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24836丛书名: 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专用教材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20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具有如下特色:
1.选调政策全解读,行测考情分析。本书对选调生考试的相关政策及录用流程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且根据近几年重庆选调生考试真题的特点,对行测考试的考查方向和常考题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2.覆盖核心考点,精讲作答技巧。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由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中公老师对历年真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每种题型的核心考点,以此为基础设定章节、体例和结构。
3.学习解题方法,突破分数瓶颈。本书除考点讲解外,还通过经典例题总结出各种题型实用的解题技巧,并且在大部分章节后设有课后点评,进一步总结常考考点和解题方法,从而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复习效率。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细致分析了近几年重庆选调生行测考试的命题变化趋势及具体考情,系统讲解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大专项的所有核心考点,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述了行测快解方法,同时对考生进行解题思维训练。
另外,本书还通过课后点评帮助考生进一步巩固知识体系和方法技巧,全面助力考生科学备考。
另外,本书还通过课后点评帮助考生进一步巩固知识体系和方法技巧,全面助力考生科学备考。
目 录
重庆市选调生选拔考试政策全解读(1)
重庆市选调生选拔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分析(3)
第一章政治(10)
第一节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1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4)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6)
第二章 经济(18)
第一节 微观经济(18)
第二节 宏观经济(20)
第三章 法律(24)
第一节 宪法(24)
第二节 监察法(28)
第三节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30)
第四节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33)
第五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37)
第四章 科技生活与地理(40)
第一节 高新技术(40)
第二节 生活常识(43)
第三节 自然地理(47)
第四节 世界地理(51)
第五章 人文历史(53)
第一节 文学常识(53)
第二节 文化常识(55)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58)
第四节 中国近现代史(61)
第六章 行政管理(64)
第七章 国情概况(66)
第一节 我国的基本概况(66)
第二节 我国的资源(69)
第一章逻辑填空(72)
第一节 词义辨析(72)
第二节 语法与语用(78)
第三节 成语辨析(84)
第二章 语句表达(91)
第一节 语句连贯(91)
第二节 病句辨析(95)
第三节 修辞运用(99)
第三章 阅读理解(102)
第一节 主旨观点题(102)
第二节 细节判断题(107)
第三节 推断下文题(111)
第四节 词句理解题(114)
第五节 寓意理解题(117)
第六节 标题添加题(119)
第七节 文章阅读(122)
第一章数推理(126)
第一节 等差数列及其变式(126)
第二节 等比数列及其变式(128)
第三节 和数列及其变式(130)
第四节 积数列及其变式(131)
第五节 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133)
第六节 分式数列(136)
第七节 组合数列(139)
第八节 图形形式数推理(141)
第九节 数推理分析方法(144)
第二章 数学运算(148)
第一节 基础核心知识(148)
第二节 计算问题(152)
第三节 行程问题(155)
第四节 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158)
第五节 数学原理问题(162)
第六节 其他应用类问题(166)
第七节 日常生活类问题(169)
第八节 公式类问题(172)
第九节 数学运算速解技巧(176)
第一章图形推理(180)
第一节 数量型图形推理(180)
第二节 特征型图形推理(186)
第三节 位置型图形推理(190)
第四节 组合型图形推理(192)
第五节 空间型图形推理(194)
第二章 定义判断(198)
第一节 定义判断基础知识(198)
第二节 单定义判断(203)
第三节 多定义判断(206)
第三章 逻辑推理(209)
第一节 必然性推理(209)
第二节 可能性推理(222)
第三节 智力推理(242)
第四章 类比推理(248)
第一节 类比推理基础知识(248)
第二节 传统型类比推理(255)
第三节 对当型类比推理(257)
第一章四大核心概念(260)
第一节 增长(260)
第二节 比重(267)
第三节 倍数与翻番(271)
第四节 平均数(274)
第二章 三大实战技巧(277)
第一节 零计算技巧(277)
第二节 直算技巧(282)
第三节 估算技巧(283)
重庆市选调生选拔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情分析(3)
第一章政治(10)
第一节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1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14)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6)
第二章 经济(18)
第一节 微观经济(18)
第二节 宏观经济(20)
第三章 法律(24)
第一节 宪法(24)
第二节 监察法(28)
第三节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30)
第四节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33)
第五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37)
第四章 科技生活与地理(40)
第一节 高新技术(40)
第二节 生活常识(43)
第三节 自然地理(47)
第四节 世界地理(51)
第五章 人文历史(53)
第一节 文学常识(53)
第二节 文化常识(55)
第三节 中国古代史(58)
第四节 中国近现代史(61)
第六章 行政管理(64)
第七章 国情概况(66)
第一节 我国的基本概况(66)
第二节 我国的资源(69)
第一章逻辑填空(72)
