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04555丛书名: 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真题是熟悉和准备一门考试的*好材料,它可以告诉你这门考试是考什么,也可以从中检测出自身的薄弱之处。本书是您值得的选择!本套试卷从考生应考角度全面分析题型特点、命题思路及解答过程,使考生能够真正了解考试过程,提升作答能力。本书每道真题均由中公教师讲解,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直击中公教师课堂。
此外,扫图书二维码关注回复:我要上岸,免费获取图书专属大礼包!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中包含2007年至2019年江西真题,本书共14套试卷。2007年至2009年江西真题只有答案没有解析,作为江西命题趋势的参考。其他试卷均有详细的解题思路,手把手教考生读材料、选要点。本书每道真题均有老师进行讲解,考生只需扫描旁边的二维码即可收看。
目 录
【真题精解】
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县级以上职位)
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乡镇机关职位)
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真题精选】
200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0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0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县级以上职位)
201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乡镇机关职位)
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6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5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4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3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2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1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10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真题精选】
2009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0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2007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
免费在线读
2018年江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重点测查应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给定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4.请在《〈申论〉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5.严禁折叠《〈申论〉答题卡》。
给定资料
材料1
五年来,江西省整合资金320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957万亩,全省粮食总产2017年425.4亿斤,实现“十四连丰”;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8%以上,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唯一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智慧农业平台建设日益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农业信息化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关键性指标显著提升;基本建立农业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率达到40.5%;共安排新农村建设村点6.22万个,受益农户311万户1269万人;“连点成线、拓线扩面、特色突出、整片推进”建设格局初步形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2元,增长9.1%,增速连续八年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GDP增速,全国排位从14位前移到11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农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全省乡村善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材料2
