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93792丛书名: 大学生素质教育系列教材 国民素质教育培训系列教材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毕业教育,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的*教材,也是社会待岗人员求职就业不可或缺的参考指导手册。
第一部分初识职业规划
第一章职业概述浅析3
第一节职业概述4
一、
职业的含义4
二、
职业的特征5
三、
职业的功能7
第二节职业分类、形成与发展9
一、
职业分类9
二、
职业的形成与发展12
第二章职业资格与生涯规划14
第一节职业资格和职业资格证书14
一、
职业资格15
二、
职业资格证书15
三、
职业技能和职业技能鉴定16
第二节职业生涯规划概述17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要点18
二、
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20
三、
职业生涯规划按时间维度划分的主要类型20
四、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21
第二部分职业环境认知
第三章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因素剖析25
第一节自我认知26
一、
性格探索26
二、
兴趣探索30三、
技能探索33
四、
价值观探索36
五、
气质探索37
第二节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38
一、
环境因素38
二、
教育因素40
三、
家庭因素41
四、
自我因素41
第四章人职匹配理论探索与应用43
第一节人职匹配理论44
一、
霍兰德职业人格理论44
二、
职业人格对职业发展的影响46
第二节职业能力测试47
一、
当前主要的职业测试软件47
二、
正确认识职业测评49
三、
个性心理测试50
第三部分职业路线选择与规划
第五章职业路线选择61
第一节职业选择61
一、
职业选择的原则62
二、
职业选择的依据64
三、
了解职业,做好就业准备66
第二节职业生涯规划实务67
一、
职业生涯规划步骤67
二、
制订职业生涯计划执行方案70
三、
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实施70
四、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困扰72
五、
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中要防止的现象72
第六章职业路线规划77
第一节认真把握实习期78
一、
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78
二、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80
三、
用心考察实习单位81
第二节从基层做起,夯实工作第一块基石82
一、
基层工作是成就事业的重要基础83
二、
基层工作是发展事业的必经阶段85
三、
基层工作是阶段性就业的基本要求86
第三节调整角色,适应职场87
一、
高校毕业生在角色转变中常见的不良心理88
二、
高校毕业生职场不适应的几种表现88
三、
不适应职场的原因分析90
四、
如何适应职业角色91
第四部分职业素质养成与就业权益辅导
第七章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97
第一节职业素质98
一、
职业素质的内涵98
二、
大学生职业素质的构成98
第二节职业道德99
一、
职业道德的内涵99
二、
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100
第三节身心健康102
一、
心理健康的内涵102
二、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103
三、
提高抗挫折能力,乐观面对生活105
四、
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107
五、
保持身体健康,为成功的事业奠定基础110
第四节团队精神的培养111
一、
团队的重要性111
二、
团队精神概述111
三、
团队精神的培养途径113
第八章择业与就业权益保障116
第一节应聘择业中的权益保障117
一、
毕业生就业权利概述117
二、
毕业生如何正确行使就业权利119
三、
毕业生如何保障权利121
第二节就业后的权益保障126
一、
劳动合同概述126
二、
如何签订劳动合同128
三、
签订劳动合同的注意事项131
四、
劳务派遣简介132
第三节试用期内的权益保障134
一、
试用期概述135
二、
试用期内劳动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135
三、
与试用期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136
第四节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137
一、
劳动合同的解除137
二、
劳动合同的终止138
三、
终止合同与解除合同的区别138
第五节劳动争议中的权益保障139
一、
劳动争议的范围139
二、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法139
三、
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140
第五部分求职就业技能技巧
第九章就业信息的使用143
第一节就业信息144
一、
就业信息的概念144
二、
就业信息的特点144
三、
就业信息的作用145
四、
就业信息的内容145
第二节就业信息的获取146
一、
获取渠道146
二、
获取方法150
三、
获取原则152
第三节就业信息的应用152
一、
就业信息的具体内容152
二、
就业信息的筛选153
第四节就业陷阱及其应对策略154
一、
就业陷阱154
二、
防范策略159
第十章求职材料准备161
第一节简历162
一、
简历的内容163
二、
简历的目的164
三、
简历的类型164
四、
电子简历168
五、
简历写作注意事项170
第二节其他求职材料171
一、
求职信171
二、
自荐信173
三、
推荐信176
第三节英文求职材料177
一、
英文求职信178
二、
英文简历181
第十一章求职应聘技巧183
第一节面试184
一、
面试综述184
二、
面试准备186
三、
面试时的注意事项188
四、
面试问题分析及答题思路192
第二节笔试193
一、
笔试的作用与种类193
二、
笔试准备196
三、
笔试的注意事项197
第三节网络应聘198
一、
网络应聘的优势198
二、
网络应聘前的准备工作199
三、
网络应聘成功六要素199
四、
网络应聘注意事项200
参考文献203
附录204
附录1大学生就业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204
附录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
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205
附录3教育部关于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的通知207
附录4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
创业工作的通知210
附录5国内部分求职网站213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大学毕业生数量将持续增加,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年大学毕业生749万人、2016年达到770万人、2017年突破795万人,随着“最难就业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将持续加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学生困惑、家长着急、学校重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在促进就业、拉动内需、发展经济、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作用,因而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各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国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下发多个关于大学生就业的通知文件,而且采取强有力的紧急解决措施,并先后出台了多项鼓励自主创业等优惠政策;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是日益突出,就业形势依然紧张而严峻。
在新形势下,科学合理地指导大学生实现就业,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指导工作,对于进一步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努力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促进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适应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书作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色教材,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本着对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结合大学生实际特点,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与履职竞争力,尽快顺利走上社会就业岗位,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这既是应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立足人生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本书出版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全书共11章,以学习者就业发展能力培养为主线,配合国家实施的大学生就业工程,为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职业发展与创业能力而编写。内容包括职业意识、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就业心理、就业信息运用、简历写作技巧、材料准备、面试、求职技能、就业手续办理、劳务派遣、就业协议签订、掌握就业政策法规、依法保护各项就业权利等大学生就业必备知识,并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的应对能力。
本书融入了大学生就业教育最新的实践教学理念,力求严谨,注重与时俱进,具有知识系统、案例丰富、贴近实际、操作性强等特点,体现了急用与实用性特色;因此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毕业教育,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的首选教材,也是社会待岗人员求职就业不可或缺的参考指导手册。
本书由李大军筹划并具体组织,陈新达和罗元浩为主编、罗元浩统改稿,崔晓会、吴岩为副主编,由大学生就业教育专家张武超教授主审。作者编写分工:牟惟仲(序言),陈新达(第一章、第二章),崔晓会(第三章、第四章),吴岩(第五章、第七章),桂舟(第六章),江静(第八章、第九章),罗元浩(第十章),张华胜、汪梁(第十一章),梅申(附录);华燕萍、李晓新(文字修改、版式调整、制作教学课件)。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关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最新书刊、网站资料,以及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历年颁布实施的大学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并得到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在此一并致谢。为配合教学,本书配有电子课件,读者可以从清华大学出版社网站(www.tup.com.cn)免费下载使用。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8年1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