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06696丛书名: 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备考申论,一本好的教材必不可少,《中公版·2020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就能满足您的备考需要。
本书内容科学、体系完备,致力于帮助考生实现以下四个学习目标:一是了解申论是什么、考什么;二是掌握试题怎么考、如何做;三是学会理论怎么用、用得好;四是明晰考试重难点、能学透。本书详析考情、细讲思维、精讲考点、解读热点,为您科学备考、提升申论作答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
图书专享视频课 全真模拟试卷 专项资料及练习 精选申论范文
本书理论深刻透彻、方法技巧实用,帮助考生了解题型特点,掌握实用方法,为取得理想的申论成绩夯实基础。
第一节 申论考试大纲(2)
一、申论考试大纲摘要(2)
二、大纲能力解读(2)
第二节 申论试卷构成(4)
一、题本(4)
二、答题卡(6)
三、草稿纸(7)
第二章 浙江考情分析(8)
第一节 申论主题分析(8)
一、紧随政策发展,响应政府工作(8)
二、挖掘本地“资源”,彰显本地特色(9)
三、小角度大主题,突出思想深度(9)
第二节 浙江真题分析(9)
一、真题整体考查趋势(9)
二、五大题型考查特点(10)
第一章申论作答依据(18)
第一节 作答原则(18)
一、问什么答什么(18)
二、依据材料作答(18)
第二节 阅卷标准(19)
一、要点(19)
二、结构(20)
三、分档(20)
四、语言(21)
五、字数(21)
六、文面(22)
第二章 申论作答流程(23)
第一节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23)
一、审题五大要素(23)
二、关键词分析法(25)
第二节 阅读材料,提取要点(26)
一、确定阅读范围(26)
二、提取作答要点(27)
第三节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34)
一、合并同类项(34)
二、逻辑加工(37)
三、格式加工(42)
四、语言加工(43)
五、字数加工(44)
第一章归纳概括题(48)
第一节 题型概述(48)
一、题型分类(48)
二、作答基本要求(50)
第二节 作答方法及真题点拨(54)
一、归纳概括基础题型(54)
二、归纳概括创新题型(58)
第三节 实战特训(66)
第二章 综合分析题(71)
第一节 题型概述(71)
一、题型分类(71)
二、作答基本要求(72)
第二节 作答方法及真题点拨(76)
一、词句理解阐释(76)
二、评论型分析(79)
三、启示型分析(82)
四、关系型分析(86)
第三节 实战特训(89)
第三章 提出对策题(94)
第一节 题型概述(94)
一、题型分类(94)
二、作答基本要求(95)
第二节 作答方法及真题点拨(97)
一、单一型对策题(97)
二、复合型对策题(101)
第三节 实战特训(104)
第四章 应用文写作题(110)
第一节 题型概述(110)
一、题型分类(110)
二、作答基本要求(111)
第二节 作答方法及真题点拨(115)
一、通用结构型文书(115)
二、灵活写作型文书(130)
第三节 实战特训(139)
第五章 文章论述题(145)
第一节 题型概述(145)
一、题型分类(145)
二、作答基本要求(147)
第二节 文章写作六大要素(153)
一、立意(153)
二、布局(158)
三、标题(167)
四、开头(170)
五、论证(175)
六、结尾(185)
第三节 妙用修辞(188)
第四节 实战特训(191)
第一章国家大政方针解读(196)
第一节 党的十九大报告摘要及热点解读(196)
第二节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及热点解读(205)
第二章 必备时政热点储备(216)
热点主题一 优化营商环境(216)
热点主题二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220)
热点主题三 乡村振兴(223)
热点主题四 人工智能(229)
热点主题五 高质量发展(233)
热点主题六 道德建设(238)
热点主题七 城市精细化管理(242)
热点主题八 文化“走出去”(246)
热点主题九 人才建设(251)
热点主题十 垃圾治理(255)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260)”
申论是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它以给定资料为载体,测查考生是否具备从事机关工作的基本能力。对于命题日益严谨、科学的浙江省考来说,申论备考是有章可循的。
一、申论考试大纲摘要
大纲——作为申论考试命题的导向,是考生复习备考的权威依据,考生可依照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制订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备考。
2019年浙江省各级机关单位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申论部分摘要
2019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试卷依旧分A、B两类,考试时间、考试分值和能力要求与往年相同。具体来看:
①时限和分值。浙江省考申论A、B两类试卷的作答时限均为150分钟、分值均为100分。在2019年浙江省考中,申论A卷考查四道试题,申论B卷考查三道试题。
②能力要求。浙江省考申论对A、B两类试卷所测查的能力做出统一要求,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
二、大纲能力解读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是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考试。为帮助考生全面备考,我们综合解读了浙江省考申论大纲所要求的六种能力,考生备考时首先要对这些能力进行深入理解。
(一)阅读理解能力
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一般以给定资料为载体,通过设置不同的问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认识、理解。该能力包含以下两个要求:
①读得懂。要能准确理解材料中字词、语段等的字面含义。部分材料中可能包含大量统计数据、专业词汇、理论政策和案例等,阅读这类材料,要能明白材料传递的信息。
②读得透。要能抓住材料的本质。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其蕴含的问题、原因、影响、对策等,透过这些信息抓住事实背后的深层次观点,洞悉命题人隐藏在材料背后的考查意图。
(二)归纳概括能力
归纳概括能力要求考生具备对给定资料进行概括、提炼和加工的能力,是考生必备的基础能力。该能力包括以下两点要求:
①概括全面。对给定资料的内容要全面把握,对于材料中涉及的事实、问题、原因、对策、影响等方面有通盘的了解和掌握,概括出题目要求的作答内容的方方面面,不遗漏要点。
②二次概括。在完成对要点的基本概括后,对要点进行分类归纳,然后再细化表述,从而让答案更有条理性。
(三)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体现考生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能力。该能力对考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加强重视,把握以下两点要求:
①逻辑严密。申论作答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答案,各要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必须联系紧密,内容通顺、流畅,体现出考生对问题的准确认识。
②合理推断。对于材料中出现的观点和事实,考生要运用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按照题意提示,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认识。
(四)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考生对给定资料进行全面考量,而后结合题目要求具体分析,在准确判断资料的价值取向后,给出合理的结论。对于该能力,需要把握以下两个要求:
①多角度思考。多角度,是与单一角度相对应的,它要求考生在分析问题时必须运用多视角,既要看到问题的内部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又要看到引起问题的外部各要素。这里的多角度,体现的是一个“全”字:从内容上说,要包括对问题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的全面分析;从性质上说,要看到问题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
