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61238丛书名: 考研政治用书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作为一本考研政治复习全书,本书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复习全书,具有全面性、逻辑性、重点性三个鲜明特点。
首先,在内容上,本书全面覆盖了2019年考研政治大纲中的考点,展现了党的十九大之后五门科目在内容上的变化,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致力于降低考生复习的难度,提升考生复习的精度;在结构设计上,本书搭建了听课、读书、做题的复习体系,且随书附送线上精讲课程,帮助考生深入学习理论知识。
其次,本书在知识呈现上尽力做到逻辑清晰、条理清楚。本书在每一章设置了“逻辑框架”“考情谍报”“知识精讲”“已考真题”等模块,充分展示出每章的结构体系、历年考情、理论知识和考查过的真题。本书并在“知识精讲”部分融入了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独创的A、B、C三级知识体系,将数量众多的知识点按逻辑、有体系地进行了区分,对重要知识点分别标注了【A级知识】、【B级知识】、【C级知识】,使考生在复习时能有的放矢地选择不同的复习方式,提高复习效率。
再次,考研政治的考点虽多,但本书在呈现时进行了重点标注,分别通过加粗并标双色、加双色下划线、加框并加底色的方式注明了选择题的考查重点、材料分析题的考查重点、重要概念等,让考生在使用本书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能够分清主次、明确重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融入了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并通过全覆盖、有逻辑、有重点的梳理呈现出了考研政治各学科的知识点,是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集体智慧的结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每一位使用本书复习考研政治的学子都能藉由此书拉近与梦想学府的距离!
首先,在内容上,本书全面覆盖了2019年考研政治大纲中的考点,展现了党的十九大之后五门科目在内容上的变化,删繁就简,突出重点,致力于降低考生复习的难度,提升考生复习的精度;在结构设计上,本书搭建了听课、读书、做题的复习体系,且随书附送线上精讲课程,帮助考生深入学习理论知识。
其次,本书在知识呈现上尽力做到逻辑清晰、条理清楚。本书在每一章设置了“逻辑框架”“考情谍报”“知识精讲”“已考真题”等模块,充分展示出每章的结构体系、历年考情、理论知识和考查过的真题。本书并在“知识精讲”部分融入了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独创的A、B、C三级知识体系,将数量众多的知识点按逻辑、有体系地进行了区分,对重要知识点分别标注了【A级知识】、【B级知识】、【C级知识】,使考生在复习时能有的放矢地选择不同的复习方式,提高复习效率。
再次,考研政治的考点虽多,但本书在呈现时进行了重点标注,分别通过加粗并标双色、加双色下划线、加框并加底色的方式注明了选择题的考查重点、材料分析题的考查重点、重要概念等,让考生在使用本书进行复习的过程中能够分清主次、明确重点。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融入了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以及理论研究成果,并通过全覆盖、有逻辑、有重点的梳理呈现出了考研政治各学科的知识点,是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集体智慧的结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希望每一位使用本书复习考研政治的学子都能藉由此书拉近与梦想学府的距离!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部分内容,下册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三部分内容。每一部分的每一章包含”逻辑框架””考情谍报””知识精讲””已考真题”等模块,帮助考生明确每章的结构体系、历年考情、理论知识和考查过的真题,有重点地掌握知识点。
本书为考生精心准备了线上精讲课程,考生扫码即可探奥秘、轻松学政治。线上精讲课程由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有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的老师讲授,帮助考生实现视频学习,深入学习理论知识、随时获得专业指导。
本书为考生精心准备了线上精讲课程,考生扫码即可探奥秘、轻松学政治。线上精讲课程由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有多年实践教学经验的老师讲授,帮助考生实现视频学习,深入学习理论知识、随时获得专业指导。
目 录
上册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7
第三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35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54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78
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109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124
第八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135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39
绪?论140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44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50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64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76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185
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205
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213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225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32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81
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99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304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316
下册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21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322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35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348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63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380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91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410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428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44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454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465
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71
绪?论472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476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488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497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08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515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536
第五部分?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561
第一章?形势与政策562
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562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2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7
第三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35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54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78
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109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124
第八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135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39
绪?论140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44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50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64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76
第五章?邓小平理论185
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205
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213
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225
第十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232
第十一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81
第十二章?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99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304
第十四章?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316
下册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21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322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335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348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63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380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91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410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428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44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454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465
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71
绪?论472
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476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488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497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08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515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536
第五部分?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561
第一章?形势与政策562
第二章?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562
