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袋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555748丛书名: 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专用教材
编辑推荐
真题是熟悉和准备一门考试的*好材料,它可以告诉你这门考试是考什么,也可以从中检测出自身的薄弱之处。《中公版·2020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就是您值得的选择!本书致力于帮助考生真正了解考试过程,提升作答能力。
同时,扫码关注移动自习室,可获得免费资料 题库 视频,购书即得免费资料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20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专用教材:历年真题精解申论》包含2006年至2019年重庆选调生真题,2019广西选调生真题,共12套试卷。本书旨在帮助考生了解重庆选调考试题型和趋势,使考生能够全面掌握考试类型,做到科学备考。
目 录
2019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8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7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6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5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4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1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0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08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07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06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9年广西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8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7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6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5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4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1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0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08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07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06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2019年广西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申论试卷
免费在线读
2018年重庆市选调优秀大学生到基层工作考试
申论试卷
(总分:100分时限:12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的综合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20分钟,作答10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严禁折叠答题纸!
二、给定材料
材料一
走进坐落于杭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河坊街,一座高达12米的封火墙显得出类拔萃,上面“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特大楷体字,浑厚道劲、撼人心魄,这就是晚清商贾巨匠胡雪岩创建的江南最大的药府——胡庆余堂,也是迄今一直在经营的老字号药铺。开堂之初,胡雪岩亲笔跋文,用柚木雕琢“戒欺”一匾,一百多年来被奉为祖训高悬厅堂。
“戒欺”是彼时商人对“诚信”推崇的缩影。“这不是一种说教,更像一种自律,在中药这个特定的载体上,启迪人的崇高,规范人的道德,中药得以治病救人,而弘扬中药文化的精髓,对当下构建和谐安康的社会,不啻为一贴良方。”在同样从事传统中医药行业,也把企业“诚信”视为生命的刘某看来,胡庆余堂的“诚信”文化是中药老字号的共同精髓,也是所有能流传至今的老字号的一致追求。
一片绣面,竟然可以正反两面绣出不同主题图案。在湖南湘绣研究所,人们围住刺绣大师,对这种“藏针”技艺啧啧赞叹。纤细的绣花针,在光滑的缎面上飞上飞下,定睛片刻就会眼花,但绣工们却在经年累月中,用名副其实的“工匠精神”把高品质的传统手工产品呈现在世人面前。
