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5581184

极会讲故事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帕慕克的小说*好地体现了现代小说独特的叙事结构,一个故事有多重的欣赏角度和发展脉络,既可以满足单纯读故事的需求,也可以满足更深度的思考和审美。
诺奖得主帕慕克自传性作品,《白色城堡》两个主角间几乎施虐/受虐的关系,正是基于作者和哥哥的竞争关系而来。
书写狂、老烟枪、一个女儿的父亲、擅长白日梦和忍耐独处的作家……帕慕克三十年创作生涯的个人精选集《别样的色彩》,展现你尚未了解的帕慕克,以你未曾察觉的方式书写食物、书籍、家庭、城市和灾难。
《新人生》的出版在土耳其造成轰动,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速度*快的书籍。它探讨若干世纪以来东西方之间的爱恨情仇,如何渗入每一个人的生命缝隙。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本人钟爱,同时也为他惹来争议的小说《雪》,入选《纽约时报》年度十大好书,获法国美第奇外国小说奖
《我的名字叫红》:故事发生在1590年末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秘密委制一本伟大的书籍,颂扬他的生活与帝国。四位当朝优秀的细密画家齐聚伊斯坦布尔,绘制这本传说将动摇宗教与社稷的书。此时,为爱情离乡十二年的青年黑在恋人父亲的召唤下终于回归,迎接他的除了爱情,还有接踵而来的谋杀,而线索,就藏在书中未完成的图画某处……
《白色城堡》:17世纪的奥斯曼帝国,一名博学的威尼斯青年被俘虏到伊斯坦布尔,成为土耳其人霍加的奴隶。二人外貌极度相像,霍加命令威尼斯人教他所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与他交换人生所经历的一切细节。他们联手对付了席卷土耳其的一场瘟疫,霍加晋升为皇宫的星象家,威尼斯人则成了苏丹的倾诉对象。为了攻打西方的一座白色城堡,二人携手发明了一件战争武器。然而战争失败,他们中的一人也在浓雾中不知去向,留下的另一人写下了他们所有的故事。
《别样的色彩》:这是一部帕慕克三十年创作生涯的个人精选集,记录了作者一生中对孤独、风景、书籍与城市的执迷。这些文章是帕慕克自称“小说无法表达”的想法、影像和片段,集中地展示了他对于伊斯坦布尔的变迁、日常琐碎物件以及写作和阅读的看法。作者写到了他拥有的*本护照、他的*次欧洲之行、对于女儿小时候的回忆,还讲到自己父亲的过世,他所亲历的1999年伊斯坦布尔大地震,以及几位对他影响深远的作家,如劳伦斯·斯特恩、陀思妥耶夫斯基、纳博科夫和略萨等。总之,在这本书里,帕慕克与读者分享了一切他认为重要的,但不曾被写进小说的诸多思绪和细节。
《新人生》:某日,男主人公奥斯曼读了一本奇特的书,受到强烈震撼,决定告别过去熟悉的生活,并与家庭决裂,追寻书中的“新人生”。他爱上了女孩嘉娜,又目睹情敌穆罕默德遭人刺杀。他在和嘉娜一起不断搭公交车漫游的旅途中,遭遇了车祸。他和女孩在车祸中盗取了另一对死者的证件,从此获得了新的身份。但事实上,这一切只是男主人公的想象和幻觉,是因为他不愿意延续过去、不愿意接受被安排的人生。穆罕默德和奥斯曼其实是同一个人。当他步入中年,有了自己的家庭,某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想告别过去的人生。
《雪》的故事发生在1992年的四天四夜里。主人公卡,一个多愁善感的诗人,借着记者的身份在土耳其偏远小城卡尔斯游逛。大雪封途,卡尔斯通往外部的一切交通都被割断。大雪下得无休无止,枪声在舞台上响起,卡尔斯陷入了军事政变。现代与传统,政治与文化……这些冲突把卡尔斯城的人们分为两极,整个小镇的氛围充满了压抑、愤怒、阴谋和暴力。爱情故事、谋杀案、历史纠葛及冲突,都浓缩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城中。
《我的名字叫红》
1. 我是一个死人 ……… 1
2. 我的名字叫黑 ……… 7
3. 我是一条狗 ……… 15
4. 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 23
5. 我是你们的姨父 ……… 33
6. 我是奥尔罕 ……… 41
7. 我的名字叫黑 ……… 47
