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8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0080616丛书名: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小学美术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有以下特色:
①紧扣真题,洞悉考情
本试卷在深入研究考试大纲和近年真题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命题规律,严格依据真题命题特点编制,帮助考生从整体上把握考试的难度,熟悉教师招聘考试考查的特点和命题趋势。
2详细解析,理清思路
本试卷所有的题目和答案均经过多次讨论和反复推敲,力求解析详细、透彻,从而引导考生在解题过程中理清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让备考更轻松。
③强化考点,科学备考
本试卷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套模拟试卷的难度、考点分布均与历年真题相契合,帮助考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把握考试脉搏,掌握解题技巧,夯实基础考点,有效应对考试。
本试卷封底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小学美术历年真题详解及标准预测试卷》包含2019年至2012年八套考试真题以及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六套。
本试卷真题解析详细,让考生准确把握考试的脉搏;标准预测试卷严格依据真题编写,网罗重要考点,让考生充分把握考试方向,突破知识重难点,提高实战能力。
本试卷真题解析详细,让考生准确把握考试的脉搏;标准预测试卷严格依据真题编写,网罗重要考点,让考生充分把握考试方向,突破知识重难点,提高实战能力。
目 录
2019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1)
2018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9)
2017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16)
2016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23)
2015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31)
2014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39)
2013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47)
2012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55)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一)(63)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二)(71)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三)(78)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四)(85)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五)(92)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六)(99)
2019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05)
2018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参考答案及解析(112)
2017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20)
2016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参考答案及解析(126)
2015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33)
2014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参考答案及解析(140)
2013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参考答案及解析(147)
2012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54)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59)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166)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72)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78)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85)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191)
2018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9)
2017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16)
2016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23)
2015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31)
2014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39)
2013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47)
