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20140626
《雅古复仇记》2018年新版
法国中学生***文学名著
《雅古复仇记》是法国作家欧仁·勒儒瓦晚年的杰作,创作于1898年。欧仁虽然作品不多,但这本《雅古复仇记》却是他创作生涯中里程碑似的作品,不仅被列为法国中学生***文学名著,而且在1969年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从那时起,少年雅古的名字在法国家喻户晓。
在作者逝世一百周年之际,由小说改编的电影《乡下佬雅古》也搬上银幕,并获得2008年凯撒奖提名。这部小说的语言朴实无华,却于不动声色之中自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尤其对贫困、苦难的描写令人刻骨铭心,主人公雅古成年后与妻子、家人在森林中生活的淡泊、安然的态度也深具感染力。这是一部文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兼具的好小说。
译后记(邱海婴/文)
2007年初,法国上映根据«雅古复仇记»(Jacquou le Croquqnt)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以纪念作者欧仁•勒儒瓦辞世百周年。见到海报,陡生一种亲切感:“啊! 我不是曾要译介这部小说的吗?”那是我次留法归国后不久,很想译介一些法兰西的好小说。我与一位同学看中了这一部,觉得其思想内容健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值得介绍给中国读者。我们决定合译。小说一共九章,我负责前五章,同学负责后四章。我负责的部分全部译出,但同学负责的那一部分始终没有下文。前五章的译稿从此躺在抽屉里睡大觉,渐渐地竟被忘了。直至这刻,又打开这段尘封的记忆。«雅古复仇记»问世逾百载,感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法国人,至今不衰。我也因此受到鼓舞,决定动手将余下的四章译完,了却心中的夙愿。
欧仁•勒儒瓦算不上大作家,但他的这部代表作在法国的影响却很深远,由此列入法国中学生的***教材。«雅古复仇记» 先以«巴拉德森林»的篇名在报上长篇连载,一八九九年结集成册出版,甫一问世便超越了佩里戈尔地区域界,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勒儒瓦也从此名扬全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上映时曾出现万人空巷的轰动景象,一时传为佳话。二零零七年春又改编成电影,上映时也创下法国票房纪录。
这部小说旺盛的生命力我以为主要来源于两点。
首先在于作者通过小说主人公雅古表现了对正义和平等的追求,对社会进步理想的崇尚。农家少年雅古自幼父母惨遭恶霸贵族迫害双亡,孤苦伶仃受尽磨难。长大后将乡里的贫苦农民团结起来,与欺压他们的贵族老爷作斗争,终为民除害,造福乡里。故事秉承了法国大革命的血脉精神,展现了一个命途多舛的人,只要把个人的苦难与追求社会公正结合起来,也能成就大事业。这种身处绝境而不气馁的舍己奋斗精神是超越地域也超越时间的,所以小说问世一百多年来始终能找到巨大的社会共鸣。
其二,用鲜活的人民的语言讲述人民的故事。法国大史学家米什莱 (Michelet)一直想写一部大众读物,向人民讲述人民的历史,表达人民对压迫者的反抗,表达对乡村世界和传统生活方式日渐消失的不安,却苦于找不到民众语言的谋介而未能如愿。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Georges Sand)也表示过同样的愿望,却遗憾没有掌握大众语言的形式而徒叹无力。米什莱辞世二十年后,这个愿望由勒儒瓦完成了,他填补了法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空白。勒儒瓦在运用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写作手法的同时,采用了与先前同一流派的小说截然不同的“视角”。他不仅以一个佃农的儿子做了小说主人公,而且使这个主人公成为小说的推定叙事者。这样,整个故事都是通过主人公的视野和语言来叙述的。作者在全书中让农民说话,将话语权交给了农民。要做到这一点,还要靠语言的创新。勒儒瓦成功地创造了一种表意方言,一方面频频采用地处偏远乡村农民常用的质朴的方言土语,赋予小说人物鲜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又照顾到小说的易懂易读性,便于操法语者理解,常在方言后面随即加上法语通用词。有时干脆用方言替代法语。
