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70207244
·小时候越淘气,长大越有出息?
为什么有的孩子“淘”出了成就,有的孩子却“淘”出了麻烦?
“法官妈妈”告诉你,淘气的底线在哪里。
·网瘾、不良交友、早恋、厌学、校园欺凌……
科学解决*令父母头疼的问题,亲情 规则,造就好孩子。
·胡云腾、李玫瑾、滑玉珍、敬一丹、卢勤 联袂推荐!
民间有种说法:孩子小时候越淘气,长大以后越有出息。可是很多家长却不知道,淘气也要有个“度”,“度”把握不好,性质就变了。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尚秀云,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法官妈妈”,她在几十年审理少年犯罪的实践中深刻领悟到:往往是一些被家长忽略的小事,却在无意间触犯了法律,引发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为孩子的人生留下无法抹去的污点。
本书从几千个真实案例中选取了*典型的35个案例故事,告诉家长和孩子哪些事情不能做。同时,作者也针对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为困惑无助的父母提出了科学、实用的解决办法和教育方法。在作者眼中,没有挽救不了的孩子,只要父母多一些耐心,掌握科学的方法,孩子的未来就会不同。此外,针对当下关于孩子如何自我保护的热点问题,本书中也有科学、详细的建议。
家庭是最好的学校 第一章
一、父母相爱,孩子心里才会充满爱 003
二、家庭和睦,孩子人格才健全 009
三、善待孩子,孩子才会善待他人 015
四、多一些关心,孩子才不会迷失 022
爱是一门学问 第二章
一、爱要有尺度: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031
二、爱要讲原则:大是大非不容混淆 038
三、爱不是纵容:社会不会为你的溺爱买单 044
四、爱不能缺位:父母的爱不可替代 050
五、省心的孩子也需要关爱 056
成长不可忽视的细节 第三章
一、有了责任感,未来之路才长远 067
二、内心强大,才能在竞争中生存 076
三、学会合作,才能双赢 085
四、有所畏惧,才不会做傻事 091
五、经得住诱惑,才能拥有大格局 096
六、敬畏生命,才能平安长大 101
法律意识是最好的武装 第四章
一、虚拟世界不是法外之地 109
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114
三、不可忽视的“第一次” 119
四、十件好事无法抵消一件坏事 124
五、不被假象迷惑 131
性教育要跟上性觉醒 第五章
一、提早的青春期,滞后的性教育 139
二、性道德教育,为孩子撑起保护伞 145
三、不做引狼入室的“小红帽” 151
四、要善良,但决不做无知羔羊 155
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第六章
一、要有一颗善待他人的心 161
二、告诉孩子,财不可外露 167
三、生活不是真空,善良会被利用 170
四、聪明的父母,让孩子学会自救 173
五、孩子和谁交往,父母了如指掌 178
有些事情不能做 第七章
一、好孩子,夜晚要回家 187
二、旷课是走下坡路的开始 191
三、酗酒何止伤身体 197
四、别把吸烟当成酷 202
五、别把刀具当玩具 207
六、别拿青春“赌”明天 212
推荐序
重视“法官妈妈”的忠告
全国法院系统最资深的少年案件审判法官尚秀云同志撰写的《别让小淘气变成大麻烦》一书将要出版了,我听说后非常高兴并向她表达了我的期待。在付梓之前,她把书稿发给我,很谦虚地要我提出意见,这也使我得以有机会先睹为快。我看完这本书稿以后的印象是,作者采取以案说法、以人说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家长及其他成年人应该如何对待进入青春期的未成年人,如何预防和阻止淘气的未成年人变成麻烦的未成年人,如何教育和挽救出了麻烦的未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自身如何学法守法和自我教育等十分重要的问题。书稿虽然部头不大、内容不多,总共只有七章、十多万字,但提出了很多既显大气又接地气的独特见解。而且书中的案例生动,语言亲切,说理朴实,特点鲜明,富有启发。我认为该书值得广大家长、青年学生、司法人员和相关专家学者一读。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真”。书中使用的案例大都是尚秀云法官30年来亲自审理的真实案件,列举的人物都是她当年打过交道甚至后来还继续关注的未成年人。虽然他们早已成为成年人,而且已经焕然一新甚至成了成功人士,但正因为这样,才更显出尚秀云同志当年所做工作的巨大价值。书中讲述的观点、理念和心得体会,都来自尚秀云同志的工作实践,百分之百的真情实感,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书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均是她长期反复思考后的真知灼见。她在书中提出的全社会尤其是家长、学校要正确、认真地对待孩子,正确、认真地教育孩子,正确、认真地处理好出了问题的未成年人,正确、认真地做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以及正确、认真地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等观点和理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爱”。尚秀云同志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从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至今已经30多年,依然初心不改、爱心不变,是全国法院少年审判领域爱岗敬业的模范典型。在我看来,尚秀云同志对工作的热爱,归根结底来自她对孩子的关心疼爱。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她对相关案件中未成年人的爱心,超越了血缘亲情,超越了好坏美丑,体现出平等的爱、无疆界的爱和发自内心的爱。正因为她对孩子的无私爱心,促使她开拓性地延伸审判职能,尽最大努力在法庭内外、审判前后做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学校等方面的工作。她的工作卓有成效,很多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因为她的努力而改变了命运,她也因此赢得了未成年人的信赖和社会的肯定,被大家赞誉为“法官妈妈”。如今的她虽然已经升到祖母的级别,但人们仍然亲切地称她“法官妈妈”。爱孩子是她工作的动力,也是她思想的源泉。我们看她讲述的一个个未成年人昨天的悲剧故事,以及经过各方努力由坏事变成好事、由坏孩子变成好青年的欢喜故事,无不洋溢着她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大爱情怀。
本书的第三个特点是“善”。有人说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有人说司法是惩恶扬善的职业,还有人说法官最好的品质是善良。我想,至少在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工作中,这些说法都是对的。尚秀云同志就是用她生动的审判工作实践,反复印证了司法审判就是要弘扬善念、实践善行的价值观。她几十年如一日,面对的不是“小淘气”的未成年人,而是已经变成“大麻烦”的未成年人,很多问题少年的陋习、劣迹甚至连他们的家长都感到厌恶乃至不能容忍。然而,尚秀云法官却能不嫌弃,耐心细致地与这些“大麻烦”们打交道,既有善心又有善行,始终秉持着将“大麻烦”们变成好公民的善良愿望和不懈追求。如果说,帮助他人一次即是行善,那么,帮助一名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改过自新,变恶人为善人,就是行大善,而帮助一个深受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拖累困扰的家庭走出阴影,重新获得欢声笑语和美好明天,那更是行至善。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这是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的一个重要论断。该论断既充分肯定了公正的司法案例对于引领社会公正、弘扬法治精神和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作用,又明确提出了司法人员要公正办理案件并重视发挥案例价值作用的工作要求。就法官而言,贯彻落实好这一要求,就是既要做好依法公正裁判的“司法民工”,也要当好深挖案例价值的“司法矿工”,让司法案例充分发挥推动法治建设的巨大能量,成为全民共享的优质法治资源。值得钦佩的是,尚秀云法官在这方面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她几十年来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甘做一名“司法民工”和乐做一名“司法矿工”的职业追求,审理了大量堪比文件的典型司法案例,本书所引用的司法案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仅此一项,我就有足够的理由向广大读者推荐“法官妈妈”尚秀云同志的这一力作!