8. 我是艾斯特 ……… 53
9. 我,谢库瑞 ……… 59
10.我是一棵树 ……… 71
11.我的名字叫黑 ……… 79
12.人们都叫我“蝴蝶” ……… 95
13.人们都叫我“鹳鸟” ……… 107
14.人们都叫我“橄榄” ……… 117
15.我是艾斯特 ……… 127
16.我,谢库瑞 ……… 135
17.我是你们的姨父 ……… 143
18.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 151
19.我是一枚金币 ……… 159
20.我的名字叫黑 ……… 167
21.我是你们的姨父 ……… 173
22.我的名字叫黑 ……… 179
23.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 187
24.我的名字叫死亡 ……… 195
25.我是艾斯特 ……… 201
26.我,谢库瑞 ……… 211
27.我的名字叫黑 ……… 231
28.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 239
29.我是你们的姨父 ……… 255
30.我,谢库瑞 ……… 273
31.我的名字叫红 ……… 285
32.我,谢库瑞 ……… 291
33.我的名字叫黑 ……… 299
34.我,谢库瑞 ……… 317
35.我是一匹马 ……… 335
36.我的名字叫黑 ……… 341
37.我是你们的姨父 ……… 355
38.奥斯曼大师就是我 ……… 363
39.我是艾斯特 ……… 375
40.我的名字叫黑 ……… 383
41.奥斯曼大师就是我 ……… 389
42.我的名字叫黑 ……… 409
43.人们都叫我“橄榄” ……… 423
44.人们都叫我“蝴蝶” ……… 427
45.人们都叫我“鹳鸟” ……… 431
46.人们将称我为凶手 ……… 435
47.我,撒旦 ……… 447
48.我,谢库瑞 ……… 453
49.我的名字叫黑 ……… 459
50.我们两个苦行僧 ……… 475
51.是我,奥斯曼大师 ……… 481
52.我的名字叫黑 ……… 503
53.我是艾斯特 ……… 525
54.我是一个女人 ……… 543
55.人们都叫我“蝴蝶” ……… 551
56.人们都叫我“鹳鸟” ……… 567
57.人们都叫我“橄榄” ……… 579
58.人们称我为凶手 ……… 591
59.我,谢库瑞 ……… 625
大事记 ……… 637
同样的人性与哲学诡计交织纠缠,也出现在《玫瑰的名字》中,伴随着缓慢、浓稠的开端,逐渐加快节奏……然而,我个人认为,帕慕克的书更胜于《玫瑰的名字》……他不仅捕捉了伊斯坦布尔过去和现在的冲突,更展现了城市的诡谲、永恒之美。可以说,这本书近乎完美,只差诺贝尔奖的荣耀。
帕慕克保持了令人信赖的诚实,不愿意刻意制造戏剧性情节和转折。这让他的体验和悲伤都保持了水晶般的清晰和持续不断的重量。
——《出版人周刊》
我不知道谢库瑞的父亲知道多少我们互通信件的事情。如果看她信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害怕自己父亲的胆小少女的模样,我会推断出他们之间从来没有提到过我。然而,我感觉事实并非如此。布贩艾斯特眼里的狡猾、谢库瑞现身窗口时的魔力、姨父派我拜访其他画家时的毅然坚决,以及他叫我今天早上去时我从他身上感觉到的无助,全都令我感到不安。
早上,我刚在姨父面前坐下,他就开始讲述在威尼斯看到的肖像画。他说他作为世界的庇护神苏丹陛下的使者,参观了许多宫殿、教堂,以及王公贵族的宅邸。几天当中,他伫立在上千幅肖像画前欣赏,见到了画在挂布上、木头上、画框内和墙上的几千幅面孔。“每一张脸都不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人脸!”他说。他深深陶醉于这些脸的多样性,陶醉于它们的色彩,陶醉于上面的那种光线的柔和,陶醉于这些脸的怡人甚至是冷酷的样子,陶醉于他们眼中的深意。
“就像都染上了瘟疫似的,人人都找人画自己的肖像画。”
他说,“全威尼斯每一个有钱有势的人都想要有自己的肖像画,既把它作为他们生活的证明和纪念,也把它作为财富、力量和权威的象征,同时也暗示着他们一直都在那儿,在我们面前,让人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向人们展示他们的与众不同。”
平常他说话时,像是在谈论嫉妒、野心与贪婪似的,话中总是带着一种鄙夷。然而此时,当他谈论起在威尼斯见到的肖像画时,脸上却不时现出光彩,像个孩子般兴高采烈。