大量的方言土语给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热心的法国朋友、索邦大学讲座教授贝内泽什先生在书店觅得法国总书店(Librairie Générale Française)1997年发行的一个版本。新版本对书中所有方言土语、历史大事件和背景作了详细注释,所有难题遂迎刃而解。至于本书的方言土语,却无法在翻译中全部体现。这也是翻译的局限所在。考虑到小说不同于文献和论文,大量的注释会使小说失去阅读的连续性和趣味性。因此,我仅从便于中国读者理解的角度,参照新版本作了适量的注释。在此我执意向给我提供了宝贵帮助的贝内泽什先生和兰斯大学文学教授戴斯内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二OO 八年十月 邱海婴 记于法国位得利客寓
在我看来,烧炭这个职业对我很合适,因为一个人待在树林里,日子过得很安静,很少与人打交道。有些人需要社交,希望生活在人群当中,需要左邻右舍、八方消息,需要与别人说客套话或泛泛空谈。而我则不。我觉得不懂得独处是不幸的。群居不如独处,不论对精神还是身体都是如此。众人聚会不论对精神、心灵还是身体都不健康。城里人虽然大谈这种那种好处,大吹这样那样的益处,可城里的穷人并不比我们强。因此当我听见别人吹嘘城里的住房条件时,是很反感的。
总之,言归正传,我觉得没有哪种工作比在大自然里,在阳光下伐木、在星光下看守炭窑更令人愉快的了。这种工作不妨碍人思考,恰恰相反,烧炭人有充分的闲暇思索,而且主题很多。多少个夜里,抬头仰望暗蓝色的天穹下散落于无限深邃的宇宙中那数以百万计的闪烁群星,我陷入沉思。多少回,我欣赏着这些在无限辽阔的苍穹中移转的星斗,犹如调整好的钟表那样精确,在它们应当经过的地方准时到达太空的某一个点!由于经常观察,我终了解了它们所处方位的时间,如同看钟表一样。我委实不知还有什么比遥望
长庚星缓缓从天边升起更美妙的景象了。我经常独自一人在密林深处,注视着它壮丽地升向苍穹,心想也许这颗星上也有那么一位在哪座巴拉德式的森林里看守炭窑的烧炭人正凝视着地球,就像我这个地球人在出神地凝望着他的星球一样。
也许有人会对我说:“天好时,这一切确实很美。可是下雨天呢?……”
咳,落雨时,我就待在我的陋屋里。再说我还有一张质量很好的山羊皮,可以为我挡风遮雨。下点雨不算什么,时而有点雨,一点也不讨厌。
另外,我也很喜欢观察周围发生的情况,了解野兽和鸟类的习
……
大概不会有人来跟我说,我在森林里的生活并不比和我境况相同的城里人生活得更自由、更健康、更智慧百倍。城里人行动受到种种限制,生的一些病我们乡里人都不知道,而且五谷不分。如果有人这么跟我说,我也一点儿不相信。
可以想见,由于一直在户外在林中干活,我绝不会忘了打猎。我确实始终非常喜爱打猎。我的猎枪始终放在小屋里上了子弹,随时可以使用。不过,别以为当我干活时,当烧炭炉在燃烧时,我可以想去打猎就去打猎。只不过在可以打猎的时候我才去打。有时我也会有意外的收获。譬如,有一次我在森林里的克罗德
莫蒂埃村附近端了一窝小狼崽。我妻子把这些如三周大的小狗般的小狼崽放在一只篮子里,送到佩里戈尔去。上面给了她一笔奖金。这笔钱帮了我们大忙,我们用来装修了一下我们的小破屋,并增添了一间卧室。
自那以来,我还在狩猎地或不期的遭遇中打死了几只野猪。后来我还用以下办法打死了三只狼。冬季里,我模仿发情母狼的叫声,对着木鞋嚎叫,呼唤公狼。我模仿得像极了,一天夜里,我在潜伏的地方看见来了四只漂亮的公狼,它们发出回应的嚎叫,并很快开始相互围着圈打转,狼毛直立,同时发出低沉的吼叫,像公狗一样妒嫉万分。我向这四只狼开枪,其中一只狼中弹倒地。
好奇者也许会说:“适才您谈到您妻子,当您在林中烧炭时,她在干什么呢?”
我么,可不是那种离不开老婆衬裙、对老婆过于关心的人。当然我很爱我的妻子,但用不着整天卿卿我我,表露爱恋之情。需要时,我们毫无痛苦地分离。话说回来,我也绝不是乡村乐师,这些人习惯于走到哪儿花天酒地到哪儿,总觉得自己的家是天下差的;而我回家时总是怀着愉快的心情。
初,我在维埃尔湖一带烧炭时,我老婆来到我身边,和我一起待上两三天,然后返回阿祺小屋,看看家里有什么情况,然后再返回来,同时带来一些面包或必需品。白天,她有时帮我搭造烧炭炉,或者等炉子点燃后,她就纺纱,然后烧饭,把锅底下的火拨旺,锅就吊在三根木棍搭起的支架上。晚上,我们在明亮的炭火边谈笑,然后在小木屋里躺在蕨草和羊皮上睡觉。有时,我得起来看看烧炭炉,让妻子静静地休息,横卧在门口的狗看护着她。我情不自禁要再说一遍,那是一种自由、健康、充实的美好生活。
我们刚结婚时就是这么过的。九个月过后,我妻子生了个宝宝,她就独自带孩子,给孩子喂饱奶以后,就让他睡在小木屋里,孩子睡得可香啦。只有一个孩子时,这样还行。可是当第二个孩子降临后,就不行了!她必须待在阿祺小屋里照料新生儿,此时老大已经拽着她的衬裙,开始走路了。可怜的雅古不得不独自一人待在森林里,自己做饭。随着时间的推移,差不多每隔两年或两年半,屋里就添一个娃娃,我妻子根本就没法离开阿祺小屋了,直到老大七八岁左右,帮助照管几个小的弟妹。
而我并不是老待在附近地方,甚至也不是老待在巴拉德森林里,尽管这是我的家乡或我的居住区。有时,我会到很远的维特森
林,或介于瓦尔汝村和塔尼埃村之间的马奈格森林,甚至一直到贝尔威斯村附近的拜塞德森林以及博恩森林烧炭,主要是给炼铁厂供应焦炭。这样我和我妻子不得不习惯于时不时的分离。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和从前一样相爱。甚至说一句大胆的话,这些短暂的分离更加深了我们的爱情。要是一对夫妇朝朝暮暮都在一起,这种爱情反而会枯萎。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