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22764丛书名: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用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严格依据人民警察录用考试2019真题及大纲编写,旨在结合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大纲,通过深入分析历年真题,详解常考题型题型,综合提升考生对于申论考试的理解,梳理作答原则与方法,帮助考生夯实申论基础,科学有效备考。
本书今年将内文颜色改成双色,重点突出,可以有效缓解视觉疲劳。
购书即得免费资料!
本书今年将内文颜色改成双色,重点突出,可以有效缓解视觉疲劳。
购书即得免费资料!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用教材:申论》在内容体例上具有以下几大特色:
1.依据大纲,紧随考试趋势变化,分析考试要求,本书*篇——基础知识总论,帮助考生建立大厦根基。
2.重点讲解,轻松应对各种题型。本书第二篇——申论历年题型,引导考生从简到难、从浅到深、从理论到实践,对各种不同题型各个击破,着力提升考生作答能力。
3.分析预测,学习积累政策热点。根据对历年申论主题的特点分析,本书设第三篇–理论提升与热点追踪,精心挑选了理论政策、申论热点预测及写作素材和人民警察工作热点,使理论、时事、热点全面结合,帮助考生有效掌握备考素材。
1.依据大纲,紧随考试趋势变化,分析考试要求,本书*篇——基础知识总论,帮助考生建立大厦根基。
2.重点讲解,轻松应对各种题型。本书第二篇——申论历年题型,引导考生从简到难、从浅到深、从理论到实践,对各种不同题型各个击破,着力提升考生作答能力。
3.分析预测,学习积累政策热点。根据对历年申论主题的特点分析,本书设第三篇–理论提升与热点追踪,精心挑选了理论政策、申论热点预测及写作素材和人民警察工作热点,使理论、时事、热点全面结合,帮助考生有效掌握备考素材。
目 录
第一章全面了解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科目(2)
第一节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考试规则(2)
一、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概述(2)
二、申论试题什么样(3)
三、申论试卷怎么评(4)
第二节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考试分析(5)
一、题材的选择(5)
二、材料的组织(7)
三、题目的设置(10)
第二章申论核心思维(13)
第一节一个中心(13)
一、问什么答什么(13)
二、常见错误(13)
第二节三大原则(14)
一、依据材料(14)
二、结合经验(17)
三、符合主流(17)
第三节六个标准(18)
一、要点(18)
二、结构(19)
三、分档(19)
四、语气(19)
五、数(20)
六、文面(20)
第三章申论作答流程(21)
第一节仔细审题:破解命题意图(21)
一、六大审题要素(21)
二、审题核心方法——关键词分析法(23)
第二节选择要点:提炼判分要点(24)
一、提炼显性要点(24)
二、提炼隐性要点(27)
三、挖掘本质信息(28)
第三节加工要点:梳理要点逻辑(29)
一、要点的初加工(29)
二、要点的深加工(30)
第一章归纳概括题(38)
第一节题型概述(38)
一、题型分类(38)
二、作答基本要求(39)
第二节归纳概括主要内容(42)
一、作答方法(42)
二、真题精解(45)
第三节归纳概括主要问题(51)
一、作答方法(51)
二、真题精解(53)
第四节归纳概括部分内容(55)
一、作答方法(55)
二、真题精解(55)
巧学精练(58)
第二章综合分析题(60)
第一节题型概述(60)
一、题型分类(60)
二、作答基本要求(62)
第二节评论分析(64)
一、作答方法(64)
二、真题精解(65)
第三节词句阐释(67)
一、词语阐释(67)
二、句子理解(70)
第四节关系分析(73)
一、作答方法(73)
二、真题精解(74)
第五节启示分析(77)
一、作答方法(77)
二、真题精解(79)
第六节比较分析(83)
一、作答方法(83)
二、真题精解(84)
巧学精练(88)
第三章提出对策题(90)
第一节题型概述(90)
一、题型分类(90)
二、作答基本要求(91)
第二节直接提出方案的对策题(94)
一、作答方法(94)
二、真题精解(99)
第三节需要概括问题的对策题(101)
一、作答方法(101)
二、真题精解(102)
巧学精练(107)
第四章应用文写作题(109)
第一节题型概述(109)
一、题型分类(109)
二、作答基本要求(109)
第二节一般性应用文(112)
一、公开信(112)
二、宣传稿(120)
三、倡议书(125)
四、短评(131)
第三节法定公务文书(136)
一、意见(136)
二、报告(141)
三、通知(148)
巧学精练(155)
第五章文章论述题(157)
第一节题型概述(157)
一、题型分类(157)
二、作答基本要求(159)
第二节文章写作六大要素(166)
一、立意(166)
二、标题(170)
三、开头(173)
四、布局(178)
五、论证(187)
六、结尾(197)
第三节妙用修辞(200)
一、比喻(200)
二、对偶(201)
三、排比(201)
四、对比(202)
五、拟人(203)
巧学精练(204)
第一章理论政策解读(208)
第一节党的十九大报告摘要及热点解读(208)
第二节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及热点解读(217)
第二章申论热点预测及写作素材(228)
热点一优化营商环境(228)
热点二乡村振兴(232)
热点三道德建设(237)
热点四人才建设(241)
热点五人工智能(245)
热点六安全生产(250)
热点七共享发展(255)
热点八健康中国(258)
热点九公共文化服务(262)
热点十绿色发展(266)
第三章人民警察工作热点(270)
第一节人民警察工作指导方针(270)
一、全面深入做好新时代政法各项工作(270)
二、努力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政治社会环境(271)
第二节人民警察工作重点(273)
一、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坚决维护网络空间秩序(273)
二、坚持不懈深化反恐怖斗争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274)
三、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275)
四、打诈骗抓逃犯保大庆(275)
免费在线读
