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6630556
跟随女作家婧婷的笔触,拨开历史的层层迷雾,一览*真实的曹操。
乔玄一言如何改变曹操一生?
谁杀了吕伯奢全家?
曹操怎样取胜官渡之战?
《述志令》里有什么猫腻?
作为三国历史上颇具争议的人物,曹操以统一北部中原的不朽功勋、人才选拔的不拘一格、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巧变权谋,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学上,令同时期的其他人物望尘莫及。他的一生,有冷血残暴,亦有宽仁大义。本书分45个专题介绍了曹操的身前身后事,生动详细地讲述了曹操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充分展现”一代枭雄”曹操的用人高招和新锐思想,一览*真实的曹操。
1. 领一帮混混闯天下 / 1
2. 一场蛟与龙的博弈 / 5
3. 太监之后行刺太监 / 9
4. 曹郎夜劫新娘 / 15
5. 小无赖与大名士 / 21
6. 乔玄一言曹操一生 / 26
7. 今生得意的笑 / 32
8. 宵禁令禁住了谁 / 38
9. 一封封举报信 / 46
10. 弃文从武为哪般 / 52
11. 撤活人的职 / 56
12. 拆死人的庙 / 60
13. 过一把隐士瘾 / 64
14. 当奸雄遇枭雄 / 68
15. 皇帝的公开密诏 / 75
16. 谁杀了伯奢全家 / 79
17. 捉曹与放曹 / 84
18. 打通民间官道 / 88
19. 三战徐州非复仇 / 93
20. 流一滴政治眼泪 / 98
21. 假丞相真天子 / 102
22. 许攸背后的官渡 / 107
23. 袁绍坟前去吊孝 / 113
24. 马背上的舞蹈 / 119
25. 孔针尖遇曹麦芒 / 126
26. 荒唐的火把 / 132
27. 爱的谋士 / 137
28.《述志令》里的猫腻 / 144
29. 一号功臣的末路 / 150
30. 首席军师的活法 / 157
31. 两行热泪一女子 / 162
32. 诗文中发广告 / 169
33. 葬礼上做文章 / 176
34. 疑冢里玩游戏 / 181
35. 曹伯乐的用人经 / 187
36. 文姬归汉背后 / 193
37. 铜雀春深梦二乔 / 199
38. 后宫夫人知多少 / 204
39. 救命恩人“虎痴” / 211
40. 穿越国度的爱恋 / 217
41. 出色的学生 / 221
42.“九品中正”歪也 / 228
43. 问三国谁是英雄 / 234
44. 曹魏为何短命 / 241
45. 千年后的知音 / 250
附 录 / 253
谁杀了伯奢全家
关于曹操杀吕伯奢全家一事,《三国志·武帝纪》正文中没有任何记载,裴松之倒为后人留下了三个注引的史料。但是,尽管如此,依然不能判定曹操就是杀害吕伯奢的真正凶手。
我们且不说曹操是否杀了吕伯奢全家,先看看这三种记载。
王沈《魏书》曰:“太祖以卓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刘义庆《世说新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到了罗贯中这里,他添枝加叶,把曹操的形象涂抹得脱离了原型。《三国演义》中确实有太多的主观色彩,罗贯中和毛宗岗父子似乎对曹操有很大的偏见。但是,作为历史小说,一部三国的确是成就了不少人。可在这些被成就的背后,却委屈了曹操这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别的都暂且不说,仅仅吕伯奢一家被杀这件事,就可以称得上一桩典型的“冤案”。
按照“演义”中的叙述,吕伯奢是曹父的结义兄弟。想想当年刘关张桃园结义后是如何同生共死的。很明显,作者设计这样的人物关系是别有用心的。
再接着看,当作者让曹操一路失魂落魄地逃到吕伯奢家后,吕伯奢说家中无酒要出去买酒。买就买吧,既然故人来了,买酒也在常理之中。
但是,这个吕伯奢,却去了很久不见回。后来,曹操和陈宫听到磨刀声,便怀疑人家要加害自己,接着又听到有人问:“缚而杀之何如?”
