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614648
文化经典璨若星河,是人类思想精粹的浓缩,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诵读古诗文,能丰富学生的内涵,开阔学生的胸襟,启迪智慧。
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年龄层次及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在原有书稿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调整与修订,内容上选择有唐诗、宋词、《庄子》《战国策》等经典作品,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丰富自己的内涵,开阔胸襟。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辛弃疾
梦李白二首·其二 〔唐〕杜甫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长相思·其一 〔唐〕李白
秋夕 〔唐〕杜牧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宋〕辛弃疾
咏怀古迹·其二 〔唐〕杜甫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将进酒 〔唐〕李白
掩耳盗铃(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宋〕李清照
江汉 〔唐〕杜甫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无题 〔唐〕李商隐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宋〕欧阳修
孤雁 〔唐〕杜甫
逢入京使 〔唐〕岑参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宋〕晏几道
归嵩山作 〔唐〕王维
古风 〔唐〕李白
早寒江上有怀 〔唐〕孟浩然
乐游原 〔唐〕李商隐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唐〕孟浩然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陆游
元日 〔宋〕王安石
蝶恋花·密州上元 〔宋〕苏轼
从军行 〔唐〕杨炯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宋〕晏殊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
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宋〕苏轼
送李端 〔唐〕卢纶
把酒问月 〔唐〕李白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南唐〕李煜
蜀先主庙 〔唐〕刘禹锡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沁园春·试望阴山 〔清〕纳兰性德
旅宿 〔唐〕杜牧
竹枝词·其二 〔唐〕刘禹锡
截竿入城(选自《笑林》)
凉思 〔唐〕李商隐
后赤壁赋(节选) 〔宋〕苏轼
画蛇添足(选自《战国策·齐策二》)
楚江怀古·其一 〔唐〕马戴
凿壁借光(选自《西京杂记》)
登岳阳楼 〔唐〕杜甫
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
书边事 〔唐〕张乔
父善游(选自《吕氏春秋》)
陇西行·其二 〔唐〕陈陶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南唐〕李煜
春夜喜雨 〔唐〕杜甫
燕歌行 〔唐〕高适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宋〕苏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唐〕杜甫
古从军行 〔唐〕李颀
记雪月之观(节选) 〔明〕沈周
海棠 〔宋〕苏轼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满井游记(节选) 〔明〕袁宏道
题临安邸 〔宋〕林升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望梅止渴(选自《世说新语》)
杨花 〔唐〕吴融
逍遥游(节选) (选自《庄子》)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李清照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宋〕苏轼
梅花 〔宋〕陈亮
石灰吟 〔明〕于谦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宋〕辛弃疾
竹石 〔清〕郑燮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宋〕李清照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晏殊
游褒禅山记(节选) 〔宋〕王安石
劝学(节选) (选自《荀子》)
寒菊 〔宋〕郑思肖
江行 〔宋〕严羽
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李白
童趣 〔清〕沈复
菊花 〔唐〕元稹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晏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清〕纳兰性德
文化经典灿若星河,那一句句睿语哲思,浓缩了人类的思想
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文化经典往往是时代精神的
体现,往往从宏观上把握人类问题,其视野之宽阔,思想之深刻,
永远是一般读物所不可企及的。经典作品是经过时间考验,历
经岁月淘洗后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们博大精深,可以成为青
少年一生的文化资产。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
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
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
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诵读文化经典能丰富人的内涵,
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因为诵读是生
活,是一种精神生存状态。因为诵读是对话,是对话的一种特殊
表现方式。它可以让你与远隔千年万载,相隔万水千山的人进
行超越时空的精神交流,它可以让你的心灵在广袤的世界里自
由想象,张翼翱翔。
诵读文化经典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读通读懂,我们还必须不断地去“拷问灵魂”问一问自己是否了解作品
产生时的历史背景,是否领会了作品文字所表现出的深刻含义,
是否理解了作品所传递的主题思想。因此,诵读文化经典作品,
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质疑、去理解,需要我们眼到、手到、心到,需
要我们去诵读、去默背、去记忆,需要我们真正地走近作者、走进
作品,让作者独具魅力的人格光辉和作品中震撼心灵的力量溶
化在我们的血液中。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按学生的年级特点、年龄层次以及语文
学习能力的差异,在前几年由我设计并主持编写,由王雅婷、程
晓颖、张卓、高阳等老师一同参与编写的《新课程小学生经典文
学诵读》基础上,再一次组织优秀教师对作品进行全面的调整与
修订,从而形成这本新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经典读本。
我们期望这些作品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能够在他们的心
中扎下中华文化之根,立下中华文化之魂,由此走向远方。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