②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推断,是根据事实或前提进行推论,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也等同于判断;评价,是通过详细、仔细的研究和评估,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这两点对得出结论、作答试题都有很强的实用性。合理的推断或评价是在对资料的分析或归纳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结果。
(五)解决问题能力
通读给定资料,迅速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估或权衡,从而根据问题、原因等推出对策,这便是申论考试考查解决问题能力的方式。关于这一能力,考生需注意以下两方面:
①问题定位准确。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作为考查载体的申论材料则集中反映了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考生只有先准确定位问题,才能提出相应对策。
②对策具体可行。申论考试最好不要使用对策模板,或提出“假、大、空”类的对策,一定要保证对策有针对性、具体可行。
(六)文字综合能力
文字综合能力贯穿整个申论的作答。其中文章论述题对文字表达能力要求最高。关于该能力,考生要注意以下两个要求:
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考生在作答时,要根据题型特点、文章类型,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用特定的语言表达方法、手段表述特定的内容。
②准确规范。准确是文字表达最为基本的要求,考生在书写时,要以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观点,也可以运用修辞手法辅助表达;规范指考生应避免使用口语、网络用语,而应使用书面语,机关常用语、惯用语,以及指定的语种,以符合大纲要求。
第二节 申论试卷构成
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通常由题本、答题卡、草稿纸三部分构成。
一、题本
题本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一)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即提示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主要列出考试中的硬性要求。
【示例】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分析】
上述事项提醒考生要注意三点内容:
第一,作答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第二,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第三,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答,否则不得分。
(二)给定资料
给定资料是整个试卷中所占篇幅最大的部分。申论试卷一般会给出若干则材料,每则材料通常都会围绕此次申论考试的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进行阐述。每则材料的字数不等,段落数量也不固定,有的材料由若干自然段组成,字数较多,有的则可能只有一段,字数相对较少。另外,每则材料均以序号标明次序,属于一个意群,基本上都是在说明一个问题。从近几年浙江省公务员申论科目的考试情况来看,给定资料的字数一般为7000字左右,材料5~9则。
材料1
2014年6月22日,正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作为一个大跨度的整体线性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是指我国自春秋时期开凿的邗沟以来,先后在隋唐宋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大运河、元明清时期以北京为中心的京杭大运河及其延伸段浙东运河的总称,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人工运河……
材料2
随着申遗的成功,中国大运河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通州视察时强调,要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同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作出了“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指示……
材料3
在历史脉络中,“运河”名称的由来与变化,是不同历史节点所勾连的历史进程的反映。从典籍记载来看,早期运河多称沟或渠,如邗沟、灵渠等,天然河道则称水,如黄河就被称为“河水”。尽管运河历史悠久,滥觞于灵渠、邗沟,甚或更早,但运河名称的产生以及“专称”的确定却是中古以后的事情。汉代“漕渠”名称出现,特指汉武帝于元光六年在关中开凿的西起长安、东通黄河的水利工程……
材料4
《中国运河文化史》一书中写道:“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随着运河的南北大贯通和迅速开发,运河区域的社会经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兴盛与繁荣,这不仅为运河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促进了南北文化、东西文化的交流和中外文化的大交流,使各种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接触、融合、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大运河最本质的功能是沟通,大运河文化最根本的特征是交流,是在沟通和交流中形成的包容开放的精神底蕴……
材料5
浙江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点区域。大运河浙江段的河道长度、遗产点段数量、遗产区面积等都在“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共有11个河段280多000米河道,13处遗产点和18个遗产要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时,大运河沿线的杭州运河元宵灯会、宁波妈祖信仰、湖州含山轧蚕花、嘉兴三塔踏白船、绍兴背纤号子,以及湖笔制作、黄酒酿造等传统活动和技艺也得到了持续性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材料6
运河兴,则城市兴。大运河流域居住着中国近八分之一的人口,大运河一直在滋养着两岸城市走向未来,而两岸的城市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着如何与身边的大运河和谐相处。
近年来,扬州对大运河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陆续展开,搬迁棚户、疏浚河道、整修堤岸,大运河逐渐恢复当年的清水碧波。由于运输功能转到了城外的新河道,大运河上已无当年舟楫纵横的繁忙景象,但游船点点,碧波涟涟,“运河之城”的水韵气质依然令人流连……
材料7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运河带被列为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出这样的评价:“阿姆斯特丹运河带是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规划一座新‘港口城市’的产物,体现了历史与城市的完美结合。”
早在16、17世纪,荷兰就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系统化空间规划体系——各级市政当局都要对所辖区域进行空间规划,规划一般由相应层级的政府部门制定,交付议会审议通过,具有法律效力。阿姆斯特丹运河的建造和管理,也得益于该市政府的统筹规划,体现了当局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的智慧……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