近年来,除却城市出现以住房拥挤、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生活质量下降等为表征的“城市脖之外,广大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了“乡村脖。
“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这首小诗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的景况。溧水镇庄里村是有着810年历史的老村,如今坑洼不平的黄泥路积水成窝,枯黄的杂草在砖缝里飘摇,许多废弃房屋已经倒塌。村小组长介绍,800多常住人口,差不多有400人在外务工,一幢幢200多平方米的老屋仅住着祖孙三人或四人。还抱怨说:“我们组织办班培训,让中青年掌握一技之长,他们外出谋生没问题。可是,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就不是村里能做到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也不好解决。”与此同时,许多村庄出现了多年无人使用的宅基地。
在安置新村里,新建的楼房都是一层地下室加三层住房的户式,四至六口人的家庭均能满足需求,但仍有部分村民擅自搭建违章建筑,有的用来堆柴和放置农具,有的作临时厕所,有的作为小厨房放置煤炉,还有的放置车辆,甚至有人违章搭建经营场所,用于卖菜卖早点、销售建筑石料等,还拉起或竖立各种广告牌。村民张师傅说,搬到新房一年多了,走的都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更让张师傅一家人担心的是,他家和邻居家中间空隙处设置了化粪池,但施工方没有将低洼处填平,导致积水很深,他特别担心5岁的孙子会掉进水坑。不远处的农田,村民正焚烧秸秆,现场浓烟滚滚,烟气刺鼻袭人。近边的池塘厚厚地覆盖了绿色的水藻,水面上还漂浮着各种垃圾、树枝等,水质泛黄,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村民们说:“以前可以洗菜、洗衣服,如今拖把都不敢洗。”村道两边,尽管设立了很多垃圾桶,也新建有垃圾池,但仍然有装修垃圾和枯枝败叶等,随意堆放,无人问津。
材料3
汉滨区双龙镇某社区外出务工人员多、外来入住户多,冬腊月集中过事不断,有的“整酒挣回报,无事找事办”,同一户主新房一层封顶要过事、二层完工也要过事。某一农民借了别人一辆路虎车,对外声称说是自己买了一辆新车,随即放鞭炮、办酒席。凡过事,必收礼,也叫“份子钱”,人情往来变味异化成为钱财往来。目前农村份子钱已由过去的三五十涨到百元起步,三五百普遍,千元以上也有,有些地方农户家庭年平均送礼三十余次,年礼金支出万元左右。据紫阳县调查,年户均送礼数34次,最多达110次,年送礼支出3万元以上占17%、1至3万元占78%、1万元以内占5%。镇坪县曙坪镇桃园村在2017年2月底以前,一般农户每年送礼支出1.5至3万元,贫困户、低保户借债送礼支出5000至8000元左右。双龙镇某村支书、村主任2016年送出礼金分别为3万元和6万元,二人唉声叹气地说“我们村干部报酬每年2.4万元,辛苦一年还不够送礼钱”;该村副主任王某说,去年他送礼5万元,其中有一天送礼24家,忙到半夜,回家吃了一碗酸菜面;该村贫困户李某,去年在信用社贷款2万元,过年花销了1万元、送礼1万元,他面带苦涩地说“我们农民低头不见抬头见,没钱借钱也得送,只有开春又去打工还”。
在农村一些地方,婚丧嫁娶一般要“四比”,即比放炮、比抽烟、比喝酒、比菜品,有些尚未脱贫的人家也“打肿脸充胖子”,掏空家底甚至借钱来“撑面子”。汉滨区问卷调查显示,50.5%的人认为人情攀比风太盛;47.7%的人表示,不想参加又不得不参加。早阳镇镇政府周边,婚丧嫁娶、开业庆典仅放鞭炮少则三五万,多则七八万,相互斗响比长、暗自较劲。汉阴、白河、宁陕等农村山区,结婚彩礼一般都在5至10万元,迎亲车辆少则五六辆、多则十余辆,还要花钱请婚庆公司主持、表演节目、搭过街彩门。尤其是请客者大事小事都要办宴席,而每桌费用上涨到几百元甚至千元以上,大部分菜品实际被倒掉,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既苦了自己,又累及他人,因此致贫、返贫和引发事端的案例时有发生,广大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近些年来,在落实国家强农富民政策的过程中,由于配套的制约机制缺失,加之有些地方的优亲厚友,造成了“上面的钱是白给的”惯性导向,滋生了好逸恶劳、投机钻营的不良心理,先由坐等政府救挤,再到争要低保政策,再到争当贫困户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有所蔓延。一些群众气愤地说“现在的好政策养了一批懒人”。宁陕县太山庙镇龙凤村、汉滨区双龙镇谢坪村、旬阳县铜钱关镇天宝寨村,目前大龄未婚的单身汉分别有80、70、60多个。村组干部反映,除居住条件差等客观因素外,也有部分是游手好闲、喝酒打牌造成的。旬阳县棕溪镇某村一位农民M,三级残疾,丈夫患慢性病,两个子女在上学。镇政府通过低保、贫困学生补助、临时救助等办法给予帮扶,但M仍多次缠闹,张口就向政府要130万元,虽然通过道德评议会,她放弃了无理要求,但由此也可见一斑。
