且凭着自己比较优秀的学业成绩和各种努力,已经在西安找到了一份自己比较心仪的工作。
正当小李兴奋地向家中父母汇报之后准备报到上班的时候,他不但没有收到父母的祝福和鼓励,反而是一份不能质疑、不能抗拒的命令:必须回去父母所在的兵团,因为已经为他安排好了去一家大型国企在当地的分公司上班!
起初,小李还试图想说服父母让其留在西安工作,可是,父母一番“这都是为你好、你一个人在西安受欺负了怎么办?不在身边照顾你会让父母很担心!国企多好,我们又有积攒多年的人脉……”的轮番轰炸,加上“我们就你一个孩子,你就忍心把我们扔下不管”的撒手锏,小李最后只好“乖乖”地回到父母所在的兵团。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不算太糟糕。
可是,小李回到兵团之后,依照父母的安排去了那家大型国企,还没等到正式上班,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时候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那位培训经理转述,当她看到小李在新人培训班的状态时,真的非常心疼——因为那是小李完全没有兴趣的一个行业,专业也完全不对口。更加糟糕的是,四年大学生活都在西安度过,已经完全无法适应兵团当地的各种环境(包括人际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加上新人培训的高强度训练节奏,第三天就生病进了医院——不是一般的感冒发烧,而是整个头部莫名其妙地长了很多类似湿疹的大大小小的孢,直到长达半个月的新人培训结束,小李还在医院住着……
我并没有去追问小李后来的状况,只是那位培训经理转述,有一次她到医院去看望小李,小李很沮丧、很无奈地告诉她:“我现在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物……”
作者无意责怪或者批评小李父母的独断专行,更不愿意去质疑这对父母对孩子的“爱”——只是想与翻阅至此的你——我亲爱的读者朋友一起,尝试问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
——家长是不是一定要给孩子一条自认为正确无比的人生(或者职业)道路,才足以表达或者释放对孩子的爱?
——家长是不是只要以爱的名义,就可以替代孩子做任何的选择和决定?
——家长是否需要考虑孩子是否能够承受那份“浓得化不开”“如山峦般厚重”的爱?
——家长对孩子的爱,到底应该是包容、祝福、鼓励,甚至放手,还是应该责令、担忧、收复,甚至钳制?
上述两则故事中作为主人公的两位家长眼中的孩子,一位已经工作了三年多、一位大学刚刚毕业——但都已经是成年人了。一位来自普通家庭,一位来自干部(中产)家庭,表面看起来只是一个个案,但是,在千千万万个家长中间,在千千万万个孩子,尤其是还未成年的孩子中间,类似的故事难道不值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再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心中对孩子那份自称“正当无比、理所当然”的爱吗?
在此,作者分享一个与女儿在小学期间的互动片段。
因为作者工作的原因,女儿先后在老家赣州、深圳就读过三所不同的小学。等到三年级转学到上海的时候,这已经是女儿在小学阶段就读的第四所学校了。
后来,由于搬家之后离学校太远(单程公交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又不忍心再次给女儿转学,只好让她在五年级的时候作为寄宿生住在学校——每周五放学回家,周日晚上或者周一早上再返回学校。
记得是冬季的某个周一早上(因为实在想让女儿在家多待一些时间),为了赶上学校的早自习,女儿只能天还未亮透就起床洗漱,赶早班车去学校……其实,只要是为人父母,相信都会心疼。
而真正心疼的是后面发生的一件小事:
大约女儿出门下楼之后五分钟左右,枕边的电话就响起来了,我接起来问女儿有什么事情?女儿告诉我说,她忘了一点东西,但她接着又说:“算了吧,还是我自己回来拿……”这个时候,她妈妈要求我起来帮女儿送出去,我狠狠心还是拒绝了,甚至连她妈妈要自己去送也被我阻止了(为此我们夫妻俩还小吵了一架)。
后来我问女儿:“为什么当时不要求我们帮助她送出去,而是选择自己跑回来拿忘记带的东西。”女儿还略带委屈地说:“爸,我提出要求你会答应吗?”
