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629462
前言1
整理凡例1
咸丰十年(1860)庚申日记
咸丰十一年(1861)辛酉日记
同治元年(1862)壬戌日记
同治二年(1863)癸亥日记
同治三年(1864)甲子日记
同治四年(1865)乙丑日记
附录
直隶州知州高君墓志铭
高陶堂先生传
清故赐进士出身江苏候补直隶州知州署吴县知县高陶堂
先生事略
人名字号音序索引
《佩韦室日记》,稿本,五册,现藏浙江省图书馆,为晚清名士高心夔所撰。日记起止时间为咸丰十年五月五日(1860年6月23日)至同治四年二月十八日(1865年3月15日),其中同治二年四月八日(5月25日)之前系逐日而记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至正月二十日所记内容佚失。,之后则择要而书,仅记十九则(其中同治二年四月八日后至岁末九则,同治三年七则,同治四年三则),可谓简之又简。据其自云:“其后南游,别有纪载。”《佩韦室日记》同治二年四月八日后附记。然南游记今已无从觅得,惜哉。
高心夔的经历,颇为坎坷。他生于道光十三年(1833)五月五日《佩韦室日记》咸丰十年五月五日:“是日予二十八生日矣。”同治五年五月五日:“是日予三十生日矣。”,年十九即中咸丰元年举人杨岘《直隶州知州高君墓志铭》,《迟鸿轩文弃》卷二,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咸丰五年其父被太平军杀害,高心夔起乡兵五百复仇;投曾国藩幕中,攻抚州,矛伤左腿;师久无功,归终丁父忧朱之榛《清故赐进士出身江苏候补直隶州知州署吴县知县高陶堂先生事略》(《常慊慊斋文集》下,民国九年东湖草堂刻本):“粤寇刳江右,赠公殉焉。既遘家难,锐意复仇,时湘乡曾文正督师浔阳,先生练乡兵五百人请隶麾下,会诸军攻抚州,壁城而垒,战辄先,矛洞左骽,文正疏称‘右营高梦汉’,(注转下页)。咸丰九年试礼部,举进士,然因复试试帖内讹许浑之先生原名也。”汤纪尚《高陶堂先生传》(《盘薖文甲乙集五卷》甲集上):“父觏家难,愤团义旅投文正曾公,别属楚军五百,使会师壁抚州,久无功,急归终父忧。”《佩韦室日记》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三十日:“明年乙卯正月大雪,先府君竟以应檄办团,还省禀复,遇变渚溪舟次,恸哉;是年冬雪,予督乡兵,方屯苏官渡西岸蜒蚰山营中,两日不能举火;丙辰雪时,予以全家旅食无资,贾盐浙江,还滞常山县中;丁巳雪时,徙居匡庐山西朱岭;戊午雪时,予再北上叶县守岁;己未雪时,在肃裕亭宅。”
①据《佩韦室日记》咸丰十年日记。
②高心夔《高陶堂遗集·陶堂遗文》(平湖朱氏刻本)之《游君山记》:“同治六年夏四月……自予奉役岳州,且两年。”
③高心夔《高陶堂遗集·陶堂遗文》之《申江舆诵后序》:“同治七年,心夔游李肃毅伯德州军府。……如是三年,心夔署吴县。”
④高心夔《高陶堂遗集·陶堂遗文》之《鸿泽堂记》:“同治十三年秋七月,心夔既解吴令,请急归省丘垄。”
⑤杨岘《直隶州知州高君墓志铭》。另高心夔《陶堂遗文·恤诵》:“光绪七年四月,心夔再罢吴令。”“浑”字为上声,置四等,罚停一科;然为肃顺赏识,该年二月聘请教读其子;咸丰十年五月保和殿朝考,又因试帖用十三元韵内“缊”字为“缊”之“缊”,再置四等,幸咸丰帝开恩令其归进士本班铨用知县,遂乡居守选①,并营葬双亲。同治四年奉役岳州②,同治七年入李鸿章幕,同治十年署吴县令③,同治十三年(1881)七月受代归乡④,光绪六年再知吴县,光绪七年四月引疾退,十月郁郁病终⑤。
高心夔少年成名,曾出入曾国藩幕府,并授读权臣肃顺府中,其手稿日记虽所存无多,但对于了解高心夔及他所处的时代却极有帮助,特别是一些政坛秘辛、社会乱象、文坛风气、名士风流等,赖此可窥一斑。今聊为揭橥,以明其中所蕴文史价值之丰富。
… …
佩韦室日记 第一册
庚申夏五月五日戊戌(1860年6月23日),午骤雨,旋霁。予在淀园。是日予二十八生日矣,古圣十五志学,予将倍之,而荒惰若此,遂惕然有亲书向道之意。遣奴子王慎奉书尹杏农、李眉生两先生,问为学之要;又致书易笏山孝廉佩绅,以易出都赴曾湘乡军,告之明年亦当往也。主人裕亭尚书肃顺字裕亭、雨亭,时任户部尚书,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升协办大学士,仍兼户部尚书。寿予玉辟邪佩印,慰导甚至,感不能已。予自刻“哀窈窕思贤才”六字印,盖前一日已报朝考四等矣。
