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58023丛书名: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用书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9国家教师资格考试15天题库特训3天模考: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汇集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仔细研究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历史学科考试大纲和历年考试真题,梳理考试涉及的考点内容,以严谨的内容和精练语言呈现考查的重点内容,配以历年真题和丰富的演练试题,帮助考生在了解真题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类型试题演练,检测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起到自检自测的作用。
为了回馈广大考生对中公教育的支持,本书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国家教师资格考试15天题库特训3天模考: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全书共设下面五大部分:
一、前言:考生通过其中的内容可以快速了解有关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信息和本书的相关信息,方便复习活动开展。
二、目录:方便考生快速检索各章试题的位置。
三、正文内容:正文部分分为18天的练习试题。每一天的试题对应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一类内容。本书在充分展示真题的基础上,配有大量高质量的模拟演练试题,帮助考生检测学习效果,明确复习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应试能力。
四、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帮助考生了解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课程的基本信息。
五、中公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
一、前言:考生通过其中的内容可以快速了解有关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信息和本书的相关信息,方便复习活动开展。
二、目录:方便考生快速检索各章试题的位置。
三、正文内容:正文部分分为18天的练习试题。每一天的试题对应教师资格考试中的一类内容。本书在充分展示真题的基础上,配有大量高质量的模拟演练试题,帮助考生检测学习效果,明确复习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应试能力。
四、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帮助考生了解中公教育教师资格考试辅导课程的基本信息。
五、中公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
目 录
第1天单项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一)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2天单项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二)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3天单项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一)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4天单项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二)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5天单项选择题·中国现代史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6天单项选择题·世界古代史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7天单项选择题·世界近代史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8天单项选择题·世界现代史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9天单项选择题·历史教学与史学概论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0天简答题·历史专业知识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
第11天简答题·历史教学论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
第12天材料分析题·历史专业知识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
第13天材料分析题·历史教学论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
第14天教学设计题(一)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设计
第15天教学设计题(二)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设计
第16天模考试卷(一)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7天模考试卷(二)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8天模考试卷(三)
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2天单项选择题·中国古代史(二)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3天单项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一)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4天单项选择题·中国近代史(二)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5天单项选择题·中国现代史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6天单项选择题·世界古代史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7天单项选择题·世界近代史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8天单项选择题·世界现代史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9天单项选择题·历史教学与史学概论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0天简答题·历史专业知识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
第11天简答题·历史教学论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
第12天材料分析题·历史专业知识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
第13天材料分析题·历史教学论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答案
第14天教学设计题(一)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设计
第15天教学设计题(二)
真题实战
模拟演练
参考设计
第16天模考试卷(一)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7天模考试卷(二)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18天模考试卷(三)
参考答案及解析
全国教师资格证统考辅导课程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在线试读
真题实战
1.【2018下】在一份中国考古报告中写道:“陶器,除支座外,均为以稻草茎叶、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碳黑陶。”由此可推断出土这种陶器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
2.【2018下】《汉书》载:“诏贤良曰:‘……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文中的“朕”指的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3.【2018下】在历史上,自率部曲百余家,冶铸兵器,渡江作战,收复黄河以南失地的事件是()。
A.祖逖北伐B.桓温北伐
C.张浚北伐D.岳飞北伐
4.【2018下】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
①《沟洫志》②《齐民要术》③《水经注》④《氾胜之书》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2018下】唐朝科举制度中重要的两科是()。
A.明经、进士B.秀才、进士
C.明经、明法D.明法、明书
6.【2018下】苏轼诗曰:“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下列书法作品中为“颜公”创作的是()。
A.B.
C.D.