的确,即便到现在为止,除了想起来还会有点心疼之外,我也仍然坚持认为这样的做法,才是对女儿真正的爱——直到她在海外上大学时,我们再次提及这件事情的时候,女儿才真正体会到这份用心,我也收到了来自女儿内心深处的谢意!
之所以记述这样一件小事,是因为就作者的认知而言,家长(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有以下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表达方式:
第一个层次是,基于当下的、情绪层面的爱。比如日常的问候、交流,以及拥抱、亲吻等。
第二个层次是,基于身体、心理健康关切层面的爱。包括身体不适或者生病时的饮食、起居照料和呵护,以及及时发现孩子的不同情绪状态并予以关切等。
第三个层次是,基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乃至一辈子的品性养成的爱。
这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建立一些行为原则和底线,并在孩子因为触犯原则和底线的“装可怜”的时候,能够理性,甚至“冷血”地坚持。
表面上,家长向孩子表达前面两个层次的爱,应该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你只需要陈述你观察到的事实或者孩子的某些表现,然后向孩子表达你的关切即可。包括:
当孩子取得某些成绩的时候,及时送上一句赞美,“爸妈很高兴看到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这样一个好成绩”之类;或者在孩子碰到某些挫折和困难(包括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或者其他事情完成得不是很好等情况)的时候,及时送上安慰和鼓励说:“爸妈知道你已经尽力了……没关系……我们一起看看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爸妈和你一起努力,一起加油”之类。
可是,很多的家长却在这种关键时刻画蛇添足,眼里看不到孩子的努力和成长,执意去挑孩子的不足之处,甚至忍受不了与别人家孩子的某些差距。其中,很多家长常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你看看人家的孩子”和“这都是为你好”,就足于完全消解,甚至对冲掉家长此前对孩子所做的很多“真正关切和爱”的举动。
总的来说,父母对孩子在前面两个层次的爱的表达和传递上,应该把握的一个重要原则和尺度是:重事实,少判断。意思是,无论孩子的表现触发了我们的正向情绪还是负向情绪,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而不是急于针对事实去做出你认为正确的判断。
一起来看看下面两种常见情形下,不同思路和方式的交流互动:
情形一:孩子测验、考试成绩不理想。
——“××,这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是吗?……你知道什么原因造成的吗?……要不要爸爸、妈妈和你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如果知道原因,以后是不是就能够避免类似的问题发生?……爸爸、妈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够做得更好,你觉得可以吗?……”
——“××,这次的成绩怎么这么差?……就知道你上课又不专心听讲……又是这么粗心……考完肯定没有好好检查……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下次还这样,看我怎么收拾你……”
情形二:转季或者平时天气变化,孩子不听及时添减衣物的建议,生病了。
——“××,是不是很不舒服?告诉爸爸、妈妈哪里不舒服,好吗?……没关系,一会儿吃点药(去看看医生),很快就好了……生病了是不是很难受?你觉得爸爸、妈妈会难受吗?……以后愿不愿听爸爸、妈妈的建议?……”
——“××,你看看你,又不听话……这下好了吧?每次都这样,好像爸爸、妈妈会骗你似的……下次再这样,我们就不管你了……”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以上哪种交流互动的方式,恐怕都源于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爱,问题在于孩子是否能够真切地感受得到?孩子是否真正理解和接受这种关心和爱的表达?
