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6087037
编辑推荐
- 更严谨:科学识别孩子天赋,教养路上少走弯路。
- 更全面:理论实践相结合,十大能力齐培养。
- 更准确:四个年段精准指导,600个活动步步升级。
- 更实用:时间、饮食、环境全指导,落地型建议具体可行。
·严谨、全面、准确、实用的天才孩子养成指导方案
·重新定义天才,刷新学习理念
·澳洲临床心理学家、家庭心理咨询师安德烈·福勒20年实践经验之作
·当地电视台专项访问,多家专业媒体、专业人士撰写书评
每个孩子所拥有的才能和天赋远远超出他自己和我们的想象。我们可以开启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的天赋,有目的地让孩子的天赋永葆生机。培养天才孩子不是为了拔苗助长、催促孩子不停地奔跑,而是让孩子发展并形成自己独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童年时光更尽情地玩耍,更积极地探索。
本书共十六个章节。安德烈·福勒用通俗易懂的笔调介绍了天才大脑是如何形成的,用具体便捷的活动方案引导孩子在快乐游戏中成长,用真实可观的案例阐述了方法落实的过程。书中着重介绍了孩子天赋培养的关键能力,用简明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可行的活动方案为家长找到开启孩子天赋的钥匙。这本书将带家长重新理解天赋,教家长识别孩子的天赋,帮家长顺利开启孩子天赋。
目录
父母该对孩子说的话
引言
1.培养天才——父母的责任
2.天才的大脑
3.识别孩子的天赋
4.提升专注力
5.鼓励高效思维
6.教孩子做计划
7.培养决策技巧
8.动力、恒心和毅力
9.建立积极进取的思维模式——天才心理学
10.想象力、创造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整理信息的能力
12.提高记忆和学习能力
13.通过实践提升能力
14.激活天才大脑
15.形成家庭惯例
16.天才在于行动
致谢
前言
父母该对孩子说的话
你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你拥有天才的大脑。想想这个世界上你认为聪明的那些人,其实你也具备同样的潜力,你和他们一样聪明、能干、有创意。
但是你不能仅仅依赖自己的大脑,你还需要努力,而且要一直努力。你不可能成功地通过每一次考试、赢得每一场比赛、被每一支球队选中,你需要学习、实践、不断完善自我。
你不必在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事实上,你所犯的错误、做的错事,以及经历的失败都会让你增长智慧。
有时候,你会想放弃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其实是对你的考验。你需要一直前进,找到你内心的力量。这种力量一直都在,只是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和发现。
有些事情你认为太难了,自己做不到。你会忍不住有这样的想法——不做总比失败强。这通常是因为你的大脑过于焦虑,想让你打退堂鼓。
如果你真的想做某事或者这件事对你确实很重要,就不要让你的大脑阻碍你的行动。大胆去做,即使前一两次尝试没能达到预期目标,下一次尝试时也会更接近目标。
学习本身妙趣横生。试着找到一些方法去发现学习的乐趣,即使是学习无聊的二进制。如果你身边处处是奇妙的想法、经典的著作、生动的艺术、精彩的电影和深刻的谈话,你的大脑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大多数时候,对所学的事物产生兴趣并非难事,但是有些时候,学习的唯一方法是挑战自己,看看自己究竟能记住或理解多少。
无论你将来成功还是失败,请一定记住,我都一样爱你。我希望你拥有精彩的人生,因为我知道你有能力去实现。
我会一直爱你,信任你!
试读章节
疯狂想法一:智力是无法改变的
孩子们在学校学到标准答案是唯一的,而且只有老师知道附在书后的正确答案。身为作家、演讲家的肯·罗宾逊先生认为大部分孩子都是天才,但是学校和社会共同关闭了孩子的天赋才能。有关发散性思维(一种创造性思维,如思考鸡毛掸子有多少种用途)的研究证明,年幼的孩子能够天马行空地想出很多鸡毛掸子的用法,然而这种能力在上学期间会稳步下降。我们从一个充满多元答案的世界走向一个只有唯一正确答案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关闭了思考的大门。问题是,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将门重新打开呢?