据了解,很多老字号企业对品质的追求几乎到了极致的程度。在浙江王星记扇业,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杜某,正用金粉在扇面上用蝇头小楷撰写着《孙子兵法》。在“古越龙山”黄酒集团,酿酒师傅为了醇厚的口感,在闷热的作坊里仍坚守着古法酿造技术。在“方回春堂”保留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采用百年铜锅,经浸、煎、榨、化、滤、熬、收等几大流程,其火候拿捏,全凭经验,“滴水成珠”的绝活,最见炮制之功力。其中“国药绝活”——“阿牛师傅”手工炮制药丸的酿造膏方手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这首老北京民谣形象地反映了老字号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字号虽老,心不老。
53岁的北京市民张某专门到北京前门大棚栏5号瑞蚨祥绸布店,帮女儿挑选嫁衣,翻看瑞蚨祥中式礼服的价格,一件普通的礼服五六000元,用料、绣工讲究的礼服甚至需要三五万元,可谓价格不菲,但张某觉得值:“30多年前,我结婚时就在瑞蚨祥定制的嫁衣,现在女儿要出嫁了,我还想在瑞蚨祥给她做一身礼服,这里面既有我们老两口美好的回忆,也有我们对她的祝福。”
材料二
老字号,一直以其老工艺、高品质吸引着广大消费者。但很多老品牌某种程度上已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不少老辈人觉得“变了味儿”,又有不少年轻人觉得“太老土”。
“要买中式礼服,第一时间就想到去老字号,觉得手艺好质量有保障。”北京的小刘坦言,“但真的去了,却有些失望,价格贵还是其次,关键是款式太老。”
“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创新精神。现在一些老字号营销手段过于落后,不擅长使用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营销,品牌塑造对于年轻人也没有吸引力。再加上在产品的技术和研发上缺乏投入,自然是把消费者越‘推’越远。所以老字号要想创新,需要打破墨守成规,吸纳一些好的思想和理念,从而使老字号得以传承。”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系主任李某说。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有老字号1万多家,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医药、酿造、居民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在满足消费需求、丰富人民生活、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商务部2006年、2011年认定的两批共1128家中华老字号,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但近年来,多数老字号企业经营状况欠佳。以云南为例,该省89家老字号企业中,只有38家实现持续3年盈利。在江西省的老字号企业中,近七成生存困难,部分老字号在市场大潮中悄然退场。
对一些老字号守着传统技艺却经营困难的问题,有人称,老字号如果能“降下身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规模化生产,就可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对此老字号传承人掌门人大都不认同,他们选择了“坚守品质和技艺”,维护品牌价值。
“试想,如果原本创意手绘的扇面、刺绣,都变成了印刷品,原来古法酿造的酱、醋、茶、酒都采用机械化生产线生产,中华老字号必然会失去老字号的本意。”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某说。
不少人反映,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老工艺、老品牌、老信誉、老口碑;老字号遇到的困难也在于“老”——观念老化、体制老化、产品老化、经营方式老化。
走进浙江龙泉沈广隆剑铺,更像是进入一个宝剑博物馆,各式刀剑令人目不暇接。在广柄玄武剑前,剑铺第四代掌门人沈某介绍说:“这把剑工程费时6个月,经过手工折叠打至600层,既让细化钢质颗粒结构严密,又使剑体坚韧锋利无比。”
时光荏苒,冷兵器时代早已远去。与此同时,通过精心设计、手工古法打造出的宝剑制剑成本太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于“奢侈”。沈某坦言,“有段时间,宝剑的销量受到冲击,有的剑铺甚至坚持不下去,关了店”。
“其实,只要朝着客人的需求靠一靠,效果就会很不一样。”沈某带我们走到剑铺的另一角,这里放着一些不同风格的剑。“我们将剑铺生产的剑定位成旅游剑(旅游纪念品)、武术剑、高端精品剑三类。”沈某说,“高端精品依旧遵循着古法制剑的理念,而其余两种在生产时会运用一些机械辅助,设计相对简单,价格自然降低许多。”
收效如何沈某介绍说,2015年和2016年,“高端精品剑”仅售出3000把,而“旅游剑”和“武术剑”的销售量分别为13万和17万把,销售额是前者的2倍和2.25倍。