7.【2018下】两宋时期,风俗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
C.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D.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
8.【2018下】《新元史》记载:“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贰之。”此处的“汉人”指的是()。
A.所有的汉族人B.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
C.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
9.【2018下】古代中国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
10.【2018上】西周时,对以鼎随葬的规定是“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A.显示富贵B.崇拜鬼魂C.保存器皿D.维系礼制
11.【2018上】《全球文明史》写道:“席卷整个中国的战争对正在兴起的官僚精英和平民来说,都是一次较大的挫折。在这个时代,军事技能和体能被看作比士所具有的文学和礼仪才能更有价值。”文中的“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B.三国时期
C.南北朝时期D.宋金对峙时期
12.【2018上】某史书记述秦朝的政治制度时说:“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B.官员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D.丞相大权独揽
13.【2018上】下图是东汉画像石拓片,从中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播种工具的出现B.铁制农具的发明
C.牛耕技术的运用D.灌溉技术的进步
14.【2018上】史载:“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文中“习俗”指的是()。
A.郡国并行B.门阀政治
C.地方割据D.内阁专权
15.【2018上】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有诗人描述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位诗人是()。
A.李白B.杜甫
C.杜牧D.白居易
16.【2018上】下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此图反映的是()。
A.娱乐业的兴起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手工业的兴盛D.商业活动活跃
17.【2018上】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易学文’,曰‘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倡导经世致用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征不信D.回归先秦儒学的义利观
18.【2017下】史书记载,禹死后,“益干启位而启杀之”“诸侯皆去益而朝启”。这一史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行了禅让制B.创立了分封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D.确立了皇帝制
19.【2017下】有学者指出,孟子对于社会秩序思考的出发点是建立在“人性善”上。下列言论体现孟子这一思想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
C.释法术而以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D.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
20.【2017下】向汉武帝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儒家学者是()。
A.贾谊B.晁错
C.董仲舒D.主父偃
21.【2017下】东汉桓帝、灵帝之际,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歌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其反映的状况是()。
A.中央权力加强B.地方势力坐大
C.州郡割据混战D.尊崇皇帝诏书
22.【2017下】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文中的“此项制度”指的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3.【2017下】南宋《梦粱录》载:“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杭州商业繁盛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城镇人口激增D.市民阶层的壮大
24.【2017下】中国历史上有多次赋役制度的改革,其中把税收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的赋役制度是()。
A.租庸调制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D.推丁入亩
25.【2017上】《左传·隐公六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这里的“礼”指的是()。
A.相邻国之间有救援赈灾的责任B.诸侯对周王有提供粮食的义务
C.已经出现买卖粮食的商业行为D.王权衰落致使诸侯国放弃义务
26.【2017上】战国时期,梁惠王问一位学者有关利国之道的问题,该学者答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位学者是()。
A.墨子B.孟子C.庄子D.荀子
27.【2017上】“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和《明太祖实录》中的“光武”“开元”“太祖”依次分别是()。
A.尊号谥号庙号B.谥号庙号年号
C.庙号尊号年号D.谥号年号庙号
28.【2017上】下图所示是唐代名窑的瓷器,被诗人陆龟蒙赞誉为“夺得千峰翠色来”。它产自()。
A.越窑B.哥窑C.钧窑D.邢窑
29.【2017上】1436年,明朝政府下令: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400余万石,以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为率,共计折银百万余两,解京充俸,称为“金花银”,这表明()。
A.海外白银开始大量输入中国B.钱、钞兼行的货币制度已结束
C.农副产品在全国实现了商品化D.政府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
30.【2017上】有学者说,某机构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这个机构是()。
A.唐代政事堂B.宋代枢密院
C.明代内阁D.清代理藩院
31.【2017上】《都门杂咏》云:“时兴小戏得人和,四大徽班势倒戈,虽是园中不上座,原图堂会彩钱多。”词中描绘的情境出现于()。
A.宋朝B.元朝
C.明朝D.清朝
32.【2016下】北京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铸有铭文,大意为:周王对召公说,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奉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铭文所反映的是()。
A.禅让制B.分封制
C.礼乐制D.郡县制
33.【2016下】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意图是()。
A.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B.提倡“民贵君轻”的思想