2012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55)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一)(63)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二)(71)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三)(78)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四)(85)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五)(92)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六)(99)
2019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05)
2018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参考答案及解析(112)
2017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20)
2016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参考答案及解析(126)
2015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33)
2014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参考答案及解析(140)
2013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参考答案及解析(147)
2012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小学美术(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154)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解析(159)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及解析(166)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三)参考答案及解析(172)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四)参考答案及解析(178)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五)参考答案及解析(185)
江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美术标准预测试卷(六)参考答案及解析(191)
免费在线读
2018年江西省中小学教师招聘笔试试卷
小学美术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反复出现的花卉形象是()。
A.牡丹B.映山红
C.月季D.茉莉
2.人物摄影中常见的采光方法有()。
A.顺光、侧光、逆光B.高光、背光、顺光
C.柔光、强光、侧光D.暗光、亮光、平光
3.在铅笔素描稿的基础上薄涂淡淡的颜色进行练习的一种绘画形式是()。
A.水粉画B.水彩画
C.铅笔淡彩画D.彩铅画
4.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暗度、亮度、色相B.明度、暗度、纯度
C.灰度、纯度、明度D.色相、明度、纯度
5.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中,绿色福娃的造型灵感来源于()。
A.沙燕B.熊猫
C.鱼D.青竹
6.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品是()。
A.《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B.《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C.《阿黛尔·布洛赫·鲍尔画像》
D.《泉》
7.著名连环画《鸡毛信》的作者是()。
A.张乐平B.刘继卣
C.王泽D.华君武
8.1988年卢森堡政府作为和平礼物送给联合国的雕塑形象是()。
A.和平鸽B.桂冠
C.盾牌D.枪支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克劳德·莫奈的绘画作品的是()。
A.《睡莲》B.《日出·印象》
C.《星月夜》D.《春天》
10.用来支撑书籍平稳站立的工具是()。
A.书挡B.书架
C.书签D.书套
11.窗花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
A.剪、折、印、雕、刻B.雕、镂、剔、刻、剪
C.折、雕、剪、染、镂D.贴、剪、刻、印、雕
12.《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中体现了哪一种色彩关系?()
A.调和色B.对比色
C.互补色D.同类色
13.2005年()图案在征集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A.“太阳神鸟”金箔B.太极图
C.饕餮纹D.人兽纹
14.()底座的铭文中,“宅兹中国”是迄今发现最早关于“中国”一词的记载。
A.鸮尊B.何尊
C.莲鹤方壶D.四羊方尊
15.法国画家()的《塞夫勒街景》常常用作透视课程的范作。
A.夏凡纳B.西斯莱
C.修拉D.莫奈
16.汉朝是历史上灯具设计的鼎盛时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有关“南昌”地名的实物资料。
A.长信宫灯B.青铜雁鱼灯
C.铭青铜豆形灯D.羊形灯
17.懿德太子墓壁画表现了()朝的仪仗。
A.汉B.唐
C.宋D.元
18.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
A.文化理解B.意义价值
C.术语掌握D.创造观念
19.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主要是指()。
A.故事性、绘画性B.趣味性、装饰性
C.原则性、传承性D.寓意性、象征性
20.物体近大远小是透视现象的基本规律。透视现象可以分为两种:()。
A.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B.平行透视和倾斜透视
C.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D.散点透视和成角透视
21.唐代反映汉藏关系的著名绘画作品是()。
A.《职贡图》B.《步辇图》
C.《历代帝王图》D.《捣练图》