第一节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考试规则
一、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概述
(一)政策概述
人民警察招录考试作为一种特殊岗位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在理论和实践中要不断优化和改进。基于此,2016年1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关于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意见》,对今后我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工作作了规划安排和重大调整。
上述文件要求,招警工作应当以盛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统一组织实施,市、县两级不得自行招录。这有利于进一步严把公安机关“进人”关,提高招警工作的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另外,考虑到当前公安机关“苦、累、险”,公安民警“收入低、职级低、待遇低”的现实状况,此次改革作了针对性的政策制度安排,着力增加艰苦边远地区和对专门人才的吸引力,确保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人才实现均衡发展。如降低报考条件、放宽资格限制等,对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切实提高公安机关招警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安队伍素质和战斗力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鉴于此次改革的范围和力度,广大考生要随时关注人民警察招录考试的政策变化,做到胸有成竹,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备考计划。
(二)特点分析
特点一:人民警察招录模式上实行双轨工作机制
2016年1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安部、国家公务员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招录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实行双轨招警工作机制,科学招录。往年各地人民警察招录考试主要分为三类:全国公安院校招警、省考招警和社会招警。现在考试的方式出现了新变化——“双轨制”,即面向社会公开招警(国考和省考)、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单独招录。
特点二:人民警察招录方法上建立分类制度
按照公务员和人民警察分类管理的要求,公安机关招警职位将划分为执法勤务、综合管理、警务技术三大职位类别,分别采取不同的考试内容和测评方式手段。其中综合管理职位一般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执法勤务职位以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招考为主,也可以面向社会公开招考;警务技术职位则同时面向社会和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招考。
特点三:人民警察招录机制上体现考试独特性
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决定人民警察不同于其他公务员,因此在招录上也有明显区别。具体表现为,考试在一般公务员公共科目基础上,增加体现人民警察职业特点、符合不同职位要求的专业科目笔试和面试内容等。同时,针对专业性较强的职位,视情况增加专业技能测试。
比如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就明确指出“报考中国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以及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科目考试”,即除公共科目外,考生还需要统一参加公安职位相关专业的专业科目考试。
特点四:人民警察招录考试公共科目变化不大
根据各地招警考试大纲可以发现,不同的地区考试时间和科目不完全相同,但是公共科目中的申论是绝大多数考试都会涉及的,只是在具体的题型和题量上有所差别。事实上,除了专业科目之外,公共科目申论考试在题型题量上较往年没有明显的变化,题量一般在3~4道,考试内容涉及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应用文写作题、文章论述题五大题型,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考情,合理安排进度。
二、申论试题什么样
一套完整的申论试题包括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三部分。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科目与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科目有相似之处,但又各有各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生要想在考试中有更出色的表现,必须深入了解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科目的特点,对症下药进行准备。
1.题本
题本一般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1)注意事项
主要规定考试中的硬性要求。考生一般要注意两点内容:一是考试时间和参考时限,二是作答在指定位置。
【示例】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材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材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2019·浙江招警·注意事项)
(2)给定资料
人民警察录用考试常规型申论材料少至六七则,多至十几则,数3000~8000不等,作答数在2000左右。