“老字号要创新,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并与受众的需求相契合。在长期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保持工艺、品质不变,适当在载体上创新,是一种相对低成本、高成效的方法。”中华老字号振兴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尹某表示。
创新,几乎是多数专家都提及的“关键词”,但也有不少人感慨,创新是好,但可别“跑偏”。“现在很多老字号店里的东西,很让人‘摸不着头脑’——点心铺里卖烟酒,刺绣铺里又有明信片,感觉就是进了各式各样的纪念品商店……”旅游达人黄某有些遗憾地说道。而老字号在做好传承的基础上,如何打造精品、怎样保有耐心、怎么保持敬畏,需要认真思考。
“老字号传承上百年,最重要的核心文化是‘义利兼顾’,且‘义’字当头。因此创新发展也应该在坚守老字号本身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否则老字号都抛开自己核心业务进军房地产金融,那还是老字号吗”全国政协委员王某如是说。
同样是创新转型发展,杭州方回春堂的做法与王某的观点不谋而合。“传承发展与创新,我认为首先是传承,如果老祖宗的智慧都没有传承好,何来创新”方回春堂国药馆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某对创新也有着清醒认识。
今年G20峰会上嘉宾国礼“汉方精油”就是方回春堂产品创新的成果,这款外形为蓝色葫芦状小瓶的国礼,以杭州地标式景点“三潭印月”为设计原型,融入中医药“悬壶济世”的典故。精油的方子,来自一位老中医的家学传承,植物精油的萃取技术,则起源于南美现代技艺,符合西方人的使用习惯。“所以这汉方精油,既是西湖的味道、杭州的味道,也是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植物萃取科技融合的结果。”
“老字号说到底还是企业,企业发展应该是市场行为。老字号要想赢得下一个百年,就要在保证品质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传统观念、传统经营模式,靠创新去对接市常”全国政协委员顾某特别提出,老字号品牌需要传承保护和需要发展创新的部分要区分对待,发展创新要“找市场靠市潮,不能“找市长靠市长”,不主动融入市场,向政府等靠要一定是死路一条。
诚然,老字号企业经过百年历练,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技术,且基本靠手工操作需要长期实际工作经验,比如湘绣行业培养一个高级绣工需要5到10年时间。文化部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某坦言,“继承传统技艺是一项艰苦、烦琐、短期难以见效的工作,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人才流失后企业技工年龄普遍老化,因此技艺传承普遍出现断层趋势。”
“一个特别讽刺的现象,是浙江理工大学的丝织专业已经连续多年招不到一个学生,金融、法律、计算机专业却年年爆满。”浙江某丝织厂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北京老字号一得阁总经理王某曾担忧地说:“我刚到一得阁工作一年,来的时候,职工平均年龄53岁,30岁以下的一个都没有,这样的人员结构使得企业后劲儿不足。”
“老字号的传承创新,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老字号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建“工匠创新工作室”和“工匠教学基地”,鼓励老字号技艺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授徒传艺,培育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材料三
2017年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记载,意思是在产品上刻下工匠或工场的名字,既利于追溯质量又方便区别产品,这就是品牌的雏形。
著名营销大师科特勒指出,“品牌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品牌已成为制造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信誉和形象。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形象,离不开中国品牌在关键领域的崛起。
数据显示,在国内消费品市场,自主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彩电、空调、服装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在国际市场,高铁、核电等产品已成为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在世界品牌500强名单中,我国品牌从2006年的6个增长到2014年的29个,增幅名列前茅。
申论试卷
(总分:100分时限:12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的综合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20分钟,作答10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材料,按照后面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严禁折叠答题纸!
