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1819572
◆全新勘校,参照日文原版等多个版本勘疑甄误;
◆周作人经典译文代表作,周译本被公认为流传zui 广、评价zui 高、意味zui 为悠远情致zui 为动人;
◆精选”近代版画 第 yi 人”川濑巴水与”明治时期著名浮世绘画家”高桥松亭等人的多幅高清浮世绘全彩插图;
◆日本随笔文学开山之作,周作人说,”是在中国文学中找不到的一个非常奇特的随笔集。”;
◆了解日本文化与”日本人独特的精神状态”不可绕过的高峰之作。全书305篇类聚事趣,周作人6万多字的详尽注释,涵盖日本平安时代的宫廷秘事、贵族风雅、风物自然、四季民俗;
◆用极致的细腻与明快,呈现生活与万物的美;
◆一部能够让你静下来体会生活的诗意与情趣的枕边书!
◆书脊覆布精装工艺,线装锁脊,不仅可180度平摊无障碍阅读,还可以360度手握轻松翻页;
◆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林语堂、周作人、冯唐、安妮宝贝、止庵、陈丹青、梁文道等名家盛赞;
《枕草子》是清少纳言的随笔集,全书共有305段,分为类聚、日记、随想三大内容,写有四季的自然风物、平安时代的贵族风雅、日常生活的趣事随感,以及自然万物的瞬息之美,等等,是清少纳言用随性、细腻、诗意的笔触,记录了”自己眼里看到,心里想到的事情”。整部著作,文风清雅,兼具情趣与哲思,呈现了清少纳言明快、自由的生活姿态。
《枕草子》大约成书于1001年,开日本随笔文学的先河,与《方丈记》《徒然草》并为”日本三大随笔”,与《源氏物语》合为”平安文学双璧”,是了解日本随笔文学不可绕过的一部经典著作。
本版精选川濑巴水、高桥松亭等高清浮世绘全彩插图;参校日文原版等多个版本勘疑甄误。
《枕草子》是在中国文学中找不到的一个非常奇特的随笔集。机警之中仍留存着女性的优婉纤细的情趣,所以独具一种特色。
–周作人(中国著名散文家、翻译家)
文章真是好,是那种素面朝天的明净、妩媚;在她眼里,宫廷生活也如同家常日子,她所记得的总是日子中细微的纹理,她留意一朵花、一种表情,衣裳的颜色、深夜的鸟鸣,她说这是”有意思的事”。这种对微妙意思的耽溺,也是川端康成所谓的日本之美。随便翻翻,可消永夜。
–李敬泽(中国知名文学评论家)
《枕草子》的特色,是充满好奇心,细致而敏锐地观察,照实描述,生动有趣。清少纳言是一个犀利的印象批评家,《枕草子》写得很明亮,欢乐,好像在充分享受美的生活,没有人生苦的阴影。随处是新鲜、纤细的感觉美。
–李长声(旅日作家、日本出版文化史研究专家)
在日本文学史上,以《源氏物语》及《枕草子》为平安时代文学作品之双壁,而日人尊崇二书之作者,复又怀敬意而亲昵之,称紫式部为”紫女”、称清少纳言为”清女”,并视为文学史上两大才媛。
–林文月(台湾著名作家、翻译家)
推荐《枕草子》,一本千年前日本的小妇人随笔,”写的是身边的花花草草、日光云影、零碎心思。地铁越来越挤,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没有人会抬头,会看到’此时此刻的云’的美,云,很寂寞。”
–冯唐(诗人,作家)
它依旧并将继续是一本静默的书,等待存心的人将它翻阅如果两心交会,文字行列间会发出微光。
–庆山(曾用名安妮宝贝,作家)
关于清少纳言
《枕草子》的作者通称为”清少纳言”,这却不是她的真姓名,只是在宫中供职时的名称。她是歌人清原元辅的女儿,所以取这一个”清”字做代号,”少纳言”则似乎由于她父兄的官名,但详细不得而知了。她的名字无可考,生卒年月也不知道,但据后人考证,她当诞生于村上天皇的康保二年(九六五年)或三年,也就是宋太祖的乾德三四年间。
十七世纪中,日本的水户侯德川光国有志于编修日本国史,曾招集文士,用汉文写了一部《大日本史》,里边有一篇清少纳言传,今抄录于后:
”清少纳言为肥后守清原元辅之女,有才学,与紫式部齐名。一条帝时,仕于皇后定子,甚受眷遇。皇后雪后顾左右曰:’香炉峰之雪当如何?’少纳言即起搴帘,时人叹其敏捷。皇后特嘉其才华,欲奏请为内侍,会藤原伊周等被流窜,不果。老而家居,屋宇甚陋。郎署年少见其贫窭而悯笑之,少纳言自帘中呼曰,不闻有买骏马之骨者,笑者惭而去。著《枕之草纸》,行于世。”