胡云腾 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法学教授
2019年1月于北京
——*人民法院大法官、法学教授 胡云腾
我说过,未成年人的问题其实都是成年人造就的。建议每位家长都看一看这本书,从这些活生生的案例中反观自己,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做合格父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 李玫瑾
宣传尚法官20多年,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精湛的审判艺术和对失足少年的爱与成功挽救,时时令我感动。本书她又为一个个“小淘气”把脉,为家长们开出“药方”。希望大家引以为鉴,科学教子、以德育人、以法律人,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拥有美好的未来。
——原*人民法院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 滑玉珍
法官妈妈的这本《别让小淘气变成大麻烦》,虽然讲的是“大麻烦”的案例故事,重点强调的却是针对“小淘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科学教养下,在充满爱的家庭环境中健康成长。
——著名记者 主持人 敬一丹
我跟尚法官认识几十年了,她曾挽救过很多迷途少年,被亲切地称为“法官妈妈”。我希望孩子们看过这本书后,能够了解在成长的道路上会有哪些“坑”,听“妈妈”的话,才不会掉到“坑”里。
——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 卢勤
善待孩子,孩子才会善待他人
严父的望子成龙
赵成是一个16岁的男孩。他是家里的独生子,小时候活泼好动,父母都很疼爱他。赵成的父母都是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从小对赵成寄予厚望,尤其对他的学习成绩要求很严格。
然而,赵成上了中学,特别是升入初中二年级后,变得越来越顽皮、逆反,爱搞一些恶作剧,常常损坏学校公物,要父母出面道歉赔偿。因为贪玩不爱学习,他的成绩也开始下滑,考试经常不及格。
赵成的父亲身材高大、性格暴躁,他笃信“不打不成材”的观念,一见赵成的学习成绩下降,又经常闯祸,打心眼里恨铁不成钢,便经常对他打骂、罚站或者不让他吃饭。甚至在亲友、邻居面前也毫不避讳,骂他是“榆木脑袋”“无可救药”。久而久之,赵成的学习成绩非但没有好转,反而一落千丈,他在父亲的辱骂、殴打下愈发不思进取、无心学习,仿佛在用行动印证着父亲对自己的责骂—我就是个“榆木脑袋”“无可救药”。
因为赵成的学习成绩不好,每次排名都给班集体拉后腿,老师们都不喜欢赵成,特别是班主任,更不待见他。有一次,班里的同学丢了钱,丢钱的时候只有赵成和另外几个同学在场,而赵成是其中成绩最差的,老师便武断地认为学习好的同学干不出这种事,只有平时调皮、学习又不好的同学才会偷东西,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赵成是不是他偷的钱。赵成十分委屈,不想说话,老师就用猜疑的眼光盯着他,把他看成贼。
在这次盘问后,同学们都不愿意和赵成交往了,连平时的铁哥们也开始有意疏远他。赵成用拔掉老师自行车的气门芯来进行报复,恰巧被老师碰上,老师当即把赵成的父亲叫到学校来,而爱面子的父亲在听了老师告状后,不分青红皂白就狠狠地给了赵成一耳光。赵成因此很恨这个老师,更恨他的父亲。他想,为什么父亲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只顾自己的面子而不顾儿子的尊严?自己明明没有偷钱却因学习成绩不好被无端冤枉,学习不好难道就能和贼画等号吗?他想不通,再也不想见到老师和父亲。
又一次期中考试后,赵成的所有科目都不及格,父亲知道后又将他暴打了一顿。赵成挨打后心里愤愤不平,一心想要反抗报复,便离家出走了。后来,赵成与在网吧认识的刘康(男,16岁)一起,带着从黑市上买来的尖刀,趁着清晨农贸市场的商贩进货的机会,在胡同的僻静处徘徊,寻找作案目标。随着车轮声由远及近,二人突然从胡同里冲出来,拦住小贩的去路,赵成掏出尖刀抵住小贩的喉咙进行威胁,刘康趁机搜身,将小贩进货用的2500元钱和随身携带的一部三星手机(经鉴定价值人民币1200余元)强行抢走。最终,赵成因涉嫌犯抢劫罪被起诉至法院。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可是有的父母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不是耐心地说服教育,而是笃信“不打不成材”的信条,不分青红皂白地打骂孩子,造成孩子与父母情绪对立、互不信任。有的孩子在心理上不喜欢父母,就到社会上去找小兄弟获取“同情”“温暖”,以致逐渐形成粗暴和攻击性强的性格。甚至像案例中的赵成那样,用以身试法的方式来报复父亲。为什么赵成会用抢劫小贩的方式来报复父亲呢?原来,赵成的父亲是某单位的保卫干部,赵成为了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他故意屡次在父亲管辖的区域里作案,目的就是破坏父亲的名声,让父亲的工作出问题,受到领导的批评。赵成自幼饱受父亲打骂之苦。在他心里,弱小的自己无法对抗高大的父亲,于是只能通过影响父亲工作的方式,借单位领导对父亲的处罚来实施报复、发泄怨气。
保护自尊心,就是给孩子进取的动力
据了解,来自问题家庭的孩子,特别是来自打骂家庭的孩子,一般都经历过娇宠—打骂—姑息的教育“三部曲”,最后以家长的教育失败告终。
第一阶段—娇宠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觉得孩子天真可爱,即使有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行,也不及时矫正,甚至觉得好玩,通常一笑了之。例如散步时父母碰见邻居,让孩子称呼长辈为“猴哥”“八戒”以此戏谑;有时孩子不尊重爷爷,把爷爷叫作“大肚蝈蝈”,爷爷不制止还开怀大笑,称为“孙子疗法”①。殊不知,孩子此类不文明行为如果不断强化,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不尊重他人的不良行为。据了解赵成幼年时就是因为长辈对他很娇宠,一定程度上促成他顽劣的个性,长大之后他才会在应对父亲打骂时选择通过犯罪来实施报复。
第二阶段—打骂