曹操一听怒了,与陈宫冲出去将人杀了,一家尽屠。一声“缚而杀之”,更让他深信不疑。于是不问青红皂白,“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人”。一直杀到厨房里,直到发现被捆着等待挨刀的大肥猪,陈宫才说“杀错好人了”,接着二人就逃出去了。
这还不够,接下来作者又描写道,曹操与陈宫急忙出庄,正好在路上遇见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此时的曹操并没有半点的后悔之意,为了达到防止被人追杀的目的,竟对自己父亲的结义金兰举起了带血的屠刀……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曹操说出这话不久,陈宫离曹操而去。至此,曹操终于完成了对吕伯奢一家的灭门之戮。
一部鸿篇巨制《三国演义》,洋洋洒洒上百万字,可曹操杀吕家的情节区区只有几百字,却已经让曹操的形象跃然纸上。在演义的收尾部分,作者还来一段曹操家人被人残杀的文字,画龙点睛地以昭示“天理
循环报不差”。虽然演义被认为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可是,这一“情节”里的“演义”,却疑点百出。那么,在这些细节描写里,具体都有哪些疑点呢?
,一家之主吕伯奢自己亲自去买酒。既然故人曹操来了,找个家人去就行了啊,你一家之主不在家陪客人,用得着亲自去买酒吗?再说,曹操现在可是惊弓之鸟。你作为主人,应该留下来作陪、安慰他那颗惶惶不安的心才是。
莫非……莫非……这吕伯奢是想以此为借口出门报信?当然,读者也不愿意相信,吕伯奢是想以买酒为名出门报信。
第二,家中就来了曹操一个客人,加上陈宫才两个人,吕伯奢用得着去杀一头大肥猪吗?杀几只鸡还不够吗?曹操可是通缉犯啊,也许躲一晚上就走了。从没奢望有酒肉,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曹操的吕伯伯家里莫非是开了个养猪场?杀一头猪像杀一只鸡一样简单?曹操再是故人也不至于来一次杀一头猪啊?吕伯奢家究竟养了多少头猪呢?
第三,杀猪从来都是缚而杀之,难道还会有毒而杀之之说?或者不捆绑直接动刀子?为什么还要问一句—“缚而杀之何如”呢?这实在让人想不通。
第四,当曹操听到“缚而杀之何如”时,也没听到有人回答,就和陈宫冲出去砍人了,一直杀到厨房见待杀的大肥猪。这一过程,实在有点太科幻了。既然曹操这边杀着吕家的人,难道吕伯奢的其他家人还有心在厨房里绑猪并杀了招待曹操吗?
第五,再退一步说,曹操连“缚而杀之何如”这话都听到了,绑猪时这么大的动静,猪的叫声应该更大,他们难道都没有听到?吕伯奢家的猪是什么猪,竟然那么乖?
看完上述《三国演义》中关于对这一事件的描写,让人感觉到作者与孙盛《杂记》中的描写为接近,所站的观点和立场也都一样。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在其他正史中均不见记载。因此,很可能是有人或者说是孙盛本人杜撰的。
再说《世说新语》,这本是一部笔记小说,与干宝的《搜神记》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个类别的。看过这两部书或这类著作的人都知道,这里的虚构成分比《三国演义》还要胜三分。
虽然有时候我们不能否认,正史比野史更真实,小说比现实更真实,但这只是非常时期与非常情况下的非常事件。那么,这个时期,这种情况,这个事件,我们不知道是否应属“非常”,但如果拿这个去考证历史,恐怕只能到鬼和神那里去查证了。
至于王沈《魏书》中的记载,就算是真实的事,吕伯奢儿子和宾客的死亡也不是曹操的责任。吕伯奢的儿子是何人?曹操又是何人?吕家儿子敢去劫持曹操吗?
更何况吕伯奢的儿子怎么也应该知道,曹操是父亲的故人啊。他怎么会与他家的宾客们共同劫持曹操呢?曹操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你作为故人还乘人之危而劫杀他,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那么,当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吕伯奢一家究竟是否被曹操所杀,这也基本上是云开雾散了。对于史籍和小说(笔记小说和历史小说)中的记载,那就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辨了。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