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02590丛书名: 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
《中公版·2020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辅导教材:护理专业基础知识》本书是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医疗卫生指导用书,是作者对山东省医疗卫生考试大纲及历年考试真题进行深入研究后编写而成,具有辅导书的框架、系统的知识体系结构、精炼的易考考点。本书文前有科学的备考指南,文中设有考试真题链接、易错警示、实战提升训练等模块,使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强化记忆,夯实基础,灵活应对考试。
第一章护理学导论(2)
第二章 医院环境(12)
第三章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14)
第四章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20)
第五章 患者的清洁卫生(26)
第六章 饮食与营养(30)
第七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35)
第八章 冷热疗法(42)
第九章 排泄(47)
第十章 给药(55)
第十一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64)
第十二章 标本采集(74)
第十三章 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的护理(78)
第十四章 临终护理(82)
第十五章 医疗与护理文件(85)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92)
第二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08)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23)
第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37)
第五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47)
第六章 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患者的护理(156)
第七章 风湿性疾病患者的护理(162)
第八章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167)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73)
第一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患者的护理(184)
第二章 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191)
第三章 麻醉患者的护理(194)
第四章 外科感染患者的护理(197)
第五章 损伤患者的护理(202)
第六章 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206)
第七章 颈部疾病患者的护理(214)
第八章 乳房疾病患者的护理(218)
第九章 胸部损伤患者的护理(222)
第十章 腹外疝患者的护理(226)
第十一章 腹部损伤患者的护理(230)
第十二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233)
第十三章 肝、胆、胰疾病患者的护理(247)
第十四章 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256)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损伤患者的护理(261)
第十六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265)
第十七章 骨科患者的护理(271)
第十八章 关节脱位患者的护理(276)
第十九章 骨与关节感染患者的护理(278)
第二十章 颈肩、腰腿痛患者的护理(280)
第二十一章 骨肿瘤患者的护理(283)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286)
第二章 妊娠期妇女的护理(290)
第三章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297)
第四章 产褥期护理(303)
第五章 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07)
第六章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316)
第七章 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322)
第八章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患者的护理(328)
第九章 月经失调患者的护理(335)
第十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的护理(339)
第十一章 腹部、会阴部手术患者的护理(342)
第十二章 不孕症妇女的护理(349)
第十三章 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352)
第一章绪论(358)
第二章 儿童生长发育(360)
第三章 儿童保健(365)
第四章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护理(369)
第五章 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377)
第六章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82)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86)
第八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90)
第九章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94)
第十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398)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402)
第十二章 免疫性疾病患儿的护理(405)
第十三章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408)
第十四章 危重症患儿的护理(412)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16)
基础护理学
本篇主要讲述护理学发展历程,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学的相关理论,医院环境,护理基本操作流程、细节及注意事项,危重患者的抢救措施等,是临床护理的基础课程。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医院感染及其控制方法,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冷热疗法的应用,饮食与排泄的护理,给药,静脉输液与输血,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熟悉: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患者的清洁卫生,护理文书的书写方法。
了解:医院环境,标本采集的方法,濒死与死亡及临终患者的护理。
第一章护理学导论
第一节绪论
一、古代护理
远古时代,人们把疾病的发生与一种超自然的能力结合在一起,认为自然界的任何生命都需依赖于一种无形的力量才能获得生命力,当疾病发生时可以运用迷信和巫术的方法来治疗。在这个时期,母亲扮演着护士的角色。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各种处理伤痛和疾病的方法。同时对护理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到公元前460年,“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护理、观察、报告都要以患者为中心的观点,其中强调了对患者护理的重要性。这促进了护理学的发展。由于当时医护一体,以及宗教和战争的影响,导致古代护理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的护理主要包括家庭护理、宗教护理和医院护理。
二、近代护理
近代护理是在中世纪之后生物医学发展的基础上起步的。比利时人维萨里医生解剖尸体,用直接观察法写出了第一部人体解剖学;英国医生威廉·哈维以实验法发现了血液循环;随之,细菌学、消毒法、麻醉术等一系列的医学发明和重大突破,为建立近代护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发展的条件。
弗罗伦斯·南丁格尔,护理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为使护理成为一门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820年5月12日,南丁格尔出生于英国一个富有的家庭。1854—1856年她带领护理人员参加克里米亚战争,使英国伤员的病死率从50%下降到2.2%。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式的护理学校。1907年,英国授予她最高勋章,是英国第一位受此殊勋的妇女。1910年8月13日南丁格尔逝世,享年90岁。南丁格尔的代表作是《医院札记》和《护理札记》。1912年国际红十会建立了南丁格尔基金会,并首次颁发了南丁格尔奖。同年国际护士会决定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三、现代护理学的发展
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