所以,明代晚期著名学者吕坤(1536—1618)所著的语录体、箴言体的小品文集《呻吟语》中关于孩子教育的“七不责”训诫,实在值得很多家长谨记在心。包括: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至于第三层次“基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乃至一辈子的品性养成的爱”,在作者的观察来看,更是很多家长完全缺失的一门功课。
先来看看一个屡见不鲜的情形:
当孩子比较小的时候,走路摔跤或者与一些障碍物磕磕碰碰,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可是,很多家长的做法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几乎都是本能地抱着孩子,然后对着地面或者其他障碍物说:“这地不好、这桌子很坏……把我们宝宝弄痛了……”——我不否认任何家长看到孩子有伤或者痛都会心疼,但是,孩子的伤或者痛真的是由于地面或者其他障碍物造成的吗?稍有理性的家长都很清楚,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自己不小心造成的!既然如此,为什么竟然为了“心疼”孩子,把原因迁移(怒)到无辜的地面或者障碍物上呢?受这种影响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怎么可能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呢?一个连对自己的行为都无法(或者不愿)承担责任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在未来成年之后去面对更多、更复杂的事情呢?
所以,作者认为,家长对孩子真正的、能够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爱,是第三层次“基于孩子更长远的未来,乃至一辈子的品性养成的爱”。
这些品性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责任和担当)”“兑现自己承诺过的事情(诚信)”“遵守交通法规和其他相关的明文(规则意识)”“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借用别人的财物及时归还、得到别人帮助表达谢意等(公民意识及尊重他人意识)”“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完(意志品质)”,等等。限于篇幅和本书的主旨,这里就不再深入探讨了。
接下来分享的是,在向孩子表达和传递第三层次的爱的时候,家长应该注意的几点:
一是必须清楚地知道,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一辈子,你到底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所谓方向和愿景!
二是在前述清晰并且恒定的方向基础上,你是否能够逐步与孩子一起共同建立起一些不可逾越的行为红线?——这就是所谓原则和底线!
三是在前述方向和原则基础上,你是否与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的其他关系人达成共识?——这就是所谓环境和氛围!
四是在与孩子的日常互动或者某一具体事情的沟通过程中,是否能够提醒自己不被当下的情绪所左右?——这就是所谓的理性和克制!
五是在孩子对你的某些建议和主张不太理解甚至对你产生一些埋怨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忍受那种委屈和难受?——这就是所谓的耐心和隐忍!
如果家长能够常常问问自己:“这是真的爱孩子吗?”相信我们心底深处的,几乎来自本能的对孩子的爱,将能够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并且能够得到来自孩子内心深处的、真挚的回应,因为:
天下父母皆言爱,天性自来无需猜;
如何表达是关键,三个层次次第排。
日常问候肌肤亲,关切在心爱常在;
身心呵护要及时,悉心引导方开怀。
最是深沉一生爱,方向愿景不能歪;
再立原则和底线,环境氛围一起来;
勿忘理性和克制,耐心隐忍含苞待;
品性养成需滋养,有爱静待花自开!
二、关心,严重错位
估计很多身为家长的读者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闪过的念头是,“我不关心我的孩子?难道是你在关心我的孩子?……”
假如我的判断没有错,请暂时收起你心中的不满或者委屈,继续尝试着问问自己以下问题:
——你认为在哪些情形下,孩子最需要家长的关心?
——你平时对孩子表示关心的时候,都采用过哪些具体的方式?
——当你用自认为很好的方式关心过孩子之后,你注意过孩子的反应吗?
——你是否认为,只要是你表达的关心,孩子都应该欣然接受?当你的关心孩子并不领受(情)的时候,你做出过什么反应?
——当孩子向你提出某些要求(尤其是一些确认过分的要求)的时候,你是如何应对的?
——……
下面,我们就上述所列问题,结合常见的日常场景和情形进行一些探讨。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够在孩子处于以下两种情形的时候表达自己的关心:
一是情绪低落或者害怕的时候。比如遇到某种困难、遭受某种挫折或者某些打击的时候。
二是生病或者受伤的时候。这两种情形之下的关心的确能够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和家庭的温暖,也能够让孩子获得一定的安全感。
实际上,如果家长能够在以下关键时刻,及时给予孩子真切的关心,提供正向、积极的反馈,必定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孩子阳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从而帮助孩子逐步建立强大的、内在的自信心。
(1)当孩子向我们讲述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些趣(小)事的时候。
我们是抱持耐心认真倾听,还是显得不耐烦,甚至中途打断?是饶有兴致地适时询问细节还是面无表情地假装在听?