小时候对孩子放纵迁就的结果,就是容易使他们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无法无天的“小霸王”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活动范围扩大,“小霸王”开始在小伙伴中横行霸道,家长的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不时要向人家赔礼道歉,或赔偿损失。这时,家长才意识到再不加以管束,确实不行了。但他们采取的方法往往不是耐心劝说,而是简单粗暴的打骂。这种方法对付小一些的孩子或许还见效。因为孩子小,简单幼稚,对父母的依附性强,在家长的严厉管教下还能够收敛自己。但实际上,这种收敛并不是打心眼里的心服口服,而是不得已的屈从。面对这种假象,家长觉得自己管教的目的达到了,也不进一步跟孩子沟通和交流。其实,孩子的逆反心理正是在这个年龄段,在一次次的粗暴压制下形成和强化的。
赵成的父母如果能够就学业问题与赵成进行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以正确的方式告诉孩子学习的重要意义,并及时督促孩子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使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发现成绩退步就一味打骂,企图用棍棒打出优秀的儿子,那么赵成想必也不至于自暴自弃,最终触犯法律。
第三阶段—姑息
孩子上中学后,伙伴多了,交际范围广了,体力和胆量也逐渐增加了。小伙伴们在一起互相交流,见识也就自然丰富起来,对家长的粗暴教育也产生了自己的应对办法,即实在忍不了就跑,“朋友们”互相提供食宿。孩子几天不回家,家长就惊恐万分,惶惶不安,呼天喊地地到处寻找。一旦找到孩子,就开始妥协,由此进入了第三阶段—姑息,说什么也不敢再打了,以防孩子再次出走。这时,孩子成了胜利者,家长的一再退让使孩子更加得寸进尺,肆无忌惮。
故事中的赵成就是这样。原本天真活泼的孩子,之所以会走到抢劫的地步,是因为父亲粗暴的打骂对他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激化了他青春期的逆反心理;还有老师无端的怀疑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使得他再也不想走进那个学校。孩子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受到家长抚养的同时也受到家长的制约。因此很多时候孩子在受到委屈时,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渠道来发泄自己的情感,而这种压抑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孩子就很可能通过违法甚至犯罪的手段来进行反抗,来表达他们心中强烈的不满。打骂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简单粗暴的打骂不仅不能矫正孩子的偏差行为,给予孩子有益的建议,而且也侵犯了孩子的人身权利,在棍棒中打散了亲情,打出了怨恨。如果说故事中是这位父亲把他的儿子逼上了犯罪道路,也是不足为过的。
反过来说,如果当初老师能够换一种处理方式,不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当面怀疑指责赵成偷了钱,而是给真正拿钱的同学一个改错的机会,让他在一定期限内,将钱放到教室的某个地方,也许就能将丢失的钱找回来,赵成也就不会被无端冤枉;在赵成实施报复行为后,假如他的父亲能够让老师查清事实,而不是当众殴打孩子,伤害赵成的自尊心,也许赵成抢劫的事就不会发生。
不管什么理由和什么情况,父母打骂体罚孩子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个人的私有财产,打骂是自己的自由,殊不知,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就有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这一项。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养的,稍不顺心就任意打骂,这是违背法律规定的。
从教育角度看,打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危害很大。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打骂不碍事,实际上孩子的心灵对大人的评价和态度是很敏感的,不尊重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一个人进取向上的重要动力,孩子虽然小,但他们同样有自尊心。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就如同保护植物的生长点一样重要。一个在打骂声中成长的孩子,必然会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创伤,不能明辨是非,甚至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和压抑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欢乐,进取心受挫,继而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
科学的教育方法应当是为孩子营造出民主、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要把孩子看成家里的小主人,用平等商量的态度对孩子提出要求。有的家长常常以教育者自居,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对话,比如有的家长自己不读书、不看报,却命令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就会不服气,心想:你自己都不学习,有什么资格叫我好好学习?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出现问题也要分析原因、逐步解决,不能随意责骂甚至殴打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教育方式。有研究表明,童年经常遭到父母打骂的孩子,更容易胆小、自卑,在心理上造成创伤、留下阴影,往往容易用简单粗暴的方法面对生活,造成潜在的反社会倾向。
