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7860447
–
★ 《龟藏》写出了甲骨文背后的故事,是一本以甲骨文为中心,进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浅学术大众普及读本”,内蕴丰富,可读性好。
★ 《山海经外传》追索上古奇书的来龙去脉 对比文学风格,探讨古今异同,揭示遗风遗韵,阐发文化流源,帮读者理解《山海经》博大精深的历史积淀!
★ 《大瘟疫》内容多元,包括古代记载、历史遗迹、地理沿革等,全方位展示瘟疫的文化故事和历史真相,是一本跨学科的历史读物
当一个人没有读过《山海经》的时候,他应该已经听说过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出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了。然而读的次数越多,《山海经》也变成一本越读越读不懂的古籍。
《山海经外传》分为源头、方向、理想、改造四部分,分别从传说和历史、时间和空间、神话和理想、真实世界和改造世界四个角度追本溯源,解答了散落在《山海经》原典各角落里的未解之谜。书中辅以文物照片和古人绘制的《山海经》插图等图片资料,让《山海经》这部藏满神秘、屹立千年不倒的“神书”向普通读者打开了厚重的大门。
随此书附赠“山海经寰宇全图”巨幅挂图;内附四库全书本全原文《山海经》。
《龟藏》中的“龟”指甲骨文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基因。本书以“龟藏”为名,浅层含义即发现“龟”所暗藏的故事。
全书分“甲骨文背后的双面人生”“河图洛书里的中国”“商王和贞人的世界”“美丽殷商:你去哪儿了”四部分,同时配有大量文物文献价值和历史艺术价值并重的图片。
随此书附送巨幅甲骨文挂图——“汉字之美”。
《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是一部富有可读性的关于瘟疫的另类文明史。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曾经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瘟疫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了解瘟疫的历史,不仅更有助于更加立体地认识中国历史,本书通过对秦汉历史的考察,揭示瘟疫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与深刻意义。书中的延伸阅读,用讲故事的方法对历史人物、事件,历史遗迹、地理沿革、国学经典、甲骨文等,都一一进行了详细解说。
随此书赠送北派大师特制精美剪纸。
自序
部分 源头
是传说里的历史,还是历史里的传说,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像,永远不止真相和假象。
01 《山海经》“文体”的古今定位:小说、地理书和游记 ………. 3
02 《山海经》由来的三问:作者、时代和古代版本 ………. 11
03 《山海经图》的宿世与《山海经》插图的今生 ………. 20
第二部分 方向
东南西北,其实就是春夏秋冬,时间和空间永远是同一个概念。
04 对立的方向观:上下和阴阳 ………. 33
05 系统的方向观:“五方”和五方神 ………. 39
第三部分 理想
长大以后,只记得妈妈哄你给你讲的故事,却忘掉了妈妈为什么要哄你。这就是神话和理想的关系。
06 《山经》中的火灵怪:正邪相抗的火崇拜 ………. 55
07 面向自然与社会的抗争:夸父逐日的神话内涵和信史 ………. 71
08 龙图腾的早期演化和主要源流:北次三经山神与玉猪龙 ………. 81
09 亦正亦邪的狐灵怪:狐仙、狐妖题材隐喻的基调 ………. 101
10 生育观向生命观的让渡:鱼鸟的图腾和不死的理想 ………. 109
第四部分 改造
我们总以为是自己改造了世界,其实世界是自己改造的,我们只是改造了自己。
11 中国先秦气候变迁考:
《山海经》中亚热带动植物的分布特征 ………. 137
12 《山海经》中的“三代之英”:实用和审美的造物文化 ………. 183
附录:
◇ 《山海经》(四库全书本全原文) ………. 231
◇ 你不一定知道的《山海经》300问 ………. 384
