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古籍集部曾国藩文粹

曾国藩文粹

文如其人,从奏折看晚清重臣曾国藩,从家信看大儒文人曾国藩

作者:朱东安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ISBN: 9787205095123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8.99

类别: 集部 SKU:5d81729eb5d8bfc22f312713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5095123

编辑推荐

这里有曾国藩著名的批评皇帝琐碎、徒尚文饰、骄矜自持的奏折,也有他苦口婆心劝弟戒骄戒躁的家信,从中既可见曾国藩为官为人的品性,也可一窥晚清政局。

 

内容简介

《曾国藩文粹》一书由朱安东先生选编并注解。全书选编曾国藩与亲朋好友的书信以及写给皇帝的奏折。从家信中可见曾国藩的人品性情,从奏折中可揣摸当时的政治局面,朱东安先生对书信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详细注解有助于阅读理解。每篇文章后另有题解一则,注明该文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朱东安,山东聊城人,1939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东安教授先后出版有《曾国藩传》《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晚清政治与传统文化》等学术专著。

目  录

序

出版说明

禀祖父母/ 01

复贺长龄/ 04

致刘蓉/ 07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 12

答刘蓉/ 14

原才/ 19

致澄弟沅弟季弟/ 21

应诏陈言疏/ 23

复胡大任/ 28

议汰兵疏/ 31

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35

备陈民间疾苦疏/ 40

平银价疏/ 44

敬陈团练查匪大概规模折/ 48

与湖南各州县公正绅耆书/ 50

严办土匪以靖地方折/ 53

拿匪正法并现在帮办防堵折/ 56

与骆秉章书/ 58

与张亮基/ 60

复龙启瑞/ 63

沥陈现办情形折/ 66

讨粤匪檄/ 70

靖港败溃自请治罪折(附遗折遗片)/ 73

水师搜剿襄河续获大胜折/ 78

谢宽免处分恩折/ 81

统筹全局折/ 83

谕纪泽/ 87

沥陈办事艰难仍吁恳在籍守制折/ 89

李续宾死事甚烈功绩多折/ 93

遵旨会商大略折/ 97

遵旨会筹规剿皖逆折/ 100

圣哲画像记/ 103

湖口县楚军水师昭忠祠记/ 114

日记(咸丰九年十一月四日)/ 116

孙芝房侍讲《刍论》序/ 118

致澄弟/ 121

苏常无锡失陷遵旨通筹全局并办理大概情形折/ 122

请起用沈葆桢折/ 126

请留左宗棠襄办江皖军务折/ 128

遵旨兴办淮扬水师  拟派李鸿章先往筹办并请简授实缺折/ 131

致沅弟/ 134

奏请带兵北上以靖夷氛折/ 137

遵旨复奏借俄兵助剿发逆并代运南漕折/ 140

湖南设立东征局请颁发部照折/ 143

谕纪泽纪鸿/ 145

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48

日记(咸丰十一年八月十六日)/ 151

沥陈前湖北抚臣胡林翼忠勤勋绩折/ 153

劝诫浅语十六条/ 156

复彭丽生/ 162

参翁同书片/ 164

金陵未克以前请不再加恩于臣家片/ 166

议复借洋兵剿贼片/ 168

参李元度片/ 170

遵旨议复请派员督办广东厘金折/ 173

日记(同治元年五月七日)/ 177

 

前  言

曾国藩(1811—1872)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与古文学家,阅历较为复杂,留下的文字亦不少。这本文选基本上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他各个历史时期的言行,从中大致可以看出他一生的思想与功过。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县)人。道光十八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检讨。依靠自身的努力与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的荐引,十年间擢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道光二十九年补授礼部右侍郎,并于数年间接连兼署兵、工、刑、吏各部侍郎。

仕途的一帆风顺使曾国藩春风得意,对清政府感激涕零,一心要尽忠报国,干出一番事业。他在家信中说,“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近年中进士十年而得阁学者,惟壬辰季仙九师、乙未张小浦及余三人”(《曾国藩全集·家书》,以下简称《家书》,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八日)。又说:“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顾身家之私。”(《家书》,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