从心理学角度看,在孩子身上“出气”,可以暂时让孩子听话,但是会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心、自尊心,强化孩子的逆反心理。同时,滥用体罚或变相体罚还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认为暴力可以解决问题,从而学会“以暴制暴”。审判实践发现:在15名持械斗殴犯故意伤害罪的少年中,有14名孩子的家长性格粗暴,爱与人争斗,对孩子动辄拳脚相加。可见,孩子性格和行为的曲线,总是围绕着家长性格和行为的轴线上下波动的。因此,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是十分有害的。
爱要有尺度:溺爱不是真正的爱
钱龙的故事
有一对姓钱的夫妇,30多岁才生了一个可爱的大儿子,夫妻俩喜出望外,如获至宝。他们给孩子起了个皇帝的名字,叫“钱龙”,并且真的把儿子当成皇帝来养育,甚至可笑地把儿子穿的衣服叫“御袍”,吃的饭叫“御膳”,把教孩子的老师叫作“太师”,把给孩子看病的医生叫作“御医”,让孩子自称“朕”。他们对儿子宠得没边儿,要五块给十块,要五十给一百,真是捧在手里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
钱龙在父母的一味宠惯下长大,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乖张和无法无天的性格。在家里总是说一不二,即便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定要父母满足。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干的事,就一定得干;我想要的东西,就必须得到,所有人都要围着我转”。
钱龙虽然脑瓜很灵,但是却不好好学习,自由散漫,不完成作业,课上顶撞老师,还扰乱课堂秩序,不仅让同学都得听他的,还要求老师也按他的意愿做,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小淘气”。进入青春期后,他变得更加叛逆,把头发染成红色,烫成“斑马式”,一心追求奇装异服,并且养成了吃喝玩乐、肆意挥霍的毛病。初中才念了两年,他便辍学在家,学会了吸烟、酗酒,还沉迷于网络游戏,经常出入网吧,16岁就交上了女朋友。
交了女朋友后,钱龙需要更多的钱来供他挥霍。终于,一贯宠溺他、对他有求必应的父母,也没有能力来承担他变本加厉的非分要求了。“没有钱,就去抢!”向来“没有得不到的东西”的钱龙,脑子里自然而然地冒出了抢劫的歪念头。
一天晚上,正赶上钱龙手头没钱了,恰好在路上遇到一位下夜班独行回家的女护士。钱龙对她进行殴打,抢走了人民币2000余元和挎包里的财物,并致其轻微伤。事主报案后,钱龙于当晚被抓获归案,后因涉嫌犯抢劫罪被起诉至法院。
钱龙的行为不仅伤害了被害人,毁了自己的前程,也给家人带来了痛苦。他的母亲整日以泪洗面,而他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也将在监狱里度过。
钱龙的故事虽然有点儿可笑,但却有一定的代表性。首先,他有完整的家庭和非常爱他的父母,而且父母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陪伴他的成长。其次,他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父母也舍得在他身上花钱。再次,他享有良好的学习环境,父母倾全家之力让他上重点小学、中学。这些,按说都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积极因素,可是怎么到了钱龙这儿,好事变坏事,成了导致他违法犯罪的有害因素了呢?我想,这其中的原因,都是由于钱龙的父母没有把握好爱的“度”,以致将“爱”变成了“害”。
爱孩子也要有理有节
钱龙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对于他的父母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当头一棒,好端端的一个孩子,怎么会突然之间变成了抢劫犯呢?但钱龙从最初的“小淘气”变成“大麻烦”,有一个变化过程:小时候在家里没规矩,上学后在学校不遵守纪律,长大后到社会上目无国法。这一切都是由于父母对他缺少理智、没有限度的溺爱造成的,这种溺爱,使他的性格出现了问题。
防止走歪路,要从“小”抓起
首先,把孩子当皇帝来养育,会让孩子自以为是“凌驾于万人之上”的统治者。虽然家长心甘情愿为孩子做牛做马,但他们却忽视了,这种宠惯在孩子幼小心灵中播下的却是“可以唯我独尊,不受任何约束,世界都要围着我转”的种子。
其次,有的家长认为,把钱花在孩子身上,把心放在孩子身上,就是爱孩子了。由于把孩子当皇帝来养育,所以从不吝啬在孩子身上花钱,给孩子买昂贵的高档食品、名牌衣物。但家长是否想过,这会让孩子形成非分享受、奢侈、讲吃穿、爱虚荣的坏习惯呢?
再次,由于把孩子当皇帝来养育,许多本应当让孩子自己学着去做的事,家长全部“包办代替”,对孩子百般呵护,怕孩子哭,怕孩子累。但家长却从没想过,这种做法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剥夺—剥夺了孩子学习、锻炼的机会。在这种呵护下,孩子会像温室里的花朵,身心孱弱,经不起风霜和挫折,只会变得懒惰、无能。
其实,很多家长并不是不知道娇惯孩子不好,但由于“舐犊情深”的天性和对溺爱的危害缺乏理性认识,他们没有抓住依恋期这个孩子人格培养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同时也不懂得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方法,导致孩子的不良习惯在容忍和放纵中一次次被强化,以至于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小”抓起。钱龙虽然在16周岁后犯罪,但问题并不是进入青春期后才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产生于幼儿时期,是父母在早期家庭教育中的缺陷造成的。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一方面要从小时候抓起,幼儿时期正是开始学知识、长见识的时期,也正是思想活跃但是非观念模糊的时期,容易接受好的东西,也容易被坏的东西所侵蚀。从这个时期开始,给孩子正面的引导,加强是非观念的教育,就可以从源头截流,防止孩子在长大后引发“大麻烦”。另一方面,要从小事、小处抓起。即从孩子那些细小的、轻微的不良行为抓起,以免“小淘气”变成“大麻烦”。
亲情加规则,才是真正的爱
那么应当怎样从小对孩子进行教育呢?