主要参考书目
甲骨文背后的双面人生
1.儒士 / 5
2.文侠 / 21
3.遗臣 / 39
河图洛书里的中国
4.四方和中国 / 67
5.河图和洛书 / 93
商王和贞人的世界
6.商路和契约 / 131
7.生命和理想 / 157
美丽殷商:你去哪儿了
8.文字和文明 / 183
9.占卜和游戏 / 209
主要参考书目 / 231
目录
001 第1章
万死千生:秦汉以前中国瘟疫的历史与文化
037 第2章
哀死事生:秦汉疫灾的史学文献考据及时空分布特征
103 第3章
视死如生:“伤寒”与秦汉流行病的特征
159 第4章
向死而生:秦汉疫灾中的鼠类宿主动物
209 第5章
方死方生:气候变化与族群迁徙
303 主要参考书目
自 序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曰:“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西周以降,秦汉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一轨九州、同风天下的“大一统”时期。三户亡秦,汉承秦制。汉初的统治者在承继秦朝中央官僚体制的同时,也汲取了秦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倚黄老之术御国,假和戎之策攘夷,就此,奠定两汉四百余年国祚。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自距今8000年至5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华夏各氏族陆续以农耕替代渔猎,农耕成为华夏文明主要生产方式和经济业态。有汉一代,虽不乏张骞凿空、班超制夷的佳话名垂青史,但在宾服通贡的朝贡贸易格局下,对外贸易的政治意义远胜于经济利益,因此在经济总量中占比尚小。农耕仍是秦帝国、汉帝国主要的经济业态。
苏东坡《策问》有云:“古者以民之多寡为国之贫富。”产业革命以前,人口数量是衡量自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规模的重要指标,而人口数量的威胁则来自战争与瘟疫。秦汉之际,兵革互兴。两汉享国四百余年,而汉匈战争竟历一百三十余载,更兼及秦末战争、楚汉之争、七国之乱、黄巾之祸云云。因战争所致黎民流离、人口罹难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可相比战争,瘟疫之横行,由疫而成灾,疫灾对古代社会的破坏力实则更大。自先秦至南北朝,中国瘟疫、疫灾暴发的频次整体呈震荡上升态势,并以西晋时尤甚,达到古代中国瘟疫流行、疫灾破坏之极峰。而秦汉正处于瘟疫、疫灾上行的过渡期。由于在大一统的地缘政治格局下长期频发的内外战争和修攘制御的镇抚外交需求,战争动员、军屯移民、使节朝贡等形式的跨区域、大跨度的人口迁徙成为常态,加之地理气候的变迁,传统的、各自封闭的疫源区和宿主动物栖息地相互连接,这一时期的瘟疫流行开始从区域内传播转向全国性暴发。古代中国全国性的瘟疫大暴发和全国疫灾由此发轫。其中,自东汉建安十三年起暴发的全国大瘟疫一直延续至西晋,曹操《蒿里行》所云“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王粲《七哀诗》所云“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的诗句,所描绘的全都是由疫成灾后中原地区饿殍千里、白骨露野的人间惨剧。
贵族与平民同归,人间并地狱不二。现代卫生体系建立以前,瘟疫对古代社会各阶层造成的破坏往往是无差别的。是时,积极的经济政策和铁制农具的普及刺激了社会生产的发展,这使时人,特别是当时的新兴贵族既坐拥着空前的社会财富,又直面着瘟疫弥漫的死亡威胁。由此,诸多特有的文化现象才显得“理所当然”,比如秦皇汉武之所以往东海求仙、西域寻药,皆因旧传东海仙山和西方昆仑有不死之药;当求药不成,转而炼药,随着火法炼丹的贵族风尚的传播,原始的火药才在“偶然间”问世,西来的琉璃烧造技艺才实现了本土化的流行;当炼药不成,人之将死,“死为生继”便是好的自我安慰,视死如生的葬俗纵贯秦汉,画家只好用墓室壁画中持药戴胜的西王母和捣药的玉兔去隐喻墓主人生前“药到病除”的未尽的理想。