C.恢复和稳定社会秩序D.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34.【2016下】西汉初年,针对王国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景帝采取的措施是()。
A.接受晁错建议,实行削藩B.实行“推恩令”,缩小封地
C.设刺史,监察全国地方政治D.精简官吏,提高办事效率
35.【2016下】推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汉语)”这一措施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D.唐太宗
36.【2016下】下列各项中属于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A.推行三公九卿制B.设立内阁
C.确立三省六部制D.增设三司
37.【2016下】据史书记载:明代“各处商人所过关津,或勒令卸车泊舟,搜检囊匣者有之;或高估价值,多索钞贯者有之。所至关津即已税矣,而市易之处,又复税之”。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明代商品经济发达B.明朝实行抑商政策
C.明代广泛使用纸钞D.明朝加强市场管理
模拟演练
1.《周礼·考工记》记载:“六分其金(铜)而锡居其一。”该记载反映的是()对原料的要求。
A.青铜器B.瓷器C.漆器D.景泰蓝
2.每到节假日,“都江鱼嘴”“宝瓶口”“飞沙堰”都是广大游客的旅游胜地。这些景点位于()。
A.四川省灌县B.陕西省西安市
C.山东省临沂市D.安徽省阜阳市
3.春秋时期提出“节葬”“非乐”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
C.老子D.墨子
4.西汉初年的和亲政策与唐代文成公主入藏相比,的差别在于()。
A.国家综合实力B.文化向心力
C.统治者的视野D.外交政策
5.公元39年,光武帝刘秀颁布“度田令”,在全国丈量土地亩数,核实户口。这一政策的目的不包括()。
A.清查农业人口数量以颁布奖励农耕政策
B.限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抑制豪强地主奴役人口数量的增长
D.掌握确实的人口和垦田数量以增加赋税收入
6.东汉的“党锢之祸”引发了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等群体的反宦官斗争,()。
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愿望
②得到民众的同情与支持
③表现出了忧国忧民的意识和不畏强暴、奋力抗争的精神
④表现出的反抗精神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A.①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7.贾思勰撰写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总结性成果,也是现存早、完整的中国古代农学著作。
A.《农政全书》B.《水经注》
C.《齐民要术》D.《氾胜之书》
8.隋炀帝时期对选官方式进行改进,新设进士科,专门以试策取士。这种做法的影响不包括()。
A.使科举考试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
B.为庶族地主出身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
C.统治权力逐渐集中到庶族地主手中
D.促进官僚体制的成熟
1.【2018下】在一份中国考古报告中写道:“陶器,除支座外,均为以稻草茎叶、稻壳为羼和料的夹碳黑陶。”由此可推断出土这种陶器的遗址是()。
A.北京人遗址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D.山顶洞人遗址
2.【2018下】《汉书》载:“诏贤良曰:‘……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文中的“朕”指的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3.【2018下】在历史上,自率部曲百余家,冶铸兵器,渡江作战,收复黄河以南失地的事件是()。
A.祖逖北伐B.桓温北伐
C.张浚北伐D.岳飞北伐
4.【2018下】农业著述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历史文献属于该分类的是()。
①《沟洫志》②《齐民要术》③《水经注》④《氾胜之书》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5.【2018下】唐朝科举制度中重要的两科是()。
A.明经、进士B.秀才、进士
C.明经、明法D.明法、明书
6.【2018下】苏轼诗曰:“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下列书法作品中为“颜公”创作的是()。
A.B.
C.D.
7.【2018下】两宋时期,风俗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程朱理学影响的扩大
C.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D.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
8.【2018下】《新元史》记载:“上自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贰之。”此处的“汉人”指的是()。
A.所有的汉族人B.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
C.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
9.【2018下】古代中国的一位思想家认为:“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这位思想家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黄宗羲
10.【2018上】西周时,对以鼎随葬的规定是“礼祭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A.显示富贵B.崇拜鬼魂C.保存器皿D.维系礼制
11.【2018上】《全球文明史》写道:“席卷整个中国的战争对正在兴起的官僚精英和平民来说,都是一次较大的挫折。在这个时代,军事技能和体能被看作比士所具有的文学和礼仪才能更有价值。”文中的“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B.三国时期
C.南北朝时期D.宋金对峙时期
12.【2018上】某史书记述秦朝的政治制度时说:“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B.官员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D.丞相大权独揽
13.【2018上】下图是东汉画像石拓片,从中可以直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播种工具的出现B.铁制农具的发明
C.牛耕技术的运用D.灌溉技术的进步
14.【2018上】史载:“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之实,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文中“习俗”指的是()。
A.郡国并行B.门阀政治
C.地方割据D.内阁专权
15.【2018上】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有诗人描述道:“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位诗人是()。
A.李白B.杜甫
C.杜牧D.白居易
16.【2018上】下图是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此图反映的是()。
A.娱乐业的兴起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手工业的兴盛D.商业活动活跃
17.【2018上】顾炎武说:“愚所谓圣人之道如之何?曰‘博易学文’,曰‘行己有耻’……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上述言论的主旨是()。
