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491031
编辑推荐
只有包容了恨的爱才是更高层面更高境界的爱。
只有宽恕了不可饶恕的事,才能算作真正的宽恕。
只有包容了它的异己,它自身异化的存在——恨,
爱才能成为它自身,爱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只有宽恕了不可饶恕的事,才能算作真正的宽恕。
只有包容了它的异己,它自身异化的存在——恨,
爱才能成为它自身,爱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内容简介
《双城记》讲述了两个伟大城市伦敦、巴黎的故事,是狄更斯代表作中情节*曲折惊险、*惊心动魄的。在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下,写出了爱恨情仇,牺牲与成全,风格沉郁忧愤,技巧卓越,表达了深邃的人道主义情怀。作者写作手法卓越,故事情节细致同时发人深思,文学性与可读性强。
目 录
第一部 复活
第一章 时代 _ 002
第二章 邮车 _ 006
第三章 夜影 _ 013
第四章 准备 _ 018
第五章 酒店 _ 031
第六章 鞋匠 _ 043
第二部 金线
第一章 五年以后 _ 056
第二章 看热闹 _ 063
第三章 失望 _ 071
第四章 庆贺 _ 085
第五章 胡狼 _ 092
第六章 几百个人 _ 099
第七章 侯爵老爷在城里 _ 113
第八章 侯爵老爷在乡下 _ 123
第九章 蛇发女怪的头 _ 129
第十章 两个诺言 _ 141
第十一章 一幅伙伴图 _ 150
第十二章 知趣的人 _ 155
第十三章 不知趣的人 _ 163
第十四章 本分的生意人 _ 169
第十五章 编织 _ 180
第十六章 仍在编织 _ 192
第十七章 一个夜晚 _ 204第十八章 九天九夜 _ 210
第十九章 一条意见 _ 217
第二十章 一个请求 _ 225
第二十一章 回响的脚步声 _ 230
第二十二章 大海仍在汹涌 _ 243
第二十三章 起火了 _ 249
第二十四章 吸往磁礁 _ 256
第三部 暴风雨的踪迹
第一章 秘密监禁 _ 270
第二章 磨刀砂轮 _ 283第三章 阴影 _ 290
第四章 在风暴中镇定自若 _ 296
第五章 锯木工 _ 302
第六章 胜利 _ 309
第七章 有人敲门 _ 316
第八章 斗牌 _ 322
第九章 定局 _ 336
第十章 阴影的内容 _ 350
第十一章 暮色苍茫 _ 367
第十二章 夜色茫茫 _ 372
第十三章 五十二个 _ 381
第十四章 编织到头 _ 395
第十五章 足音永逝 _ 408
第一章 时代 _ 002
第二章 邮车 _ 006
第三章 夜影 _ 013
第四章 准备 _ 018
第五章 酒店 _ 031
第六章 鞋匠 _ 043
第二部 金线
第一章 五年以后 _ 056
第二章 看热闹 _ 063
第三章 失望 _ 071
第四章 庆贺 _ 085
第五章 胡狼 _ 092
第六章 几百个人 _ 099
第七章 侯爵老爷在城里 _ 113
第八章 侯爵老爷在乡下 _ 123
第九章 蛇发女怪的头 _ 129
第十章 两个诺言 _ 141
第十一章 一幅伙伴图 _ 150
第十二章 知趣的人 _ 155
第十三章 不知趣的人 _ 163
第十四章 本分的生意人 _ 169
第十五章 编织 _ 180
第十六章 仍在编织 _ 192
第十七章 一个夜晚 _ 204第十八章 九天九夜 _ 210
第十九章 一条意见 _ 217
第二十章 一个请求 _ 225
第二十一章 回响的脚步声 _ 230
第二十二章 大海仍在汹涌 _ 243
第二十三章 起火了 _ 249
第二十四章 吸往磁礁 _ 256
第三部 暴风雨的踪迹
第一章 秘密监禁 _ 270
第二章 磨刀砂轮 _ 283第三章 阴影 _ 290
第四章 在风暴中镇定自若 _ 296
第五章 锯木工 _ 302
第六章 胜利 _ 309
第七章 有人敲门 _ 316
第八章 斗牌 _ 322
第九章 定局 _ 336
第十章 阴影的内容 _ 350
第十一章 暮色苍茫 _ 367
第十二章 夜色茫茫 _ 372
第十三章 五十二个 _ 381
第十四章 编织到头 _ 395
第十五章 足音永逝 _ 408
前 言
在英国文学史上,狄更斯是古典作家中除莎士比亚外最伟大的作
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
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
人物形象。他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
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代表作《双城记》一百多年来在全世界盛行不衰,
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于1812 年2 月7
日出生于朴次茅斯市郊的波特西地区,1823 年全家迁居伦敦。他的父
亲约翰·狄更斯是英国海军军需处的一名小职员,嗜酒好客,挥霍无
度,经常入不敷出。在狄更斯11 岁时,其父终因无力偿还债务,进了
负债人监狱。狄更斯12 岁便被迫辍学独立谋生,在一家鞋油作坊当徒
工,给鞋油瓶封口、贴标签。童年时期这段艰苦的生活,成为他终生
辛酸的回忆,从而使他对不幸的弱小者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他只上过
约四年学,主要靠自学获得广博的知识,提升文学素养。16 岁时,狄
更斯到伦敦的布莱克默律师事务所当抄写员,学会速记后离开事务所
到“博士民事法庭”当速记员,并为《议会之镜》报采写有关议会活
动的新闻报道。这些工作使他得以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广泛了解社
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使他有机会了解法院和议会政治的肮脏内幕,
