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1703283丛书名: 无
·掀起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革命,重塑认知维度,做效用*大化决策。
·塑造认知力,**认知盲点是达到内心想法与外在行为平衡的根本要素。
·兼具**性与可读性,了解隐性偏见,发现产生认知盲点的原因。
“我了解自己的内心。我能公正而准确地评价他人。”
你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吗?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想法的比率其实是很低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对自我洞见保持谦卑的态度。
我们终其一生与种种文化态度共存,它们所针对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民族、国籍、性取向、宗教信仰、社会阶级乃至是否有残疾。在这些文化心态的影响之下,其实每个人心底都对他人有些偏见,这正是心理学家马扎林·贝纳基和安东尼·格林沃尔德在本书中重点探讨的问题。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对上面引述的自我认知提出了质疑。本书作者用“认知盲点”来比喻人们思维中暗藏偏见的区域。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我们对不同社会人群的“刻板印象”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好恶,以及对他人性格、能力、潜力的评价?贝纳基和格林沃尔德抛出了这一系列问题,引导我们抽丝剥茧去找到自己身上的“潜意识偏见”或“隐性偏见”,做出效用*大化决策。
目 录
推荐序 / VII
序 言 / XIII
1
社会动物的认知错误
视觉认知错误:两张桌子完全相同 / 004
记忆认知错误:根本没有“昆虫”这个词 / 009
两种著名的认知错误:可得性启发法与锚定效应 / 012
社会认知错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 / 014
我们为何会背离效用最大化原则? / 020
2
事实的阴影——各种颜色的谎言
灰色谎言:抱歉,她不在家 / 027
无色谎言:我每天只抽半包烟 / 028
红色谎言:我爱你 / 029
蓝色谎言:我总是勇于承认错误 / 031
用问答方式来做研究可行吗? / 035
重新审视我们的诚实度 / 037
3
寻找我们内心的潜意识偏见
扑克牌分组测试 / 042
“花卉—昆虫”内隐联系测验 / 043
关于态度的内隐联系测验 / 049
关于种族的内隐联系测验 / 052
无意识的偏好是否等同于偏见? / 057
通过测试结果能否预测人们的行为? / 059
4
思维的鸿沟——沃尔沃家用轿车与红色保时捷
思维的两个系统:反省思维和自发思维 / 067
分离:互相矛盾的理性与直觉 / 070
认知失调带来的困扰 / 072
你真的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吗? / 075
你会和入殓师约会吗? / 076
潜意识的强大力量 / 077
你觉得这则笑话好笑吗? / 079
谁更喜欢老年人? / 080
将忧虑转化为改变自我的力量 / 084
5
给不同的人贴上不同的标签
刻板印象有对有错 / 091
刻板印象不会一成不变 / 093
刻板印象或多或少是负面的 / 095
群体分类与我们的行为 / 097
擅长分类的人类思维 / 098
我们所持有的那些刻板印象 / 106
刻板印象与独一无二的人类个体 / 108
刻板印象是一把双刃剑 / 111
6
偏见的隐性成本
地球是球形的与地球是圆形的 / 116
关于“一夜成名”的记忆实验 / 121
刻板印象的代价:错把好人当成罪犯 / 123
疑心的负担:奥巴马的总统竞选之路 / 130
刻板印象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 134
求职时,你是否看重领导的性别? / 140
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刻板印象 / 143
7
“我们”和“他们”
印随行为会如何影响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模式? / 151
婴儿的偏好与选择行为 / 154
儿童与他们的“性别俱乐部”/ 157
“最小群体”实验的重大发现 / 160
大脑是否在乎“我们”和“他们”的差异? / 163
裁缝的手与耶鲁教授的手 / 166
8
终极目标——消除盲点、隐性偏见与歧视行为
乐团如何才能招募到最优秀的演奏家? / 174
认知错误能被消除吗? / 176
尝试找到消除刻板印象的办法 / 180
歧视行为与好人的内群体偏好 / 186
向前一步,摆脱对自身的偏见 / 190
认知错误、盲点和解决方案 / 193
附录一 / 195
附录二 / 215
致 谢 / 235
序 言
和所有脊椎动物一样,人类双眼的视网膜上也有一个盲点。这个区域叫盲点区(希腊语的原意是“黑暗”),意思是没有对光敏感的细胞,因此虽然光照射在此区域,却无法通过有效途径被大脑的视觉区域感知。
矛盾的是,人们能“看见”自己的盲点。不信让我们尝试一下:下页图中的长方形中间有个“ ”,用手遮住一只眼睛,另一只手将这幅图举起离眼睛一臂距离。然后缓缓将这幅图拉近,这时眼睛仍然关注“ ”。当距离眼睛大约 6 英尺1时,与睁开的那只眼睛同侧的黑点将会消失。将这幅图继续拉近的时候,黑点会重新出现。黑点消失的那一刻就是那一点的光线射入视网膜中盲点的时刻。有意思的是,当你将视线转换到另一侧能看见的黑点上时,“ ”就会消失。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黑点消失的位置, 并没有在网格背景上留下空缺,你看见的是没有间断的网格线。你的大脑相当了不起,它用合理的事物—这个长方形上网格线的延伸补了盲点的空缺。
除了刚才你经历的现象,还有一种病理学条件下的现象——盲视。盲视病人能够准确地伸手获取放在他们面前的物体,却完全意识不到对于该物体的视觉经历。如果在盲视病人面前放一把锤子, 然后问:“你能看见面前的东西吗?”病人会回答:“不能。”但是如果让病人伸手去拿那把锤子,病人却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个动作,可他刚才竟然说看不见面前的锤子。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正是由于盲视的条件创造了一条视网膜与大脑之间的通道,即使在没有视觉意识的情况下,这一通道也能对行为进行指引。
本书的关注点并不是视觉感知的影响,而是另一种类型的盲点,包括一系列隐性偏见。这种隐性偏见造成的盲点和人们在刚才的网格实验中产生的盲点有一个相同点:我们对这种隐性偏见和对自己双眼视网膜上的盲点一样察觉不到。这种盲点与戏剧性的病理学现象盲视也有一个共同特征:正如“看”不见锤子的病人一样,他们的行为无意识地被影响,隐性偏见也能够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指导我们的行为。
书中所指的隐性偏见包括哪些内容呢?它们缺少一个更加确切的术语,指代我们对特定社会群体有局限性的认知。由于我们在文化环境中反复接触到这些知识,因此将它们储存在了大脑里。它们一旦在我们的大脑中成形,这种隐性偏见将会影响我们对待特定社会群体的行为,但是我们却对这种区别对待全然不知。通过与人们探讨隐性偏见,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对于自身行为被无意识的思想影响表示不敢相信。
本书的目的在于说明为什么以作者为主的众多科学家,认为隐性偏见十分可信。大量的科学证据都能证实这个结论,想要说服读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挑战。我们如何在大脑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证明事实确实存在呢?