22.“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悟对神通”这些观点是我国古代()提出的。
A.吴道子B.顾恺之
C.韩滉D.李唐
23.《受伤的野牛》是()中的作品。
A.拉斯科洞窟壁画B.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C.拉文特岩画D.贺兰山岩画
24.最能反映哥特式艺术雕刻成就的是()。
A.夏特尔大教堂B.圣索菲亚大教堂
C.圣维塔尔教堂D.比萨大教堂
25.乔托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其作品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下列选项中,不是他的作品的是()。
A.《逃亡埃及》B.《犹大之吻》
C.《哀悼基督》D.《春》
26.《侧卧的裸女》是()莫迪里阿尼的代表作品。
A.(荷兰)风格派B.超现实主义
C.巴黎画派D.达达艺术
27.()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既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A.乐山大佛B.卢舍那佛像
C.四川大足石刻D.一佛二菩萨像
28.《草书纨扇》是()的瘦金体作品。
A.赵孟B.苏轼
C.米芾D.赵佶
29.“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强调教师要努力培养()。
A.审美感知力B.审美想象力
C.审美创造力D.审美判断力
30.风景素描强调整体观察,(),突出主题。
A.概况处理B.局部描写
C.虚实处理D.主次分明
31.运用金色和黑色相搭配,形成强烈对比的面具是()。
A.贵州傩戏面具B.藏戏面具
C.非洲原始部落面具D.四川傩戏面具
32.闲章用在画上方者称为“()”,用在下角称为“挂角”。
A.姓名章B.朱文章
C.白文章D.引首
33.楷书可称为“()”“正书”。
A.真书B.正体
C.唐楷D.印刷体
34.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和理解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
A.动手能力B.审美能力
C.人文精神D.文化素养
35.美术作品的产生无论是题材或内容,还是形式或风格都受到了()条件的限制。
A.时代性和文化性
B.时代性和地域性
C.地域性和风俗性
D.人文性和时代性
36.具有雕塑美感的彩蛋椅由()采用玻璃纤维设计而成,是技术与美学结合的典范。
A.马歇·布鲁尔
B.哈里·伯尔托亚
C.沃纳·潘顿
D.阿纳·雅各布森
37.实物拓印在版画制作上属()。
A.凸版B.凹版
C.平版D.空版
38.()是我国皮影的发源地。
A.甘肃B.云南
C.陕西D.四川
39.《芙蓉花开》《鸳鸯戏水》等民间年画采用的是()的艺术语言。
A.谐音B.象征
C.夸张D.隐喻
40.甲骨文继承了()的造方法。
A.图画文B.古文
C.虫鸟文D.陶文
41.美术欣赏不仅是()的活动,也是理解美术形象与作品内涵的活动。
A.视觉感受B.观赏作品
C.审美接受D.心理感受
42.17世纪法国风景画的代表人物是()。
A.夏加尔B.普桑
C.洛兰D.拉图尔
43.玉琮是浙江余杭()文化墓葬中出土的象征权力的器物。
A.红山B.马家窑
C.良渚D.仰韶
44.()的图案装饰,大多以花草植物、几何、文为主,忌画眼睛。
A.伊斯兰教B.佛教
C.印度教D.道教
45.聚集巴黎郊外,主张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写生的画派是()。
A.威尼斯画派B.巴比松画派
C.佛罗伦萨画派D.后印象派
46.《错误的镜子》为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
A.达利B.米罗
C.马格里特D.德尔沃
47.赣文化的视觉艺术主线之一庐陵文化(纹样)是指()地区。
A.九江B.吉安
C.上饶D.景德镇
48.《亚当与夏娃》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代表人物()的作品。
A.哈尔斯B.拉斐尔
C.伦勃朗D.丢勒
49.我国现存最大、最早的木塔是()。
A.大理三塔B.嵩岳寺塔
C.佛宫寺释迦塔D.北京妙应寺白塔
50.邮票具有的三大要素是()。
A.铭记、时间、图案B.铭记、面值、图案
C.铭记、时间、图幅D.面值、时间、图案
第二部分主观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51.简述中国传统建筑宅院前摆放的石狮造型特点及其寓意。
52.简述装饰画的绘制手法、题材及艺术特点。
53.简述中国山水画艺术在传统上的几种典型画法风格。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54.请谈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应如何实施。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两问,每个问题5分,共10分)
55.以下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农家乐》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教学环节,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问:“同学们,现在正值踏青季节,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郊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并出示课件展示“万里晴空;山峦绵绵;河水潺潺;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咦!这里有一户农家,让我们推门而入吧!”课件中的农家小院热闹非凡,农民们正在喂养家禽;菜园里的人们正在松土、浇菜;果园里有正在修剪枝杈的农民;田地里有正在犁地、插秧的身影;连小孩子们都起早去割草喂鱼,上山放牧;远处河边的人们正在撒网捕鱼,乘舟捕虾;海边的人们正在织网休整,蓄势待发。教师以视频中的农家生活场景设问“这段视频中的主体人物是什么人,在做什么?”而导入课题。
环节(二)作业环节
教师总结——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它起源于八000年前的漯河市舞阳县,有骨笛和契刻符号为证,其根植于现代绘画、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随后教师出示四幅图,要求学生从内容、构图、造型、色彩方面相互讨论,说说自己喜欢哪些内容题材的作品;并要求学生尝试用农民画的构图方式,以多视角、平面化的图形布置画面,造型上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色彩上多采用纯色,通过对比、变化来尝试表现农民生活的绚丽多彩。