为他熟悉英国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他后来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打下了基础,也为他一生的创作准备了丰富的素材。从1828
年起,他
以新闻记者的身份为伦敦的《时事晨报》《每月杂志》等报刊撰稿,业
余时间则在大英博物馆勤奋地学习。1833 年,狄更斯怀着忐忑不安的
心情,把他以博兹署名的第一篇随笔《明斯先生和他的表弟》投进了
信箱,结果一举成功,在同年的《月刊》第12 期发表。此后,他的作
品不断刊出。1836 年2 月,结集成两卷本的《博兹特写集》问世,其
中有随笔、特写,也有短篇小说。同年3 月,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匹克威克外传》开始在杂志上连载,这部小说使他一举成为最受大众
欢迎的作家,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直至登上英国文学以至世界
文学的巅峰。24 岁时,狄更斯和报社出版人霍加斯的女儿凯瑟琳结婚。
由于性格和情趣上的差异,这桩婚姻给他的创作、特别是晚年生活带
来了不幸。狄更斯一生勤奋,除刻苦写作外,还编辑杂志,组织剧团
演出,登台朗读自己的作品,等等。繁重的劳动、家庭和社会上的烦
恼,以及对改革现实的失望,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1870 年6 月9 日,
正在写作长篇小说《德鲁德之谜》的狄更斯,因中风猝然离世,6 月14
日,安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狄更斯在自己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15 部长篇小说(其中
《德鲁德之谜》未完成),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诸多随笔、游记、时
评、戏剧、诗歌等。虽然他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他的
作品一贯展现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他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
但是从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看,显然有一个变化发展、丰富完善
的过程。
他的前期作品,如《匹克威克外传》《奥利弗尔·退斯特》(《雾都
孤儿》)、《尼古拉斯·尼可贝》《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等,触及
社会都较肤浅,只是对贫富悬殊、道德堕落、摧残妇女儿童等社会不
双公和不良现象进行温和的批判和善意的嘲讽。作品洋溢着乐观的幻想,
受苦的“小人物”往往最终赢得“仁爱”的有钱人的庇护,获得了幸
福生活,而且一般均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结构显得松散冗长,有
的完全是以主要人物串联起来的短篇故事。
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
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
人物形象。他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
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代表作《双城记》一百多年来在全世界盛行不衰,
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于1812 年2 月7
日出生于朴次茅斯市郊的波特西地区,1823 年全家迁居伦敦。他的父
亲约翰·狄更斯是英国海军军需处的一名小职员,嗜酒好客,挥霍无
度,经常入不敷出。在狄更斯11 岁时,其父终因无力偿还债务,进了
负债人监狱。狄更斯12 岁便被迫辍学独立谋生,在一家鞋油作坊当徒
工,给鞋油瓶封口、贴标签。童年时期这段艰苦的生活,成为他终生
辛酸的回忆,从而使他对不幸的弱小者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他只上过
约四年学,主要靠自学获得广博的知识,提升文学素养。16 岁时,狄
更斯到伦敦的布莱克默律师事务所当抄写员,学会速记后离开事务所
到“博士民事法庭”当速记员,并为《议会之镜》报采写有关议会活
动的新闻报道。这些工作使他得以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广泛了解社
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使他有机会了解法院和议会政治的肮脏内幕,
为他熟悉英国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他后来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打下了基础,也为他一生的创作准备了丰富的素材。从1828
年起,他
以新闻记者的身份为伦敦的《时事晨报》《每月杂志》等报刊撰稿,业
余时间则在大英博物馆勤奋地学习。1833 年,狄更斯怀着忐忑不安的
心情,把他以博兹署名的第一篇随笔《明斯先生和他的表弟》投进了
信箱,结果一举成功,在同年的《月刊》第12 期发表。此后,他的作
品不断刊出。1836 年2 月,结集成两卷本的《博兹特写集》问世,其
中有随笔、特写,也有短篇小说。同年3 月,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匹克威克外传》开始在杂志上连载,这部小说使他一举成为最受大众
欢迎的作家,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直至登上英国文学以至世界
文学的巅峰。24 岁时,狄更斯和报社出版人霍加斯的女儿凯瑟琳结婚。
由于性格和情趣上的差异,这桩婚姻给他的创作、特别是晚年生活带