很多人认为他们的智力是从娘胎带来的,喜不喜欢都得接受,甚至我们的孩子也会这样想,但事实并非如此。智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你的一生而改变。现在的孩子正变得越来越聪明,平均智商每十年就会有提升。
相比于十年前,我们现在更清楚大脑是如何学习的。我们所掌握的有关神经可塑性(大脑用来自我生成)以及髓鞘化(让我们思考得更快更有效率)这两个过程的知识改变了我们对大脑发育的理解。人的各种经历和实践可以推动这些进程的发展,因此,如果我们让孩子多些体验,就能帮助他们变得更加聪明。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学校不应该与我们多年前就读的学校一样。这也是为什么除了老师,父母同样应该是孩子大脑的“神经建筑师”。
作为父母,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比给一个封闭的大脑反复灌输信息要有成就得多。拓展孩子的思维很重要,但绝不是让孩子超前学习。
我们的孩子一直认为他们不能变得更聪明吗?
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出以下任何一种迹象,那就说明他们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自己能够变聪明:
? 不愿尝试新事物;
? 一犯错就放弃;
? 认为提升自己的唯一方法是让他人自惭形秽;
? 担心、害怕犯错。
你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或许你自己就是这样的。即使出现上述现象也不足为奇,如今的社会似乎正把人们引入一种歧途,总是让人们忘记自己实际上是多么聪明。
疯狂想法二:天赋和创造力仅仅为少数人所有
多数人接受的教育让他们相信天赋和创造力是别人拥有的东西。很多人认为有创造力的人天生就有特殊的天赋,他们错误地下结论,觉得自己不是那些幸运儿。
传统上,天赋被视为每个人都拥有的一种指导精神。直到 14 世纪,人们才开始把天赋看作少数幸运儿才具备的罕见品质。这种态度的转变使得“天才”成了我们大部分人不敢奢望加入的专属俱乐部,然而,这并不正确。
很多有杰出成就的人并不是像达·芬奇一样的全才或者在学校表现得特别优秀。许多人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也只拥有几次辉煌的瞬间。那些被贴上天才标签的人,有的在他们一生中获得过众多荣誉(如毕加索、霍金、鲁道夫·努里耶夫、玛戈特·芳婷、比尔·盖茨、乔布斯),但是也有很多人要么被解雇,要么被遗忘 :这其中不仅有大画家凡·高、心脏起搏器的发明者马克·里德威勒、发明 Wi-Fi 的约翰·奥沙利文,还有研发了超声波的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科学家们。
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从简单的事情开始。许多想法和观念都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日趋完善。贝多芬的交响曲始于钢琴上的几个简单音符,而莎士比亚更是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他的大作《哈姆雷特》里的故事情节。
“如果伟大的成就都始于简单,我恰好是一个相当简单的人,那么我也有可能取得伟大的成就。” 这样想的话会好得多。
疯狂想法三:犯错不好
没有人在初次尝试时就能完美演绎《欢乐颂》。人都是在错误中慢慢摸索,不断前进。
事实上,从不犯错的人也不可能成为天才。要把事情做好就免不了犯错。创新和发现的过程就是试错的过程,只有错了才会重新改进、完善,直到成功。
疯狂想法四:天才的父母一定也是天才
培养天才,你自己无须聪明绝世。我们所认可的天才中大多来自十分普通的家庭,他们的父母并不出名。但是这些父母都有一些共性:热衷于学习、提高、成长,也鼓励孩子做同样的事情。
? 本杰明·富兰克林来自一个制作蜡烛的家庭。
? 林肯出生于只有一间卧室的小屋,父母均未受过教育。
? 华特·迪斯尼的父亲经常身无分文,贫困潦倒。
? 奥普拉·温弗瑞出生于极度贫困的家庭。
无论你是否认为这些人是天才,可以肯定的是成功并不需要天才背景。所以,即使你觉得自己平庸,你的孩子也可能卓尔不群。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