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41944
入围2016年龚古尔文学奖
这是一部以第二人称叙述的小说。托马斯是“我”的好友,两人曾是恋人,分手后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托马斯高大英俊,才华出众,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文学,但两次毕业考试都以失败告终。他转去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研究普鲁斯特和古典主义,一边写论文,一边授课,教法国文学和文化。在美国,托马斯过了八年仍未完成博士论文。其间,他陆续申请了几所名校的职位,却总是被淘汰;谈了几场恋爱,也总是以痛苦收场。他的情绪很不稳定,*后得知自己得了抑郁症,才找到了悲剧的根源。他在平静中结束了生命。
楔子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 部分 三角关系
I尼古拉,他……
II女巫
III飞逝,一切飞逝
/ 第二部分 致未能拯救的朋友
I野人
II校园狂人
III云中王子
IV亡者广场
V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
VI哦死亡!启航吧!
VII浮生若梦
尾声
致谢
时光流逝,飞逝,一切飞逝
另一个爱人,雨中寻之,
目光流转,另一个是谁
字里行间,粉饰之下
誓言失真,遁于黑夜
时光流逝,一切消散……
飞逝,一切飞逝
此刻你在手指间来回翻转着有哥伦比亚大学抬头的信封,你刚在信箱里找到它。它关乎你的命运。你想要离开。离开这个一年前你和苏菲相遇,她却只能给你友情的巴黎。去和你好的两个朋友汇合,他们已经在纽约住了一年。之前你填了些资料,做了份简历,因为美国人不看重个人成就,所以你特地强调了你在巴政负责过古典音乐协会,拟了一封动机信,还让跟你睡觉的英国女人帮忙改了一下,联系了几个老师,请他们帮你写了几封尽可能热情洋溢的推荐信,简单来说,做完了美国大学注册程序里需要做的一切,不过你也做好了不被录取的准备。因为名额非常少,而且还很费钱。你撕开信封,打开折成三折的信纸。
你被录取了。
你发出胜利的高呼。
你把那几行表示祝贺的字读了又读,下面是项目负责人的亲笔签名,他对你“以你相称”,好像他已经认得你了一样:“亲爱的托马斯”。这跟法国多么不同啊,一张纸上一个名字就能标志成功!信里某个人告诉你他很高兴能认识你。这是次胜利,是个实现的目标。巴黎政治学院算不上什么:对于一个已经参加过两次文科预备班的人而言轻而易举。常春藤联盟里的著名高校对你敞开了怀抱。艺术管理硕士这个专业是十月份在塞巴斯蒂安和尼古拉家过完纽约之旅之后,你在研究巴黎美国中心的时候偶然找到的,它为你敲开了美国的大门。
你的妈妈。要怎么跟她说呢?没有你每天给她打电话,没有你每个星期在她家吃两、三次饭,没有你陪她去看戏剧、去看电影,这两年她要怎么活下来呢?她被抛弃了。你不也是。一个小小的声音对你说,你的离开也许能让她有机会碰到男人。而且,也就两年。圣诞节你就能回来,暑假也会回来。
你亲爱的妈妈可骗不过去,当天晚上你就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她。她紧紧搂着你,你简直要窒息,她的眼中闪烁着骄傲。她的儿子,哥伦比亚的学生。这可不是随便随便什么学校。纽约可是学习的康庄大道。在你旁边跟你一比,塞巴斯蒂安和尼古拉就像两个滑稽演员,他们所在的报社不过是勉强维持生存罢了。你笑了:别太夸张。不过他们的确是焦头烂额,虽然去年这时候,你还在嫉妒他们,觉得他们的主意棒极了。他们文章写得挺好;只是在纽约做自由记者实在太艰难,尤其是一个人才二十二岁,而且一文不名的时候。你呢,你手不动脚不动就能拿到一笔富布赖特奖学金。每个月六百美元:比尼古拉和塞巴斯蒂安写文章给他们带来的钱还要多。你会捧着价比黄金的学位回到巴黎。你的妈妈已经把你看做奥黛翁歌剧院、夏特莱剧院或者巴黎歌剧院的负责人了。你们想象一些荒诞不经的节目安排,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你们一起挑选你免费为她预留的正厅前排的位子。
纽约。八月末,你到了,提着一只大行李箱。从肯尼迪机场出来的时候,你重新呼吸到了那种炎热、那种潮湿黏着的空气,夏天的气息。你对这座城市很了解,今年你已经来过两次了,都是来看尼古拉和塞巴斯蒂安,第二次来是四月份,那时候樱花开了,你有一种走进一幅日本画的感觉,但是你将要去自己家,还是次,你不再仅仅是一名游客,惊叹于落日西沉时分,布鲁克林桥横贯南北,惊叹哈姆莱区唱着福音歌的弥撒。你的朋友们已经离开西村的单身公寓,搬进了位于字母城的一间两居室,价格只有三分之一,紧靠着东边,类似乡村的纽约,分布着一些低矮建筑和独栋小楼,住在那里的人相对于英语,说得更多的是西班牙语。当你拨通大楼的对讲机,一个男人帮你开了门,礼貌地朝你微笑。“你好。”这是个把毒品藏在大厅入口的散热器后面的贩子,你很肯定:他们事先跟你说过。你拎着沉重的行李箱爬到三楼。他们在等你,“噻巴”和“熊猫”。门一打开,笑声就响了起来。根本别想睡觉,虽然有时差。他们把你带到D大道、裂缝大道和罗斯福路的外围,沿着东河边开裂的沥青路走,路上错落着一些细烟囱和旧烟囱头,几户西班牙人家带了露天烧烤架来烤香肠,巨大的音响设备里放着音乐。坐在坑坑洼洼的水泥码头上,你们抽着卷烟,分着喝褐色纸袋子里散装的啤酒,因为在纽约,所有的公共场合都禁止饮酒,你们轮流说着笑话,出神地望着汩汩流动的黑水和河对岸的威廉斯堡集散地。
你四点钟才睡,七点就醒了。兴奋过度。你沿着C大道一直走到第七大道,步子迈得很大,走了二十五分钟,然后从好斯顿街坐地铁,一直坐到曼哈顿另一头的116号大街。哥伦比亚大学。这是你次跨过它的正门。你沿着一条平整的小路往前,小路旁的荆棘丛修剪得很齐整,路旁还有绿色的草坪,虽然天气很热,草依旧一副鲜活模样,四周的红砖建筑在蔚蓝色天空下闪闪发光。图书馆类似希腊的庙宇,四面竖立着陶立克式的石柱。你在外国留学生办公室注册好之后,仔细筛选了一下住房办公室张贴的小广告。当天你就在122号街找到了一间公寓。小得可怜,一个洞,上面嵌着一扇有护栏的窗户,朝着昏暗的院子,分明是一间监狱,但是到学校只要五分钟,而且也不贵。
[1] 美国政府提供的高额奖学金,各个专业外国学生都可以申请。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