轻松的语言风格让这本书非常好读,更重要的是,它很有可能会颠覆你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
——《纽约时报》
这本书兼具**性和可读性。虽然我们要**内心的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减少它们。行动的*步就是找到我们的认知盲点,看看我们是不是真像自己认为的那样慷慨、公正、诚实?
——《华盛顿邮报》
这部著作掀起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革命,它用有趣的行为实验和生动的案例证明,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或多或少都会受到潜意识偏见、思维定式和刻板印象的影响。
——《今日心理学》
两位作者用易于理解和令人信服的写作方式向我们解释了造成刻板印象和歧视心理的原因,即使是心理学门外汉,也很难抵挡书中大量的行为实验和研究的巨大吸引力。
——《出版者周刊》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克服自身的非理性偏见。
——《柯克斯书评》
?
人人都戴着有色眼镜
在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的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18 岁的迈克尔·布朗是一个手无寸铁的非洲裔美国青年,近期被圣路易斯郊区弗格森街区的一名警察击毙。《华尔街日报》等媒体报道,他的死引发了当地的种族矛盾冲突。据悉,这座小城只有 2.1 万居民,却被种族问题折磨了几十年,该城市的居民原来基本都是白人,后来非洲裔美国人占了绝大多数,但市政府的官员和警察仍以白人为主,市政厅 6 名官员中只有一名是黑人。
这不是美国第一次爆出种族冲突新闻,这本书中就有类似的案例:
2009 年,一名黑人警察奥马尔·爱德华兹在离开家不久之后,就被一位同行错当成犯罪嫌疑人开枪打死。这些错误的怀疑或者信任,正是社会认知错误的表现。即使平权运动偃旗息鼓几十年,种族平等已经成为绝对的政治正确,类似的新闻仍在向我们揭示,虽然基于种族因素之类的偏见即使在理性层面被规避甚至被讨伐,但是现实中人们还是会有意无意地做出难以预测的选择,很多偏见来自潜意识。这并不仅仅涉及政治立场的讨论,事实上也有学术研究作为支撑,本书提及一项超过 150 万美国白人参与的测试,40% 的人都明确表示自己崇尚平等原则,但测试结果却显示了其无意识的白人偏好。
当经济学在赫伯特·西蒙、丹尼尔·卡尼曼等先驱的引导下,开始怀疑理性人预期之际,心理学研究已经更进一步从人类意识深入到潜意识。意识只是潜意识的冰山一角,潜意识以及潜意识所衍生的隐性偏见如何影响人类行为乃至社会行动呢?本书的两位作者—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马扎林·贝纳基与华盛顿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安东尼·格林沃尔德,就是研究者中的杰出代表。两人从 20 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关注内隐态度,他们最终设计出一种在线测试方法来揭示人们的潜在偏见,也就是从 1995 年开始的内隐联系测验,“视网膜上的盲点仅仅证实了人类视觉系统中盲点的存在,内隐联系测验则深入探究了隐性偏见的盲点并发现了它的组成部分”。
以内隐联系测验为基础,“盲点”成为一种隐喻,它不仅仅指视觉上的盲点,更是社会认知上的盲点,“社会认知错误不只局限于基于某人的种族或者民族信息所做出的判断,它源于从心理和社会角度对不同人类群体做出的判断,包括年龄、性别、宗教、社会阶层、性生活、残疾、外表、职业以及性格等因素,其中一些因素更容易成为人们解释某种行为的原因”。
人类作为社会动物,一方面人类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影响非常频繁, 大脑也因此进化出相关区域来处理社会性的思考和感觉;另一方面,人类的进化速度往往赶不上现代社会的变化程度,比如人权的定义在百年间变化何等剧烈。在过去被认为是有利于祖先求生的社会认知技能今天则可能成为谬误的起源,因此人类难以避免地存在各种社会认知错误, 从种族、宗教到性别。换言之,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我们有时候确实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甚至总是“以貌取人”。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