【问题】
(1)这是一节属于什么学习领域的课?请参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分析其导入课程环节。
(2)根据你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造型·表现”领域的理解,请判断这位老师在作业环节中,让学生采用农民画的表现形式来完成作业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并说明理由。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56.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第十课《玲珑剔透的美》在教材中属于“巧手创新”这一板块。本课教材向我们展示了小到茶壶、花瓶,大到景观小品、建筑外观,说明了镂空艺术无不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镂空艺术作品,了解镂空工艺这一雕刻技术,体会这一传统工艺独特的韵味,并能用我们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富有创意的镂空立体造型作品,提升审美、陶冶情操。
请你写一份本课教学设计,要求一课时。
小学美术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第一部分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反复出现的花卉形象是()。
A.牡丹B.映山红
C.月季D.茉莉
2.人物摄影中常见的采光方法有()。
A.顺光、侧光、逆光B.高光、背光、顺光
C.柔光、强光、侧光D.暗光、亮光、平光
3.在铅笔素描稿的基础上薄涂淡淡的颜色进行练习的一种绘画形式是()。
A.水粉画B.水彩画
C.铅笔淡彩画D.彩铅画
4.色彩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A.暗度、亮度、色相B.明度、暗度、纯度
C.灰度、纯度、明度D.色相、明度、纯度
5.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福娃中,绿色福娃的造型灵感来源于()。
A.沙燕B.熊猫
C.鱼D.青竹
6.奥地利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的作品是()。
A.《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B.《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C.《阿黛尔·布洛赫·鲍尔画像》
D.《泉》
7.著名连环画《鸡毛信》的作者是()。
A.张乐平B.刘继卣
C.王泽D.华君武
8.1988年卢森堡政府作为和平礼物送给联合国的雕塑形象是()。
A.和平鸽B.桂冠
C.盾牌D.枪支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克劳德·莫奈的绘画作品的是()。
A.《睡莲》B.《日出·印象》
C.《星月夜》D.《春天》
10.用来支撑书籍平稳站立的工具是()。
A.书挡B.书架
C.书签D.书套
11.窗花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
A.剪、折、印、雕、刻B.雕、镂、剔、刻、剪
C.折、雕、剪、染、镂D.贴、剪、刻、印、雕
12.《滕王阁序》中的名句“秋水共长天一色”中体现了哪一种色彩关系?()
A.调和色B.对比色
C.互补色D.同类色
13.2005年()图案在征集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A.“太阳神鸟”金箔B.太极图
C.饕餮纹D.人兽纹
14.()底座的铭文中,“宅兹中国”是迄今发现最早关于“中国”一词的记载。
A.鸮尊B.何尊
C.莲鹤方壶D.四羊方尊
15.法国画家()的《塞夫勒街景》常常用作透视课程的范作。
A.夏凡纳B.西斯莱
C.修拉D.莫奈
16.汉朝是历史上灯具设计的鼎盛时期,()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有关“南昌”地名的实物资料。
A.长信宫灯B.青铜雁鱼灯
C.铭青铜豆形灯D.羊形灯
17.懿德太子墓壁画表现了()朝的仪仗。
A.汉B.唐
C.宋D.元
18.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
A.文化理解B.意义价值
C.术语掌握D.创造观念
19.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主要是指()。
A.故事性、绘画性B.趣味性、装饰性
C.原则性、传承性D.寓意性、象征性
20.物体近大远小是透视现象的基本规律。透视现象可以分为两种:()。
A.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B.平行透视和倾斜透视
C.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D.散点透视和成角透视
21.唐代反映汉藏关系的著名绘画作品是()。
A.《职贡图》B.《步辇图》
C.《历代帝王图》D.《捣练图》
22.“以形写神”“迁想妙得”“悟对神通”这些观点是我国古代()提出的。
A.吴道子B.顾恺之
C.韩滉D.李唐
23.《受伤的野牛》是()中的作品。
A.拉斯科洞窟壁画B.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C.拉文特岩画D.贺兰山岩画
24.最能反映哥特式艺术雕刻成就的是()。
A.夏特尔大教堂B.圣索菲亚大教堂
C.圣维塔尔教堂D.比萨大教堂
25.乔托是佛罗伦萨画派的创始人,“欧洲近代绘画之父”,其作品奠定了文艺复兴艺术的现实主义基础。下列选项中,不是他的作品的是()。
A.《逃亡埃及》B.《犹大之吻》
C.《哀悼基督》D.《春》
26.《侧卧的裸女》是()莫迪里阿尼的代表作品。
A.(荷兰)风格派B.超现实主义
C.巴黎画派D.达达艺术
27.()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既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A.乐山大佛B.卢舍那佛像
C.四川大足石刻D.一佛二菩萨像
28.《草书纨扇》是()的瘦金体作品。
A.赵孟B.苏轼
C.米芾D.赵佶