第一节 词义辨析(72)
第二节 语法与语用(78)
第三节 成语辨析(84)
第二章 语句表达(91)
第一节 语句连贯(91)
第二节 病句辨析(95)
第三节 修辞运用(99)
第三章 阅读理解(102)
第一节 主旨观点题(102)
第二节 细节判断题(107)
第三节 推断下文题(111)
第四节 词句理解题(114)
第五节 寓意理解题(117)
第六节 标题添加题(119)
第七节 文章阅读(122)
第一章数推理(126)
第一节 等差数列及其变式(126)
第二节 等比数列及其变式(128)
第三节 和数列及其变式(130)
第四节 积数列及其变式(131)
第五节 多次方数列及其变式(133)
第六节 分式数列(136)
第七节 组合数列(139)
第八节 图形形式数推理(141)
第九节 数推理分析方法(144)
第二章 数学运算(148)
第一节 基础核心知识(148)
第二节 计算问题(152)
第三节 行程问题(155)
第四节 排列组合与概率问题(158)
第五节 数学原理问题(162)
第六节 其他应用类问题(166)
第七节 日常生活类问题(169)
第八节 公式类问题(172)
第九节 数学运算速解技巧(176)
第一章图形推理(180)
第一节 数量型图形推理(180)
第二节 特征型图形推理(186)
第三节 位置型图形推理(190)
第四节 组合型图形推理(192)
第五节 空间型图形推理(194)
第二章 定义判断(198)
第一节 定义判断基础知识(198)
第二节 单定义判断(203)
第三节 多定义判断(206)
第三章 逻辑推理(209)
第一节 必然性推理(209)
第二节 可能性推理(222)
第三节 智力推理(242)
第四章 类比推理(248)
第一节 类比推理基础知识(248)
第二节 传统型类比推理(255)
第三节 对当型类比推理(257)
第一章四大核心概念(260)
第一节 增长(260)
第二节 比重(267)
第三节 倍数与翻番(271)
第四节 平均数(274)
第二章 三大实战技巧(277)
第一节 零计算技巧(277)
第二节 直算技巧(282)
第三节 估算技巧(283)
免费在线读
选调生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的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的毕业生的简称,这些毕业生将直接进入地方基层党政部门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
选调生虽然也属于公务员系统,但与普通公务员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1.报名条件不同——标准严格
选调生的报名条件除符合一般国家公务员的报名条件外,还要求是政治素质好,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并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主要选调本科生、研究生中的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
2.培养目标不同——重点培养
选调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公务员一般招考的是非领导职务国家公务人员。
3.选拔程序不同——校方推荐
选调生的选拔采取本人自愿报名、院校党组织推荐、组织(人事)部门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而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进行,不需要院校党组织推荐。
4.培养管理措施不同——形式多样
选调生到基层工作采取岗位培训、脱产轮训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跟踪培养,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期间,至少要脱产培训一次,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而公务员主要采取岗位培训的形式,在工作初期一般不安排脱产培训。
5.管辖调动范围不同——级别更高
选调生是省委组织部的后备干部到基层进行锻炼,人事权归省委组织部管辖,委托接收单位考评。调动范围是全省建有党组织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社团,可以理解成一种特殊的干部身份。
公务员是针对具体职能的职位,人事权一般归该单位人事机构或上级单位人事机构或人事厅管辖。一般只要有人事权的单位都有管辖权。调动范围取决于人事归属单位,在该单位人事管理范围内调动。
6.发展前景不同——晋级更快
选调生是盛市、县委组织部掌握的后备干部,而招考录用的公务员是普通的机关工作人员。选调生提拔速度比公务员快得多,一般本科毕业定科员,硕士定副科,博士定正科。我国干部队伍中,许多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都是选调生出身。所以,组织部门一直把选调生工作视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
另外选调生的提拔一般采取借调方式,借调满一年可转入借调单位,有公务员岗位编制的不通过公开公务员考试直接提拔,借调单位可以是省级机关或该生所在市级组织部人事范围内。
根据中央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工作,重庆市多年来持续推进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大学生到基层工作。
经过多年的发展,重庆市选调生选拔考试已成为重庆市政府选拔优秀人才及解决应届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下面介绍重庆市选调生选拔考试的情况。
1.选派方式
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按照笔试、面试、体检、资格复审、调剂、公示等程序进行选派。
2.报名方式
根据选拔公告,报考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在线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报考人员报名时应填写是否服从调剂的意愿。由重庆市相关部门根据报考人员网上填报材料,对照选聘范围和条件,在网上进行资格初审。初审原则上不超过2个工作日,报考人员于填报报名信息后2日内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资格初审通过后,报考信息将不能更改。
3.报名时间
具体报名时间可参看相关的选调生选拔公告。从近年来重庆市选调生选拔考试情况来看,报名时间基本集中在每年12月中上旬。有意愿的报考者可在这一时间段密切关注相关政府网站的动态。
4.笔试时间与科目
以下是近几年重庆市选调生选拔考试情况一览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9年重庆市选调生选拔考试的招录人数比2018年要少一些。但与往年相比,招考人数相对稳定,考试竞争较为激烈。
本文仅是对选调生考试的基本政策、报名考试及考试科目等相关考试信息做的简单介绍。有意报名者可留意相关网站,密切关注考试政策及信息变化,以便于及时做出应对。