二、给定材料
材料一
走进坐落于杭城历史文化街区的河坊街,一座高达12米的封火墙显得出类拔萃,上面“胡庆余堂国药号”七个特大楷体字,浑厚道劲、撼人心魄,这就是晚清商贾巨匠胡雪岩创建的江南最大的药府——胡庆余堂,也是迄今一直在经营的老字号药铺。开堂之初,胡雪岩亲笔跋文,用柚木雕琢“戒欺”一匾,一百多年来被奉为祖训高悬厅堂。
“戒欺”是彼时商人对“诚信”推崇的缩影。“这不是一种说教,更像一种自律,在中药这个特定的载体上,启迪人的崇高,规范人的道德,中药得以治病救人,而弘扬中药文化的精髓,对当下构建和谐安康的社会,不啻为一贴良方。”在同样从事传统中医药行业,也把企业“诚信”视为生命的刘某看来,胡庆余堂的“诚信”文化是中药老字号的共同精髓,也是所有能流传至今的老字号的一致追求。
一片绣面,竟然可以正反两面绣出不同主题图案。在湖南湘绣研究所,人们围住刺绣大师,对这种“藏针”技艺啧啧赞叹。纤细的绣花针,在光滑的缎面上飞上飞下,定睛片刻就会眼花,但绣工们却在经年累月中,用名副其实的“工匠精神”把高品质的传统手工产品呈现在世人面前。
据了解,很多老字号企业对品质的追求几乎到了极致的程度。在浙江王星记扇业,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杜某,正用金粉在扇面上用蝇头小楷撰写着《孙子兵法》。在“古越龙山”黄酒集团,酿酒师傅为了醇厚的口感,在闷热的作坊里仍坚守着古法酿造技术。在“方回春堂”保留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采用百年铜锅,经浸、煎、榨、化、滤、熬、收等几大流程,其火候拿捏,全凭经验,“滴水成珠”的绝活,最见炮制之功力。其中“国药绝活”——“阿牛师傅”手工炮制药丸的酿造膏方手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这首老北京民谣形象地反映了老字号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字号虽老,心不老。
53岁的北京市民张某专门到北京前门大棚栏5号瑞蚨祥绸布店,帮女儿挑选嫁衣,翻看瑞蚨祥中式礼服的价格,一件普通的礼服五六000元,用料、绣工讲究的礼服甚至需要三五万元,可谓价格不菲,但张某觉得值:“30多年前,我结婚时就在瑞蚨祥定制的嫁衣,现在女儿要出嫁了,我还想在瑞蚨祥给她做一身礼服,这里面既有我们老两口美好的回忆,也有我们对她的祝福。”
材料二
老字号,一直以其老工艺、高品质吸引着广大消费者。但很多老品牌某种程度上已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不少老辈人觉得“变了味儿”,又有不少年轻人觉得“太老土”。
“要买中式礼服,第一时间就想到去老字号,觉得手艺好质量有保障。”北京的小刘坦言,“但真的去了,却有些失望,价格贵还是其次,关键是款式太老。”
“归根结底,还是缺乏创新精神。现在一些老字号营销手段过于落后,不擅长使用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营销,品牌塑造对于年轻人也没有吸引力。再加上在产品的技术和研发上缺乏投入,自然是把消费者越‘推’越远。所以老字号要想创新,需要打破墨守成规,吸纳一些好的思想和理念,从而使老字号得以传承。”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系主任李某说。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有老字号1万多家,分布在餐饮、零售、食品、医药、酿造、居民服务业等众多领域,在满足消费需求、丰富人民生活、传承民族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商务部2006年、2011年认定的两批共1128家中华老字号,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但近年来,多数老字号企业经营状况欠佳。以云南为例,该省89家老字号企业中,只有38家实现持续3年盈利。在江西省的老字号企业中,近七成生存困难,部分老字号在市场大潮中悄然退场。
对一些老字号守着传统技艺却经营困难的问题,有人称,老字号如果能“降下身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规模化生产,就可以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对此老字号传承人掌门人大都不认同,他们选择了“坚守品质和技艺”,维护品牌价值。
“试想,如果原本创意手绘的扇面、刺绣,都变成了印刷品,原来古法酿造的酱、醋、茶、酒都采用机械化生产线生产,中华老字号必然会失去老字号的本意。”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某说。
不少人反映,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老工艺、老品牌、老信誉、老口碑;老字号遇到的困难也在于“老”——观念老化、体制老化、产品老化、经营方式老化。
走进浙江龙泉沈广隆剑铺,更像是进入一个宝剑博物馆,各式刀剑令人目不暇接。在广柄玄武剑前,剑铺第四代掌门人沈某介绍说:“这把剑工程费时6个月,经过手工折叠打至600层,既让细化钢质颗粒结构严密,又使剑体坚韧锋利无比。”
时光荏苒,冷兵器时代早已远去。与此同时,通过精心设计、手工古法打造出的宝剑制剑成本太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于“奢侈”。沈某坦言,“有段时间,宝剑的销量受到冲击,有的剑铺甚至坚持不下去,关了店”。
