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056975
编辑推荐
众多《聊斋》续书中的上品,扫清古文障碍的现代译本
内容简介
《聊斋志异》问世后,仿作迭出,书肆暴富,但多仿其形式而无甚内涵,思想、艺术水平与蒲翁相去甚远,直到1 884年上海的《画报:》连载《后聊斋》开始,此风陡转。
王韬(1828—1897年),近代中国很有影响的改良主义思想先驱,也是近代文坛的一位大师。据他的《瞍因老民自传》所列的著作目录达三十六种之多。著述如此宏富且内容广博,在近代文学史上绝不多见。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赞王韬的《后聊斋》“笔致纯为《聊斋》者流,一时传布颇广远”;而王韬希望变法图强,“取西方之长,补我之短“,他提出变法口号,比后来的康、梁早二十年。这都可以见出他在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
无论是蒲松龄的《聊斋》还是王韬《后聊斋》,他们的语言,对于今天的读者均构成了别无二致的阅读障碍,同样阻碍着今人顺利地解读他们的作品,这对于他们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惟其如此,才会有多种《聊斋》的白话选本畅行于世。由于种种原因,《后聊斋))还没有被广大读者所了解。甚至还身处“盲区”,因此,把《后聊斋》依据“信.达、雅”的标准,用流畅、优美的现代汉语翻译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以至能够读懂.欣赏《后聊斋》这部《聊斋》众多续书中的佼佼者,实在是一桩大有可为的善事。
王韬(1828—1897年),近代中国很有影响的改良主义思想先驱,也是近代文坛的一位大师。据他的《瞍因老民自传》所列的著作目录达三十六种之多。著述如此宏富且内容广博,在近代文学史上绝不多见。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赞王韬的《后聊斋》“笔致纯为《聊斋》者流,一时传布颇广远”;而王韬希望变法图强,“取西方之长,补我之短“,他提出变法口号,比后来的康、梁早二十年。这都可以见出他在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
无论是蒲松龄的《聊斋》还是王韬《后聊斋》,他们的语言,对于今天的读者均构成了别无二致的阅读障碍,同样阻碍着今人顺利地解读他们的作品,这对于他们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惟其如此,才会有多种《聊斋》的白话选本畅行于世。由于种种原因,《后聊斋))还没有被广大读者所了解。甚至还身处“盲区”,因此,把《后聊斋》依据“信.达、雅”的标准,用流畅、优美的现代汉语翻译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以至能够读懂.欣赏《后聊斋》这部《聊斋》众多续书中的佼佼者,实在是一桩大有可为的善事。
目 录
自序
卷一
华磷姑
纪日本女子阿传事
许玉林匕首
仙人岛
小云轶事
吴琼仙
贞烈女子
玉箫再世
朱仙
莲贞仙子
徐麟士
卷二
何惠仙
白秋英
郑芷仙
周贞女
杨素雯
冯香妍
廖剑仙
眉绣二校书合传
徐双芙
萧补烟
卷三
陆碧珊
龚绣鸾
心侬词史
闵玉叔
凌波女史
三梦桥
黎纫秋
鹃红女史
毕志芸
蓟素秋
药娘
卷四
仙谷
何华珍
胡琼华
女侠
金镜秋
……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一
华磷姑
纪日本女子阿传事
许玉林匕首
仙人岛
小云轶事
吴琼仙
贞烈女子
玉箫再世
朱仙
莲贞仙子
徐麟士
卷二
何惠仙
白秋英
郑芷仙
周贞女
杨素雯
冯香妍
廖剑仙
眉绣二校书合传
徐双芙
萧补烟
卷三
陆碧珊
龚绣鸾
心侬词史
闵玉叔
凌波女史
三梦桥
黎纫秋
鹃红女史
毕志芸
蓟素秋
药娘
卷四
仙谷
何华珍
胡琼华
女侠
金镜秋
……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在线试读
卷 一
华璘姑
华璘姑,是苏州城里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她从小就聪明伶俐,上学读书总想同哥哥们争个高低,成绩常在他们之上。父母特别喜爱她,常常对人夸奖磷姑说:“这是我家的女才子呵!”这姑娘长大之后,学得一手好刺绣,又很会作诗填词。
后来,她的哥哥们到邻居的一所私塾读书,那里有一位叫陆眉史的学生,不仅很有才学,人也长得漂亮,潇洒大方,很有风度,好像枝叶茂盛的杨柳在微风中摇曳。他是璘姑叔伯哥哥华子瑜最好的朋友。每次作文,华子瑜都压倒众人,名列第一。如果要求当堂交卷,他的成绩就赶不上陆眉史了。
这天,学堂分题比赛,除了八股文外,还有写诗作赋。眉史早就自许为诗坛的领袖,而子瑜平时却不善于写诗词。可是这次比赛作诗,子瑜却最先交卷,并且很得作诗的要领,甚至胜过了唐代的大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眉史心里暗暗怀疑是他请人代作的,但又不敢直接提出来问他。
一次,眉史偶尔翻阅子瑜的课本,突然发现其中夹有一张信纸,字写得非常清秀。末尾有一首诗,同子瑜在课堂上写的那首诗完全相同。于是,眉史拿着这张纸要挟他说:“这是谁的手笔?看样子十有八成是姑娘写的。你不老实告诉我,我就送交老师!”
子瑜羞愧地红着脸说:“是我妹妹磷姑写的,她早就很会写诗词,这是她的草稿。请你保守秘密,千万别说出去。”
……
华璘姑
华璘姑,是苏州城里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她从小就聪明伶俐,上学读书总想同哥哥们争个高低,成绩常在他们之上。父母特别喜爱她,常常对人夸奖磷姑说:“这是我家的女才子呵!”这姑娘长大之后,学得一手好刺绣,又很会作诗填词。
后来,她的哥哥们到邻居的一所私塾读书,那里有一位叫陆眉史的学生,不仅很有才学,人也长得漂亮,潇洒大方,很有风度,好像枝叶茂盛的杨柳在微风中摇曳。他是璘姑叔伯哥哥华子瑜最好的朋友。每次作文,华子瑜都压倒众人,名列第一。如果要求当堂交卷,他的成绩就赶不上陆眉史了。
这天,学堂分题比赛,除了八股文外,还有写诗作赋。眉史早就自许为诗坛的领袖,而子瑜平时却不善于写诗词。可是这次比赛作诗,子瑜却最先交卷,并且很得作诗的要领,甚至胜过了唐代的大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眉史心里暗暗怀疑是他请人代作的,但又不敢直接提出来问他。
一次,眉史偶尔翻阅子瑜的课本,突然发现其中夹有一张信纸,字写得非常清秀。末尾有一首诗,同子瑜在课堂上写的那首诗完全相同。于是,眉史拿着这张纸要挟他说:“这是谁的手笔?看样子十有八成是姑娘写的。你不老实告诉我,我就送交老师!”
子瑜羞愧地红着脸说:“是我妹妹磷姑写的,她早就很会写诗词,这是她的草稿。请你保守秘密,千万别说出去。”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