A.倡导经世致用B.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
C.提倡无征不信D.回归先秦儒学的义利观
18.【2017下】史书记载,禹死后,“益干启位而启杀之”“诸侯皆去益而朝启”。这一史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实行了禅让制B.创立了分封制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D.确立了皇帝制
19.【2017下】有学者指出,孟子对于社会秩序思考的出发点是建立在“人性善”上。下列言论体现孟子这一思想的是()。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父子兄弟作怨恶,离散不能相和合
C.释法术而以心治,尧不能正一国
D.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
20.【2017下】向汉武帝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儒家学者是()。
A.贾谊B.晁错
C.董仲舒D.主父偃
21.【2017下】东汉桓帝、灵帝之际,社会上流行这样一首歌谣:“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其反映的状况是()。
A.中央权力加强B.地方势力坐大
C.州郡割据混战D.尊崇皇帝诏书
22.【2017下】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文中的“此项制度”指的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3.【2017下】南宋《梦粱录》载:“杭州城内外,户口浩繁,州府广阔,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杭州商业繁盛B.坊市界限的打破
C.城镇人口激增D.市民阶层的壮大
24.【2017下】中国历史上有多次赋役制度的改革,其中把税收并为单一的土地税的赋役制度是()。
A.租庸调制B.方田均税法
C.一条鞭法D.推丁入亩
25.【2017上】《左传·隐公六年》载:“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也。”这里的“礼”指的是()。
A.相邻国之间有救援赈灾的责任B.诸侯对周王有提供粮食的义务
C.已经出现买卖粮食的商业行为D.王权衰落致使诸侯国放弃义务
26.【2017上】战国时期,梁惠王问一位学者有关利国之道的问题,该学者答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位学者是()。
A.墨子B.孟子C.庄子D.荀子
27.【2017上】“光武中兴”“开元盛世”和《明太祖实录》中的“光武”“开元”“太祖”依次分别是()。
A.尊号谥号庙号B.谥号庙号年号
C.庙号尊号年号D.谥号年号庙号
28.【2017上】下图所示是唐代名窑的瓷器,被诗人陆龟蒙赞誉为“夺得千峰翠色来”。它产自()。
A.越窑B.哥窑C.钧窑D.邢窑
29.【2017上】1436年,明朝政府下令:南畿、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广西米麦共400余万石,以米麦一石折银二钱五分为率,共计折银百万余两,解京充俸,称为“金花银”,这表明()。
A.海外白银开始大量输入中国B.钱、钞兼行的货币制度已结束
C.农副产品在全国实现了商品化D.政府认可了白银的货币地位
30.【2017上】有学者说,某机构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这个机构是()。
A.唐代政事堂B.宋代枢密院
C.明代内阁D.清代理藩院
31.【2017上】《都门杂咏》云:“时兴小戏得人和,四大徽班势倒戈,虽是园中不上座,原图堂会彩钱多。”词中描绘的情境出现于()。
A.宋朝B.元朝
C.明朝D.清朝
32.【2016下】北京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铸有铭文,大意为:周王对召公说,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奉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享,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铭文所反映的是()。
A.禅让制B.分封制
C.礼乐制D.郡县制
33.【2016下】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意图是()。
A.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B.提倡“民贵君轻”的思想
C.恢复和稳定社会秩序D.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34.【2016下】西汉初年,针对王国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景帝采取的措施是()。
A.接受晁错建议,实行削藩B.实行“推恩令”,缩小封地
C.设刺史,监察全国地方政治D.精简官吏,提高办事效率
35.【2016下】推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汉语)”这一措施的历史人物是()。
A.秦始皇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D.唐太宗
36.【2016下】下列各项中属于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A.推行三公九卿制B.设立内阁
C.确立三省六部制D.增设三司
37.【2016下】据史书记载:明代“各处商人所过关津,或勒令卸车泊舟,搜检囊匣者有之;或高估价值,多索钞贯者有之。所至关津即已税矣,而市易之处,又复税之”。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明代商品经济发达B.明朝实行抑商政策
C.明代广泛使用纸钞D.明朝加强市场管理
模拟演练
1.《周礼·考工记》记载:“六分其金(铜)而锡居其一。”该记载反映的是()对原料的要求。
A.青铜器B.瓷器C.漆器D.景泰蓝
2.每到节假日,“都江鱼嘴”“宝瓶口”“飞沙堰”都是广大游客的旅游胜地。这些景点位于()。
A.四川省灌县B.陕西省西安市
C.山东省临沂市D.安徽省阜阳市
3.春秋时期提出“节葬”“非乐”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
C.老子D.墨子
4.西汉初年的和亲政策与唐代文成公主入藏相比,的差别在于()。
A.国家综合实力B.文化向心力
C.统治者的视野D.外交政策
5.公元39年,光武帝刘秀颁布“度田令”,在全国丈量土地亩数,核实户口。这一政策的目的不包括()。
A.清查农业人口数量以颁布奖励农耕政策
B.限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C.抑制豪强地主奴役人口数量的增长
D.掌握确实的人口和垦田数量以增加赋税收入
6.东汉的“党锢之祸”引发了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等群体的反宦官斗争,()。
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民众的愿望
②得到民众的同情与支持
③表现出了忧国忧民的意识和不畏强暴、奋力抗争的精神
④表现出的反抗精神对后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A.①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7.贾思勰撰写的()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总结性成果,也是现存早、完整的中国古代农学著作。
A.《农政全书》B.《水经注》
C.《齐民要术》D.《氾胜之书》
8.隋炀帝时期对选官方式进行改进,新设进士科,专门以试策取士。这种做法的影响不包括()。
A.使科举考试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
B.为庶族地主出身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
C.统治权力逐渐集中到庶族地主手中
D.促进官僚体制的成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