正确的家庭教育应当是亲情加规则。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终身幸福着想,从小培养其善良的性格和规则意识,这才是真正的爱、科学的爱。根据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的研究①,为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适当的物质抚养固然重要,但是仅有物质抚养的家庭教育是不健全的,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从孩子小时候起,父母就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来教育孩子:
(一)六岁前要对孩子说“不”,对其进行挫折教育。
李玫瑾教授认为性格是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孩子性格的培养发生于六周岁以前,主要由父母实施。②在孩子刚学会说话、执意哭闹时,父母要有意地对他说“不”!找个他任性的事情,狠下心来,看着他,让他哭个痛快。要注意“四不做”:第一不要骂他;第二不要打他;第三不要在他闹的时候给他讲道理;第四不要走开,要陪伴在他身边,给孩子一个父母还是爱他的态度—以无声静观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哭闹没有任何用处,家长说不行的事,你再闹也没用!这是有意识地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就是一个人的愿望是要受到约束的,很多事情是不能随心所欲的。
此外,六岁之前要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教育,让孩子学会“等待”,在期待中获得满足,不要孩子一提要求立刻就去满足他。方法是有意带他去商店,看完一个玩具不要当天买回,要让他知道:这买玩具的钱相当于家庭什么样的开支。若要购买,需要等爹妈上班挣钱,需要家里节省开支,计划后才能买回。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珍惜,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在钱龙的故事里,其父母从未对他说过“不”,致使他长大后不计后果,肆意妄为;同时,由于缺少延迟满足教育,使得钱龙长大后不懂珍惜,随欲望而动。
(二)要舍得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
李玫瑾教授指出,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人生中的生与死,相遇与离别,快乐与痛苦,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的,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苦和甜、顺利和挫折、轻松和劳累。
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爱,同时还需要经受点苦与累的锻炼。要让孩子明白美好的东西不能只是坐着“伸手要”,而应当靠自己的努力争取到。吃“苦”受“累”,经受挫折,也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剂,可以培养孩子许多优良的品质,让孩子锻炼得自信坚强。
(三)爱孩子的同时,也让孩子学会爱。
现在,独生子女大都是在众星捧月似的家庭中成长的。有的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给他们无限的关怀和疼爱,却不注意启发孩子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认为众人对他的爱是天经地义的,差一点儿都不行,不懂也不会去爱别人,更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一位母亲曾经告诉我一件非常令人伤心的小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她带四岁的儿子到公园游玩时,儿子说渴了,母亲让儿子坐在树荫下等,自己顶着烈日跑到附近小卖部买来一瓶可乐。孩子喝了一半交给了母亲,母亲以为孩子不喝了,就想自己先解解渴,一会儿再买新的。没想到,刚喝了一口,儿子一巴掌就把瓶子打掉在地上,大声喊叫:“这是我的,不让你喝。”这位母亲当时就愣了,眼泪差点流下来。她非常伤心和不解,自己对儿子无微不至地疼爱和照顾,可为什么儿子对自己的妈妈却这样自私无情!我帮她分析后告诉她:这正是你对儿子一味单向地施爱,却没有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形成的后果。一味地关爱孩子而不教育孩子关爱他人,就会使孩子形成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懂得爱父母,不知道关心他人。
因此,情感教育要早抓,父母要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使孩子知道父母为他们的成长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意识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从而产生同情心和体贴情。
科学的爱是一种理智的爱,是爱与教育、爱与规矩的结合。从小进行这种“决定终生的性格培养”,孩子长大后才会形成强大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以及遵纪守法的个性品德。
爱不是纵容:社会不会为你的溺爱买单
小霸王养成记
韩辉(男,16岁)是一名初中三年级学生,他是家里孙辈中唯一的男孩。在他幼小的时候,两边的老人都喜欢得不得了。在爷爷家没住上几天,姥姥就来电话催着让过去,为这个双方还闹过不愉快。韩辉的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工作特别忙。他们想,还不如固定下来,爷爷家住一个星期,姥爷家住一个星期。就这样,韩辉在四位老人的宠爱中一天天长大。
在姥姥家里,韩辉说一不二,是名副其实的小皇帝。姥姥姥爷外加三个姨,都宠着他,想方设法地哄他高兴。大姨的手表放在柜子上,韩辉拿过来用小锤子一砸就坏了。大姨刚想批评他几句,姥姥马上把话头接了过来:“你那个破电子表也不值几个钱,砸就砸了。”看见外孙害怕的小样,姥姥一把搂到怀里:“看我外孙子砸得有多准,一锤子一个!”有姥姥撑腰,韩辉变得有恃无恐起来,三个姨的手表都被他砸坏过。
到了奶奶家,韩辉更是有恃无恐。奶奶的针线筐里放着一把小锥子,韩辉看着有意思,拿起锥子就扎奶奶的手。奶奶不生气,反而说:“看我孙子,扎得还挺准。”韩辉受到这样的鼓励,觉得挺好玩,又举起了锥子,奶奶只是嗔怪地说了句:“好孙子,行了,奶奶知道你扎得准,我给你拿巧克力去。”
上初中后,韩辉回到了父母身边。父母早已发现儿子有不良行为,准备接回家后严加管教。但他们很快发现,一旦错过了孩子的最佳管教时机,再想管教就很难,特别是从小养成的坏毛病,更是积重难返。比如,韩辉要洗脚,张口就喊:“妈妈,洗脚水!”妈妈想,他的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还是一点一点改吧,就把洗脚水给他端来了。他把脚往水里一伸,觉得有点热,一脚就把盆子踢翻了;同样,如果水凉他也会一脚把盆子踢翻。遇到这种情况,父母也就是说几句,顶多给两巴掌,韩辉一哭一闹也就完事了。
让父母感到欣慰的是,韩辉天资聪明,学习成绩还不错,考上了重点中学。他身高1.82米,还善于长跑,在区里的运动会上也取得过名次。韩辉身上的这些亮点让父母产生了错觉,以为自己的孩子还不错,长大了自然就会懂事起来,因此也就放松了对他的严格要求。就在父母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感到沾沾自喜的同时,韩辉唯我独尊、顽劣不羁的个性也愈演愈烈。与同学相处时,一句不中意的话就能让他大发雷霆。渐渐地,同学们都与他疏远了,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呢?韩辉耐不住寂寞,就找低年级的学生玩,在那些普遍比他矮一头的小学生堆里,他可以随便发号施令,感觉好极了??