不料,正当曾国藩踌躇满志之时,全国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变。这时,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各种反清团体日益活跃,民众起义不断发生,全国已呈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特别是发生在广西金田的太平天国起义,更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当时清政府政治腐败,财政拮据,兵无斗志,根本无力对付这场革命风暴。而以咸丰帝为首的统治阶级上层,却对此并无深刻认识,这就使一批较为清醒的官绅士人愈感忧虑。

由于湖南特殊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士林风气和历史传统,造就出一大批这样的人物:他们保守、务实、好斗,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关心整个地主阶级的命运,并把清政府的安危与自身利益结合起来。他们与曾国藩气味相投,通过各种关系联合起来。由于曾国藩的地位和声望,无形中成为他们的领袖。正是在这些人的激励和推动下,曾国藩在咸丰帝继位之初,乘下诏征言之机接连上疏,就国家用人、行政、军事及民间疾苦、平抑银价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对策,并对咸丰皇帝本人提出批评,企图推动他振作精神,励精图治,以改变清政府的被动地位。结果,这些精心写就的奏疏被束之高阁,意见不被采纳,且几乎因此而获罪。曾国藩在改革弊政的尝试失败之后,不得不别寻他途,以挽救清王朝的危亡。

咸丰二年,曾国藩放江西乡试考差,行至安徽太湖,接其母病故讣告,遂改途返籍,为母守制。这时,清政府为阻止太平天国革命势力的发展,重施嘉庆初年故伎,企图用团练、保甲之法抑制太平军流动作战的战术。于是,就在太平军势力所及各省委任在籍官员为团练大臣,利用其人地两熟的条件,专门负责本省团练、保甲事宜。当时,清政府在全国先后任命团练大臣四十五名,曾国藩为其中之一。他就是利用这一半官半绅的身份,创建了一支非正规的地主阶级武装力量,将太平天国运动镇压下去,并使勇营武装逐渐取代八旗、绿营的地位,成为清王朝的主要军事支柱。

曾国藩认为,绿营腐败已甚,不能担负镇压民众起义、维护国家秩序的任务;团练、保甲组织面对统一、强大的农民军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而要打败太平军,只有改革军制,另起炉灶,建立新军。他认为,绿营弊端在于“败不相救”四字,究其原因,一是平时薪饷太低,缺乏训练,技艺不精;二是战时东拼西凑,上下左右不和,调遣成法不善。于是,他以募兵制代替世兵制,权归主将,层层选募,适当提高弁兵薪饷,变“兵为国有”为“兵为将有”,从而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为近代军阀制度种下根苗。据《湘军志》的作者王闿运估计,各省湘军人数多时达三十万人,曾国藩直接指挥的部队约有十二万人。曾国藩就是依靠这支武装,采用以静制动、围点打援等战术,自上而下,沿江推进,逐步夺取太平军控制的长江沿岸城镇要塞,后攻陷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为清王朝建立了功。

 

 

    ……

在线试读

奏为敬陈圣德、仰赞高深事:

臣闻美德所在,常有一近似者为之淆。辨之不早,则流弊不可胜防。故孔门之告六言,必严去其六弊。臣窃观皇上生安之美德,约有三端。而三者之近似,亦各有其流弊,不可不预防其渐,请为我皇上陈之。