清原氏家世,历代以文学著名,曾祖深养父为著名歌人,其著作被选入《古今和歌集》及《后撰和歌集》中。父元辅曾参与编选《后撰和歌集》事,为梨壶五歌人之一。少纳言家学渊源,深通歌道,又熟知汉学,于《白氏文集》及《和汉朗咏集》所得尤深。其兄出家比叡山为僧,法名戒秀,少纳言因之亦得有多少关于佛教的知识和修养,但当时所信似以关于密宗为多。
少纳言少时与橘则光结婚,生有一子名则长,则光武勇,但缺少文化教养,遂即离别,嫁于藤原实方,未几亦复离异,实方亦旋即转客陆奥,客死其地。其后则光亦供职宫廷,复与少纳言相遇,复相交往,以兄妹相待云。
正历元年(九九○年)父亲清原元辅去世,二三年后,清少纳言始出仕于中宫藤原定子,诸说殊不一致,大抵以正历四年(九九三年)冬天之说为最妥当吧,其时中宫年十七岁,清少纳言则当在十年以长了。自此至
长保二年(一○○○年),中宫逝世为止,这短短的不到十年的期间,乃是清少纳言一生最幸福的时节,也即是《枕草子》里面所见者是也。
正历元年藤原道隆任为关白,将长女定子进奉一条天皇为”女御”,旋即册立为中宫,地位略亚于皇后,至五年(九九四年)长子伊周任为内大臣,当时关白家的荣华,盖已达到顶点了。至次年长德元年(九九五年)三月,道隆得病,四月初十日遂去世了。那关白的职务,照例是应该由伊周承继,却是意外的给了道隆的兄弟道兼,道兼不久谢世,遂为其弟当时的左大臣道长所获得。伊周这人很是漂亮,也很有才艺,可是政治手腕却非他的叔父道长的对手,所以他终于失败了。长德二年春间,伊周和隆家终于因为家人箭射花山法皇,犯了”大不敬”的罪而被捕,左迁为地方官,伊周为太宰府权帅,隆家为出云权守,到次年四月虽然同被召回,但是道隆家运从此不振了。中宫引咎迁出宫外,先后居于二条邸,中宫职院及大进生昌宅,虽然一条天皇的眷爱似乎没甚变更,中宫于是年十二月生皇女修子,于长保元年(九九九年)十一月生皇子敦康亲王,次年十二月生第二皇女媄子,而中宫亦遂于产后得疾去世,年二十四岁。是时道长的女儿彰子已进宫来,时方十二岁,初为”女御”,次年二月即正位为中宫,而以中宫定子为皇后。这时以后作者的女官生活也就完了。当初有人疑心她依附左大臣道长,她很是愤慨,这时候中宫彰子曾经想竭力拉拢她,到她自己身边来供职,可是她拒绝了。所以虽然有人说,敦康亲王后来归中宫彰子接收养育,作者便以侍奉敦康亲王的名义在宫,但这事没有证据,所以是未可凭信的了。
清少纳言晚年的生活,据说是颇暗淡的。她出宫后嫁给了摄津守藤原栋世,生有一个女儿,可是栋世不久去世了。她回到京都来,寄寓在兄长的家里,但是后来只剩了她一个人,过的很贫困的生活,《古事谈》里所记”买骏骨”的话,恐怕就是那时的故事。女儿名叫”小马命妇”,大约也是供职宫中的女官吧。
清少纳言一生的事情,最好的记录是她所写的《枕草子》。但是书流传至于今日,已经将近千年,所以这原来是如何形式,有点难于知道了。从它的内容来看,大约可以分作下列三类:
其一是类聚的各段。这就是模仿唐朝李义山《杂纂》的写法,列举”不快意”、”煞风景”等各事,以类相从,只是更为扩大,并及山川草木各项,有美的也有丑的,颇极细微。大约在关白家失势的长德二年(九九六年)夏秋间开始记录,由其亲友源经房借出,遂渐流布于宫廷内外。
其二是日记的各段。在皇后定子逝世以后,作者离开宫廷以后这几年中,回忆中宫旧事,不胜感念,因加以记述,或者留赠中宫遗儿修子内亲王的,由是流传出来的也未可知。
其三是感想的各段。在她的晚年,老夫栋世既已死去,自己返回京都,出家为尼,过那老年孤独的生活,这时候对于自然和人生发生些感想,随时加以集录,秘藏于家。后来经了所遗子女橘则长和小马命妇诸人之力,遂流传于后世。
原来是这三种成分,似是各各独立的,后来经编订者混在一起,就变成现在的那个样子了。以上是池田龟鉴氏的一种看法,虽然未必就是那样,但是说得颇得要领,所以抄了过来,用作说明。至于本书的译文系依照北村季吟的《春曙抄》的底本,一切分卷分段都依原书,惟字句之间有参照别本,另加解释的地方,随处加以注明。
周启明
(周吉仲整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