(2)当孩子为某件事情高兴或者兴奋的时候。
我们是与其同乐还是视而不见,是诚意询问令其高兴或者兴奋的关键细节,还是笼统回应“真替你高兴,看到你开心真好”之类的表面敷衍?
(3)当孩子对某件事情、某个景物,或者某个现象产生兴趣(好奇)的时候。
我们是积极支持还是消极阻止?是否愿意(能够)进一步询问孩子之所以产生兴趣(好奇)背后的原因?是否愿意和孩子一起去发现或者感受那些令人产生兴趣(好奇)的具体细节?
(4)当孩子向我们提一些看起来幼稚或者难以回答的问题的时候。
我们是给予耐心的回答、解释,还是敷衍了事,甚至干脆胡编乱造?是否敢于向孩子坦诚自己也有很多东西不懂?是否愿意和孩子一起去寻找某些问题的答案?
(5)当孩子专注地做完某件事情(甚至游戏、电视节目,或者其他在家长看来有些无聊)的时候。
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孩子做的什么事情,还是孩子专注于这件事情背后的某些品质?如果孩子专注的并非你认为“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是否能够克制住自己不在中途强行制止或者打断?是否愿意(能够)进一步询问孩子专注于某一事情时的真切感受,并发现孩子可能存在的某些值得鼓励和挖掘的品质?
(6)当孩子想尝试之前从未做过的某些事情的时候。
我们是向孩子及时提供积极的支持和鼓励,还是因为某些可能存在的风险而蛮横地阻止?是否愿意(能够)和孩子一起面对并承担可能失败的后果?是否愿意(能够)进一步询问、了解孩子之所以想尝试的真实动机?是否能够关注到孩子发出某些请求帮助的信号?
(7)当孩子在公众场合遵守相关规则的时候。
我们是及时发现并给予鼓励和赞赏,还是视而不见?是否愿意(能够)进一步询问孩子为什么能够这样做?从哪里知道应该这样做?是否愿意(能够)与孩子交流如何看待这样做可能会“吃点亏”的情况?
(8)当孩子对弱势群体有所关注的时候。
我们是鼓励赞赏孩子这种关注,还是无视甚至阻止这种关注?是否有认真观察孩子的表情变化和情绪反应?是否引导、鼓励孩子向弱势群体做一些善意的反馈或者举动?是否愿意(能够)引导孩子建立对这样的群体也同样需要给予尊重的意识?是否愿意(能够)呵护孩子可能已有的同情心和恻隐之心?