该市常年外出务工达50多万人,伴随而来的农村“三留守”难题至今尚未得到有效破解,尤其是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愈加突出,打工人员长期不管不顾家中老人的现象越来越多,有的子女对老人赡养相互推诿扯皮、引发纠纷;有的子女图安逸、求享受,而家中老人还在为了生计起早贪黑干农活;有的子女把老人的“一折通”据为己有,坐收养老保险、高龄补贴;更有甚者采取拆分户口的办法,让老人当五保户、吃低保,或者挤进贫困户,把难题、矛盾推向政府。
现在到农村,无论是集镇还是村庄,麻将桌随处可见。白河县目前已登记注册的棋牌室就有198家,未登记注册的家庭棋牌室不计其数。汉滨区吉河镇某村一个百余户的小社区,麻将馆就有3家。虽然大多数不以赢利为目的,但“玩钱”越来越大,从几元到几百元,个别地方白天黑夜连入牌场,留守、陪读的家庭妇女成了参赌的“主力”。尤其是农闲和春节期间“扎堆”打牌赌博的现象更为突出,有的“外出辛苦挣一年,春节输光就几天”。因赌致贫、引发矛盾纠纷甚至悲剧的事例时有发生。前不久,岚皋县就又有一人因赌负债、债主逼债而服毒自尽。此外,有的农村山区“遇事看日子、看风水、算一卦”等迷信色彩依然较浓,有的甚至修庙宇供神灵,特别是家庭老人去世,听信于算命先生,既要做道场又要择日子,致使丧事没简化,越办越复杂。
材料4
某区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当地壶峤镇朱师村的党支部书记吴某,违规将其亲弟弟识别为贫困户,并办理低保金的问题。接到线索后,区纪委立即前往了解情况。经调查,镇民政所和扶贫工作站调取的低保名单以及精准扶贫名单上都出现了吴某弟弟的名字,并且他从2010年开始就享受低保,2016年12月再次被纳入了精准扶贫对象。调取的资料显示:吴某本人担任他弟弟的帮扶干部,贫困申请书也是由吴某代为填写,信息采集表上还有吴某的签字审核。据村民反映,村支书吴某有个亲弟弟在镇上的某中学当门卫,基本上住在学校不怎么回家。在镇上的中学做门卫,可以说是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按道理应该不能再享受低保金,也不应该是贫困户的身份了,难道吴某弟弟的这个工作给的工资很低?带着疑问,办案人员前往某中学核实。经了解,早在2016年7月,吴某弟弟就开始在学校上班,一直担任门卫工作,试用期工资每月1300元,正式工资每月1600元。显然,这样的工资水平已经超过了贫困户和低保户的最低收入标准,换句话说,按道理吴某弟弟从2016年7月在学校上班开始,就不应该再领取低保金了,更不能被纳入精准扶贫的对象。区纪委工作人员立即找到吴某进行谈话,吴某也很快承认了自己违纪的事实。据吴某交代,朱师村总共有700多户村民,贫困户有40多户100多人,属于壶峤镇贫困户相对较多的村子。在2016年办理贫困户精准识别的时候,他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格审核权,偷偷将自己的弟弟纳入了精准扶贫的范围。实际上,区政府曾经多次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扶贫领域问题的自查自纠工作,要求清退不符合标准的低保户和贫困户,但是吴某却始终隐瞒了情况,没有处理。吴某由于利用职务便利,违规为其弟弟办理农村低保、识别贫困户等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免去了朱师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同时,吴某弟弟也退出了低保名单和精准扶贫名单,违规领取的低保金也正在追缴。
为了贯彻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针对类似朱师村的优亲厚友问题,以及贪污挪用、截留私分扶贫款等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省纪委要求各级纪委走出办公室,下基层、入农户、察实情,面对面收集问题线索。7月3日以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扶贫领域群众信访反映768件,查处问题723件1127人,其中党政纪处分297人,通报曝光389起。并对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坚持“一案双查”,问责251人
申论试卷
满分:100分时限: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重点测查应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给定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4.请在《〈申论〉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5.严禁折叠《〈申论〉答题卡》。
给定资料
材料1