“其实,只要朝着客人的需求靠一靠,效果就会很不一样。”沈某带我们走到剑铺的另一角,这里放着一些不同风格的剑。“我们将剑铺生产的剑定位成旅游剑(旅游纪念品)、武术剑、高端精品剑三类。”沈某说,“高端精品依旧遵循着古法制剑的理念,而其余两种在生产时会运用一些机械辅助,设计相对简单,价格自然降低许多。”
收效如何沈某介绍说,2015年和2016年,“高端精品剑”仅售出3000把,而“旅游剑”和“武术剑”的销售量分别为13万和17万把,销售额是前者的2倍和2.25倍。
“老字号要创新,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优势,并与受众的需求相契合。在长期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保持工艺、品质不变,适当在载体上创新,是一种相对低成本、高成效的方法。”中华老字号振兴计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尹某表示。
创新,几乎是多数专家都提及的“关键词”,但也有不少人感慨,创新是好,但可别“跑偏”。“现在很多老字号店里的东西,很让人‘摸不着头脑’——点心铺里卖烟酒,刺绣铺里又有明信片,感觉就是进了各式各样的纪念品商店……”旅游达人黄某有些遗憾地说道。而老字号在做好传承的基础上,如何打造精品、怎样保有耐心、怎么保持敬畏,需要认真思考。
“老字号传承上百年,最重要的核心文化是‘义利兼顾’,且‘义’字当头。因此创新发展也应该在坚守老字号本身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否则老字号都抛开自己核心业务进军房地产金融,那还是老字号吗”全国政协委员王某如是说。
同样是创新转型发展,杭州方回春堂的做法与王某的观点不谋而合。“传承发展与创新,我认为首先是传承,如果老祖宗的智慧都没有传承好,何来创新”方回春堂国药馆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某对创新也有着清醒认识。
今年G20峰会上嘉宾国礼“汉方精油”就是方回春堂产品创新的成果,这款外形为蓝色葫芦状小瓶的国礼,以杭州地标式景点“三潭印月”为设计原型,融入中医药“悬壶济世”的典故。精油的方子,来自一位老中医的家学传承,植物精油的萃取技术,则起源于南美现代技艺,符合西方人的使用习惯。“所以这汉方精油,既是西湖的味道、杭州的味道,也是传统中医药与现代植物萃取科技融合的结果。”
“老字号说到底还是企业,企业发展应该是市场行为。老字号要想赢得下一个百年,就要在保证品质不变的前提下改变传统观念、传统经营模式,靠创新去对接市常”全国政协委员顾某特别提出,老字号品牌需要传承保护和需要发展创新的部分要区分对待,发展创新要“找市场靠市潮,不能“找市长靠市长”,不主动融入市场,向政府等靠要一定是死路一条。
诚然,老字号企业经过百年历练,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技术,且基本靠手工操作需要长期实际工作经验,比如湘绣行业培养一个高级绣工需要5到10年时间。文化部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孙某坦言,“继承传统技艺是一项艰苦、烦琐、短期难以见效的工作,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大,人才流失后企业技工年龄普遍老化,因此技艺传承普遍出现断层趋势。”
“一个特别讽刺的现象,是浙江理工大学的丝织专业已经连续多年招不到一个学生,金融、法律、计算机专业却年年爆满。”浙江某丝织厂负责人无奈地表示。
北京老字号一得阁总经理王某曾担忧地说:“我刚到一得阁工作一年,来的时候,职工平均年龄53岁,30岁以下的一个都没有,这样的人员结构使得企业后劲儿不足。”
“老字号的传承创新,归根结底要靠人才。”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关于促进老字号改革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老字号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建“工匠创新工作室”和“工匠教学基地”,鼓励老字号技艺传承人到学校兼职任教、授徒传艺,培育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实现传统技艺薪火相传。
材料三
2017年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记载,意思是在产品上刻下工匠或工场的名字,既利于追溯质量又方便区别产品,这就是品牌的雏形。
著名营销大师科特勒指出,“品牌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品牌已成为制造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信誉和形象。提升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的形象,离不开中国品牌在关键领域的崛起。
数据显示,在国内消费品市场,自主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彩电、空调、服装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在国际市场,高铁、核电等产品已成为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在世界品牌500强名单中,我国品牌从2006年的6个增长到2014年的29个,增幅名列前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