重庆市选调生选拔考试,从开始至今已走过数年的历程,其考试选拔机制已逐步成熟,试卷结构和试题难度也渐趋稳定。但随着报考人数的逐年增多,重庆选调生选拔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恰恰达到了选调生考试选拔人才的目的。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作为重庆市选调生选拔考试的笔试科目之一,与重庆公务员考试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题量比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量要少,近年来选调生考试行测试卷总题量稳定在100题,而公务员行测题量为120题;二是题型多样化,比如选调生考试包含公务员考试不涉及的病句辨析、小材料文章阅读、数推理等试题。但从模块内容来看,选调生和公务员行测真题一样,都考查了五个模块: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因此,从实质上说,两类考试行测科目的考查规律大方向是一致的。
下面是对重庆市选调生考试历年行测试卷题型题量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各模块具体考查题型的介绍,有利于考生从整体上了解和把握重庆市选调生行测考试命题特点和备考要点。
2015—2019年重庆市选调生考试行测试卷题型题量分布如下表所示:
一、常识判断
(1)近年来常识判断部分的题量保持在15题。常识判断考点多且细,几乎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主要测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2)常识判断考查学科日趋稳定,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生活、地理、人文历史、行政管理、国情概况等。分析近几年重庆市选调生考试真题我们可以发现,其对于科技生活、人文历史、国情概况等学科的考查较多,因此,考生在备考中要着重复习。
(3)常识判断部分的整体难度有所上升,考生不仅要注意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要密切关注当今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
备考策略:根据近年来重庆市选调生选拔考试的考查特点,考生在复习备考中,要注重积累,注意细节,把主要精力放在科技生活、人文历史和国情概况上,其他学科针对其考查的特点和重点复习。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有一定毒性,不能做消毒剂和防腐剂
B.白磷着火点高且无毒,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C.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
D.用食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反应是水解反应
解析:A项错误。苯酚有毒性,但当溶液中苯酚浓度很低时,其可以作为消毒剂和防腐剂使用。B项错误。白磷的着火点是40℃,在空气中可发生自燃。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可以制造安全火柴。C项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称为皂化反应,皂化反应得到的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有效成分。D项错误。用食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时所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故本题选C。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近年来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题量保持在30题,考查题型主要为逻辑填空、语句表达、阅读理解三大类。
(2)逻辑填空主要考查实词、成语,偶尔涉及虚词。其以两空词语、三空词语的考查,实词 成语的综合考查形式为主。
(3)语句表达的考查题型以语句连贯为主,包括语句填充题和语句排序题;同时也涉及成语使用、病句辨析等题目。
(4)阅读理解的考查题型以主旨观点题、细节判断题为主,同时涉及推断下文题、词句理解题、标题添加题等题目,此外还会考查小材料文章阅读。
(5)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的选材越来越丰富化、专业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人文、生活等各个方面。
备考策略:研究历年真题,掌握命题特点,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复习备考,掌握重点题型的命题特点以及解题技巧,提高作答效率。同时,考生可广泛阅读,扩展知识面,增强语感。
“诗和远方终于走在了一起1文化和旅游部的挂牌与职责整合,引发不少网友点赞。贵州的“赤水竹编杯”、杭州的“宋城000古情”、查干湖的冬捕、傣族的泼水节、青海的花儿、南宁的民歌……旅游离不开文化的,文化也需要旅游的。让文化牵手旅游、把文化基因注入旅游资源,更有利于实现良性循环、合作增值。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引导丰富B.体验承载
C.体验传承D.引导承载
解析:第一空,“体验”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不同的事物;亲身经历。“引导”意为指引,诱导。句意为游客通过旅游感受不同的文化,“引导”与句意不符,排除A、D。第二空,句意为文化需要借助旅游来进行传播。“传承”是传授和继承,此处没有继承的意义,排除C。“承载”填入符合句意。故本题选B。
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A.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载体,也是继承乡愁记忆和农耕文明的载体。
B.真实的情境往往都是逻辑的、线性的,也是多变的、复杂的,是结构不良的现实情境。
C.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和人才流动,地域符号逐渐成为身份认同的文化资源。
D.当产能过剩与经营不善互相叠加,后果就是:开门时好不热闹,不久前门庭若市,最终锈迹斑斑。
解析:A项用词不当,“继承”是指一个对象直接使用另一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也指按照法律或遵照遗嘱接受死者的财产、职务、头衔、地位等。此处用来搭配记忆和文明,应用“传承”。B项前后文矛盾,情境既然是“逻辑的、线性的”,那么就不可能是“多变的、复杂的”。C项正确。D项时序混乱,应删去“不久前”的“前”,才能和前后形成时间上的顺承关系,且词语使用错误,应将“门庭若市”改为“门庭冷落”,这样才能形成对比。故本题选C。
孩子们需要培养,但更需要高质量的陪伴,一些家长或因工作繁忙,或为休闲娱乐,和孩子们在一起时,也不愿放下手机,关上电脑。让陪伴仅限于空间上的“在一起”,而忽略了心理上的“零距离”。实际上,更好的陪伴,是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营造积极互动的语言环境,温润孩子的思想,爱抚幼小的心灵,让他们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润泽。优质的教育,莫不源于用心的投入。孩子只有一个童年,别让手机阻碍情感的交融,把专注的目光更多投射到孩子身上,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