20世纪前半叶,医学发展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控制,生物医学模式形成。在这一阶段,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有病就是不健康,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并且认为疾病是由于细菌或外伤引起的机体结构改变或功能异常,因此一切医疗行为都应围绕着疾病进行,以消除病灶为基本目标。由于受这种医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协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成为这一阶段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20世纪中叶,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及系统科学的发展,人们重新认识了人类健康与生理、心理和环境的关系。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新的健康定义,这扩展了健康研究和实践的领域。1955年,美国护理学者莉迪亚·海尔首次提出“责任制护理”,为护理实践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式。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这些新理念的指导下,护理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阶段。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直到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类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同时,人们逐渐加深了对健康和疾病关系的认识,对健康保健的需求日益增加。1977年WHO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对护理工作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节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人
人是护理的对象,也是护理学研究的对象之一。人是生理、心理、社会相统一的整体。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其中任何一方的功能变化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其他方面功能的变化;人体各方面功能的正常运转,又能有力地促进人体整体功能的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使人获得最佳的健康状态。
二、环境
人的一切活动,特别是人的生命活动过程都是在环境中进行。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又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对环境的调控、改善是护理研究的主要范畴。
三、健康
健康与疾病是医学学科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本质及质量的一种反映。健康是机体的一种安适状态,护理活动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全人口的健康水平。WHO在1948年给健康下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护理和护理学
1.护理
护理是护理人员与护理对象之间的互动过程。南丁格尔认为护理是将患者安置在有利于机体起作用的最佳状态的一种非治疗性活动。美国护理学家韩德森是现代界定护理概念的第一人。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公布了护理的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2.护理学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护理学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技术和护理艺术,为人们生老病死这一生命现象的全过程提供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服务。护理学的任务是促进健康、维持健康、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护理学的工作范畴包括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
第三节 护理学的相关理论
一、系统的概念、分类和基本属性
1.概念
系统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分类
(1)按人类对系统是否施加影响分类:自然系统和人为系统。
(2)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开放系统和闭合系统。
(3)按组成系统的内容和要素的性质分类:实体系统和概念系统。
(4)按系统的运动状态分类:动态系统和静态系统。
3.系统的基本属性
系统的基本属性: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目的性、层次性。
二、成长与发展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
(1)弗洛伊德的意识层次理论: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是有层次的,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格由三部分组成。①本我:人格最主要的部分,是潜意识欲望的根源。②自我:大脑中作用于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结构,其功能是在本我的冲动和超我的控制发生对抗时进行平衡。③超我:为维持社会准则的一种特殊结构,属良心和道德范畴。
(3)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从性心理发展的角度论述人格的发展,将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①口欲期:1岁以前,此期原欲集中在口部,通过吮吸、吞咽和咀嚼等经口的活动获得快乐和安全感。②肛门期:1~3岁,此期原欲集中在肛门区。③性蕾期:3~6岁,性本能集中在生殖器,觉察到性别的差异。④潜伏期:6岁至青春期,此期孩子把性和攻击的冲动埋在潜意识中,而将精力集中在智慧和身体活动上。⑤生殖期:青春期开始后,性本能重新回到生殖器,但青年人已将注意力从双亲转移到自己所喜爱的性伴侣上。
2.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艾瑞克森将人格的发展分为8期,每一时期各有一主要的心理社会危机要面对,危机处理是否恰当将导致正性或负性的社会心理发展结果,解决的越好就越接近正性,也就越能发展成健康的人格。
(1)婴儿期:即口感期,0~1岁,此期发展的任务是信任—不信任。
(2)幼儿期:即肛肌期,1~3岁,发展的任务是自主—羞愧。
(3)学龄前期:即生殖运动期,3~6岁,发展的任务是主动—内疚。
(4)学龄期:即潜在期,6~12岁,发展任务是勤奋—自卑。
(5)青春期:12~18岁,发展任务是自我认同—角色紊乱。
(6)青年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亲密—孤独。
(7)成年期:25~65岁,发展任务是繁殖—停滞。
(8)老年期:65岁以上,发展任务是完善—失望。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并不是由教师或父母传授给儿童的,而是通过儿童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主动寻求刺激,主动发现的过程。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1)感觉运动期:0~2岁,此期思维的特点是婴幼儿通过其自身的动作和感觉来认识周围的世界。
(2)前运算期:2~7岁,此期儿童的思维发展到了使用符号的水平,即开始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
(3)具体运算期:7~11岁,此期儿童摆脱了自我为中心,能同时考虑问题的两个方面或更多方面,开始具有逻辑思维能力。
(4)形式运算期:11岁以后,此期思维迅速发展,进入纯粹抽象和假设的领域。
三、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1.人的基本需要层次
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成7个层次,并以金塔形状来加以描述,形成了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爱与归属的需要;④尊重需要;⑤求知需要;⑥审美需要;⑦自我实现需要。
2.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的一般规律
(1)一般情况下,生理需要是最重要的,只有它得到满足后,人才得以生存,然后才考虑其他的需要。
(2)有些需要需立即和持续予以满足,而有些需要可以暂缓,但它们最终是需要得到满足的。
(3)通常是在一个层次的需要被满足之后,更高一层次的需要才出现。
(4)随着需要层次的向上移动,各种需要的意义是因人而异的。
(5)各层次需要间可相互影响。
(6)层次越高的需要,满足的方式越有差异。
【单选题】按照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观点,对刚入院的高热患者,护士应满足其()。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爱与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
【答案】A。解析: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论中,一般情况下,生理需要是最重要的,只有它得到满足后,人才得以生存,然后才考虑其他的需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