贵族生而“不死”,平民死而“不息”:钜鹿人张角竖“致太平”大旗,开道教异端、中国秘密文化之先河,后人谓之“千古习邪之首恶”,张角所以仅十余年竟召徒众数十万、遍及八州,举事即致汉室倾覆,皆因符水咒说以疗病。汉末三国之际,诞生于大瘟疫期间的太平道、五斗米道、李家道等道教异端盛行,甚至佛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无不以“为病者请祷”、为社会救济而起家。特别是由太平道引发的黄巾之祸,更是缔造了后世值大瘟疫时代间如魔咒般的,宗教异端角力封建王朝的宗教性叛乱的“黄巾模式”。可谓瘟疫可弭,流毒不弭。
理想与信仰无助的崩溃或是重建只关乎前者,而直面瘟疫与疫灾的痛定思痛又使得华夏文明之于秦汉的瘟疫,和欧洲天主教之于黑死病相比,更早地闪现出了理性而不止于人性的光辉。诞生于这一时期的《黄帝内经》中的“运气七篇”是中医哲学系统论的集大成者,而作为“运气学”的后继,张仲景《伤寒论》的出现则是东汉末年瘟疫大暴发所直接激发的。中医运气学通过“运气”将地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与人类机体,乃至人类社会的周期性变化相互关联,既给出了瘟疫流行、暴发的理论依据,也奠定了其在传统中医学中尖端理论的学术地位。
凡此种种,秦汉之际瘟疫的历史正如黑死病之于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它不仅仅是瘟疫的历史,而是以瘟疫、疫灾为背景和诱因的,在政治、文化、科学、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流变的文明史。那么,以上这些,也将是本书所要研究的方向,即既面向历史中的瘟疫和疫灾,研究造成这些瘟疫、疫灾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当时流行暴发的历史原因、历史特点、疫源地和宿主动物;也面向瘟疫中的历史,研究瘟疫对秦汉及后世的华夏文明造成了怎样重大且深刻的影响。
★该书秉承了刘滴川作品考据扎实、视野开阔、通俗易懂的一贯优点。它讲述历史中的瘟疫,更讲述瘟疫中的历史,是一本跨学科、特征鲜明的历史读物。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给予读者文化的自觉和必要的现代反思。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时空》栏目
★以“大瘟疫”的独特视角和宏大叙事,洞见了非同凡响的秦汉帝国。
——新华网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蕞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
——新华网
1.儒士
1899年,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因患疟疾,久治不愈,命家仆去药铺抓药后,碰巧在一味名为“龙骨”的药材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刻划符号,从而发现了甲骨文。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学者考证甲骨文的发现者和发现史,并就王懿荣“巧合”发现甲骨文的观点达成共识。但其实,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不只是个巧合。今天,大家之所以将它看做了巧合,只是因为这段历史的记录者都是现代知识分子,而他们已读不懂一颗儒士的心了。
王懿荣,字正儒、正孺,一字廉生、莲生,谥文敏,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山东福山(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古现村人。
