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203424
东方的《伊里亚特》 壮丽的西部历史画卷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康巴藏区的悲壮爱情故事
三千年前是因为海仑的美丽,而引起了爱琴海边那一场漫长的战争,产生了宏伟壮丽的荷马史诗;女土司则不仅仅是美丽而成了爱情和多种政治势力角触的中心,因而演出了东方的“伊里亚特”——“甘孜事变”。
爱情,金钱、权势、前途、命运,像五彩的旋涡令女土司眼花缭乱,三位杰出的男人同时爱上了女土司,她毅然选择了爱情,这注定了她的凄苍人生,也彻底改变了这个土司家族的命运。
引言/001
第一章
神塔之下/003
草地狼烟/013
钦差大臣/024
阴谋/037
第二章
金狮梅朵/049
粉红色的帐房/058
熬开锅的酥油/064
强暴与爱情/070
酷刑/079
第三章
意外相逢/084
德默代本/090
县长提亲/094
解不开的心结/098
索信/108
第四章
大法会/111
微服看会/117
丫头与情人/123
女土司的梦/132
第五章
毒计/139
另类爱情/148
误会/156
抹不掉的图画/165
手下留情/168
第六章
掉进笼子的狮子/181
秀才遇到兵/191
从天堂到地狱/195
心急如焚/200
痴情团长/206
不是决斗/208
第七章
该到哪里去/214
决不妥协/221
磨房幽会/232
禁中/241
聪本的心思/248
第八章
狂风/258
箭在弦上/261
代本与聪本的交易/270
事变/278
天罗地网/286
投降/294
阶下囚/301
第九章
神父/307
女土司的晚宴/314
千头万绪/319
心愿/325
混血女郎/333
宽容/340
调解大员/348
第十章
罗锅梁子/357
背叛/362
我在天国等你/371
兵临城下/381
扎在心上的刀子/389
世代恩仇/399
茫茫大草地/421
康巴作家群是近年来在中国文坛异军突起的作家群体。2012年和2013年,分别在四川文艺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康巴作家群”书系第一辑和第二辑,共推出十二位优秀康巴作家的作品集。2013年,中国作协、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等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康巴作家群作品研讨会”,我因为在美国没能出席这次会议。在继2015年、2016年后,2019年“康巴作家群”书系再次推出第五辑,含11位作家的作品。这些康巴各族作家的作品水平或有高有低,但我个人认为,若干年后回顾,这一定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康巴(包括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地区、青海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和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这一区域,历史悠久,山水雄奇,但人文的表达,却往往晦暗不明。近七八年来,我频繁在这块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四处游历,无论地理还是人类的生存状况,都给我从感官到思想的深刻撞击,那就是这样雄奇的地理,以及这样顽强艰难的人的生存,上千年流传的文字典籍中,几乎未见正面的书写与表达。直到两百年前,三百年前,这一地区才作为一个完整明晰的对象开始被书写。但这些书写者大多是外来者,是文艺理论中所说的“他者”。这些书写者是清朝的官员,是外国传教士或探险家,让人得以窥见遥远时的生活的依稀面貌。但“他者”的书写常常导致一个问题,就是看到差异多,更有甚者为寻找差异而至于“怪力乱神”也不乏其人。
而我孜孜寻找的是这块土地上的人的自我表达:他们自己的生存感。他们自己对自己生活意义的认知。他们对于自身情感的由衷表达。他们对于横断山区这样一个特殊地理造就的自然环境的细微感知。为什么自我的表达如此重要?因为地域、族群,以至因此产生的文化,都只有依靠这样的表达,才得以呈现,而只有经过这样的呈现,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存在。
未经表达的存在,可以轻易被遗忘,被抹煞,被任意篡改。
从这样的意义上讲,未经表达的存在就不是真正的存在。
而表达的基础是认知。感性与理性的认知:观察、体验、反思、整理并加以书写。
这个认知的主体是人。
人在观察、在体验、在反思、在整理、在书写。
这个人是主动的,而不是由神力所推动或命定的。
这个人书写的对象也是人:自然环境中的人,生产关系中的人,族群关系中的人,意识形态(神学的或现代政治的)笼罩下的人。
康巴以至整个青藏高原上千年历史中缺乏人的书写,最根本的原因便是神学等级分明的天命的秩序中,人的地位过于渺小,而且过度地顺从。
但历史终究进展到了任何一个地域与族群都没有任何办法自外于世界中的这样一个阶段。我曾经有一个演讲,题目就叫做《不是我们走向世界,而是整个世界扑面而来》。所以,康巴这块土地,首先是被“他者”所书写。两三百年过去,这片土地在外力的摇撼与冲击下剧烈震荡,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终于醒来。其中的一部分人,终于要被外来者的书写所刺激,为自我的生命意识所唤醒,要为自己的生养之地与文化找出存在的理由,要为人的生存找出神学之外的存在的理由,于是,他们开始了自己的书写。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才讲“康巴作家群”这样一群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自我书写者的集体亮相,自然就构成一个重要的文化事件。
这种书写,表明在文化上,在社会演进过程中,被动变化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变成了主动追求的人,这是精神上的“觉悟”者才能进入的状态。从神学的观点看,避世才能产生“觉悟”,但人生不是全部由神学所笼罩,所以,入世也能唤起某种“觉悟”,觉悟之一,就是文化的自觉,反思与书写与表达。
觉醒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当文学的眼睛聚光于人,聚光于人所构成的社会,聚光于人所造就的历史与现实,历史与现实生活才焕发出光彩与活力。也正是因为文学之力,某一地域的人类生存,才向世界显现并宣示了意义。
而这就是文学意义之所在。
所以,在一片曾经蒙昧许久的土地,文学是大道,而不是一门小小的技艺。
也正由于此,我得知“康巴作家群”书系又将出版,对我而言,自是一个深感鼓舞的消息。在康巴广阔雄奇的高原上,有越来越多的各族作家,以这片大地主人的面貌,来书写这片大地,来书写这片大地上前所未有的激变、前所未有的生活,不能不表达我个人最热烈的祝贺!