给定资料通常涉及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现象,考查考生对一些热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同时,给定资料的取材不会向某一专业领域特别倾斜,这有助于为不同专业背景的考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
给定资料整体上并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依据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同时,不同材料间的联系是松散的,排列次序相对杂乱,没有明显的结构和章法。这就需要考生理清材料的逻辑,从中选取有用资料。
【示例】
1.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诚信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
2.一年前,小陈从北京到杭州工作,在租房时,她惊喜地被中介告知,由于她的信用记录良好,所以不用缴纳两倍于月租的租房押金;而北京的曹先生,却遇上了一件让他颜面尽失的事情。……
3.“不乱扔杂物、不乱搭乱建、不违规饲养宠物,倡导邻里文明停车、和睦共处,积极配合社区的各项工作,共筑美丽幸福家园,争做诚信居民,为‘信用社区’贡献力量!”……
4.“我做网店这么多年,深知经营者一旦失信,市场就会被扰乱,当你的客户不再相信你时,网店也到了尽头。所以我们必须诚信经营,这样市场才会越做越活,路子越走越远。”……
5.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已成为一种美好的生活需求,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6.“你有多少分了?”正成为Z市市民茶余饭后的话题,这里的“分”指的是个人信用积分……。(2019·天津招警·给定资料节选)
(3)作答要求
作答要求通常包括作答范围、作答任务、作答条件和作答分值。
【示例】
根据材料7,梳理归纳国外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的主要经验。(20分)
要求:
(1)全面、准确,有条理;
(2)数不超过300。(2019·浙江招警·第一题)
【分析】
1.作答范围:考生作答时选取要点的范围。本题的作答范围为“材料7”。
2.作答任务:考生在作答中需要完成的任务。本题的作答任务是“梳理归纳国外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的主要经验”。
3.作答条件:内容、语言、格式以及数上的要求。本题的作答条件为“全面、准确,有条理;数不超过300”。
4.作答分值:题目分值。本题的分值为“20分”。
2.答题卡
答题卡,是考生书写答案的地方。考生要保证所有答案均书写在规定的范围内,保持卷面的整洁干净。
3.草稿纸
借助草稿纸,考生可以简单记下阅读材料时找到的重要信息,或是拟写文章的写作提纲。
三、申论试卷怎么评
根据题目的不同,申论考试的评分标准可以分为一般评分标准(适用于除文章论述题之外的所有题目)和文章评分标准。
本部分主要阐述一般评分标准,文章评分标准会在本篇第二章第三节中详细阐述。
一般评分标准分析表
(续表)
第二节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考试分析
通过对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考试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把握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科目的命题规律,为考生的全面备考打下基础。
一、题材的选择
1.题材的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申论命题导向与党和政府大政方针相一致的原则,各省市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科目所有的命题题材都没有超出这五个方面。
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给定资料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既有与人民警察工作关系密切的主题(见表1),也有一般性的社会问题(见表2)。这就要求考生在对人民警察工作有一定认识的同时,对其他社会热点问题也要有所了解。
表1:部分省市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主题一
表2:部分省市人民警察录用考试申论主题二
此外,考生应该看到政治问题的重要性。因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广义上所有的申论命题都可归结到政治问题,都可与履行政府职责、建设服务型政府联系起来。无论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还是环境保护问题,都要落脚于政府责任和政府职能履行。部分考生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一切问题都是政治问题”,那么申论是否专门考查狭义的“政治问题”,事实并非如此。申论要考查的是考生对政治理论的掌握水平、对政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主要通过经济、社会民生、文化、生态等问题与政治的联系点来切入,运用政府建设、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可以更具体、更精确地测查出考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题材的特征
(1)普遍性
人民警察申论题材反映的通常是全国各地、各领域、各层级普遍存在的问题,蕴含的对策思路是全国要共同遵循的指导思想或原则。
(2)时效性
申论命题在选题的时间范围上,突出当前热点;在当前一个时期的热点中突出当年热点,这些热点问题与政府的施政重点通常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重合。
在保持整体时效性的同时,申论命题也会表现出“反规律”性,即回避过于热门、社会关注过于集中的话题,增加命题的不可预测性,以免被考生押中题目。
(3)非敏感性
申论题材不可能是高度敏感性的话题,如涉及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族、宗教、人权、外交、国防、刑事案件等问题。也就是说:一是不会涉及层次过高的问题,二是不会涉及关系过于复杂的问题,三是不会涉及争议性过强、国家和地方政府尚无定论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