臣每于祭祀侍仪之顷,仰瞻皇上对越肃雍,跬步必谨,而寻常莅事,亦推求精到,此敬慎之美德也。而辨之不早,其流弊为琐碎,是不可不预防。人臣事君,礼仪固贵周详,然苟非朝祭大典,难保一无疏失。自去岁以来,步趋失检,广林以小节被参;道旁叩头,福济、麟魁以小节被参;内廷接驾,明训以微仪获咎;都统暂署,惠丰以微仪获咎。在皇上仅予谴罚,初无苛责之意,特恐臣下误会风旨,或谨于小而反忽于大,且有谨其所不必谨者。行礼有仪注,古今通用之字也,近来避皇上之嫌名,乃改为行礼礼节。朔望常服,既经臣部奏定矣,而去冬忽改为貂褂;御门常服挂珠,既经臣部奏定矣,而初次忽改为补褂。以此等为尊君,皆于小者谨其所不必谨,则于国家之大计必有疏漏而不暇深求者矣。夫所谓国家之大计,果安在哉?即如广西一事,其大者在位置人才,其次在审度地利,又其次在慎重军需。今发往广西人员不为不多,而位置之际未尽妥善。姚莹年近七十,曾立勋名,宜稍加以威望,令其参赞幕府,若泛泛差遣委用,则不能收其全力。严正基办理粮台,而位卑则难资弹压,权分则易致牵掣。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诸将既多,亦宜分为三路,各有专责:中路专办武宣大股,西路分办泗、镇、南、太,东路分办七府一州。至于地利之说,则钦差大臣宜驻扎横州,乃可以策应三路。粮台宜专设梧州,银米由湖南往者,暂屯桂林,以次而输于梧;由广东往者,暂屯肇庆,以次而输于梧。则四方便于支应,而寇盗不能劫掠。今军兴一载,外间既未呈进地图,规画全势,而内府有康熙舆图、乾隆舆图,亦未闻枢臣请出,与皇上熟视审计。至于军需之说,则捐输之局万不可开于两粤,捐生皆从军之人,捐资皆借凑之项,辗转挪移,仍于粮台乎取之。此三者皆就广西而言,今日之大计也。即使广西无事,而凡为臣子者,亦皆宜留心人材,亦皆宜讲求地利,亦皆宜筹画国计,图其远大,即不妨略其细微。汉之陈平,高祖不问以决狱;唐之房、杜,太宗惟责以求贤。诚使我皇上豁达远观,罔苛细节,则为大臣者不敢以小廉曲谨自恃,不敢以寻行数墨自取竭蹶,必且穆然深思,求所以宏济于艰难者。臣所谓防琐碎之风,其道如此。

又闻皇上万几之暇,颐情典籍;游艺之末亦法前贤,此好古之美德也。而辨之不细,其流弊徒尚文饰,亦不可不预防。自去岁求言以来,岂无一二嘉谟至计?究其归宿,大抵皆以“无庸议”三字了之。间有特被奖许者,手诏以褒倭仁,未几而疏之万里之外;优旨以答苏廷魁,未几而斥为乱道之流。是鲜察言之实意,徒饰纳谏之虚文。自道光中叶以来,朝士风气专尚浮华,小楷则工益求工,试律则巧益求巧。翰、詹之途,莫如两书房行走,而保荐之时,但求工于小楷者;阁部之途,莫如军机处行走,而保送之时,但取工于小楷者。衡文取士,大典也,而考差者亦但论小楷、试律,而不复计文义之浅深。故臣常谓欲人才振兴,必使士大夫考古来之成败,讨国朝之掌故,而力杜小楷、试律工巧之风,乃可以崇实而黜浮。去岁奏开日讲,意以人臣陈说古今于黼座之前,必不敢不研求实学,盖为此也。今皇上于军务倥偬之际,仍举斯典,正与康熙年三藩时相同。然非从容召见,令其反复辨说,恐亦徒饰虚文而无以考核人才。目前之时务虽不可妄议,本朝之成宪独不可称述乎!皇上于外官来京,屡次召见,详加考核。今日之翰、詹,即异日之督抚、司道也,甫脱乎小楷、试律之间,即与以兵、刑、钱、谷之任,又岂可但观其举止便捷,语言圆妙,而不深究其深学真识乎?前者,臣工奏请刊布《御制诗文集》,业蒙允许。臣考《高祖文集》刊布之年,圣寿已二十有六;列圣《文集》刊布之年,皆在三十、四十以后;皇上春秋鼎盛,若稍迟数年再行刊刻,亦足以昭圣度之谦冲,且明示天下以敦崇实效、不尚虚文之意。风声所被,必有朴学兴起,为国家任栋梁之重。臣所谓杜文饰之风,其道如此。

 

…………

抢先评论了 “曾国藩文粹”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唐诗宋词三百首(大全集)(珍藏本)(超值版)

EUR €53.97
加入购物车

东周列国志

EUR €208.99
加入购物车

小窗幽记(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EUR €18.99
阅读更多
缺货

世说新语(全2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三全本)

EUR €46.98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