免费在线读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逻辑框架
考情谍报
真题分布单项选择题2018-1题
多项选择题无
材料分析题无
材料分析题预测 无
知识精讲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考点1?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般了解】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尝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相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从基本立尝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中来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点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C级知识】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孕育成长。美洲大陆的发现,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发展、激化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总之,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客观条件)
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它们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到了19世纪30年代,“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举行了两次起义,1838年英国爆发了延续十余年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法、英、德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这几次工人运动均遭失败。这就迫切需要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主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矗这些客观条件只是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才会变成现实。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考点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一般了解】
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西方科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统治的俄国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列宁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考点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C级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其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其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集中表现了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其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其人民性是指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习近平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发展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考点5?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C级知识】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
考点6?新时代仍然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一般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进。
已考真题
单项选择题
(2018-1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
A.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
B.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D.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C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逻辑框架
考情谍报
真题分布单项选择题2019-2题、2018-2题、2017-1题、2017-2题、2016-1题、2016-2题、2014-2题、2013-1题、2013-2题、2012-2题、2011-1题、2010-2题、2010-3题
多项选择题2019-17题、2018-17题、2016-18题、2015-17题、2015-18题、2014-17题、2012-17题、2010-17题
材料分析题2018-34题(1)(2)、2016-34题(2)、2015-34题(2)、2014-34题(1)(2)、2012-34题(1)、2011-34题(1)(2)
材料分析题预测 (1)人与自然的关系。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
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逻辑框架
考情谍报
真题分布单项选择题2018-1题
多项选择题无
材料分析题无
材料分析题预测 无
知识精讲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考点1?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般了解】
1.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们有机统一并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体内容。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尝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形成、发展和运用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而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理论。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相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从基本立尝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中来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点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C级知识】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客观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开始孕育成长。美洲大陆的发现,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封建生产关系的过程。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露出它固有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发展、激化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总之,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客观条件)
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科学的理论指导。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它们之间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到了19世纪30年代,“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举行了两次起义,1838年英国爆发了延续十余年的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法、英、德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这几次工人运动均遭失败。这就迫切需要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形成科学的革命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主观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矗这些客观条件只是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只有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才会变成现实。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
考点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一般了解】
1.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西方科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造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胜利的历史条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沙皇统治的俄国成为东西方矛盾的焦点和帝国主义统治体系中的最薄弱的环节。列宁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指导思想,并在不断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当代价值
考点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C级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其科学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其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集中表现了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其实践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实践而不断发展的学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其人民性是指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习近平强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发展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考点5?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C级知识】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大时代,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的真理。人类的未来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启迪和指引。
考点6?新时代仍然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一般了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进。
已考真题
单项选择题
(2018-1题)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其创始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德国巴门市的一个工厂主家庭,他们放弃了舒适安逸的生活,毅然选择了充满荆棘坎坷的革命道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因为
A.他们对时代有着超越常人的认知能力
B.他们拥有优良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C.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努力的相互作用
D.德国是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C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逻辑框架
考情谍报
真题分布单项选择题2019-2题、2018-2题、2017-1题、2017-2题、2016-1题、2016-2题、2014-2题、2013-1题、2013-2题、2012-2题、2011-1题、2010-2题、2010-3题
多项选择题2019-17题、2018-17题、2016-18题、2015-17题、2015-18题、2014-17题、2012-17题、2010-17题
材料分析题2018-34题(1)(2)、2016-34题(2)、2015-34题(2)、2014-34题(1)(2)、2012-34题(1)、2011-34题(1)(2)
材料分析题预测 (1)人与自然的关系。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