……
相信还有更多的场景和情形,孩子会有从心底想得到家长关心的期盼。
只是大部分时候,家长都可能想当然地将自己认为正确或者合适的关心“强行”给了孩子——孩子就只能做出两种选择:
一是假装接受这份关心,实际上心里很失落。
二是直接做出不领受的反应。无论如何,这样的关心不但没有任何作用,还有可能破坏与孩子亲密互动的关系。
所以,家长对孩子真正的关心,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看见,更要听见。
不但要对孩子的行为及其结果做出及时的回应,更要向孩子发出“我愿意和你一起”这样的信息并传递这一意愿,继而进行适度的询问,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诉求,以便做出积极的响应,包括鼓励、赞赏和支持或者安抚、提醒和建议等。
(2)主动,但需适度。
在家长做出某些表达关心的具体行为之后,注意观察孩子的反馈。询问要适可而止,更不能穷追不舍,甚至触及孩子自行定义的“隐私”——因为在你看来无关紧要,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不尽然。
(3)满足,但不迁就。
在孩子向家长明确提出某些需求或者需要的时候,在不超越彼此约定的范围,或者的确是生活、学习所需的情况下,要及时回应并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超出家长现有能力范畴之外的任何要求,都不能轻易迁就孩子——要愿意向孩子坦诚自己并非无所不能。
(4)具体,而不空泛。
在家长向孩子表达关心的时候,不能笼统、含糊,或者仅仅停留在空泛的言语上,更要有具体的举动,包括开启有效的交流和对话、亲吻拥抱等肢体动作,或者一起参与实际行动等。
(5)及时,还是及时。
当发现孩子有某些具体表现并期待得到家长关心的时候,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虽然事情过去之后再表达关心也没有错误——糟糕的是可能孩子已经忘记这件事情,甚至已经不再有期盼了,但是孩子当下的那份失落或者失望可能会让他的记忆更加深刻。
所以,真正对孩子的关心,除了有心之外,更要有形、有行。
所谓:
世上孩子需关心,却说关心靠本能;
但凡实际无举措,哪怕沥血也枉然。
情绪低落有病痛,嘘寒问暖当可赞;
更有期盼藏心头,能否彼此把话谈。
关键时刻需看见,主动询问忌空泛;
具体行动来落实,如是关心方周全。
三、尊重,心口不一
如果作者断言,中国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尊重孩子的意识,更谈不上真心尊重孩子,估计会遭到很多家长的强烈反对。因为很多家长的确在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甚至想尽一切办法在满足孩子的各种吃喝玩乐和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要求。真正的问题恰恰在于此——难道家长的付出和对孩子这些要求的满足就是尊重吗?试想一下,当你能感受到被尊重的时候,仅仅是因为别人一味地付出,甚至满足了你一切物质层面的需求吗?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家长(即便是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打着“爱”的名号,对孩子“为所欲为”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记得2016年国庆节后,有一篇题为《我们如此深爱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作者:龙建刚)的文章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建议有兴趣的读者暂时放下先入为主的判断,抱持足够的理性,再次重温一下这篇文章所记述的两件事情。
2016年10月4日晚九点,国庆长假第四天,广州一所著名大学任教的老友在电话中泣不成声,断断续续讲了很久才弄清事情的原委:10月1日清早,他们夫妇俩乘高铁前往南京,看望在南京大学中文系就读的女儿。行前为女儿准备了很多她爱吃的零食,比如蛋塔、酸奶,打算给女儿一个意外的惊喜。没想到见面之后却碰了一鼻子灰:女儿不仅没有一点惊喜,反而满肚子怨气,责怪父母为什么不经她同意就去南京,对她极不尊重。
妈妈:我们想念宝贝女儿了,可女儿说天天微信,还有什么好想的,你们的感情也太泛滥了。爸爸:妈妈第一次到南京,叫女儿陪去转转。女儿回答:和同学约好了,要去苏州玩,让爸爸、妈妈自己玩,然后就匆忙而去……夫妇俩在南京转了一天,越想越不是滋味,索性乘坐高铁返回广州。老友在电话中问我:龙兄,你说我错在哪里?”我不知怎么回答……
我今天从太原赶回佛山,原本想和老家来的老同学见面,尽地主之谊,没想到情况几乎一样。他们的女儿今年九月刚刚考到广州的一所大学就读,国庆专程来广州陪她。可女儿并不领情,只顾着玩手机,他们想去宿舍看看也进不去。问其为何如此冷漠,女儿说,一是有代沟,二是爸爸总是批评她。见话不投机,老友装着想回去,没想到女儿却变得兴奋,马上进携程网帮他订了回家的火车票……老友说:“现在的孩子和我们这代人不同了,当年我们读书,有家人来探望是多么的高兴啊!”他流泪,我也流泪……
这篇文章自然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作者无意为文中两个孩子的行为表现辩护,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家长(父母)的委屈,单方面指责(谴责)孩子,恐怕不仅有失公允,还有可能加剧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分化和对立——文章中并未交代更多的细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两个孩子的家长为了表示自己急切的“爱”,并没有提前知会自己的孩子,更别说征得孩子的同意,甚至还美其名曰给孩子“一个意外的惊喜”……我不确定阅读至此的你——我亲爱的读者,如何看待发生在孩子与家长之间类似的事情。
作者的建议是:请你暂时放下心中的各种情绪,认真问问以下问题:
(1)你是否认为孩子还小(尤其在初中阶段以前),很多事情都不懂或者不需要懂?