王懿荣出生于官宦世家。其始祖王忠(一世)祖籍云南大理府祥云县小云南镇鸡头村,明洪武年间,任山东登宁盐科大使,通过占卜选址定居于福山古现河北村。其祖父王兆琛,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两年后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西、安徽、甘肃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等职,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擢升山西巡抚。其父王祖源,清道光二十九年拔贡,任兵部主事,后官至四川按察司使,是晚清著名的金石学家和古器物收藏家。这使得王懿荣本人拥有极深的金石家学。然而,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王懿荣的祖父王兆琛为御史杨如奏参,被褫职,戍新疆,籍没家产,自此王家家道中落。是时,其父王祖源在京任为闲官,候选知府。因籍没家产,十余年间,王家虽生活清苦甚于寒素,但对古董金石的收藏热情却丝毫不减。如《天壤阁丛书》所载:“京秩清苦,父子(王祖源、王懿荣)尝易衣而出,然性耽金石古玩,日流连于厂肆中,量力购置,虽箪瓢屡空弗恤也。”
王懿荣15岁时,随任兵部主事的父亲进京,此后一直留在京师,住在锡拉胡同西头路北的一座宅院内(即今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北的锡拉胡同21号院)。青年时期的他不像一般读书人终日在八股文章中钻研,而是在北京城南的琉璃厂流连忘返,沉迷于文物收藏、鉴定,潜心于金石之学。因此,王懿荣自18岁时起,曾8次参加科举,前7次均名落孙山,却反因古董文物鉴定而名满京城。《清史稿》有《王懿荣传》,云:“懿荣泛涉书史,嗜金石,翁同龢、潘祖荫并称其学。”又金石学家吴士鉴于《王文敏公遗集序》中赞其“鉴别宋元旧椠,考释商周彝器,得公一言,引为定论”。
清光绪五年(1879),王懿荣中举,翌年连捷二甲第17名进士。朝考时,获一等第三名,入翰林院选庶吉士,清光绪九年(1883)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翰林院侍讲、河南乡试主考、翰林院侍读并署南书房行走,旋又补汉日讲起居注官,一生中三次出任国子监祭酒(即当时国家的学府负责人)。
王懿荣一生酷爱金石、收藏,既有《汉石存目》《古泉选》《南北朝存石目》《福山金石志》《古泉精拓本》《石渠瓦斋藏瓦》等金石著作传世,更因收藏古董而散尽家财。据《王文敏公年谱》载:“(王懿荣)固未尝一日有巨资。处极困之时,则典衣以求之,或质他种以备新收,至是以居丧奇窘,抵押市肆至百余种。然不愿脱手鬻去也。”因为收藏,他一生拮据,经常要把家中的衣服首饰,甚至是妻子的嫁妆也拿到当铺去周转资金,于是他不仅戏称自己是“赎当顶东东顶当”,而且还写诗自嘲,云:
廿年冷臣意萧然,好古成魔力坚。
隆福寺归夸客夜,海王村暖典衣天。
从来养志方为孝,自古倾家不在钱。
墨癖书淫是吾病,旁人休笑余癫癫。
清光绪二十五年(1889)秋,55岁的王懿荣得了疟疾(一说伤寒),用了很多药均未见效。一位友人替他寻来一个治疗疟疾的药方。王懿荣略通医道,却发现药方中有一味名叫“龙骨”的药自己从没听过。原来,龙骨是一位并不常见的中药,味甘,性平,无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龙骨主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泻痢脓血,女子漏下,癥瘕坚结,小儿热气惊痫”。
中药材龙骨由于使用并不广泛,所以当时北京城中出售龙骨的药铺不多,据说只有宣武门外菜市口附近的一家药铺有售。(旧传,王懿荣购买到的批甲骨出自著名的“老字号”乐家老铺达仁堂,但当时菜市口附近的药铺并非达仁堂,而是鹤年堂。据此推断,王懿荣所购得的批甲骨应来自鹤年堂。)王懿荣差人去药铺购买龙骨,出于收藏家对未知材质的好奇心,他决定在服药之前亲眼看看这味从未听过的药材。可是,家仆买回来的龙骨是被药铺捣碎的龙骨粉,王懿荣看后大失所望,并叮嘱家仆下次再买时,不要让药铺打粉,直接买回未经加工的“天然龙骨”供自己辨认。
待家人将未经加工的“天然龙骨”买回,王懿荣仔细辨认时,这才惊讶地发现,这些龙骨其实是一些大小不一的碎骨片,而其中的一些骨片上,居然还有一些富有规律的刻划符号。王懿荣精通金石,立刻意识到龙骨上的刻画符号很可能是一种古代文字,但这种文字却非籀、非篆,因此很可能是一种全新的古代文字。于是,王懿荣立刻差人赶回药铺,将所有表面有清晰刻字的龙骨全部买下,并且向药铺许诺,如果再收到有字的龙骨,便以每字二两银子的高价收购(一说是每片二两银子)。这便是王懿荣购进的批甲骨文。而随着国子监祭酒、当世著名的金石学家王懿荣高价收购带有神奇刻划符号的中药材龙骨的消息在京城传开,被历史掩埋了3000多年的古老文字——甲骨文才终于重见天日。