五月六日(6月24日),己亥,小雨,彗星见西北,五日而没。十二日补记。是日奴子自城南回,得尹、李二公复书。尹云:“见名次单,足下殿全军,骇怪之至。诵手书,方知一误再误。昔人有不读《孟子》而屡试被放者,古今人何相似耶。我辈潦倒已同寒灰,所望以张吾旗鼓者,惟老弟耳,今又至此,夫复何言。想石钟山灵望主人亟矣。”李云:“得信无所喜愠,但叹吾党之大运应如是耳。石钟山下苜蓿寒毡,亦复耐人咀嚼,何必百里之为。”又得易君书,大指慰勉与尹、李同。主人设酒午宴,为予补寿,以予生日致斋也。予自刻“山泽之癯”《史记·司马相如传》:“列仙之传(儒),居山泽间,形容甚癯。”宋姜夔《续书谱》认为书法:“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癯,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者如醉仙,端楷者如贤士。”此喻隐居山泽的清贫之士。是时高氏因列四等,未知命运,故有此想。四字印。晚诵杜诗、《朱子约编》此当指清郑士范辑《朱子约编》。。与同馆黄麓生解元沄论作州县官,甚精。
五月七日(6月25日),庚子,阴,晚晴。是日卯刻引见,皇上御奉三无私便殿,翰林院编修华祝三导予入。同列八人,予以甲分居首,而己未中式礼闱后旋以复试试帖内讹许浑“浑”字为上声,置四等,罚停一科;今年夏五月二日,保和殿朝考,予以试帖用十三元韵内“缊”字为“缊”之“缊”,再置四等,荒陋蹇劣,为本朝开国二百馀年所仅见,固宜放还田里,使获从事于学,蒙恩于名单书一“归”字,盖归进士本班,铨用知县也。臣心夔幸睹圣颜以归,宽然无憾。回园馆后,读杜诗、钞《庄子》,刻印二:一“诵先人之清芬”,一“石钟山民”。
五月八日(6月26日),辛丑,阴,夜雨。是日读杜诗,为杏老作“珠玉为心以奉君”七字印,麓生修饰之,予自检匣中旧刻各印,补作铭志,大小七枚。
五月九日(6月27日),壬寅,阴。是日范云吉刑部泰亨、李眉生兵部鸿裔访我淀园,主人置酒,极欢始罢。夜与眉生读杜诗入蜀诸作,多所发明。眉生蜀人,数经此险,故知作者状景之工,予为叹惋,天下事非身历鲜不没人苦心者。
五月十日(6月28日),癸卯,晴。是时同范、李入城,晓景清甚。予与李子一车,谈衷曲事,大畅,李子与予性情仪止大略相似,予加躁耳。此两年所遭又相似,盖李己未礼闱,以文中犯庙讳一字贴出;今春闱作已入彀矣,又以经艺内犯庙讳一字见斥,再蒙创辱。同病相怜,芝焚蕙叹,几不自胜。至李子斋,日尚未午,观李子临松雪行楷两时许。同车访尹先生耕云,尹公自予朝考置四等,益思进我于学,恐我心气未定,良久无所论说。予开案头古诗,遍读阮、郭诸作,又读陶诗,少觉平静。尹先始饭我,饭罢赵给事树吉、莫大令友芝先后至,为竟夕之谈。尹先生言:毛副宪少时尝有异梦,殊骇人也。尝梦至汤阴岳庙,见鄂王高坐堂中,毛及阶,王起,揖之入,问:“颇相识否。”则对曰:“知之。”问:“颇忆前身否。”则对曰:“不知也。”王为历指阶下将士桓桓,冠剑森列,皆当时北征同部者,顾谓毛:“君此中人也。”则命部曲一人导毛诣前身战歾处,榛薉蔽路,高冢岿然,恍惚悟冢中人形状与其平生征战时事,部曲将毛还诣报王。毛再拜,请问今生何欤,王曰:“夫生有自来者,死必有所往,无为问也。”固请,乃曰:“君其致命苏州乎。”则揖之出,遂觉。毛,河南武陟人,名昶熙,字旭初,五日前以顺天府丞加左副都御史衔,督办河南所辖各州郡团练事,从大学士周祖培等请也。自四月江南大军败溃,天子命侍郎曾国藩署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统所部军马,驰援江苏,一时以为庙堂知人。今毛亦俊杰负人望者也,进贤退不肖,中外于是乎欣然望治矣。既罢,莫叟独还,予与赵给事俱附眉生车归,假宿眉生斋中。复龙明府书。
五月十一日(6月29日),甲辰,早晴,午后骤风雨。是日尹杏农、李眉生招同赵沅、莫郘亭饮城南小肆中。予与赵、李同车先至,相待良久,开轩窗看后院草树荒莽而秀蔚,予三人同有山泉之想。未几,大雷霆,烈风雨亦至,逾时复霁,虹见。尹、莫始到,予三人饮方半矣,呼酒续饮,极欢而罢。诸人同过尹公斋头闲话,四更散归。予宿眉生斋中。
五月十二日(6月30日),乙巳,晴,午微雨。是日予招莫子偲明府、尹杏农前御史、范云吉刑部、黄麓生解元、赵沅给事、翁叔平修撰、潘伯寅大理、李眉生兵部集宴城南陶然亭。予晨过尹公,要先往视治具,坐亭西檐下迟客,亭环葭,一碧数顷,晓露未晞,群燕出没,令人发兴洲渚,归思弥怀矣。客至,设酒北轩,坐以齿次。莫叟后至,居首。极论山川原本,载籍诸贤,情愫快焉无间,予为乐甚。凉雨既霁,茗坐藤下,薄暮始散。予与赵、李、范三子过尹先生斋,深谈至四更,多所感悟。尹公为予谋行止甚正,心志不忘。眉生欲困,予亦觉疲,范君留宿,予三人仍同车归矣。予宿眉生斋中。
…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