韩辉喜欢唱歌,尤其喜欢港台歌曲。一次,他听说香港某歌星在首都体育馆开个人演唱会,就拉着小伙伴一起去看演出。小伙伴说没钱买票,韩辉觉得自己一个人看没意思,就拿自己的零花钱买了3张票,每张80元钱。票是买了,可他又有些不情愿,那可是攒了好长时间的零花钱啊!可自己大话已经说出去,也不能跟同学要啊!跟父母要也不行,父母本来就认为都初三了,应当集中精力好好学习,伸手要钱不是找挨骂吗?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主意。放学的路上,他在一个僻静处堵住两个低年级的同学伸手要钱。一个小学生害怕挨他的拳头,乖乖地掏出80元钱给了他。另外一个小学生磨磨蹭蹭地不愿意掏,他不容分说,便抡起胳膊狠狠地给了人家一个耳光。小学生的半边脸当时就肿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他赶紧跑了。
虽然只是一个耳光,但后果却非常严重,小学生被打伤,经医院诊断为左耳膜穿孔,经鉴定属轻伤。事情发生后,韩辉的父母想用钱来“摆平”这件事,但对方家长坚决不答应,到公安机关报了案,后将韩辉抓获归案,韩辉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被起诉至法院。
谨防“隔辈亲”变成“隔辈溺”
不给钱,就打人,而且出手那么狠,韩辉年龄不大,看起来也文质彬彬的,为什么会有如此蛮横的行为呢?经过深入调查我发现,答案就藏在他只有祖辈的溺爱而缺少父母教育的童年生活中。
习惯是强化出来的
强化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孩子出现一种良好的行为时,成人给以夸奖,孩子受到这种肯定性的强化就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的行为,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相反,在孩子年幼时,如果成人对其错误行为进行强化,就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效应。韩辉的姥姥和奶奶对韩辉砸坏手表、用小锥子扎人的错误行为,不仅不加以批评制止,反而还纵容包庇。要知道,孩子的不良行为一旦得到肯定性的强化,他就会乐于再去重复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不良习惯。俗话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韩辉小时候的不良习惯未得到及时的纠正,为他日后的打人行为埋下了祸根。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知道,幼儿时期正是良好习惯的塑造期,这一时期的教育会深深地印刻在孩子的大脑和心灵中。
韩辉的父母万万没有想到儿子会成为少年犯。韩辉闯祸后,他的母亲起初还不以为意:“不就是小孩子打架吗?有什么了不起的!”当他们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后,才开始反思自己作为父母在孩子幼年成长过程中将教育监护责任完全交给老人,而自己放任不管的失职。
在审理此案期间,我还曾与韩辉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交流过。他们异口同声地跟我说:“这个孩子之所以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就怪小时候我们太宠着他了。就这么一个孙子,真是要星星不给月亮。他的父母工作忙,我们也都有文化,觉得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不成问题。我们教他背诗、认字、画画。韩辉很机灵,一学就会,很招人喜欢。可我们就是疏忽了一点,没有教给他做人最起码的善良与理智。等到上了中学发现孩子的毛病,再讲道理他已经听不进去了;再给他立规矩,已经很难改掉他的坏习惯。原想着‘船到桥头自然直’,长大就好了,没想到捅这么大娄子,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啊!”
习惯培养应当从小抓起。陶行知先生曾说过:“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需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优秀分子;倘若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有的家长总认为孩子小,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就是:“跟吃奶的孩子较什么劲呀。”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古人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认识和“融四岁,能让梨”的教育美谈,现在的孩子发育好,接受新事物、新信息多,更是聪慧早熟。父母们在进行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同时,一定要让品德教育同步进行。
韩辉就是幼年时在祖辈的娇宠溺爱之下,长期霸道娇纵的行为未被制止、反被强化,逐渐形成了对待家人缺少尊重、对待同学缺少友善的不良性情。就这样,韩辉幼年时期的小恶最终演变成了违法犯罪的大恶,不仅损害了无辜少年的身体健康,还让自己本应幸福安宁的家庭充满悲伤,也用自己的青春和自由付出了法律的代价。
隔辈抚养问题多
韩辉的成长过程很典型地反映了隔辈人抚养孩子的问题。隔辈人虽然在养育孩子时更有经验和耐心,但是也更容易产生纵容孩子的问题。俗话说“隔辈亲”,老人们对孙辈往往疼爱有加、关怀备至,对孙子孙女不合理的要求也有求必应,一律满足。
同时,隔辈人抚养还存在着老年人的教育观念跟不上新形势的问题,在抚育孙辈时往往从补偿心理出发,尽力在吃、穿、玩、用上给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如此一来,就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虚荣心强、爱攀比的不良品质,韩辉也正是在物质欲望的驱使下才产生了向低年级同学强拿硬要的歪念头。如果韩辉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抚养孩子过程中能够注重培养他善良的性格和正确的是非观,那么前面说的这个故事也许就不会发生。
我建议父母朋友们,即使工作再忙,压力再大,也不能将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全部交由隔辈人便不再过问。父母亲自抚养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即使由隔辈人分担抚养压力,自己也不能完全放弃抚养教育孩子的义务。就像故事里韩辉的父母想在韩辉度过幼儿期后再对其自私、蛮横、霸道的坏习惯进行纠正,却发现为时已晚。这是因为孩子长期被祖辈溺爱,一旦错过了性格形成的黄金期,当不良习惯形成后,孩子就很难再接受父母的教导了。
所以说,父母要格外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日本教育家岸井勇雄就将教育比喻为大树,树的根部为幼儿教育,树干为中小学教育,茂密的枝叶为高等教育。首先要培育好根苗,根深才能叶茂。韩辉的父母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懂事。事实上,从小长弯了的树,长大后是很难直起来的。要想使小树长得又高又直,必须从小修剪枝杈;要想让孩子长大成材,也必须从小进行培养和教育。
内心强大,才能在竞争中生存
走出大山的天才少年
董殊来自北方一个偏僻的贫困山村。他特别机灵,学习又很勤奋,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全班第一名。董殊是家里最小的男孩,父母和哥哥姐姐都很宠爱他。虽然家境贫穷,但对于他的要求全家人都会尽量满足—有好吃的让他一人吃,全家人都不过生日,唯独他的生日一定要庆祝。董殊很懂事,知道心疼父母,有时看到妈妈干活很辛苦,就会跑过去帮忙,但妈妈却总是说:“不用你,你好好学习去。”在家里,衣服从来不用他洗,饭也是家人做好了端到他的面前。他的妈妈常常对别人说:“俺家孩子学习好,家里有哥哥姐姐,不用他干活。”董殊的父母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这个争气的小儿子身上,期待着他考上一个好大学,成为栋梁之材,将来找到一个能挣大钱的好工作,彻底改变这个贫困家庭的命运。