就在王懿荣在菜市口的药铺里收购到刻有甲骨文的龙骨的同时,据王懿荣之子王崇焕所编辑的《王文敏公年谱》记载:山东潍县范姓古董商人(多认为是范维卿)一干人等,携带龙骨进京,被药铺掌柜引荐到王懿荣府上。王懿荣视为瑰宝,以每板银二两如数收购,并且当即为范姓古董商等人每人题写了一副对联或条幅以示感谢。翌年春(清光绪二十六年),范姓古董商又带来了800余片“龙骨”,其中还有一片居然刻有52个字。王懿荣照例全收。此后,又有古董商赵执斋登门,携带数百片甲骨,王懿荣亦全数收购。于是,王懿荣高价收购甲骨文的消息不胫而走,古董商纷至沓来。很快,王懿荣便收购了甲骨1500余片。
另据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所载:“依据不同记载,王氏一共买过三批甲骨。次,己亥年秋,范(维卿)估以十二版甲骨售于王氏,每版银二两。此据范估1914年所言。第二次,庚子一九零零年春,范估又以八百片售于王氏,其中据说有一片是全甲的上半,刻五十二个字。”
此外,关于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种说法是:王懿荣初发现的甲骨文不是购自菜市口中药铺,而是直接取自山东潍县范姓古董商人之手。据传,范姓古董商与王懿荣因均为山东同乡,系旧相识。其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到王府上,带来3件青铜鼎,请王懿荣鉴定后,取出一些碎骨片,说是“龙骨”。王懿荣因早前服用过“龙骨”,闻其名却不见其貌。待范走后,王懿荣才摆弄这些“龙骨”,他不仅发现了“龙骨”上的刻字,而且还用这些碎“龙骨”拼出了两三块完整的龟板,也就是龟的腹甲,从而发现了甲骨文。
自甲骨学兴起之后,甲骨文发现的过程被渲染了越来越多的戏剧性因素。但事实上,真正富有戏剧性的该是甲骨文发现者王懿荣的人生。
据其子王崇焕编辑的《王文敏公年谱》云,王懿荣自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发现并开始收藏甲骨文后,曾经对龙骨上的书契甲骨文做出过基本的判断:龙骨上所刻划的是篆籀之前,即早于西周青铜器铭文的更古老的文字,他认定这种文字是殷商之物。然而,在不惜重金收藏甲骨文,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断代之后,王懿荣尚不及深入研究并留下相关著述,竟于翌年壮烈殉国。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英、俄、美、意、日、德、奥等八国侵略军2000余人由英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在天津塘沽登陆,向北京进发。慈禧太后于五月二十五日(6月21日)下诏书与八国联军宣战。在慈禧太后宣战前夕,五月二十一日(6月17日),朝廷颁布上谕:着派兵部侍郎李端遇、王懿荣为京师团练大臣,办理京师团练事宜。会同五城御史,督率兵勇,严密稽查,加强巡逻,城门出入,要按时开闭,以保京城安定。
七月二十日(8月14日)晨,日俄侵略军进抵北京城下,向内城的东直门、朝阳门发动猛攻。义和团和部分清军奋勇抵抗,打死、打伤300余人。同日中午,英、美侵略军抵达北京外城的广渠门、东便门。由于此处守军大多前往内城助战,英、美军乘虚攻入。是日晚,日、俄侵略军也攻入北京。当夜,王懿荣听到洋兵攻打东直门的枪声,发愿:“吾身渥受国恩,又膺备卫之责,今城破,义不可苟生。”次日晨,王懿荣获悉慈禧太后率光绪帝及王公亲贵已于当日早些时候向西出逃。于是,他写下绝命书:“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之其所止,此为近之。”(绝命书为楷体,落款署名“京师团练大臣、国子监祭酒、南书房翰林王懿荣”,原件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懿荣写罢,先后吞金、吞铜钱、服毒自杀。均未能速死,后于锡拉胡同寓所内,携夫人谢氏、长媳张氏投井,自尽殉国,终年56岁。
王懿荣的人生及其甲骨文的发现史仿佛是一个关乎儒家与中国历史的双重隐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