五年来,江西省整合资金320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957万亩,全省粮食总产2017年425.4亿斤,实现“十四连丰”;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8%以上,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唯一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智慧农业平台建设日益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水平、农业信息化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关键性指标显著提升;基本建立农业农村改革的“四梁八柱”,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农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率达到40.5%;共安排新农村建设村点6.22万个,受益农户311万户1269万人;“连点成线、拓线扩面、特色突出、整片推进”建设格局初步形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42元,增长9.1%,增速连续八年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GDP增速,全国排位从14位前移到11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农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为全省乡村善治提供了有力支撑。
材料2
近年来,除却城市出现以住房拥挤、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生活质量下降等为表征的“城市脖之外,广大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了“乡村脖。
“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地荒杂草生。”这首小诗形象地描绘了乡村的景况。溧水镇庄里村是有着810年历史的老村,如今坑洼不平的黄泥路积水成窝,枯黄的杂草在砖缝里飘摇,许多废弃房屋已经倒塌。村小组长介绍,800多常住人口,差不多有400人在外务工,一幢幢200多平方米的老屋仅住着祖孙三人或四人。还抱怨说:“我们组织办班培训,让中青年掌握一技之长,他们外出谋生没问题。可是,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就不是村里能做到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也不好解决。”与此同时,许多村庄出现了多年无人使用的宅基地。
在安置新村里,新建的楼房都是一层地下室加三层住房的户式,四至六口人的家庭均能满足需求,但仍有部分村民擅自搭建违章建筑,有的用来堆柴和放置农具,有的作临时厕所,有的作为小厨房放置煤炉,还有的放置车辆,甚至有人违章搭建经营场所,用于卖菜卖早点、销售建筑石料等,还拉起或竖立各种广告牌。村民张师傅说,搬到新房一年多了,走的都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更让张师傅一家人担心的是,他家和邻居家中间空隙处设置了化粪池,但施工方没有将低洼处填平,导致积水很深,他特别担心5岁的孙子会掉进水坑。不远处的农田,村民正焚烧秸秆,现场浓烟滚滚,烟气刺鼻袭人。近边的池塘厚厚地覆盖了绿色的水藻,水面上还漂浮着各种垃圾、树枝等,水质泛黄,散发出一股难闻的气味。村民们说:“以前可以洗菜、洗衣服,如今拖把都不敢洗。”村道两边,尽管设立了很多垃圾桶,也新建有垃圾池,但仍然有装修垃圾和枯枝败叶等,随意堆放,无人问津。
材料3
汉滨区双龙镇某社区外出务工人员多、外来入住户多,冬腊月集中过事不断,有的“整酒挣回报,无事找事办”,同一户主新房一层封顶要过事、二层完工也要过事。某一农民借了别人一辆路虎车,对外声称说是自己买了一辆新车,随即放鞭炮、办酒席。凡过事,必收礼,也叫“份子钱”,人情往来变味异化成为钱财往来。目前农村份子钱已由过去的三五十涨到百元起步,三五百普遍,千元以上也有,有些地方农户家庭年平均送礼三十余次,年礼金支出万元左右。据紫阳县调查,年户均送礼数34次,最多达110次,年送礼支出3万元以上占17%、1至3万元占78%、1万元以内占5%。镇坪县曙坪镇桃园村在2017年2月底以前,一般农户每年送礼支出1.5至3万元,贫困户、低保户借债送礼支出5000至8000元左右。双龙镇某村支书、村主任2016年送出礼金分别为3万元和6万元,二人唉声叹气地说“我们村干部报酬每年2.4万元,辛苦一年还不够送礼钱”;该村副主任王某说,去年他送礼5万元,其中有一天送礼24家,忙到半夜,回家吃了一碗酸菜面;该村贫困户李某,去年在信用社贷款2万元,过年花销了1万元、送礼1万元,他面带苦涩地说“我们农民低头不见抬头见,没钱借钱也得送,只有开春又去打工还”。