(2)你是否认为孩子可以或者必须帮助你实现某些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
(3)你是否认为孩子还小(尤其在初中阶段以前),就没有或者无需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又或者孩子自己的判断或者决定都可能或者一定不靠谱?
(4)你是否曾经在没有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要求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展示过才艺?
(5)你是否在孩子出现某些不端行为、举动的时候,觉得自己很没有面子而当众斥责过孩子?
(6)你是否经常在孩子面前夸赞别人家的孩子,表露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7)你是否认为大人之间的摩擦或者矛盾都不能让孩子知道?
(8)你是否认为诸如搬家、转学、出游、接待客人及其他家庭中的重要事务,都无需与孩子交流沟通,孩子只需听话照做?
(9)你是否认为孩子根本无法处理他与同学和成长伙伴之间的矛盾纠纷,而未经孩子同意就强行介入或者干预?
(10)你是否认为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业,即便家庭出现重大变故都必须或者曾经刻意地隐瞒孩子?
……
如果上述所列问题,你无法做出确定的回答,甚至稍有迟疑,都可能意味着你根本没有尊重过孩子,或者说你的尊重根本不是孩子内心能够确切感受到的尊重!
举两个司空见惯的场景:
一是让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表演才艺的情形。
作者并非完全反对让孩子在众人面前表演才艺——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鼓励孩子、锻炼孩子自信心的一种有效途径。问题在于,家长是如何实现做的。
作者的做法是,无论是客人到自己家中,还是带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我都会提前告诉孩子,有可能会有人要求或者想欣赏你的才艺表演,让孩子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并引导孩子认识到这也是锻炼自己的一个机会。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们能够提前知会,并阐明这种表演机会的好处,都能够得到孩子的积极回应。
与此同时,如果孩子明确表示不愿意,我也会表示理解并支持,并适时鼓励说:“这次你放弃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一定是有什么担心或者困难,爸爸、妈妈理解你,也一定不会为难你……等以后有类似的机会,爸爸、妈妈还是建议你能够勇敢地迈出这一步,珍惜这种锻炼自己的机会……等未来练习得更好、准备得更充分的时候,相信你一定能够有更好的表现,对吗?……”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有客人临时要求孩子表演的时候,作为家长一定要谨守自己对孩子的承诺,不能为了当时的“面子”对孩子连哄带骗,甚至威逼利诱。
二是为孩子购买衣物的过程。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孩子还小(当然在孩子处于婴儿时期,尤其是尚未有语言表达能力时除外),没有审美能力,更无法判断产品的质量和价格,所以,基本上都会认为无需跟孩子商量,直接买好即可。事实上,这恰恰是培养孩子选择和决断力的一个极好的机会——当家长愿意与孩子商量并询问孩子对衣物款式、颜色等偏好时,除了给了孩子一个自主选择的空间和机会之外,更重要的是,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他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他拥有对自己的事情做出自主选择的权利”等正向暗示的种子。因为真心尊重的其中一个重要维度就是,让对方拥有并能够行使自主选择的权利!
当然,很多时候,尤其在孩子上初中之前,即便我们主动与孩子商量,也不见得能够得到孩子确定或者准确的反馈。问题是,对方主动放弃选择的机会和权利,与我们根本不提供或者干脆阻断对方这种机会和权利,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将直接在孩子心中产生不同的感受,也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埋下完全不同的种子。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