29.“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强调教师要努力培养()。
A.审美感知力B.审美想象力
C.审美创造力D.审美判断力
30.风景素描强调整体观察,(),突出主题。
A.概况处理B.局部描写
C.虚实处理D.主次分明
31.运用金色和黑色相搭配,形成强烈对比的面具是()。
A.贵州傩戏面具B.藏戏面具
C.非洲原始部落面具D.四川傩戏面具
32.闲章用在画上方者称为“()”,用在下角称为“挂角”。
A.姓名章B.朱文章
C.白文章D.引首
33.楷书可称为“()”“正书”。
A.真书B.正体
C.唐楷D.印刷体
34.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和理解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
A.动手能力B.审美能力
C.人文精神D.文化素养
35.美术作品的产生无论是题材或内容,还是形式或风格都受到了()条件的限制。
A.时代性和文化性
B.时代性和地域性
C.地域性和风俗性
D.人文性和时代性
36.具有雕塑美感的彩蛋椅由()采用玻璃纤维设计而成,是技术与美学结合的典范。
A.马歇·布鲁尔
B.哈里·伯尔托亚
C.沃纳·潘顿
D.阿纳·雅各布森
37.实物拓印在版画制作上属()。
A.凸版B.凹版
C.平版D.空版
38.()是我国皮影的发源地。
A.甘肃B.云南
C.陕西D.四川
39.《芙蓉花开》《鸳鸯戏水》等民间年画采用的是()的艺术语言。
A.谐音B.象征
C.夸张D.隐喻
40.甲骨文继承了()的造方法。
A.图画文B.古文
C.虫鸟文D.陶文
41.美术欣赏不仅是()的活动,也是理解美术形象与作品内涵的活动。
A.视觉感受B.观赏作品
C.审美接受D.心理感受
42.17世纪法国风景画的代表人物是()。
A.夏加尔B.普桑
C.洛兰D.拉图尔
43.玉琮是浙江余杭()文化墓葬中出土的象征权力的器物。
A.红山B.马家窑
C.良渚D.仰韶
44.()的图案装饰,大多以花草植物、几何、文为主,忌画眼睛。
A.伊斯兰教B.佛教
C.印度教D.道教
45.聚集巴黎郊外,主张走出画室到大自然中写生的画派是()。
A.威尼斯画派B.巴比松画派
C.佛罗伦萨画派D.后印象派
46.《错误的镜子》为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
A.达利B.米罗
C.马格里特D.德尔沃
47.赣文化的视觉艺术主线之一庐陵文化(纹样)是指()地区。
A.九江B.吉安
C.上饶D.景德镇
48.《亚当与夏娃》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代表人物()的作品。
A.哈尔斯B.拉斐尔
C.伦勃朗D.丢勒
49.我国现存最大、最早的木塔是()。
A.大理三塔B.嵩岳寺塔
C.佛宫寺释迦塔D.北京妙应寺白塔
50.邮票具有的三大要素是()。
A.铭记、时间、图案B.铭记、面值、图案
C.铭记、时间、图幅D.面值、时间、图案
第二部分主观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51.简述中国传统建筑宅院前摆放的石狮造型特点及其寓意。
52.简述装饰画的绘制手法、题材及艺术特点。
53.简述中国山水画艺术在传统上的几种典型画法风格。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10分)
54.请谈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应如何实施。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两问,每个问题5分,共10分)
55.以下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农家乐》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教学环节,请仔细阅读并回答以下问题。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问:“同学们,现在正值踏青季节,你们想不想和我一起去郊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并出示课件展示“万里晴空;山峦绵绵;河水潺潺;鸟语花香,一片生机盎然。咦!这里有一户农家,让我们推门而入吧!”课件中的农家小院热闹非凡,农民们正在喂养家禽;菜园里的人们正在松土、浇菜;果园里有正在修剪枝杈的农民;田地里有正在犁地、插秧的身影;连小孩子们都起早去割草喂鱼,上山放牧;远处河边的人们正在撒网捕鱼,乘舟捕虾;海边的人们正在织网休整,蓄势待发。教师以视频中的农家生活场景设问“这段视频中的主体人物是什么人,在做什么?”而导入课题。
环节(二)作业环节
教师总结——农民画是通俗画的一种,多系农民自己制作和自我欣赏的绘画和印画。它起源于八000年前的漯河市舞阳县,有骨笛和契刻符号为证,其根植于现代绘画、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随后教师出示四幅图,要求学生从内容、构图、造型、色彩方面相互讨论,说说自己喜欢哪些内容题材的作品;并要求学生尝试用农民画的构图方式,以多视角、平面化的图形布置画面,造型上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色彩上多采用纯色,通过对比、变化来尝试表现农民生活的绚丽多彩。
【问题】
(1)这是一节属于什么学习领域的课?请参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分析其导入课程环节。
(2)根据你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造型·表现”领域的理解,请判断这位老师在作业环节中,让学生采用农民画的表现形式来完成作业的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并说明理由。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15分)
56.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第十课《玲珑剔透的美》在教材中属于“巧手创新”这一板块。本课教材向我们展示了小到茶壶、花瓶,大到景观小品、建筑外观,说明了镂空艺术无不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镂空艺术作品,了解镂空工艺这一雕刻技术,体会这一传统工艺独特的韵味,并能用我们身边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件富有创意的镂空立体造型作品,提升审美、陶冶情操。
请你写一份本课教学设计,要求一课时。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