来了不幸。狄更斯一生勤奋,除刻苦写作外,还编辑杂志,组织剧团
演出,登台朗读自己的作品,等等。繁重的劳动、家庭和社会上的烦
恼,以及对改革现实的失望,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1870 年6 月9 日,
正在写作长篇小说《德鲁德之谜》的狄更斯,因中风猝然离世,6 月14
日,安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狄更斯在自己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15 部长篇小说(其中
《德鲁德之谜》未完成),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诸多随笔、游记、时
评、戏剧、诗歌等。虽然他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他的
作品一贯展现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他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
但是从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看,显然有一个变化发展、丰富完善
的过程。
他的前期作品,如《匹克威克外传》《奥利弗尔·退斯特》(《雾都
孤儿》)、《尼古拉斯·尼可贝》《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等,触及
社会都较肤浅,只是对贫富悬殊、道德堕落、摧残妇女儿童等社会不
双公和不良现象进行温和的批判和善意的嘲讽。作品洋溢着乐观的幻想,
受苦的“小人物”往往最终赢得“仁爱”的有钱人的庇护,获得了幸
福生活,而且一般均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结构显得松散冗长,有
的完全是以主要人物串联起来的短篇故事。
媒体评论
他(狄更斯)仁心与柔和的性格,使人读了都感动。平常人所不注意到的琐事末节,他也捉入小说中,写得异常可爱。他的风格,是真切而朴素;全篇的结构,看来是无序的,却能有一种力量把读者捉住,使他不得不一直看到末页。他还有种力量,使你把种种的感情,都显露出来,在看*页时笑,看第二页时却要不自禁留下泪来,再看底下几页,却又要切齿的痛恨起来。
——郑振铎
——郑振铎
免费在线读
在英国文学史上,狄更斯是古典作家中除莎士比亚外最伟大的作
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
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
人物形象。他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
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代表作《双城记》一百多年来在全世界盛行不衰,
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于1812 年2 月7
日出生于朴次茅斯市郊的波特西地区,1823 年全家迁居伦敦。他的父
亲约翰·狄更斯是英国海军军需处的一名小职员,嗜酒好客,挥霍无
度,经常入不敷出。在狄更斯11 岁时,其父终因无力偿还债务,进了
负债人监狱。狄更斯12 岁便被迫辍学独立谋生,在一家鞋油作坊当徒
工,给鞋油瓶封口、贴标签。童年时期这段艰苦的生活,成为他终生
辛酸的回忆,从而使他对不幸的弱小者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他只上过
约四年学,主要靠自学获得广博的知识,提升文学素养。16 岁时,狄
更斯到伦敦的布莱克默律师事务所当抄写员,学会速记后离开事务所
到“博士民事法庭”当速记员,并为《议会之镜》报采写有关议会活
动的新闻报道。这些工作使他得以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广泛了解社
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使他有机会了解法院和议会政治的肮脏内幕,
为他熟悉英国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他后来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打下了基础,也为他一生的创作准备了丰富的素材。从1828
年起,他
以新闻记者的身份为伦敦的《时事晨报》《每月杂志》等报刊撰稿,业
余时间则在大英博物馆勤奋地学习。1833 年,狄更斯怀着忐忑不安的
心情,把他以博兹署名的第一篇随笔《明斯先生和他的表弟》投进了
信箱,结果一举成功,在同年的《月刊》第12 期发表。此后,他的作
品不断刊出。1836 年2 月,结集成两卷本的《博兹特写集》问世,其
中有随笔、特写,也有短篇小说。同年3 月,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匹克威克外传》开始在杂志上连载,这部小说使他一举成为最受大众
欢迎的作家,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直至登上英国文学以至世界
文学的巅峰。24 岁时,狄更斯和报社出版人霍加斯的女儿凯瑟琳结婚。
由于性格和情趣上的差异,这桩婚姻给他的创作、特别是晚年生活带
来了不幸。狄更斯一生勤奋,除刻苦写作外,还编辑杂志,组织剧团
演出,登台朗读自己的作品,等等。繁重的劳动、家庭和社会上的烦
恼,以及对改革现实的失望,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1870 年6 月9 日,
正在写作长篇小说《德鲁德之谜》的狄更斯,因中风猝然离世,6 月14
日,安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狄更斯在自己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15 部长篇小说(其中