就这样,董殊在鲜花和荣誉中渐渐长大,刚满16周岁就以超出重点线4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某全国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可是,自从来到繁华的大城市上大学以后,他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董殊从小有一点口吃的毛病,一次在大学英语课上,他第一次举手发言回答问题,因为有些紧张,所以站起来以后,口吃的毛病又犯了:“我??我??”半天才说出来,外语更是说得很不流畅。老师听后皱着眉头厉声说:“你坐下吧!”他只得红着脸坐下。这时,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件事深深地伤了他的自尊心,从那以后,他在上大学的四年里再也没有回答过问题,就算老师叫到他,他也站起来不作声。久而久之,老师也就不叫他发言了。
在生活中,同学也经常会半开玩笑地叫他“结巴磕子”,他觉得这是同学对他的不尊重和讽刺。渐渐地,他甚至不再说话,完全封闭了自己。在他看来,“对于一个人来说,口吃一次是一个小的挫折,如果一天口吃十几次,就会很受挫,慢慢积累,他就会觉得这辈子没什么乐趣,是个失败者”。
渐渐地,董殊的成绩一落千丈,在家乡总考第一名的优越感也消失殆尽,他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可是一个人远离家乡和亲人,他心里的苦闷没有地方去倾诉,又染上了甲流。就在他最需要家庭和学校温暖的时候,家里人对于他的境况根本一无所知,也从来没有跟学校联系过。他们以为,孩子上了大学有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教育,就不用家长再操心了。
面对种种挫折,董殊的心情十分低落,他患上了自闭症和抑郁症,难以专心学习,便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导致他有十几门功课不及格,无法如期毕业。眼看着毕业无望、就业无门,董殊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辜负了父母、哥哥、姐姐对于他的期望。为了发泄心中的郁结和痛苦,他来到某银行,以包内装有爆炸物相威胁实施抢劫,不久后被查获归案。他因涉嫌犯抢劫罪被起诉至法院。
经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董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暴力相威胁,当场抢劫国家金融机构的十万元人民币,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鉴于董殊作案时属限制行为能力人,具有从轻情节,且认罪态度良好,悔罪深刻,积极全部退赃,没有造成银行实际的经济损失,依法从轻处罚,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两万元。
消息传到董殊的家乡后,就像晴天霹雳,董殊的妈妈没听完就晕倒了。像董殊的家人一样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还有他的乡亲们和昔日的老师、同学们。他们绝对无法将成绩优异、诚实懂事的董殊与电视里那些穷凶极恶的抢劫犯联系到一起。不久,法院就收到了一封写有二三百人亲笔签名的联名信,这些签名来自董殊的同学、老师、同乡,他们都是为董殊求情的,要不是因为路途太远,他们就亲自来了。
看着手里这封沉甸甸的求情信,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在那样一个贫困落后的小乡村,董殊这样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是多么令他的乡亲们骄傲。然而法网无情,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后果。我们不禁反思,到底是什么让这个全村人眼里的好孩子,从一个大学生沦落为阶下囚呢?董殊的父亲一再念叨着:“我儿子很优秀,他之所以会犯罪都是我的错,是他投错了胎,如果家里有钱,他就不会犯罪。”在他看来,贫穷是儿子犯罪的主要原因。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让孩子体会“多面”的人生
培养孩子的挫折商
著名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但爱的本质、爱的艺术、爱的表达可不仅仅是给予,不仅仅是满足,更不是百般的迁就,不是让孩子永远地感受‘快乐’!人生中的生与死、快乐与痛苦、顺利与挫折、胜利与失败,从来都是成双成对地出现,成长中的孩子也必须经历‘成对’的教育,必须让他经历心理上的一种痛苦、克制、忍耐。”她认为,培养孩子的挫折商是极其重要的,挫折训练是性格训练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学者认为,小时候没有经受过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而深感痛苦,董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首先,在董殊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父母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总考第一名,这让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孩子身上都是优点,也让董殊以为生活就像童话中的理想世界,处处是鲜花和荣誉。然而他的父母却忽略了对孩子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以至于董殊来到大城市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落差,一时间无法适应这样的挫折,使自己的状况越来越糟。
其次,我们都知道,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要有人存在,有社会生活,就会有种种需要,也就会因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目标无法实现而产生挫折感。挫折感的大小并不仅仅取决于挫折本身,更主要的是取决于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可惜的是,董殊在挫折面前采取了消极、放弃、回避的态度,甚至为发泄心中的痛苦,竟做出不理智的行为,犯下重罪,毁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试想,如果董殊能够积极地面对挫折和痛苦,扬长避短,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证明自己,事情就不会越来越糟,最终发展为犯罪。
再次,有的父母不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孩子缺少挫折体验,他们依赖性强,感情脆弱,稍不如意就悲观失望,甚至做出过激行为。据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有的孩子的心理素质偏低,尤其是一些中小学生,因为一些小挫折,就心理扭曲,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个别孩子还因此而逃学、违纪违法。由此可见,让孩子从小体验挫折,做好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于他们未来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是多么重要啊!