在农村一些地方,婚丧嫁娶一般要“四比”,即比放炮、比抽烟、比喝酒、比菜品,有些尚未脱贫的人家也“打肿脸充胖子”,掏空家底甚至借钱来“撑面子”。汉滨区问卷调查显示,50.5%的人认为人情攀比风太盛;47.7%的人表示,不想参加又不得不参加。早阳镇镇政府周边,婚丧嫁娶、开业庆典仅放鞭炮少则三五万,多则七八万,相互斗响比长、暗自较劲。汉阴、白河、宁陕等农村山区,结婚彩礼一般都在5至10万元,迎亲车辆少则五六辆、多则十余辆,还要花钱请婚庆公司主持、表演节目、搭过街彩门。尤其是请客者大事小事都要办宴席,而每桌费用上涨到几百元甚至千元以上,大部分菜品实际被倒掉,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既苦了自己,又累及他人,因此致贫、返贫和引发事端的案例时有发生,广大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近些年来,在落实国家强农富民政策的过程中,由于配套的制约机制缺失,加之有些地方的优亲厚友,造成了“上面的钱是白给的”惯性导向,滋生了好逸恶劳、投机钻营的不良心理,先由坐等政府救挤,再到争要低保政策,再到争当贫困户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有所蔓延。一些群众气愤地说“现在的好政策养了一批懒人”。宁陕县太山庙镇龙凤村、汉滨区双龙镇谢坪村、旬阳县铜钱关镇天宝寨村,目前大龄未婚的单身汉分别有80、70、60多个。村组干部反映,除居住条件差等客观因素外,也有部分是游手好闲、喝酒打牌造成的。旬阳县棕溪镇某村一位农民M,三级残疾,丈夫患慢性病,两个子女在上学。镇政府通过低保、贫困学生补助、临时救助等办法给予帮扶,但M仍多次缠闹,张口就向政府要130万元,虽然通过道德评议会,她放弃了无理要求,但由此也可见一斑。
该市常年外出务工达50多万人,伴随而来的农村“三留守”难题至今尚未得到有效破解,尤其是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愈加突出,打工人员长期不管不顾家中老人的现象越来越多,有的子女对老人赡养相互推诿扯皮、引发纠纷;有的子女图安逸、求享受,而家中老人还在为了生计起早贪黑干农活;有的子女把老人的“一折通”据为己有,坐收养老保险、高龄补贴;更有甚者采取拆分户口的办法,让老人当五保户、吃低保,或者挤进贫困户,把难题、矛盾推向政府。
现在到农村,无论是集镇还是村庄,麻将桌随处可见。白河县目前已登记注册的棋牌室就有198家,未登记注册的家庭棋牌室不计其数。汉滨区吉河镇某村一个百余户的小社区,麻将馆就有3家。虽然大多数不以赢利为目的,但“玩钱”越来越大,从几元到几百元,个别地方白天黑夜连入牌场,留守、陪读的家庭妇女成了参赌的“主力”。尤其是农闲和春节期间“扎堆”打牌赌博的现象更为突出,有的“外出辛苦挣一年,春节输光就几天”。因赌致贫、引发矛盾纠纷甚至悲剧的事例时有发生。前不久,岚皋县就又有一人因赌负债、债主逼债而服毒自尽。此外,有的农村山区“遇事看日子、看风水、算一卦”等迷信色彩依然较浓,有的甚至修庙宇供神灵,特别是家庭老人去世,听信于算命先生,既要做道场又要择日子,致使丧事没简化,越办越复杂。
材料4
某区纪委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当地壶峤镇朱师村的党支部书记吴某,违规将其亲弟弟识别为贫困户,并办理低保金的问题。接到线索后,区纪委立即前往了解情况。经调查,镇民政所和扶贫工作站调取的低保名单以及精准扶贫名单上都出现了吴某弟弟的名字,并且他从2010年开始就享受低保,2016年12月再次被纳入了精准扶贫对象。调取的资料显示:吴某本人担任他弟弟的帮扶干部,贫困申请书也是由吴某代为填写,信息采集表上还有吴某的签字审核。据村民反映,村支书吴某有个亲弟弟在镇上的某中学当门卫,基本上住在学校不怎么回家。在镇上的中学做门卫,可以说是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按道理应该不能再享受低保金,也不应该是贫困户的身份了,难道吴某弟弟的这个工作给的工资很低?带着疑问,办案人员前往某中学核实。经了解,早在2016年7月,吴某弟弟就开始在学校上班,一直担任门卫工作,试用期工资每月1300元,正式工资每月1600元。显然,这样的工资水平已经超过了贫困户和低保户的最低收入标准,换句话说,按道理吴某弟弟从2016年7月在学校上班开始,就不应该再领取低保金了,更不能被纳入精准扶贫的对象。区纪委工作人员立即找到吴某进行谈话,吴某也很快承认了自己违纪的事实。据吴某交代,朱师村总共有700多户村民,贫困户有40多户100多人,属于壶峤镇贫困户相对较多的村子。在2016年办理贫困户精准识别的时候,他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格审核权,偷偷将自己的弟弟纳入了精准扶贫的范围。实际上,区政府曾经多次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扶贫领域问题的自查自纠工作,要求清退不符合标准的低保户和贫困户,但是吴某却始终隐瞒了情况,没有处理。吴某由于利用职务便利,违规为其弟弟办理农村低保、识别贫困户等问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免去了朱师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同时,吴某弟弟也退出了低保名单和精准扶贫名单,违规领取的低保金也正在追缴。
为了贯彻中央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针对类似朱师村的优亲厚友问题,以及贪污挪用、截留私分扶贫款等扶贫领域“微腐败”问题,省纪委要求各级纪委走出办公室,下基层、入农户、察实情,面对面收集问题线索。7月3日以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扶贫领域群众信访反映768件,查处问题723件1127人,其中党政纪处分297人,通报曝光389起。并对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坚持“一案双查”,问责251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