《德鲁德之谜》未完成),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诸多随笔、游记、时
评、戏剧、诗歌等。虽然他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他的
作品一贯展现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他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
但是从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看,显然有一个变化发展、丰富完善
的过程。
他的前期作品,如《匹克威克外传》《奥利弗尔·退斯特》(《雾都
孤儿》)、《尼古拉斯·尼可贝》《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等,触及
社会都较肤浅,只是对贫富悬殊、道德堕落、摧残妇女儿童等社会不
双公和不良现象进行温和的批判和善意的嘲讽。作品洋溢着乐观的幻想,
受苦的“小人物”往往最终赢得“仁爱”的有钱人的庇护,获得了幸
福生活,而且一般均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结构显得松散冗长,有
的完全是以主要人物串联起来的短篇故事。
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高
超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包罗万象的社会图景,塑造了众多令人难忘的
人物形象。他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做出
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代表作《双城记》一百多年来在全世界盛行不衰,
一直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于1812 年2 月7
日出生于朴次茅斯市郊的波特西地区,1823 年全家迁居伦敦。他的父
亲约翰·狄更斯是英国海军军需处的一名小职员,嗜酒好客,挥霍无
度,经常入不敷出。在狄更斯11 岁时,其父终因无力偿还债务,进了
负债人监狱。狄更斯12 岁便被迫辍学独立谋生,在一家鞋油作坊当徒
工,给鞋油瓶封口、贴标签。童年时期这段艰苦的生活,成为他终生
辛酸的回忆,从而使他对不幸的弱小者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他只上过
约四年学,主要靠自学获得广博的知识,提升文学素养。16 岁时,狄
更斯到伦敦的布莱克默律师事务所当抄写员,学会速记后离开事务所
到“博士民事法庭”当速记员,并为《议会之镜》报采写有关议会活
动的新闻报道。这些工作使他得以走遍伦敦的大街小巷,广泛了解社
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使他有机会了解法院和议会政治的肮脏内幕,
为他熟悉英国下层人民的生活,为他后来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打下了基础,也为他一生的创作准备了丰富的素材。从1828
年起,他
以新闻记者的身份为伦敦的《时事晨报》《每月杂志》等报刊撰稿,业
余时间则在大英博物馆勤奋地学习。1833 年,狄更斯怀着忐忑不安的
心情,把他以博兹署名的第一篇随笔《明斯先生和他的表弟》投进了
信箱,结果一举成功,在同年的《月刊》第12 期发表。此后,他的作
品不断刊出。1836 年2 月,结集成两卷本的《博兹特写集》问世,其
中有随笔、特写,也有短篇小说。同年3 月,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匹克威克外传》开始在杂志上连载,这部小说使他一举成为最受大众
欢迎的作家,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直至登上英国文学以至世界
文学的巅峰。24 岁时,狄更斯和报社出版人霍加斯的女儿凯瑟琳结婚。
由于性格和情趣上的差异,这桩婚姻给他的创作、特别是晚年生活带
来了不幸。狄更斯一生勤奋,除刻苦写作外,还编辑杂志,组织剧团
演出,登台朗读自己的作品,等等。繁重的劳动、家庭和社会上的烦
恼,以及对改革现实的失望,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1870 年6 月9 日,
正在写作长篇小说《德鲁德之谜》的狄更斯,因中风猝然离世,6 月14
日,安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之角”。
狄更斯在自己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15 部长篇小说(其中
《德鲁德之谜》未完成),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诸多随笔、游记、时
评、戏剧、诗歌等。虽然他是一位以反映现实生活见长的作家,他的
作品一贯展现揭露和批判的锋芒,贯彻他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
但是从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看,显然有一个变化发展、丰富完善
的过程。
他的前期作品,如《匹克威克外传》《奥利弗尔·退斯特》(《雾都
孤儿》)、《尼古拉斯·尼可贝》《老古玩店》《巴纳比·拉奇》等,触及
社会都较肤浅,只是对贫富悬殊、道德堕落、摧残妇女儿童等社会不
双公和不良现象进行温和的批判和善意的嘲讽。作品洋溢着乐观的幻想,
受苦的“小人物”往往最终赢得“仁爱”的有钱人的庇护,获得了幸
福生活,而且一般均采用流浪汉小说的形式,结构显得松散冗长,有
的完全是以主要人物串联起来的短篇故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