《论语·宪问》十四章中记载了孔子的一句话:“子曰:爱之,能勿劳乎?”意思是孔子说,爱你的孩子,能不让他辛劳吗?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教诲,放在今天仍然适用。作为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子女的“爱”不仅体现在无微不至的关爱呵护上,更应该体现在使孩子“劳”的勇气与决心上。让孩子“劳”,也就是给孩子以独立面对挫折,经受风雨磨炼,最终战胜挫折的机会。
如果只是一味地呵护,让孩子在蜜罐中长大,那么孩子将养成等待他人来满足自己需求的习惯,将眼前的丰裕物质条件视作理所当然。而只有经历了挫折教育,孩子才会体会到生活的艰辛,意识到眼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因此才能珍惜当前的生活,才会有自己努力拼搏的动力。生长在温室中的花朵不会拥有抵御风雪的能力,未经自己破茧的蝴蝶将永远无缘飞翔的自由。成长过程中一时的安逸,可能带来的是孩子永远失去了在挫折面前不骄不躁、昂首勇敢面对的决心。
使孩子“劳”,不单是让孩子经受挫折,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意识到世界从来不是绕着一个人转,要获取幸福的生活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拼搏。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孩子才会从温室之中走出,从而自立自强,以坚强的意志面对人生的风雨,以不懈的姿态追逐自己的梦想。
挫折教育,正如一场大雨,乌云会遮蔽和煦的阳光,雨点会击打幼嫩的叶片;但是大雨过后,空气清新,水分渗入土壤,叶子会更加丰润,花朵的根茎将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娇生不能惯养,挫折教育有好方法
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呢?我有一个朋友是全国优秀家长,她的名字叫王晶。她曾提出了家庭挫折教育的三句话:娇生不能惯养,自作必须自受,独立必须自主。①
一是娇生不能惯养,就是说对孩子不能一味地满足和宠惯,要让孩子体会得不到满足的挫折感。0到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克制能力,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当孩子出现任性的行为时,家长应当告诉孩子不行。董殊的父母从小缺少对他进行经受挫折和遵守规则的教育,以致当他步入大学后经受一点嘲笑与挫折时,就会片面地放大挫折的威力,消极看待,让阴暗的情绪淹没了自己,最终做出悔恨终生的行为。
二是自作必须自受。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就会常常让他们面临失败和错误。如果家长在事先不停地提醒,事后又一边责骂孩子,一边千方百计地替孩子补救,那么结果将是家长操碎了心,磨破了嘴,可孩子却一点感觉也没有,甚至还会产生“无论我犯什么错误,父母都能帮我摆平”的错误认识。因此,应当让孩子懂得做错了事就必须自己承担后果,只有孩子自己体验到做错事的后果,他对这次挫折的印象才会深刻。
三是独立必须自主。有学者说,教育者应成为儿童发展的观察者、引导者、援助者。只有孩子能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深藏在其内部的各种潜能才能获得充分发展。在孩子幼年时,父母应当重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帮助他们逐步学会自己动脑、自己选择,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精神和毅力,告诉他们面对困难时要学会坚强,而不是消极、放弃、逃避,只有自己足够坚强,别人才有可能帮助你,苦难与挫折也才有可能被克服。相反,如果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和娇惯,包揽一切,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独立生活、做事以及应对挫折的能力。例如本案中的董殊,他的很多事情都由父母、兄姐包办代替,自己独立应对困难、挫折的机会被剥夺,最终导致他进入大学的新环境之后,稍微遇到困难就惊慌失措、自暴自弃。
国外的教育理念值得借鉴
事实上,“一切包办,有求必应”的教育现象在我们的父母中绝不罕见。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必要借鉴一些国外的教育观念。
2017年,奥巴马的大女儿玛利亚考上哈佛大学,成为各大网站的头条新闻。玛利亚这一阶段性的成功与她在少年时期受到的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奥巴马一家在入住白宫的时候,大女儿10岁,二女儿7岁。虽然身边有很多保镖和工作人员,但是他们仍然严格要求孩子自己整理床铺,学会各类生活技巧。如果两个孩子按时完成规定的家务,奥巴马夫妇就会给她们1美元。后来习惯养好了,两个孩子不拿钱也会主动做家务了。
虽然生活物质条件优越,但是奥巴马夫妇从未放松对孩子的挫折教育,而是以严格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让她们早早地学会面对生活的不易。也正因为如此,两个孩子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才会不依赖身边人的帮助与扶持,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进入理想的大学。
反观故事中的董殊,即使家庭条件不好,但他的父母、兄姐仍然无微不至地宠惯他,无条件地满足他的各种要求。表面上董殊的父母是关爱他,但实际上,他们的溺爱剥夺了董殊在成长过程中面对挫折,在挫折中完善人格、学会自立自强的机会,最终导致董殊在遭遇挫折时缺乏应对困难的合理心态,自暴自弃,悲剧收场。
由此可见,董殊的悲剧并不像他的父亲所认为的那样,是因为贫穷造成的。董殊考上大学时,还是一个刚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父母对于他的教育监护职责还没有结束,而董殊的父母却觉得孩子进了大学就好像进了保险箱,从没有与学校联系过,更不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当孩子遇到挫折、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没有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试想,如果董殊的父母从小就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告诉孩子不要稍不如意就自暴自弃,经常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那么,董殊的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人生的挫折让董殊痛定思痛,成长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他在走出监狱的第二天就找到学校要求复读,以备来年高考。7个月后,他以598分的优异成绩重新考上了重点大学,开启了他第二次崭新的人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