文学的路径,是由生活层面的人的摹写而广泛及于社会与环境,而深入及于情感与灵魂。一个地域上人们的自我表达,较之于“他者”之更多注重于差异性,而应更关注于普遍性的开掘与建构。因为,文学不是自树藩篱,文学是桥梁,文学是沟通,使我们与曾经疏离的世界紧密相关。
(作者系四川省作协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这是作者为“康巴作家群”书系所作的序言)
这是一片太古老的土地,混沌之初留下的太古洪荒,稀落的人群或游牧或农居在这片茫无际涯的土地上,人类在这里显得太渺小,本来就发展迟缓的历史,对这片土地更少留下前进的轨迹。
这里太寒冷,许多树木难以生存,满眼只见无边无际的草,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称这片土地作“草地”。草地里的人们很少知道草地之外的世界是一个什么样子,然而,他们却想象得出人世之外是一个什么样子,那里有一个理想的天国,希望死后能够进入天国;他们相信有来世,期盼来世会幸福,依赖这一个精神支柱生活着,过得神秘而又满足。
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统治这块土地的是土司,土司们手里握着皇帝御赐的诏书和印信,在这一片土地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受皇帝的荫庇,他们的子子孙孙都拥有继承权。
霍尔土司和老霍尔土司是出自一个祖宗的弟兄,经历好多代人了,虽然他们是一个父亲的两个儿子形成的家族,可他们从来也没有停止过领地和利益的争夺,乾隆二十年发生的一次领地争夺战,十多家土司被卷入,几乎波及整个川西北,致使四川总督黄廷桂不得不派重兵弹压。事情虽然过去了,留下的重创却会常常发生剧痛,领地和利益的争夺时有发生,可每一次纠纷结束后他们又亲密起来,因为他们到底出自一个家族。据说他们是成吉思汗的后代,这个家族一直为着这个高贵的出身傲视着这草地里的一切。
二十世纪初的一天,一位清王朝的驻藏大臣自西藏归来的途中在这片土地上被杀,震怒的清廷派来一位很厉害的钦差大臣,他以雨打落花、风卷残叶之势,扫荡一切叛逆,他要“改土归流”——就是要废黜土司,在这片土地上改设流官。收缴了历代皇帝赐给土司们的诏书和印信,把土司们贬为百姓,赶出官寨,同自己过去的百姓们一样生活。于是有的土司带着皇帝的诏书和印信逃去了遥远的地方,希望有朝一日会重新回到这片土地上做土司。
这位钦差大臣在这片土地上兴办学堂,实施教化,发展交通和通讯,用八万两银子从比利时商人那里买了一架钢索吊桥架在雅砻江上,他还要牵一条成都到西藏拉萨的电话线。
土司们深恶痛绝这位钦差大臣,在他走过的地方,喇嘛们捧起他脚步踩过的尘埃拿到寺庙里,摆在神前念经赌咒。
喇嘛们说他们用铁链子套住这位钦差大臣的灵魂在神殿上走了三圈,他是一只独角兽投生的,最多还有三年的寿命。于是土司们等待着熬过这三年的劫难。
也不知这事真让喇嘛们说中了,还是好事者们编出来的故事,三年后,当他把电话线牵到昌都的时候,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一场推翻皇帝的革命结束了他的性命。
皇帝下台了,漫长的军阀混战却在中国内地绵延不断,这一片遥远的土地好像被人们遗忘了,土司们一个个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领地,被神圣的皇帝赐封过的土司们在这一片土地上有着永远的权威,百姓们依然服他们的管束。军阀们忙于争权夺地,为了安定一方,不得不承认土司们原来的地位,土司们又从民国手里要回了皇帝给他们的特权。
然而像过去一样,土司家族内外的权利争夺,不断的阴谋仇杀,自相屠戮依然永无休止地进行着。
经历了一段痛苦百姓生涯的霍尔家族回到了自己的领地,几年后,这两家土司又都重新振作了起来。这时老霍尔土司突然重病不治而死,没多久他年轻的妻子抱着襁褓中的儿子在去娘家归来的途中遇刺,据说刺客们连那一个小生命也一起送上了西天。老霍尔家绝了后,霍尔家代管了老霍尔家的那一片领地,成为康北的大土司。
不想,在霍尔土司去世后,类似老霍尔家的悲剧又在霍尔家发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