肖像画的风气像传染病一样,在有钱人、君主、贵族家庭这些艺术赞助者之间蔓延,一有机会就让别人画他们的肖像,当他们委托画家绘制《圣经》场景的壁画或教堂墙壁的宗教传说时,这些异教徒们热衷于把自己的肖像放入作品某处。是这样的,譬如说,在一张圣约翰葬礼的图画中,你会突然看见,啊,在一群泪流满面的墓园送葬者中,有一位正是那热情洋溢、兴致高昂并踌躇满志地带你参观他的宫殿、为你解说墙上绘画的王子。接着,在一幅描绘圣彼得用自己的影子治疗病人的壁画一角,你一时间忽然发觉眼前那位痛苦挣扎的可怜病人,事实上,正是你和蔼房东那体壮如牛的弟弟,你会因此而觉得这像是一种幻觉。接下来的一天,这次在一幅描绘死人复活的画作中,你会发现画里的死者正是刚刚吃午饭时坐在你旁边狼吞虎咽的食客。
“有些人甚至有点饥不择食,”我姨父恐惧地说,仿佛正在谈论撒旦的诱惑,“只为了被加进一幅画里,他们不在乎被描绘成人群中一个倒酒的仆人,或一个用石头砸淫妇的残忍男人,或一个双手沾满血腥的杀人凶手。”
我假装没有听懂,说:“这就好像在那些讲述古波斯传说的绘画书中,我们却看见伊斯玛仪王登基一样。或者,像是我们在霍斯陆与席琳的故事中,发现里面画了时代远在其后的统治者帖木儿。”
屋子里有什么声音吗?
“这就好像威尼斯的绘画是用来恐吓我们的。”过了一会儿我姨父说,“他们不仅用委托绘画的人的金钱和权势来恐吓我们,还试图要我们相信,单单是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就是一件非常特别、非常神秘的事情。他们试图用其不同的面孔、眼睛、姿态,以及有皱褶阴影的衣服,来显示自己是一个神秘创造物的典范,借此恐吓我们。”
他讲述道,有一次他拜访一位狂热收藏家位于科莫湖畔的奢豪别墅,结果却在精致华丽的肖像展览厅里迷了路:房子主人搜集了所有法兰克历史上著名人物的肖像,从君王到主教,从军人到诗人。他说:“我好客的主人先是骄傲地带我参观他的展览厅,接着在我的请求下,让我自由欣赏。在那里,我看到这些显然地位崇高的异教徒们大多数都跟真人似的,还有几个直视着我的眼睛,他们单单靠着请人绘制出自己的肖像,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个性,正是这些个性充斥了这个世界。他们的肖像似乎染上了某种魔力,每一个人看起来都如此地与众不同,以至于身处这些画像之中时,有那么一阵子,我觉得自己并不完美、并不强壮。好像只有当我也被用这种方式画下来的时候,我才能更好地明白自己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
他忽然明白—或许也渴望着—赫拉特前辈大师们那完美不变的伊斯兰绘画艺术,将随着对肖像画的热衷而走到尽头。对此他说他感到惶恐不安。“然而,似乎我也想要感觉自己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他说。就这样,像魔鬼诱使我们走向罪孽时那样,他发现已深深地被自己所恐惧的念头吸引住了。“我该怎么形容呢?这就像是一种欲望之罪,像是在真主面前自我膨胀,自以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把自己放在了世界的中央。”
稍后,他心中升起了一个想法:这些被法兰克艺术家如同儿戏般骄傲把玩的技巧,不仅可以为崇高的苏丹陛下增加魔力,更可以成为服务于宗教的一股力量,让所有看到的人都受其左右。
我姨父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兴起了制作一本手抄绘本的念头,书中将收入苏丹陛下及其所有代表人物的画像。从威尼斯回到伊斯坦布尔后,我姨父向苏丹陛下提出,应该以法兰克的风格为苏丹陛下绘制一幅肖像,并说这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然而崇高的苏丹陛下一开始是表示反对的。
“故事才是关键,”智慧而荣耀的苏丹陛下说,“一幅美丽的插画优雅地补足了故事内容。当我努力想象一幅不附属于故事的绘画的时候,我感觉这幅画终将会变成一个偶像。既然我们无法相信一个不存在的故事,将自然而然地开始相信图画本身。这就如同我们先知之前的克尔白内的偶像崇拜。若图画不属于某故事的场景,那么你准备如何描绘,举例而言,这朵丁香花,抑或那个目中无人的侏儒?”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